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虚龙隐宫 » 第六章 清朝龙脉

第六章 清朝龙脉

    他们四人泡完温泉,又饱餐了一顿,然后就回到个自房间美美地睡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七点起床,吃完早饭,又到加油站把悍马加满油,然后驱车朝天池相反的方向,东北方驶去。

    他们才没兴趣观什么天池美景,他们一心想的是宝藏。

    出了二道白河镇不久,他们便来到了人烟稀少的丛山竣岭之中。

    车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向前开,举目望去,只见远方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群峰竟秀。

    两侧山中由红松、长白美人松、白桦、柞木、水曲柳、核桃秋等树木构成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

    汪胖子一边欣赏着周围的原生态景色风光,一边还在想着天池水怪,他对奇闻怪事还是满感兴趣的。

    最后他终于憋不住了,问坐在旁边的二柱:“二柱,天池真有水怪吗?”

    “我怎么知道。”二柱耸了耸肩。

    “我是半信半疑。”大魁一边开车一边插嘴说。

    “我认为八成是真的。”蒋绍义接着说。

    “怎么见得?”汪胖子问道。

    蒋绍义回道:“其实在三百多年前就开始流传着有关长白山天池水怪的传说。

    有人说见到水怪体大如牛、头大如盆,吼声震耳。

    2005年有位目击者说,在天池北岸又见到怪物现身。

    在他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仿佛鲸或潜艇一样的巨型生物。

    据其回忆,这是一个头部出水两米多高的巨型怪物。

    在清末时期,写于1908年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对天池怪兽描写得相当详细。

    据《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二十余里,故名天池。

    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见涨落,每至七日一潮,意其与海水相呼吸,故又名海眼。

    又云,十数年前,有猎者四人至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颈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

    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龙潭。”

    “什么是盎?”二柱问。

    “盎是古时的一种盆,腹大口小。”蒋绍义说。

    “这些不同的怪兽都是从哪来的呢?”汪胖子满腹狐疑地问道。

    “即然《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说天池与海水相呼吸,那意思就是说天池有一条地下河道与大海相通。

    说不定那些水怪都是海中的怪兽,不知何故经由这条地下河道从海中来到天池。”蒋绍义解释说

    “有道理。”大魁点头称是。

    “有人甚至猜想,天池水怪是上古真龙的后裔。”蒋绍义又补充道。

    听得其他人嗞嗞称奇。

    悍马车拐过一个弯继续前行。

    二柱见远处的一道山脉连绵起伏,宛若一条蛟龙在上下飞舞,暮然想起刘导游说的话,便问蒋绍义:“蒋叔,这长白山真是清朝的龙脉吗?”

    “关于清王朝龙脉,在《清慕宗实录》中有很多相关记载。”蒋绍义答道,

    “什么记载?”其他人异口同声地问,显然他们对龙脉都极感兴趣。

    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此行的目的:寻宝!

    若长白山果真是满清的龙脉,那宝藏就一定藏在长白山系的某个深山老林之中。

    蒋绍义并没有接着往下讲,而是卖了个关子,拿出一瓶矿泉水,慢慢地喝了一口,以此来调他们三人的胃口。

    见他们都猴急似地催他快说,就又喝了一口水,讲起了来:

    根据《清慕宗实录》记载,这清王朝龙脉与一棵古榆树有关。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天钦天监夜观天象,忽然发现辽东有一片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在腾云驾雾。

    万历帝闻听大惊,他怕这是混龙出世,担心自己皇位被篡,就找来一个风水大师让他破掉这100条龙脉。

    风水大师带领一班人马来到东北,一连破了99道龙脉,最后只剩下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

    正待他要破此悬龙时,只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暴雨倾盆、数日不停。

    风水大师见天公不作美,心想既然是悬龙,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谁也葬不上,就成不了混龙,不破也罢。

    于是,他便回京复命去了。

    万历帝接到奏报说龙脉已破,大喜。

    重赏了风水大师后,便安心当他的皇帝去了。

    恰在此时,努尔哈赤在长白山被其他部落打败。

    他背着祖父的骨灰,沿着长白山逃下来。

    这天,他来到苏子河畔,见天色已晚,便打算先住进附近一个小店。

    但是店老板怕犯忌讳,说什么也不让他住店。

    无奈中他只得将祖先的骨灰盒放到一棵树叉上,然后回客店住下。

    按当地习俗骨灰盒是不能着地的,不然就等于落葬了。

    第二天要走时,却发现骨灰盒怎么也拿不下来。

    一着急,他拿出腰刀猛力朝小树杈砍去。

    转瞬间,砍开的口子又愈合了。

    他感觉到很奇怪,便从当地找来一位看风水的先生。

    风水先生告诉他,这儿是块风水宝地。

    后面龙岗山形似一条龙,那面那个坡形似凤凰,中间平原上有一条苏子河,这在风水上称为龙风夹一杠,预示着后辈必当皇上。

    龙岗山有12个山包,暗示着将有12代皇帝可作。

    这时,努尔哈赤终于明白了原来龙岗山就是一条龙脉,不着地,是一条悬龙悬在半空中,。

    而自己在无意中把骨灰盒压中了龙脉。

    于是,努尔哈赤葬好骨灰,就回到长白山,把部落迁到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

    后来,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国,做了后金国的始祖皇帝,便将龙岗山封为启运山,并在启运山为先祖修建了清永陵。

    再后来,努尔哈赤起兵征讨明朝,最后打败了明朝,做了清王朝开国皇帝,清朝也真的出了12代真龙天子。

    “哇,把祖先的骨灰放在一颗树上便能做皇帝,太神了。”二柱脸上流露出神往的表情。

    接着二柱又迫不及待地问到:“那颗神树现在还在吗?”

    看来二柱很想将他祖先的骨灰放到那颗神树上,也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蒋绍义说:“据记载,在1863年那颗枝叶茂盛的古树被大风连根拔起,巨大的树枝将永陵启运殿的屋顶都砸坏了。

    从此清王朝走向衰败,大清帝国到了第12代便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现在,这棵神树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乾隆的《神树赋》永远铭刻在石碑上。

    现有一段古树的残根陈设在陵园,作为曾经存在过的历史见证。”

    “即然启运山是满清的龙脉,我们为何不去那里寻宝,而跑到这深山里来?”二柱不解地问。

    “你懂什么。即然神树已倒,说明启运山这条龙脉气数已尽,谁还会把财宝藏在一条过气的龙脉之中,那不是找晦气嘛。”大魁说道。

    悍马车继续前行,大伙再没说话,个自想着心事。

    从二道白河镇开出到现在已经行驶了两个小时。

    汪胖子问大魁离幽灵谷还有多远,大魁说他也不知道。

    “什么叫不知道?从家开车开出这么远,你现在竟然说不知道?拿我们耍着玩吧?”汪胖子着急了。

    “别急,听我说。这次来之前,我向我战友说要到长白山旅游观光,想去品尝一下蟒龟汤。

    我战友说那家饭店叫‘龙龟鲜’,根据他的描述,这家饭店应该就在前面不远,并说饭店后不远有一个村镇。

    只要找到这家饭店,打听一下就知道幽灵谷在哪了。”大魁答道。

    又开了大约半个小时,他们发现了一处村镇,于是就开了过去。

    到了近前他们看清楚这个村镇离公路约三百米远,大概有几百户人家。

    在公路边上有一栋占地面积满大的四合院,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很显眼。

    大魁将车开到近前,大家一瞅,见四合院正面门头上挂一招牌,上写“龙龟鲜饭店”。

    “龙龟鲜!就是这里了。”大魁高兴地说,于是把车开到饭店前的停车场。

    他们下了车,走进“龙龟鲜饭店”。

    见里边摆有几十张四座位的方桌,还有几个女招待。

    此时离中午尙早,只有两张桌子上有人吃饭。

    见有人进来,其中一个女招待走上前来热情地打招呼道:“四位里边请。请问先生是吃饭呢还是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