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被淘汰的边缘 » 第二十二章 打完棒子了,开始找枣

第二十二章 打完棒子了,开始找枣

    突然感触一句话:做领导一定要做刘邦李世民,不要做宋江刘备,因为所谓“人性管理”永远干不过赏罚分明。我个人推崇的做法是重赏重罚,尤其在乱世。

    罚就要杀伐果断,优柔寡断必自毙。千万别假设下面那帮鸡贼孩子会自觉,一天不打肯定上房揭瓦。

    但是赏也必须定要一鼓作气立竿见影...等人家干了半年都没看到奖赏,心气泄了,在他们眼里你成了只会画饼的猥琐老头,那就啥也别干了。

    这么感慨,源于上周五和董事长有如下谈话,但是他坚决不认同我的观点,他的理由是:太忙,顾不上这些细节。我本来想说:咱都40多了,如果到现在还只觉得自己是“最特别”的那个,总认为自己最累最忙?那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但是忍了忍最后还是没说...呵呵。

    董事长问我:“你到底还参加不参加公司的新业务?”

    我说:“咱从9月份开始谈,我就表态很明确:1,我要挣钱;2,再也不干给别人擦屁股还挨骂的活。我也接受了去做省级负责人的提议,是您没给我答案,不是我没决定。”

    董事长:“挣钱是肯定的,但是横向纵向管理巴拉巴拉一通...不是你去了就能单独为你把公司架构平衡打破的。”

    我说:“换汤不换药,这本身就是死循环。现有藩王自治的模式不打破,我去了新业务架构那还是给人家擦屁股的活...那我绝对不干。还有...自从您给我正式画饼到现在都4个月了,您安排的咋样了?“

    “我一直在筹划呢,预计下个月就分批开始执行。”

    “我的事是执行的第一拨吗?您和子公司总谈了吗?”

    “明天我找他谈谈...“

    “哦,呵呵...半年了,有这功夫藩王们早已经在新业务架构下把山头都占好了,我去了干啥?“

    ”你去了可以干你擅长的,证明你在某些业务里干的好,然后我就可以让你接替他们。“

    “第一,我不需要跟谁证明我是不是干得好...我跟那些省级的,中专毕业的,当年都是被我淘汰的野孩子们...在我的专业领域里和他们竞争?找乐吧?第二,4个月了八字别说一撇了,笔你还没提呢...咱俩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你信不?“

    我俩对视几秒,我抢在他前面说:“咱换个话题吧领导。其实这事我心里有数,能不能成,完全取决你情感上是否相信我,和理智上是否信任我的能力,而已。而你现在是不愿意相信我的。”

    我歪头看看他,我笑了,无奈的笑:”我也不是为了失去你的信任给自己找理由,只是有些话...限于今天的条件我确实不好明说。您看这样行么?我也不多要...您按劳动法把我裁掉给钱就行,拿了补偿今天晚上我请您喝茶。咱离开办公室,跳出上下级关系,从朋友角度我和您说几句苦口良药的真心话,咋样?”

    接下去的两个小时谈话整体氛围还算和谐,我和董事长强调了两个我的观点:

    1,公司过去业务不好,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这个观点他同意,但是他一直在强调:当时的形势容不得他找那么多专业的人,他心里明镜似的,但是没办法;而且是我的层级太低,看不到他周边环境的复杂和事情的繁杂。他脸上露出的客气的但是也是不屑的一笑,我知道他从内心就认为我看的太肤浅...而已。

    2,持续改进...我又把当年美国领导Kevin的故事给他讲了一遍:工作就像开着破车去比赛,不能不修,更不能停下来修,我们必须边开边修。所以他开始时困难我理解,但是已经四年了,也没见他有过人员优胜劣汰啊?

    还有,持续改进是要有期限的。不能我发现问题了,定个计划,三四年还没开始做呢?

    他完全就不接这个话题...所以这次谈话就愉快的结束了。

    ......

    以上和正文无关,继续回顾当年我在部门里是怎么挣扎着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吧。

    我心里每天都悬着一块石头,是真着急:嘁哩喀喳杀鸡挺利索的,搭框架打地基选拔主力人员我也没耽误,鸡血也打完了...但是枣在哪呢?任凭我天花乱坠忽悠人家一个月俩月,到了第三个月头上还没看见钱,牛皮吹爆了就不好补了...

    因为当时一通乱棍,棒子打完了,效果还算好:

    1,原主管经理换了一半,剩下的我看也不敢闹事了;

    2,数据(台账)勉强统一了,每天进度有人管了。

    3,陈颖陈娟彭洁等人每天被我淬的死去活来,就是录数据赶进度...但是带着二十几个孩子们每天加班至少还都挺的住。

    所以?枣呢,枣呢,枣呢~~当时我和李朵朵的关系都已经有点势同水火了(我是她招聘进公司的,从道义上还不能和她翻脸),总之是恨不得天天催她批绩效方案,可就是批不下来。这么耗下去到年底也没戏...那帮孩子加了半年班,自己垫打车费半夜回家,工资不给涨...啥后果?

    时不我待,那我就必须要自己去找枣了。

    我算了算,大概10个主管经理,每人每月最少最少1000块钱;20多个专员跟班,起码给500吧?那么公司不给涨工资调绩效的话,我每月至少需要3万块钱,还得巧立名目的发给他们。

    找钱不难;发给他们钱的时候时刻要防着有人拿完钱却背后捅我一刀...这是必须要考虑的。

    事不宜迟,我想了两个来源:

    第一个枣,间接采购。

    本来我是想培养小萍或者韩主管的,但是这两个孩子都太急功近利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后来我找了个原来合作过还算靠谱的供应商,这么谈的:

    ”间接采购不能碰的千万别眼馋!!切记!!纯看标准品:安全帽手套安全鞋,扳子钳子,洁厕灵卫生纸,白板笔前资本...一年也有五六百万了,现在行情毛利20%多,找个靠谱的兄弟来我这入职我安排他做这类产品的间接采购员,我收5%,行吗?“

    ”行,哥。我妹正好刚毕业几年没正经工作,我让她去吧?“

    ”你丫找个会干的行么?当年咱在那个德国公司合作的时候从整理物料号到战略供应商审批到框架合同忙活了4个月...你妹(名词)会干这些吗?你妹(动词)!!!”

    “不会...但是真没别人啊,你们公司采购员工资到手3000多,谁去啊大哥?”

    后来...

    两周后,人事新招了一批采购员,他妹是其中一个。分配工作的时候我简单的根据工作经验做了个分类,合理合法的把她安排做间接采购的标准品采购和整理。

    实话实说,我们公司间接采购这点东西要不是为了挤点钱做部门经费我绝对不会考虑顺便,性价比太低:值钱的都在行政和各业务部门把持着;这种能到采购的都是几块钱的零碎儿...还不够费死劲丢死人的。

    为啥费劲?因为这个妹子简直就是...

    我就让她把历史订单都找出来,鞋子归一类,手套归一类...品牌型号都写清楚才能做好分类明细发招标文件啊?

    结果过了一个多月妹子还没整理完,居然问我:“xx安全鞋订单上没写品牌啊?”

    我说:“亲妹妹,你去车间里,找当初提需求那个人,到他们库房里看看鞋的品牌抄下来行不?”

    然后明天又问我:“哥,某安全帽库房里没有了,都发出去了,咋找?”

    ...我这一口血能喷死她。

    为了不耽误时间,我自己抓紧把标准品类的数据整理做完:分类,明细,品牌,型号,预计年用量等。让这个妹妹作为工作结果...当众交给我。

    我还得装模做样的在部门早会上夸奖几句,夸她思路清楚能力强。所以才能当众指派让她负责发询价,用封闭询价投标的方式发给几家供应商...也都是安排好的。做个比价审批,签成框架合同,以后只需要每月下订单送货收货就好了。

    真不难吧?不难。

    反正那时候间接采购没主管(后来我让彭洁代管),这种分类签框架合同的事没人会做也就没人质疑,我直接签批也很顺利,我就坐等两个月后收租子就好了。

    又反转...结果租子没收来,又收来个大雷,要不是我处理的快得把我自己也炸死...因为我又一次高估了人性。

    话说前几个订单下得还算顺利,后来有一天妹妹问我:“夏总,咱最近新增的需求比较多,有些物品在框架合同里没有怎么办?”

    我说:“那就正常做三家询价比价,先买了再说,反正一次两次的不用强求必须从咱家买。然后每个月的月底把当月新增的做好分类汇总,做一批集中比价,让咱兄弟价格最低,顺手加进框架合同呗?多简单。”

    她说:“好的,哥。”

    没过俩礼拜彭洁来找我了:“夏总,新来的那个妹妹好像有问题啊。”一脸机密的样子和我汇报。

    “什么问题?现在的标准品采购不都做好框架合同了吗?她还能出什么幺蛾子?”

    “夏总,大部分是有框架合同可以直接下订单送货的。但是咱不还有新增项吗?是这个妹妹发询价的,她可能在里面做手脚了。”

    ”现在询价比价不都是要求供应商统一发到指定邮箱吗?就算她偏向某家供应商,直接看那家是不是每次都是最后发报价就成查出来...你看到有哪家不正常了吗?“

    “夏总,肯定不正常...您看我打印的这份报价,三家...只有一家的报价是真的,另外两家都是假的。”那段时间我查问题开人做的雷厉风行的,而且凡是跟我表忠心的我都给了很大的好处和权力,所以彭洁那种表情,看着就是自以为发现了个秘密,兴冲冲的找我来表功了。

    我拿过来一看...报价正常的正是我找的那家,不正常两家倒是没看出来毛病,看报价时间,格式,内容,甚至个别项的价格,都没有太大问题啊?

    ”夏总,这两家的报价,盖的章是假的。“彭洁得意洋洋的说。

    ”你怎么知道?“我预感要出事。

    ”其中有一家在我之前公司就接触过,这家前几天找我说最近一直拿不到单子,怎么报价都不中。我查了几个报价单是他家总是价格高,就发给他们看看,结果他们说这根本不是他们家的报价单。“彭洁继续说:”现在的孩子们胆子都太大了,之前刘主管,小萍,韩主管都是没干几天就瞎折腾,怎么新来的孩子也这么不长眼呢。“

    WTF...

    之前我和这哥们再三强调,务必按我说的做:买一个不记名的空白手机号,做一个假名字作为和我们公司对接的销售员,报价的报价的时候务必不能最后一个发,让妹妹随机选两家之前合作过但是价格偏高的去询价,注明xx日xx时之前必须回复;然后随时盯着邮箱,只要有一家报,就赶紧比着比第一家低5-10%的发报价,千万别当最后一家。再有,这种小批量随机采购不要计较...等每月一次的招标时拿着好几家的价格比着最低的投,签成框架协议一次性搞定,多完美?

    但是没想到,月均四五十万的标准品订单他们要,但是连平时散碎的万八千的订单也不放过?而且为了一网打尽居然做假报价???做人不能这么绝户吧?凡事留一线这是基本原则啊!!

    没时间犹豫了,我马上沉着脸对彭洁说:”把这妹子叫过来。“

    等彭洁和妹子进我办公室关好门,我直接站起来,走过去,把这几份单子甩在她脸上:”你看看,这报价有什么问题?“

    妹妹完全没想到有这么一出,瞬间呆掉。我不等她说话,恶狠狠的说:”刚来没几天,翅膀就硬了啊?你知道做假报价盖假账,可以报警抓你吗?“

    我说这话的时候动用了我全部的演技,彭洁在旁边也被我恶狠狠的样子有点吓到了。

    ”我现在懒得管你们这些小屁事。你TMD现在就给我滚蛋,还是等我报警抓你?“

    这妹子哭的稀里哗啦的,彭洁扶着她说:”夏总别生气,可能有误会,您等我们回去查查。“

    ”查个屁,现在就滚蛋,滚。“

    我得赶紧让她走...万一彭洁这些人谁嘴欠说出去,等人事和审计来查就没那么容易跑了。看着彭洁扶着妹子出去,我在后面跟了一句:”现在马上去人事签单子滚蛋,开除。“

    回头关上门,我用另一个手机号给这哥们打电话:”先别问为什么,让你妹现在马上离开公司回家,所有电话都别接,一分钟也别耽误。另外,务必记得把电脑带走。有什么事咱晚上说。“

    晚上的电话打了一个来小时,有解释,有求情,也在问我还能不能挽救?我坚决的说:哥们,别报侥幸心理,现在马上把公司电脑里所有文件彻底删除然后还给人事。妹子还没过试用期,直接给她主管发信息说不去了。以后再也别露面。

    我没追问这事是他指使的,还是妹子自作主张为了图省事瞎搞的...那都不重要。

    善后的方式我也是和唐总袁月轻描淡写说了句,在某次吃饭的时候结合韩主管倒腾电脑的事当笑话一起说的:“现在的孩子们啊,刚大学毕业就瞎折腾...让我直接就开除了。反正也没多少钱,也没过试用期,我实在没时间,也懒得管这些小屁事...“他们表示呵呵。

    我想了想,还是无奈的把彭洁提成了主管:间接采购和配件采购一起管。

    连着两次好机会被不起眼的小喽啰给坏了事,(电脑那次一年百十万的机会算我太自大所以被麻雀啄了眼,心疼归心疼就算买个教训;但是买笔买本这么简单的一年20万的小屁活也能玩砸了??)这也是好好的给我自己一个提醒: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世界上总有比你预想的更low的底线。

    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彭洁的心气至少是想巴结我往上爬的...用她虽然挣钱无望可至少能不出事,总比用那些容易坑爹的倒霉孩子强吧?

    ...

    第二个枣,辅材和配件采购。

    之前说过辅材和配件采购年均采购额至少十几亿,我是不敢轻易动的,尤其在前期扫荡时用海总白总他们把那些“元老供应商“都镇压了之后,各方面对我的试探也是层出不穷。

    所以只能以静制动,先散出风说我要挨家转供应商,看看他们的反应再说吧。

    先上阵的是巨森,那个看着就阴森森的魏总。开始约了我几次吃饭我都回绝了,后来他通过集团的关系找到我们公司的销售肖总,又让肖总和唐总打招呼,约我吃饭。唐总的说法是:”做事别那么绝对,给人家留点。”

    咱也别说是事后诸葛亮,但是我当时的第六感就是:“这家不能理,绝逼是农夫和蛇。”后来去的餐厅还不错,吃的688一位的商务套餐也算可以。吃完之后这哥们拿出一个华为手机给我:“兄弟,以后业务还请多照顾啊?”

    我心里想:年均几亿的业务,你就送我个3000多的华为?苹果都舍不得啊?再说了送卡送钱也都是私下的,你找个到处是摄像头的餐厅给我算干毛啊?婉拒了,订单也是象征性的再给他点。

    哦对了,过了几天我去找唐总汇报这件事结果,也说到手机的事,唐总拉开抽屉给我看:“诶?你看是不是给你的这种手机?”抽屉里放着一模一样的两个华为。

    第二个登场的是一家叫阳阳机械的,也是集团当地的土豪关系户,听说我要转供应商自己主动开车来请我们吃饭,又拉着我们去他们工厂(两个城市开车六七个小时),顺路泡温泉,旅游...这一趟折腾的不亦乐乎,我带着彭洁等几个人看他一路上亲哥亲姐的叫着特别特别热情。临回家了他单独和我说:“哥,我在你放在后备箱的背包里放了5万块钱,没人看见,以后请哥多照顾!”

    我心想,这哥们算会办事的。但是第六感,纯第六感...这哥们热情的让我心虚,以后可能会拿这钱找我说事。所以回到公司之后我特意找袁月要了个“礼品上缴登记表”,填写的内容是:上交现金两万,来源一栏填的是‘公司供应商。我和袁月和唐总都说:我能做到不去搞事,有钱上交,但是你们别逼我出卖别人...我在这个圈子里还是要混的。

    (后来,半年后因为付款的事,这哥们果然举报我去了...这也是”合作“了这么多家,唯一一个举报我的。)

    第三家是两口子,来了公司在办公室里就给我塞钱,这个必须全额上缴,谁知道办公室有没有隐藏监控...

    第四家是兄弟俩,先是一通喝酒吹牛逼,酒店门口停车场公开送我厚厚一摞产品资料,拍着我的肩膀说有机会去我们厂里看看,但是他们哥俩出差所以不能接我过去,今天先给我公司资料看看。回家打开是三万块钱,这哥俩至少办事还算规矩...

    第五家...

    第六家...

    转了一圈靠谱的真少:不是自持和某领导关系熟跟我装逼的,就是过于热情或低声下气看着就比我还心虚的...这种其实更可怕,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反水。

    就这么四五家勉强算是看的过去的...我数了数能有十五六万,交一半留一半,至少这俩月的经费算是有了。买了一堆红包,加油卡,电话卡,是这么分的:

    1,每天陪着我加班的孩子们,随机的过去表示关心,鼓励几句,发几张电话卡;

    2,对开车的主管经理,隔三岔五的给一张1000块钱的加油卡;

    3,时不时在部门群,主管群里发布点任务,说某某类的数据必须下周一前整理完,凡是来加班的人我个人出钱每人200红包;

    4,每周的主管总结会,每月的部门总结会,都要求各组评比先进员工,加班多的和工作结果好的,我给1000块钱红包...

    眼看着星星的小火苗慢慢的烧的越来越旺,我也能稍微的松一口气。

    就像我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到的所谓人员激励,同时也是上周我去面试一个公司HRD问我怎样的员工激励最有效?高底薪还是高绩效?我想我的答案是这样:

    首先,有个基本原则:高薪或者高绩效两个方案没有绝对的好坏,这都是激励员工的手段,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人员构成人员能力等...要因地制宜的使用。应该关注于当前节点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结果?看怎么搭配使用能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加强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培养骨干人员...“等目的,但必须搭配一个工具叫”果断的优胜劣汰“。

    第二,有的人适用于高薪激励,比如我哈哈哈。这是典型外企训练出来,自觉自律,干活有思路有方向,同时自己也不会放松的人。让这种人心气儿顺了,他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你给他的高薪。而且这种人会更积极主动的持续站在你的角度,替你去想怎么为你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这个时候就要适度的给予绩效奖励了(这是绩效奖励,不是干好了奖干坏了罚那种绩效激励)。

    第三,有的人就必须短期用大量的绩效去刺激...比如更多的民企员工。你和他们讲流程,讲情怀,讲团队讲未来...没用的。甚至你告诉他今天搬100块砖但是准确率要到95%才给工资,这都没戏。你得先跟他说今天搬完100块砖就给100工资;然后去告诉他的主管,你手下员工如果搬错一块扣你5块钱;如果全都搬对了奖励你200...嗯...因为你直接给主管级的讲怎么考核员工,其实他们也听不懂。

    第四,有个小问题是值得考虑的,不管哪种激励,你是先给枣还是后给枣?比如我自己是那种先认头苦干,干出成绩了才找领导要奖金的人,我觉得自己没干好就舔着脸找人家要钱是没素质的体现。但我见过更多的人是要先给甜头才干活吧?而且这也完全没错的。

    第五,无论先后,我们的目标是把只吃绩效刺激的人,变成那种可以高薪团结的人。

    最后,最重要的是...领导者不仅要思路明确,更要时刻的把控进度和结果...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前期的培养。如果就是做个方案往那一扔,任凭进度自生自灭...散养三个月后火冒三丈说:卧槽我的付出都喂狗了,大家都放羊了,这群白羊狼...那就呵呵了,对不?

    ...

    写在最后,那我当时这么缺钱,为什么不去试图和白总海总合作呢?我把预计年均十亿的业务给他们了啊?也不是不敢...因为如果我就直说我只要20万做团队建设,以他们的眼界去对比这10亿的回扣和小小的二十万...他们会相信我的本意不是要瞎搞的。

    我是不想因小失大,我还是在赌一把大的,我去赌这价值上亿的人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