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我是谁2012 » 第八十六章 点天灯

第八十六章 点天灯

    我没有再多想下去,只是有些好奇到底什么是点天灯?

    相信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我本以为那是一种热闹的民俗,就跟元宵节要逛花灯一样。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偶然间知道那是一种泯灭人性的旧时刑罚。

    当时的我并不明白“点天灯”什么意思,依旧傻乐呵地跟着那群悍匪在扯东扯西,如今想来,真是够吹一辈子了。

    我见墨镜儿忽然不说话了,似乎在回想着什么,便打铁趁热,又接着问了下去,那天晚上兄弟俩到底告诉他什么了?

    他说,兄弟俩在他的淫威下,并没抗住太久,便从头到尾都招了。

    那是去年家里挖地窖的时候,黄家兄弟俩本来想用于存储些菜粮什么的,结果挖到地下三四米的时候,黄老大一铲子下去,就好像铲到了什么,等他趴下来看铁铲子,却有些傻眼了。

    这铲子竟然劈了一个茬儿,黄老大觉着不对劲,怎么接连挖了好几米,怎么到这儿土就变硬了呢?他偏不信邪,又接连下了好几铲子,结果发现,大约有两平方的地方,他都丝毫铲不动。

    黄老大便犯了合计,觉着这根本不是硬来的事,他便招呼黄老二过来商议,俩人蹲在这块地上,沿着铲不动的地方画了一个框,发现这似乎是块巨大的矿石。

    铲掉了泥土以后,露出了矿石苍白的表面,黄老大见了不禁觉得奇怪,虽说广元附近确实是有几座矿山,自他祖辈起便有挖矿的,但他却从来没见过这个颜色的矿石,苍白的根本不像块石头。

    兄弟俩脑子活,觉着可能是铲着了什么宝贝,便顺着矿石周围挖了起来,经过小半宿的努力,终于挖出了一个方正的井字盘。

    挪开那块苍白的矿石,发现里面似乎是条斜着的隧道,俩人一时兴奋,即使是深更半夜,也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兄弟俩觉着里面搞不好是民国时期川地土司留下的藏金库。

    可实际上,却让他俩大失所望,这条隧道并没有多长,爬了大约十几米便突然被堵住了,那似乎是面矿墙,兄弟俩琢磨了半个月也没有给它弄开,以为是挖到底儿了,只在隧道里捡了些瓦罐之类的东西。

    黄老大觉着,这可能只是抗战期间先人挖过的防空洞而已,便不再留有什么念想了。而那太阳鸟的图纹,正是从其中一个陶土罐上描摹来的。

    由于兄弟俩的雕刻手艺着实好,以前便有倒卖假古董的贩子找他们做工,所以常能见着铲地皮的人,也就是那些靠眼力见儿,走街串巷收古董的贩子,而墨镜儿当年干的就是这个。

    黄老大一时觉得瓦罐上的图案着实好看,没准儿能靠这个做几件儿新货,遇着铲地皮的生主儿便试试坑上一把,没成想到啊,遇着的第一个雇主就是这倒霉的镜爷。

    而如今更倒霉的便是,坦白了这一切的黄家哥俩。倘若他俩说一半藏一半,没准儿还能留条小命,可奈何墨镜儿这家伙手段太狠辣,没法子藏私。如今墨镜儿什么都知道了,哥俩估计也是要上天了。

    随后,墨镜儿就在黄家大院里,找到了那些地窖里挖出来的瓦罐,这回他没轻举妄动,找来了信得过的蜀地行家给瞧瞧。

    这些泥质的瓦罐从表层来看,似乎都是由净泥来做的,但从破损处来看,瓦罐的胎体竟然是由砂泥裹成的,而外面的净泥就好像是包浆一样。而瓦罐的腰线左高右低,并不怎么匀称,这说明并不是由圆轮盘出来的,而是由纯手工裹出来的。

    而纵观罐外的古朴图纹,这蜀地的老掌柜也啧啧称奇。虽然自古以来都有太阳鸟的传说,却谁也从来没见过,就连那拓本上的太阳鸟图案,也从来不敢当真,无从考证。

    如今看来黄家大院的地窖里,没准儿是古蜀国的某个遗迹,这不禁就引起了几人的兴趣。

    虽说都是圈内的行家里手,但毕竟隔行如隔山,掌眼鉴宝、做旧淘货,这些都是它们的老本行,可眼下这群人搞不好要在广汉支上一锅灶,也就是陕西黑话讲的盗墓,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墨镜儿这时候已经算是把脸给挣回来了,而眼下并不是冲动的时候,镜爷和来时的那几个陕西朋友商量,他们连夜联系了道上的几个搭伙好手。

    隔了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波灶总算是支起来了。

    毫不夸张的说,来自五湖四海的下坑好手都来到了广汉,而黄家靠近八角山,这里人烟本来就稀少,而他们又是连夜进村的,所以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据墨镜儿回忆,算上他来的拢共有七八个人,以前都没见过,不过算是道儿上靠谱的,唯一声名狼藉的也就是他自己了,但后来证明与这群人相比,他还是算善良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镜爷本来并不打算下去,可觉着这地方是他先寻着的,自己不亲手淘点什么,总觉着心里亏得慌,又瞧来的几人还算讲究,说要跟着他们打个下手,学学手艺,这几人也并未摇头。

    另外的几个人,有三位是从陕西汉中赶来的,由于汉中离广汉最近,所以也是最先到的几位。为首的叫刘东东,道儿上叫做东三子,一个魁梧的黑脸大汉,看起来和墨镜儿那陕西朋友很熟的样子。

    最后到的是个笑脸的胖子,一口的京片子,听说大名也很威武,叫做王跃进,他来的算是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屋里这几人没有一个是认识他的,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知道消息的。

    王跃进则一脸笑嘻嘻,说他是收着道上英雄帖,不请自来的。

    虽然众人有些犯嘀咕,但既然已经来了,也不好谢客,万一这厮口风不严,把事情捅了出去,这事儿可就大了,那年头可是要掉脑袋的,众人暗想还不如在眼皮子下,把他给……

    王跃进却典型的没心没肺,当天晚上睡得死沉,一宿呼噜震天响。第二天,就跟着东三子他们下了隧道。

    由于隧道口并不够宽,每人进去都猫着腰才行,再加上不知道黄家兄弟俩说的是否靠谱,所以起先并没有那么多人下去,只由那王跃进和东三子打头儿探路。

    隧道蜿蜒曲折,四周都是由苍白的矿石堆砌而成,乍一看还以为是他娘的汉白玉,大约爬了十几米,确实就走到头儿了,这和黄老大描述的一样,眼前的路看样子是被矿石给堵住了。

    东三子率先从隧道撤了出来,简单地说了下情况,后面又有几个陕西兄弟进去走了几遭,也没有什么发现。

    于是一群人在外面开始商量,该怎么在矿石上弄开个口子,而这时候王跃进依旧待在隧道里面,不知道在干什么,其他人都堆在隧道口出谋划策,自然也不可能时刻盯着他。

    其中一个老陕西开口说道,这隧道都是由矿石堆砌的,而且他沿着隧道壁摸了一路,并没有摸到什么暗门,眼下想要通进去,只有在那堵头儿的地方破开个口子才行。

    说完,他见众人也是认同,他提议要不要弄点炸药试试?

    显然这老陕西的路子有点野,他年轻的时候是在建筑工地搞爆破的,后来被包工头拖欠工资,一气之下他揍了包工头一顿,就卷铺盖走人了,但也由于一技之长,被东三子拉来入伙十来年了。

    墨镜儿说到这,也是一脸笑嘻嘻的,问我从这故事中,听出来什么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心说这思维也跳跃的太快了,这……这说明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墨镜儿没说话,虽然我看不透他那层墨黑的镜片,但我觉着那绝对不是什么好眼神儿,他抿了口水,又接着说了下去。

    老陕西又说,以他的经验,只需在那堵头儿的矿石上钻几个直径7cm的孔子,再填充好定量的炸药,几个孔子同时串联爆炸,没准儿就能炸开那道门。

    众人眼里冒着贼光,跃跃欲试,可蜀地的老掌柜仍是有些不放心,说这爆破声搞不好会引来村民的注意,而且若是把这隧道给炸塌了,就更没法子进去喽。

    大家想想也有道理,这里又不是什么深山老林,若是引起动静,想跑都没地儿跑,一堆人就这么蹲着研究了一下午,连午饭都没有吃上。

    最终嘛,还是东三子拿出了主意。他打算用坏水泼在那道矿石表面上,然后在用电钻或者是用凿子开口,就这么泼一层,凿一层。

    重贼眼前一亮,连蜀地老掌柜也觉着佩服,不亏是陕西贼首。所谓坏水,指的就是浓硫酸,由于矿石中大多含金属或者是碳酸盐,这些物质见了浓硫酸大多会被溶解,这时候再开凿,想必会容易些。

    我当时一听也觉着新奇,心说这东三子不只是个盗墓贼啊,还他娘的是个有文化的盗墓贼。

    事情还没完,这只是东三子其中一个主意,他还安排另一路人,从离地窖十几米左右的地方开挖,既然已经有矿石隧道了,这也就是说这遗迹是有文明存在的,不像野人那般不懂得建筑,搞不好这是某个古蜀贵族的墓葬,那么墓室肯定不只有一个入口能进去。

    可当坏水和洛阳铲等工具都准备齐全的时候,东三子就要安排分工,却感觉到哪里似乎不太对,记得他当初下隧道的时候,还有个胖胖的家伙,眼下这人哪儿去了?

    忽然间,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连忙蹲下身子,又往隧道里瞧了瞧,连喊了几声,可他听见的只有他自己的回音而已。

    他连忙去问蹲在隧道口的墨镜儿,刚才那个胖子哪去了?

    墨镜儿也一愣神,本想说他不就在……,可他抬头望了一圈,根本没有王跃进的身影,这个人就好像人间蒸发了。

    老陕西不信邪,又往隧道里钻了一遍,可却也没有见到人影,整个隧道也没有任何的变化,他出来又问墨镜儿,那胖子真就没出来过?

    墨镜儿木然地点了点头,众人的表情很是复杂,因为他们至始至终都蹲在隧道口,十几只眼睛不可能放过一个胖子啊,可这家伙到底哪儿去了呢?

    此时此刻,我也能看出,墨镜儿讲这段故事时的表情很是古怪,好像他至今也没有想明白,当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东三子虽然觉着这事很诡异,但估摸着他也跑不到哪里去,不是找着暗门进去了,就是藏在大院里的某个地方,于是他交待众人小心那胖子暗算,便抓紧开工了。

    按照东三子交待的方法,的确很奏效,大约也就是半天的功夫,那道矿石门便被凿通了,那也是墨镜儿第一次进入墓道里。

    我听得意犹未尽,连忙问镜爷,在那里面他到底看见什么了?

    墨镜儿却一脸坏笑,朝着眼前那青铜人俑努了努嘴。我心里有些凛然,难道说这人俑是从当年那墓里盗出来的?诶,不对,也许这只是说明它们都是同一时期的文明产物而已。

    我又问,那后来到底又发生什么了?墨镜儿砸了咂嘴,破骂了一声,都怪那死胖子,不然当年那墓道也不会坍塌,白白便宜了那群考古队的,不过……那王胖子也算是救了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