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狂野时代 » 260,杨菊竖起了大拇指

260,杨菊竖起了大拇指

    杨可一拍脑袋,笑道:“着急忘了,以后补上。”

    众人大笑,李刚连忙说不用不用。

    杨可给夏彤买礼物时那是费尽了心思,因为夏彤胖啊,没有合体的成衣,最后干脆买面料。

    当时纯毛面料最时兴,也最贵。

    胖人不能买买浅色的,也不能买带图案的,那样显得更胖。于是杨可买了两块纯毛料子,一个是深紫色,一个是墨绿色。这两个颜色都适合中年女士穿。

    夏彤高兴的不得了,急忙接过来。

    众人以为杨可算是送完礼物,没想到杨可又掏出两个小盒子,分别递给李梦洁和李纹革,道:“以后用这个,就可以随时联系了。”

    李纹革打开小盒一看,惊呼:“BP机,杨可,这也太贵重了,不行,这个礼物我不能要。”

    在当时,一台BP机两千三四百元,别在裤腰带上,那是非常牛X的,是身份的象征。

    后来为了彰显自己有BP机,便用金色或者银色的链子链接,一头系在裤腰带上,或者裤鼻上,另一端挂在BP机上,BP机别在裤兜里,链子自然下垂成弧形贴挂在大腿外侧,非常醒目。

    这就是酷,就是牛X。

    李纹革一直想买一台,但是赵红不让买,说是没什么用处,李纹革一是听赵红的,在就是也没舍得钱,所以也就没买。

    杨可道:“和平也有一个,收下!”

    “好,那谢了。”李纹革把BP机递给赵红,拿起说明书看了起来。

    杨可又拿出来两个精致的包装盒,一个递给李梦洁,一个递给赵红,道:“这是化妆品,我也不懂,反正售货员说正是女孩子用的,我就买了。”

    两人打开一看,全是外文,赵红惊呼:“这是一套啊。”

    两位小美女爱不释手。

    夏彤满眼的笑意,心里美滋滋,这样的女婿上哪里找啊。但看杨可花钱大手大脚,心里也是觉得不妥。

    于是道:“杨可啊,以后可不能这么乱花钱,居家过日子得仔细。”

    杨可应道:“嗯,夏姨说的是,以后我只管挣钱,花钱的事交给梦洁。”

    李刚和夏彤更是开心的不得了,李刚连忙催着上菜。

    服务员陆续上菜,李刚和杨大河喝白酒。

    又点了一瓶葡萄酒,夏彤和周芳喝,其他人则是喝饮料。

    席间,自然而然谈到杨可最近在忙什么这个话题了。

    本来杨可是打算把工厂干起来后,再详细说一下,但此刻既然问自己,那也就没必要隐瞒了。

    于是详细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与李炳焱合作的事,以及在滑子建工厂的进程。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心中都是一个想法:杨可,你胆也太大了,竟然要建一个400人的工厂,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工人的吃喝拉撒睡,那可是都得管啊,万一没有单子,就完蛋了。

    李梦洁知道杨可建厂,但也是以为几十人的小厂,没想到竟然是400人!

    而且对方凭什么就这么相信你,给你投资。

    小声责怪道:“这么大事你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这也太突然了。”

    杨大河两口子更是呆若木鸡,儿子干的可不是一般的大事,简直是出乎他俩的想象。

    夏彤吃惊的同时,暗赞女婿有魄力!

    杨菊年纪小,没走向社会,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单从这400人的数字来看,也感觉哥哥干的很大。

    为什么,因为她们高三年组是9个班,就是400人!

    整整一个年组耶,杨菊竖起了大拇指。

    反倒是李纹革和赵红吃惊程度最小,因为他俩已经被杨可的几件事给震撼了,认为杨可干什么都是正常的。

    李刚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杨可建厂这件事,这说明什么,说明杨可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不然人家干嘛拿出来天文数字的钱让你这么霍霍。

    不然人家干嘛只要1000元钱就把好几个大厂房和大院子租给你。

    这还说明一点,杨可不仅为人好,而且办事能力极强。这就是一生的财富。

    心中暗赞女儿眼光独到。

    同时也纳闷,这么大的事也不像一个二十多少的毛头小伙子干的事啊。这心机,这谋略,都是老辣成熟的很,自己也是自叹不如啊。

    奇才、天才、怪才,李刚只能这样评价杨可了。他哪里知道杨可是重生,知道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势而为,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了。

    夏彤怎么也想不明白1000元一年就能租那么大的地方,所以问了起来,是怕女婿被人骗。

    其他人也都莫名其妙,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杨可道:“这是有条件的,就是得给滑子矿留出100个招工名额,这100人必须是滑子矿的家属。而且房子就怕搁置。”

    李梦洁恍然大悟,道:“这是梁枢记变相给旷工谋福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啊。”

    杨可道:“是啊,这样能使得旷工更安心工作,生活也能提高很多,不然这些家属都得种地。那地方是山区,地少,所以生活很艰辛的。”

    夏彤问道:“年龄得有限制吧。”

    “原则上是40岁以内。但肯定有走后门的,也得松松口。关系还是要搞好的,这样便于我开展工作。”

    夏彤竖起大拇指,道:“杨可,你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圆滑啊,好好好。纹革,你学着点。”

    李纹革道:“妈,我以前是和他比,现在是跟他学,放心吧,以后儿子不会犯错了。”

    李刚问道:“小杨,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周转资金,二是活源,你准备的怎么样?”

    “李叔,我有一个合伙人,先期投资50万,已经到位。至于活源,我也联系到客户,而且在省服也有人,这两点都没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怕招工成问题。”

    李刚道:“说说看?”

    “滑子地区是偏远山区,人不是太多,经编厂已经招了360人,再招400人的话,有困难。另外,再招上来的人,素质肯定赶不上先期的那360人。”

    众人都傻了,没工人还开什么厂子。

    李刚沉思片刻,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参考一下。”

    众人纷纷望向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