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六十四章 羽蔚对浩然露绝活

第六十四章 羽蔚对浩然露绝活

    听了这许多,尚书大人也饿了,就开始吃起来,孟大人见氛围松快点,李尚书也在认真吃菜,又不想给李尚书高兴了,于是开始抛狠的说:“李尚书,我之所以说这人禽兽不如,是因为这唐元琎可不止前后施计勒索蔡氏,因为唐元琎拿汤清美没辙,就多次以孝道之名,托人前去汤家,找汤圆姑娘本人说项,逼迫汤圆姑娘就范,让汤圆自己和父母说,愿意嫁给唐实彪。”

    本来还吃的高兴点呢,仨孩子突然就没胃口了,立刻呆了,只是看着孟大人,李尚书差点没噎着,立刻用饭巾捂着嘴,转头看着孟大人。

    孟大人一点不意外,接着来狠的,说:“而且可不止是说项,唐元琎之妻马氏还前后找了几个媒人,每次都带着自己儿子去汤家,和汤圆姑娘好好的相了几场亲,每次相亲完,马氏都立刻找蔡氏说自己儿子能看得上汤圆姑娘,叫汤县令夫妇给赶快定个日子好嫁女儿。后来马氏见蔡氏一家都无动于衷,居然还自己把日子选好了,叫汤家一家来个人点头答应就成,所以才有了我之前说的那番话,遗产官司得汤圆嫁给了唐元琎儿子才能审,九百亩地算汤圆嫁妆,汤家都不要过问其它的了。”

    这话真是够狠的,三孩子听的面面相觑,兆辉和雅俗完全能想到一起去,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然后也看看一旁的雅慕。

    李尚书为人父亲,自己女儿雅清当年被尹氏几句话污过名声,都差点没气死,今晚听到孟大人的这番话,头都发胀,一向口舌伶俐李尚书,此时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孟大人还嫌不过瘾,再抛更狠的,说:“这汤圆姑娘事发时还算坚强,陪着母亲四处奔波,蔡氏丢了父亲大多遗产,又搭进去许多家财给唐元琎一家前后挥霍,要回来的二百亩地,都不够唐元琎一家那两年花的,蔡氏后来大病一场,不过好在上天垂怜,挺过来了,如今汤清美也算有点作为,蔡氏日子也过的不错,但是。”说到这里停了,说累了,得喝酒。

    李尚书一听开头的汤圆,再加上结尾的但是,就知道汤圆不好了,可孟大人又要大喘气,还要找自己喝酒,没办法,只能陪着他喝,喝完催他快说,仨孩子也等着下文呢,可孟大人偏偏还要吃几口才行。

    众人见孟大人太磨蹭了,连连催孟大人快点,连兆辉都忍不住催舅舅,孟大人见众人急了,也就开口了,说:“汤圆姑娘前后两年都深陷是非其中,怕是被唐元琎耍的诡计给吓狠了,等事情终于结束后,就得了心病,再不敢嫁人,如今这么些年过去,汤圆今年应该二十五岁了,还在家里做姑娘。”孟大人这番话说的叹息不止。

    仨孩子听完顿时唏嘘不已,李尚书听完都差点没栽倒,可怜天下父母心,汤清美曾经那才貌双全的女儿,如今在家养成老姑娘,就算汤清美自己升官发财又有什么用,这一家人的日子,如今人前说的再好听,人后照样被人笑掉大牙,何况心里也苦死了,李尚书还总说自己有女儿福,对汤清美一家这般说不出来的痛苦,不能体会,但可以想象。

    看李尚书这样,孟大人还想来点狠的,但得吊吊胃口,于是笑着说:“李尚书,我这后面还有事,你还要听吗?能不能,撑得住?”

    “有你就说完,别磨蹭了。”尚书大人突然语气森冷,或许是情绪激动了。

    “好好好好好,我说我说。”孟大人如是笑着接口,仨孩子也竖着耳朵听,只见孟大人说:“剩下的也没什么了,其实就是,唐元琎的儿子多年也没娶到媳妇,因为得知汤圆一直没嫁人,所以不肯死心,唐元琎一家每年都叫人去汤家问几回,回回坚持要结亲,汤家到现在都还没甩干净唐元琎一家,而且这些年唐家人又动不动去汤家闹腾,还四处嚷嚷说两家早定了亲,唐实彪也在外放言,说谁敢娶汤圆就宰了谁,所以汤圆姑娘前后给吓得更不敢嫁人了,生怕自己成了人家祸星,我说李尚书,您这边要是把唐元琎给调入大理寺的掌权之职,这汤圆,可就真只剩死路一条了。”结尾一句,孟大人说的颇是动情。

    故事说到这里,总算告一段落,后面的,无声胜有声,留给李尚书自己好好想想就成,不过,孟大人今晚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只讲个故事,但是孟大人体贴李尚书,让李尚书先吃点喝点,不然等自己出招,李尚书肯定招架不住,难得请尚书大人吃顿饭,最后总不能让尚书大人空着肚子回去,于是孟大人给李大人倒酒,夹菜,小心伺候,自己这边劳累完,又要批评批评兆辉了。

    兆辉今晚被舅舅批评多了,也长了点心,见舅舅转头,立刻吩咐小二上饭来,小二马上就上饭过来,兆辉又站起来,要亲自给大家盛饭,边盛饭边说:“吃了半天菜,也要吃点饭才行,不然会伤胃的。”

    第一碗饭还知道盛给尚书大人,然后是舅舅,再是雅慕,每人都满满一大碗,大家都在试图理解是兆辉这半大小伙子如今长身体能吃,所以盛饭盛这么多,可盛到雅俗时,兆辉突然就知道拿着碗勺问:“雅俗妹妹,你一般吃多少饭?”众人还没吃,就觉得撑得慌。

    后面大家就不怎么吃饭了,这好菜一道接一道的上,吃过几口的就往下撤,孟大人又不停的找李尚书喝酒,每次自己总是一口干了,然后叫尚书大人随意,李尚书也只好陪几杯,但不敢多喝,兆辉也在一旁以茶代酒的凑趣,时不时恰当的恭维尚书大人几句,雅俗和雅慕吃的也高兴,仨孩子之间都有说有笑的,渐渐话题就打开了,晚宴气氛到后来十分融洽。

    外间的海峰叔时不时叫几个和自己女儿岁数差不多大的小丫鬟多吃点,自己却反复起身去门口看看雅间里的二爷,见二爷和孟大人聊的交心融洽,随后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等吃饱后,海峰又要了几只烧鸡和两坛酒出门看看兄弟们和车马,见弟兄们都在打起精神等着,海峰也就和弟兄们笑着闲话起来。

    雅间里,眼看晚餐都吃到要差不多了,孟大人才开始放大招。

    孟大人先把身体凑近一点李尚书,直接趴着李尚书肩膀,把尚书大人给往自己怀里扳一扳,十足百年老兄弟的模样,然后掏心掏肺的说:“我说李尚书,我的好李大人啊,这一个人若说自己干的事,都不犯法,那说明这人,是禽兽不如,国法规定不能干的事,那都是人人得而诛之之事,可一个人知道躲着恢恢法网去为非作恶,那比刑场上的罪犯更坏十倍,罪犯你能一刀解决了他,可这种痈疽,要荼毒世间多年,国法还奈何不了,官做的越大,人间中毒越深哪!”说着忍不住另一只手的中指关节直敲桌子。

    孟大人话糙理不糙,都可以说是金玉良言了,不愧是多年混最高律法口的人,见识的人间苍凉多,感情也丰富,李尚书都忍不住要敬孟大人一杯,顺便也可以不用身体贴在一起,孟大人都四十老爷们了,李尚书可不习惯和老男人亲热,所以李尚书立刻要为孟大人斟酒,好敬孟大人一杯。

    孟大人见李尚书主动,立刻按下酒杯,几分假醉的问:“李尚书,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有道理有道理……”尚书大人连连赞同,因为孟大人的手又搂住李尚书的腰了。

    孟大人一听李尚书说有道理,不等下文,立刻接话说:“难得李尚书认可,有道理就好。”随即转头就喊:“小二,给爷我上俩大酒海来,爷我要和李大人,我的好李大哥,好好喝两杯。”说着连连搂紧李尚书的腰,还直拍李尚书大腿,李尚书给吓着了。

    小二外头听半天,知道里面坐俩大官,而且孟大人还是钟鸣楼的常客加贵客,小二以前虽没轮上伺候,但认得脸,因此一听吩咐,立刻就上了两个比饭碗还大的酒杯。孟大人一见小二过来,立刻厉声吩咐:“快给爷我满上。”但手上死活不放开李尚书。

    小二一听爷的吩咐,立刻给两酒海满上酒。尚书大人一看,心都凉了,尚书大人酒量又不好,现在好在还没喝多,可这么大的一海加下去,怕就撑不到家了,兆辉这头猪还在,自己倒了,俩孩子怎么办?尚书大人看着搂着自己不放,而且酒量好像还不如自己的孟大人,他怎么还要喝?

    孟大人的酒量不说千杯不醉,烈酒喝个三两斤,照样跑马算账不出错,可酒量不行的李尚书,是没本事领教孟大人的绝活。二人同为国公府公子的出身,孟大人虽为世子,可李尚书的背景家族,却显然要尊贵显赫的太多,如今李尚书的政治资源和政治高度也远胜过孟大人。李尚书年轻时是万千父母心中典型的别人家孩子,而孟大人年轻时,却是万千父母心中典型的自己家活宝,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但也好在聪明能干,极有出息,孝顺父母,体贴家人,所以骂归骂,夸也要夸。

    仨孩子坐在对面看俩大人亲热在一起,都只是看着好奇,雅俗和雅慕听完今晚的故事后,觉得孟叔叔人挺好的,所以都不说话,就看他们还要怎么喝。

    酒都放面前了,李尚书突然觉得不能就范,得有原则,于是急着让孟大人可不可以松开自己。孟大人连连说醉话,道:“李尚书,你喝了我就放,我不是怕李大哥你不给我面子嘛!”说着连连拍李尚书大腿,拍的啪啪响,手里还搂的更紧了。

    李尚书惊觉孟大人是不是逛青楼的瘾犯了,正在思索对策,想着眼下该怎么办。其实孟大人去妓馆听过曲,但是其它的事,可真一点没干过,而且这听曲也是年轻不懂事时候干的,论起游青楼的经验,还不如人家李尚书呢,毕竟人家是实实在在脱衣服过了把瘾,哪怕就是被侵犯的。

    仨孩子没见尚书大人被人这么磨过,于是一齐伸头,前倾身体,认认真真的看着面前这俩人,接下来要干什么。

    未知尚书大人有没有想到好对策,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