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这年彼此都在年少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这年彼此都在年少

    舟儿过年见到回京的爹娘,就找时间对父母说了自己喜欢萧兆辉的事,赵大人疼爱女儿,自不想叫闺女失望,便和父亲商量了一番。赵尚书对京中勋爵官员各家人情家务心明眼亮,之前就已经知道萧侯爷家相中的是成国公闺女。

    赵尚书夫妇极疼孙女舟儿,若是兆辉目前没有属意的人,赵尚书定愿意为孙女好好筹谋,争取一把,可如今兆辉心有所属,摆明无望,何故累伤舟儿名声,就算捂得再紧,也不好。

    兴国公世子邵鸿飞喜欢舟儿好几年,天娇也是知道哥哥这段心思,才主动和舟儿走的这么近。如今邵鸿飞的年岁未及弱冠,舟儿今年十五是将笄之年,待明年过周岁生日才行及笄礼,俩孩子岁数都差不多,兴国公府也不打算再等,年一过完,趁着舟儿的父母还在京城,兴国公夫妇就带着儿子鸿飞一起来了赵尚书府,为儿女议亲。

    鸿飞后如今考中秀才,已入国子监深造,虽说还在准备秋闱,但已有不少官场上的人频频示好,等着这位后起之秀。以兴国公府的地位和富贵,加之鸿飞的一番真心,这门亲事,对舟儿实在是再没有更好的幸福归宿,赵尚书夫妇和赵大人夫妻都是满心愿意。

    因担心舟儿心中放不下,赵大人没像老婆蒋氏那样干脆答应,而是同父母一起开导了舟儿一番。

    兆辉喜欢雅俗,在李尚书家里赴宴的那次舟儿就看出来了,舟儿到底是被家人千娇百宠长大的,低不下来头,也不愿意失去傲骨,何况自幼闺训严格,做什么事都把家族体面和本分规矩放在第一位,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完祖父母和父亲的一番劝导后,舟儿也就点头同意了。

    邵鸿飞得知舟儿愿意,十分高兴,尤夫人把一大串早早准备好的六璜联珠玉组配从锦盒里取出来,递给儿子,让儿子送给舟儿作定情之物。六璜组配雕琢精致,玉色通透,是极尊贵的配饰。舟儿接过鸿飞手中的玉佩,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知从此与兆辉无缘了。初恋是一坛自己酿下的新酒,只该自己一人慢慢品尝,一人久久回味。元宵节那天晚上,舟儿不想居然能和兆辉遇到,还在一起吃了火锅,相互敬乳茶祝福,也算是舟儿与兆辉作少年时的告别,只是兆辉自始至终都不知舟儿的心意。

    转眼到了二月,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再裹着皮衣大毛也不新鲜,雅俗和雅慕都做了几套崭新的春装,还特意都从千匠斋里定做了几件新首饰。

    到二月二龙抬头这日,贾夫人事先说好要带俩丫头去龙王庙里逛逛,到时候临近庙前路段两旁的店面里会有许多美味小吃,去了可以吃一吃。

    这天雅俗大清早就起床了,一般的由江南、虚心、傲骨、塞北四个伺候装扮。瞧着不大的女孩穿了身大红羽缎长褙子,极显明丽艳烈,整件褙子色正纯红,只在衣襟前绣了一枝牡丹,搭配白绸马面裙,越发显得小人儿开朗明媚,尊贵风雅。云髻上插一支雕金南珠簪,簪粗如筷,宝珠大如龙眼,十分大气。项戴赤金盘螭九节圈,坠双螭龙云水纹羊脂玉锁,如此装饰更衬白净的小面可人的如嫩菡萏一般。

    浩瀚早朝起得早,陈夫人正月下旬就动身去了金陵,所以雅俗这段时间早起不必问安。

    到了二叔家中,雅慕也是一身新衣袄,上着杏粉地织金狮子绣球锦对襟短袄,下配葱黄缎苏绣菊蝶马面裙。乌亮的发髻上插一支草虫垂流苏金钗,衬的一张容面俊如春桃轻笑,娇俏无比。

    今日贾夫人亦盛装打扮,头戴赤金累丝镶嵌珍珠宝石九尾展翅凤凰挑心,斜簪一支金镶碧玉含苞待放簪,簪头挂一串小巧的三股错金点翠流苏,发髻另侧簪一支并蒂海棠绒花。身罩一套粉蓝色缎盘金苏绣百子衣,里面是朱红色的绸缎衣裙,通身雍容精致。

    车马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时辰,如今二月的市面就是不一样,茶楼饭馆都活泛起来,等快到龙王庙的时候,果然路段两侧接连开着许多店铺,铺里头挂着肥厚冒油的烤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透香滚热的红烧猪蹄、叫花鸡、糟鹌鹑、糖醋鱼,油锅里炸着各色麻花糕饼,汤锅里煮着龙耳馄饨,层层累高的笼屉边冒着热气,小二喊着刚出锅的馒头……

    雅俗和雅慕透过车窗向外看着,发现不少行人似乎都是特意赶到这里来吃一样,姐妹俩看着看着,就觉得店里那些东西味道应该很不错,因为里面的行客吃起来颇解馋的模样,路边还有两处卖艺耍猴的,正围了些客人在观看,另一处摆地摊套环,摊主手里拿着一大把竹丝圈成的圆环,指着满地的小玩具,嘴里时不时喊着‘十文钱套十环’,雅俗和雅慕看了会儿,转头对贾夫人说外面好热闹。

    到了龙王庙,姐妹俩跟着贾夫人后面烧香祈福,祝祷今年一年风调雨顺,碰巧遇到舟儿也在此处。舟儿的名字来源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所以舟儿的祖母孔老夫人每年都会带舟儿来龙王庙拜龙王,祈祷国泰民安,也为夫君和儿孙们祈福,老夫人精神矍铄,仪态端庄。

    贾夫人和孔老夫人闲话了会子,夸舟儿都是大姑娘了,得知舟儿今年虚岁十五,是将笄之年,等明年端午节满十五周岁时及笄。贾夫人又和孔老夫人说准了到时候一定过去参加舟儿的及笄礼,孔老夫人笑着客气几句,俩尚书夫人聊了会儿家常,舟儿和雅俗、雅慕也说了会子话。因孔老夫人今日还有其它事,随后就先行告别。

    拜龙王前后没花多长时间,贾夫人今天出门主要为了带俩闺女逛玩的,从龙王庙出来以后,贾夫人和俩丫头也不上车了,就在外面走走看看,虽说贾夫人带着俩闺女太过引人注目,不过身边二十多位丫鬟、健壮妇人和护卫围着,也没谁能凑近。

    贾夫人先带俩丫头去玩套环,贾夫人手头稳,但不怎么常玩,十环也就套上了五个,正好一半,不过已叫老板十分肉疼,雅俗玩的也不顺手,竹环容易弹,还很会滚,明明瞄准了最后还是套不中,所以比二婶还少套两个,等到雅慕玩时,看起来挺简单的,结果十个一个都没中,雅慕不服气,再来十环,还是一个没中,老板很高兴,继续“鼓励”雅慕,雅慕就接着玩,前前后后送了老板百多文钱,始终连个鸡毛毽子都没套中,只叫老板多收些本回去。

    雅慕玩的太伤自尊,可偏偏又想争口气,正准备再来十环,突然瞧见楚夫人带着柴靖宇往这边过来,坐在一旁石桌石凳上休息的贾夫人和雅俗忙站起身招呼。

    楚夫人走进贾夫人,忍不住把贾夫人从头到脚欣赏一遍,连连夸贾夫人好漂亮,又夸了夸两个女孩儿,随后两位夫人坐一起叙会儿话。

    柴靖宇也是好玩的,老板见过来的夫人公子气度不凡,就热情招呼套环,柴靖宇当即也来了十个竹环,正雄心勃勃的准备表现自己的惊人身手。

    雅俗雅慕都知道柴靖宇自幼练拳脚,一身好功夫,估计今日表现不凡,可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竹环好容易弹起,柴靖宇又求胜心切,十个环就套中一个,还打了擦边球,老板勉强送的,雅慕一旁看着心里舒服不少。

    柴靖宇得知雅俗刚刚还套中三个,觉得今天丢脸了,于是再来十个,准备挣回脸面,这次越发狠下决心套环,心浮气躁,更套不准,这十个一个都没套中,雅慕看着更加高兴,觉得柴靖宇比自己也好不哪里去。

    柴靖宇满脸尴尬,心里气恼这竹环好淘气,准备还来,但是一旁的贾夫人和楚夫人已经要一道离开了,柴靖宇只好放手。

    猴戏杂耍都觉得没什么好看的,街边一些首饰摊上的小玩意挺精致,柴靖宇跟着雅俗雅慕后面一起看,一会儿瞧瞧首饰,一会儿玩玩梳篦,看到稀奇的就问雅俗雅慕要不要买点,不过雅俗雅慕看完一条后,什么都不想买,横竖没用,买回去白占地方,姐妹俩和柴靖宇最后都只是一人买了一只风筝。

    等到了一堆卖胭脂水粉的摊子前,雅俗和雅慕随便过一眼就走了,雅俗从不用什么脂粉香膏,雅慕除了口红也没涂过其它的妆粉,而且口红也只用家里自制的,柴靖宇受摊贩蛊惑,就花了三两六钱银子买了两盒最贵的胭脂送给雅俗和雅慕,这胭脂可以用在嘴唇上当口红使,雅俗雅慕就都大方的收下了,柴靖宇见此格外高兴。

    雅俗雅慕和靖宇沿路玩了一大圈,二位夫人就带仨孩子去了一家大酒楼里准备吃饭。这家酒楼算是这一带最豪华的一家,中午菜色不错,店里招牌的密制红烧肉、煨的稀烂的老鸡汤,都备受客人赞誉,尤其是新推出的菜品桃花鸭子,以陈年的桃花酒为辅料制作出来,味道绝佳,配上香喷喷的粳米饭,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自然完美契合。二位夫人带着千金公子们一桌,仆婢们另坐几桌,众人都美美的饱食了一顿,这顿饭柴靖宇吃的尤其开心。

    吃过饭后,略休息会儿,贾夫人和楚夫人就准备一道回去,春天气候宜人,路上的景色也透出来适许新意。马路不够宽,两府的马车一前一后行驶,柴靖宇心里高兴,看着车外被风拂起的枝条,忍不住透过车窗向外放风筝,楚夫人见儿子难得这般开怀,就随他玩。

    仆从看见车里放出来的风筝都张望起来,一起笑着说着,雅俗雅慕都注意到外头的动静,就一起看向车窗外,风筝随着二月春风高高飞起,雅俗雅慕看的激动,跟着提醒柴靖宇收线放线,隔着车里三人望着玩着正开心,不料马车行驶到转弯处,风筝线被树枝钩住,车子没来得及停,线给拉断了,靖宇顿时大为扫兴。

    雅俗见状,忙要命丫鬟把自己的风筝递过去,雅慕觉得车子驶的不比腿走快多少,就说一起下车放,靖宇和雅俗欣然同意,三孩子不管大人,直接下了车。

    雅俗把自己的大燕子风筝给了柴靖宇,雅慕和姐姐一起玩个大蝴蝶风筝,三人分好后立刻放线沿路跑起来,笑的开心极了。雅俗雅慕都值豆蔻年华,靖宇也是十七的青春少年,在这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里,沿着回家的大路,三人一直跑着笑着放风筝,路上的行人忍不住纷纷驻足观看,或许是羡慕他们还有这么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当世人明白青春珍贵的时候,却都已经告别了少年时的自己。

    等到了京里最繁华的主街区,各自的家也快到了,靖宇正要把风筝还给雅俗,雅俗看得出来靖宇很喜欢这只风筝,就说送给靖宇。靖宇正有这心,便开心的留下了。

    贾夫人先把雅俗送回家,再带着雅慕回府。

    雅俗一到福绥斋就听丫鬟虚心说:“姑娘,你回来了,今天罗国公和萧侯爷两家的公子都来了府上,见姑娘不在家,又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这会儿都已经回去了,还有罗公子留了件礼物给姑娘,就搁在姑娘的书桌上。”

    “二位公子的家人今天来了府里吗?”雅俗问到。

    虚心:“二位公子的父亲都来了,和老爷一起用过饭走的。”

    “哦!”雅俗说完就进屋准备歇歇,今天一路上跑累了。

    雅俗走到屋里,见东梢间的书案上果然放着一个两尺见方的紫檀雕花木盒,木盒上下四角镶嵌的鎏金如意云龙纹包角、面叶熠熠生辉,锁扣一打开,揭开妆花锦袱,中间是一个金灿灿的蟠螭九龙牡丹如意项圈,圈上镶几颗明净的红宝和一枚东海珍珠,配一块龙凤呈祥如意锁,赤金锁雕龙刻凤,文彩辉煌,豆大的鸽血红嵌于锁心,边周累花缠云,耀霞吐辉,五条金链坠珠于锁下,精致的出奇,整个锁圈大气典雅,光辉灿烂。此外,盒内还有一个如意锦盒,打开看是一块系了二色金三彩蝴蝶鸾绦的于阗羊脂血沁玉九鸾璧,宝璧大过三寸方圆,厚约一寸,沁色浓厚古朴,玉质无与伦比,更兼九鸾雕法世间绝无仅有,称无价之宝毫不为过,以成国公府之富贵,目前府中也寻不得如此珍贵之玉。

    雅俗小时候的几个项圈金锁现在都不戴,像于阗玉镂刻莲花的、镶南洋海水大珍珠的、垂玉辟邪螭龙牡丹锁的,还有几块璎珞项圈挂的点翠麒麟和金锁,都用锦盒收藏,锁入柜阁,如今爱戴珍珠项链,项圈喜欢戴爹爹和舅舅送的两个垂玉锁的项圈,去年过中秋节定做的一个镶红宝石明珠的流云鸾凤项圈尤其喜欢。雅俗看嵘耀送的这个金锁圈很精雅,就暂且收在一边。

    九鸾璧看起来比外祖母送的九龙璧还要名贵许多,玉璧上雕琢九鸾的心思极是奇巧,迄今为止还没见过比此物更贵重的美玉。忽又想到,不知这些礼物到底算嵘耀送的,还是嵘耀爹娘送的,自己不一定会嫁给嵘耀,收太多礼物不好,不过以前收襄王殿下的礼物时怎么没这感觉,好像收了就收了,觉得是兄长给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雅俗正胡思乱想着,塞北突然进来报告说:“姑娘,萧公子在花园里等姑娘。”

    雅俗得知是兆辉来了,就赶紧出去找兆辉玩,一路上雅俗觉得奇怪,自己以前只喜欢和女孩说话,男孩离自己近一点都不行,怎么从去年下半年起,突然就喜欢和男子说话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兆辉今天来没见到雅俗,就命人留意着,在雅俗快到没到府上时,兆辉就得知了消息,于是立刻赶来成国公府找雅俗。

    是时太阳还没落山,二人在花园里遇着,兆辉见雅俗气质如仙,神采四射,不似小女子娇柔,反而通身一股傲骨贵气,不觉稍稍痴了,此刻雅俗正踏着春风向自己走来,兆辉激动的不能自已,深吸一口气,准备深情开口,突然耳边传来一声“雅俗妹妹”,兆辉差点摔倒在地,嵘耀的声音把兆辉震的够呛,缓了缓,浑然又忘了自己要说什么,气的心里暗骂:“这小子真是阴魂不散,老是坏我的好事。”

    嵘耀此时比兆辉更加激动,离开时就命盯着成国公府门口的人及时汇报,可到底心里着急,所以都等不到消息来,只叫书僮向父亲知会一声,半道又折回来了,幸好幸好。

    雅俗本来还当只有兆辉一个,可以说点体己话,把自己不懂的都问问,不想又是他俩一起,看来今天又只能全说体面话了。

    三人在一起说不了什么悄悄话,如今刚到二月,外头还有些冷,于是雅俗就说带兆辉和嵘耀到三哥哥那里去看小侄子,嵘耀、兆辉屁颠屁颠的跟上。

    兆辉一路上心想着,自己认识雅俗都快一年了,去年就是在骑射比赛上见到雅俗的,所以便和雅俗说起今年春季京城里即将要举行的几场击鞠和骑术比赛,并约雅俗到时候一起过去看看,雅俗爽快的答应。嵘耀听完心里暗暗不爽,觉得兆辉简直就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本来今天过来正要找雅俗说这个事儿呢,没想到居然全被兆辉说了,一时心中郁闷,而且兆辉嘴还停不下来,说着说着三人就到了岁寒居。

    三友的岁寒居极其别致,主居厢房耳房皆是高门飞檐,院角鹿顶走廊,地铺浮雕花砖,一门一窗无不隽永精雅,院内种植不少松柏、梅花和湘妃竹,正合三友名字。主屋五大间轩阔壮丽,进到里面,简直一片琉璃水晶乡,西梢间的卧室叫梅坞,里面所有器物皆以梅花装饰,西次间题名竹轩,明间为岁寒,东次间是日常生活饮食的地方,布置出奇般讲究,名曰松苑,所有器物皆与松相关,东梢间书房则名柏岭。

    这岁寒的精致几乎不输浩然二叔的书房上邪,可惜嵘耀和兆辉都没去过上邪,今日嵘耀第一次来岁寒,一进三哥的岁寒,顿觉大开眼界,兆辉虽然以前来过多次,但依旧不失新奇之感,这房间和三哥人一样养眼,百看不厌,俩人正看的新鲜,苏晴就从里面出来了,雅俗开口喊三嫂,兆辉和嵘耀忙也跟着喊三嫂。

    苏晴的母家镇北侯府与兆辉嵘耀家都有些交情,苏晴本人气度凌云,毫不落俗,今日见到,自然大方招待弟弟妹妹,命丫鬟端来茶点,又命厨房备晚宴。嵘耀和兆辉客气几句,也就不客气了。

    不多时,三友忙完公务回府,一进屋里正要看看小儿子,发现妹妹和嵘耀兆辉仨都在围着婴儿摇篮看,边看还边小声说话,一唱两喝的说这孩子长得好像三哥。三友就直接走过去一起看起来。三人见三哥回来了,又起身招呼三哥。三友怕吵醒儿子,给妻子添乱,伸手抓住耀辉二人肩膀捏了捏,示意别出声。三人会意,一起退出竹轩,回了松苑里面。

    三友进屋换好衣服,随后也来到松苑,同弟弟妹妹闲聊起来,很快苏晴把晚饭备好了,如今二月天,晚上黑的也早,先把晚饭吃完,好让嵘耀兆辉早点回去。

    三友带嵘耀兆辉和雅俗一起坐在桌上,苏晴领着仆婢忙碌伺候,晚上的主食是鸡汤虾仁饺,龙抬头这天的饺子叫龙耳,菜品也丰盛,取名无不和龙有关。兆辉嵘耀俩中午没见到雅俗,吃饭不香,现在确实很饿,加上晚上心情好,顿时胃口大开,雅俗先吃两口水饺,夸:“这饺子味道真香,比我平时吃的要好吃多了,三嫂准备的晚饭就是美味香甜。”苏晴听闻笑笑回应。

    兆辉和嵘耀听雅俗这么说,更加觉得饺子味道好,越发敞开肚皮吃。三友一碗汤饺才吃完,正要自己盛,发现没了,转头命:“再来一锅。”丫鬟忙跑去厨房递话,好在皮馅都是现成的,厨娘忙不迭现包现煮。

    接着苏晴端上一道红枣枸杞野鸽汤,这汤从下午就煨到现在,晚上几个碰巧赶上,苏晴就给桌上四人每人盛一碗,兆辉和嵘耀俩也不见外,前后吃的比自己家还自己家。

    雅俗吃的慢,急忙把一碗饺子吃完,立刻起身拉三嫂坐下,说道:“三嫂,你快坐下来一起吃,别我来一趟,耽误嫂子你吃晚饭。”嵘耀和兆辉见状立刻抢着让座搬绣墩。三友见兆辉嵘耀俩热情的真不见外,忙拉妻子坐在自己身边,五人一同吃晚饭。

    此时气氛比刚才更加自在随意,兆辉嵘耀俩比着给三哥和妹妹夹菜,却不敢造次给嫂子夹菜,又端起茶碗互敬祝福。三友见他二人这样,也端不起来,屋里欢笑的气氛熏染了满院夜色。

    晚饭吃毕,三友命家仆套马车,赶紧送兆辉和嵘耀回去,前些日子二叔才出了那事,这晚上乌漆墨黑的,骑马回去可叫人不放心。家仆们正忙着,兆辉和嵘耀还不忘趁机向雅俗说这个月有几场击鞠骑射比赛,叫雅俗到时候千万别忘了去看,雅俗只得再次答应。没等府里马车备好,门房的人就过来报告说,萧侯爷府和罗国公府都派车马护卫来接公子回府。三友闻听才略放了心,又亲自送兆辉和嵘耀俩上车,俩小子见雅俗不来相送,就边走边回头的往后看,三友瞧不下去了,心里暗怒:“晚上还没吃酒呢!你俩都醉汤了不成?”直接把兆辉和嵘耀捉出去,塞进车里,目送两府车马离开不见,才转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