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柴氏父子的真品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柴氏父子的真品性

    查贪行动渐渐动到朝中大官,就在中元节前又翻开一桩,十几年前名震全国的酱商涂家一夜间死的死,入狱的入狱,闹的家财散尽,家破人亡,如今借着这股查贪之风整出旧案,渐渐牵连到目前贵为兵部侍郎的何家。

    当年还在省提刑按察使司任职的何侍郎与一拨放印子的富商勾结,企图趁着涂家在市场尚未站稳,趁机将其在酱作手艺上即将一马平川的富贵之势给瓜分吞并掉,无奈涂家不管男女老幼都有血性,看破对手诡计,死不入鞘,随后就一个个毫无理由被拖入牢中严刑拷打,无限期关押,最后死的死,疯的疯。

    涂家后人将官司打了十几年,无奈何侍郎家几代浸淫官场,递上去的状子如石沉大海,如今被朝廷传起,终于翻出天日。

    此时柴侯府与何府正在不紧不慢的筹备婚事,靖宇初次见所忆时,感觉她面若桃花,甚是可爱,就主动撩拨了几次,又得知其博古通今,颇善诗文,再三夸了不错,等到议亲时,又有些看不上,又一再挑毛病,婚礼各种准备事项被一改再改,一拖再拖,如今得知这一信息,柴家立刻变了卦,坚决不趟何家这滩浑水,打算另挑好的。

    何府目前逢劫,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原以为与侯府联姻事定,此次不过小坎,若两家能齐心协力,想盖过轻而易举,哪知柴家竟然借此理由拒婚,之前三番五次蹬鼻子上脸,都一再忍让,如今突然翻脸,是可忍孰不可忍,两家当即闹了起来。

    靖宇看两家在这关头僵持不下,不想为此耽误了所忆,就趁着中元节的机会,邀所忆到寺庙拜佛。

    所忆本来听到柴家悔婚的消息怕的几日不能睡,得知靖宇相邀,还想趁此机会挽回,忙不迭去了。怎知贴身丫鬟琳琅被收买,到了寺里左等右等不见人,又被琳琅引去后山,唯一一个随行护卫在十几步远处跟随保护,怎料所忆刚到亭内,一转头发现护卫像是被什么东西勾住,突然拉下崖坡碰死了。

    所忆连忙跑上前查看,瞬间惊的后背发凉,哪知跟上来的琳琅一口咬定是姑娘推的,周围没有别人,所忆气的和琳琅争论起来。琳琅看见有人来,故意大声嚷嚷:“姑娘你杀人了,奴不会说出去的,求求姑娘饶奴一命吧!奴还不想死呀!”

    所忆当琳琅撞邪了,一把将其推开,正想逃离,怎料这时候靖宇同一大帮官差一起来了,其中还有人带着现成的锁枷板。

    琳琅被抓上前,一口咬定姑娘与护卫有私,所以才将人推下崖坡,又想将目睹此时的她给灭口。

    如此污蔑,其心歹毒,急乱之下,所忆慌了神,吓得浑身乱抖,看见靖宇在场,以为他会帮自己说话,连忙向官府跪下来求救,又对着靖宇哭的咬舌结巴道冤枉,诬陷,企盼他能帮忙救自己,却被官差咬定这是不打自招。在靖宇的示意下,俩官差凶神恶煞般上前将所忆的头发揪散,推趴,龇牙恶狠狠的上枷锁了。

    何府查到消息已是深夜,所忆已经被五城司移送了刑部。顺天府尹人品端正,不好收买,大理寺卿孟羽蔚与柴侯爷面和心不和,更不好说话。

    那五城司有一正一副两位指挥姓柴,抓捕所忆的人还是柴靖宇带过去的,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被铐着枷锁,一路连鞭带打的押解至五城司大狱,路上人来人往,这等于是给所忆判了死刑,何侍郎再笨也知道是柴家布的局,他做梦也没想到柴家人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那个被收买作伪证的丫鬟琳琅得到柴家授意,见了刑部老爷直接往何侍郎所牵连的案子上攀扯,说是:“老爷夫人在家商议,若被拉下马来,免不了株连全家,姑娘便早就图谋与府中护卫私奔,一走百了,后来和侯府说上亲,姑娘又不舍得走了,为防过去计划败露,就想将护卫灭口,因奴知情,连奴也留不得。”

    死人没法开口说话,这琳琅就是唯一的证人。

    柴侯夫妇得知儿子擅做主张行事,本有几分担心此举漏洞明显,不过也高兴靖宇知利弊,能做事,不是色令智昏,妇人之仁。为防事情有变,接下来柴府连日往刑部的侍郎、郎中、主事处送银子,企图趁快把何家彻底逼绝了。

    其实靖宇想的这招原本是给那些不听话的官家小姐准备的,披头散发,戴枷游街,神仙娘娘都一准能逼到她们屈膝服软,便是父母再有权有势,以后也没脸能装高贵,如今拿了所忆,虽然靖宇有几分不忍,无奈所忆错在不该贪图侯府荣华,靖宇觉得这样也是为所忆好,让她认清自身,况且何家即将败落,这么做也不算过分。

    何侍郎原还想救女儿一命,怎料如今查贪势头太强,刑部无心谁家教女不严,家风沦丧,只关心何侍郎贪了什么,很快涂家的事受到重点关注,何侍郎也被革职查办。

    王尚书是个聪明人,听闻此事开端有些蹊跷,不知那姑娘为何会被柴公子传了差役给逮捕,又想到柴侯爷素来见利忘义,为人甚坏,自己仕途不顺那几年,没少受他背后暗算,后来运势高升,他又转过来拉拢,因此担心此案其中有冤,就叫所忆来问话,意外得知这姑娘竟然跟那柴公子议定亲事有半年了,顿时大惊,准亲家做到这份上,柴家也是绝尽了,曾经听闻李尚书不肯将女儿许给柴家,那楚氏就在外多次污蔑李尚书女儿,看来有福之人不进无福之门,这何姑娘的谈吐也像读过书,有教养,便为其请了宫中女医来验身,证明是处女。

    王尚书便将证人琳琅提来,问了个害人性命,诬陷主子之罪,那琳琅满脸戾气,攀咬之词漏洞百出,偏还抵死不松口,便上了大刑,皮鞭,拶指,竹签,烙铁,打了个血肉模糊,怎耐琳琅就是死也要拉所忆垫背,最后刑部抓来其家中兄弟,威胁没收其家全部房地充公,才问出原来是受柴府之人指使,得了柴家不少钱财房地。

    此时终于又找到别的人证,有沙弥来官府,说是那日亲眼目睹在寺中丧命的少年护卫,是被两个官差扮相的人用飞钩打中,拖下崖坡,拿石头砸死的。

    王尚书收了证词,第二日上朝,直接将柴侯爷给参了一本。

    人证物证俱全,王尚书火力全开:“柴侯爷眼高,瞧不上何侍郎即将倒台,生怕人家连累了您,就想悔婚,却不该做局诬陷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与下人私通吧!”

    柴侯爷气的青筋暴起:“你!你休要血口喷人!”

    王尚书愤然回怼:“喷?我可喷不起柴侯爷,经女医验证,何姑娘分明是处女,你儿子与人家姑娘议亲上半年了,就算您不仁不义,想悔婚也该说个明白,何故污蔑人家姑娘清白。朝中如今大力查贪,你想浑水摸鱼,就该做的好看些,别把皇上的人都当傻子。寺中僧人亲眼看到何府护卫是被五城司的官差所杀,那日带人抓捕何姑娘的五城司指挥是侯爷您的亲堂弟,喊官的就是您那与人家姑娘议定了亲事的好儿子!柴指挥送到刑部的证人还招供出是受了侯府的指使收买,侯爷好手段,令郎好能耐,果真虎父无犬子,令郎为了他未过门的媳妇着想,抓人之前特意把几十斤木枷都备上了……”

    王尚书直接在朝堂上把柴侯爷给耻的剥皮剔骨,拎尾巴抖出来尿。

    满朝文武连同皇上在内,几乎都被这下流行径震碎三观,观柴侯爷往日为人甚是不错,无奈事实胜于雄辩。

    这场朝议连续追下去的彻查结果就是,柴府虽未被夺爵,但侯爷因教子无方,被革职回家终身赋闲,抓人的柴指挥获罪入狱,柴氏官员后来因渎职受贿等各种原因陆续遭到免职,官场根基种子被拔除十之八九。侯爷再三告饶,拼命保住了靖宇的袭爵资格,最后圣上虽未继续逼柴侯爷从旁支另挑人选过继,改立世子,却明旨柴侯一脉子孙六代不许出仕,并处剥夺两处御赐田庄,十年爵俸优待,连国子监也将靖宇的书席直接撤了。

    此役过后,柴府实力衰到谷底,彻底冷落了下去。柴氏宗亲深恨受侯府连累,家族内讧愈演愈烈。靖宇名声扫地,后来说亲都成了老大难,根本没哪个像样门第敢沾,原本毫无希望的梦姗成了最强也是长期唯一的竞争者,无奈楚夫人打听到梦姗名声太差,坚决不愿意,如此拖拖拉拉五年多,最后楚夫人患病瘫倒,不能自理,才渐渐认了命。

    不过柴府所作所为于当下生成的热度,对涂家冤案产生了不少避重就轻的不良效果,何家虽获罪抄家,任公职的男子全部遭到远近不等的流放,但无人为冤案抵命,女眷和小孩只被发往原籍,并允许保留原有财产,保证生活,未受牵连。

    所忆之母再三开导所忆,想她坚强活下来,因为王尚书一念之仁,让人都知道所忆还是清白之躯,可所忆终难忍那场戴枷游街之辱,在即将离开京城前,先一步吊死于家中,一了百了。丫鬟琳琅伪证卖主,与被污者所污之罪同,处秋后问斩,所收之赃全部夺回充公。

    天麒新锐这些往日一起在国子监上学玩乐的,得知靖宇竟然干出这种事,都深感惊破三观,不过思及往日靖宇对人态度确实不妥,圣人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一般遇到人家女孩子在场,哪个敢抬头直视,偏靖宇就与众不同,他模样斯斯文文的,却一看到美丽女孩就跟鉴宝似的盯个够,人家姑娘明明吓得脸色不好,却被其理解成是欲语还羞,欲擒故纵,姑娘出现在人前,就认为是送来待价而沽,奇货可居,理他说话的都是图谋他们侯府富贵。又常在一众兄弟面前品评炫耀他阅览过的那些名门闺秀的容貌身姿,穿着举止,指名道姓,甚以为乐。

    新杰、天麒、新锐三个跟沉宓从小一起长大,都知沉宓的性格有多直率,受其影响,三人面对女孩总是小心翼翼,连新杰那样喜欢美女,见了姑娘不论如何,都表现的十分谦虚礼貌,丝毫不敢失礼。

    靖宇这种看人视角,虽然获得不少公子哥儿的认同,并且在他们中间倍受推崇,但天麒新锐万万不敢苟同,如今想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怪不得人家琼闺秀玉都藏着不能让人瞧见,原来是防着遇到柴靖宇这种斯文败类,二人恍然大悟。

    柴何两府之事的热度足足保持了一个月,事无巨细,纷纷被传的遍京皆知。再后来昔日同窗遇到,靖宇极力辩解,说他初心绝对是为所忆好,不希望所忆为一腔执念痴迷,误了光景,不想所忆终是糊涂人,不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正常的听了再无眼多瞟,毕竟靖宇是有侯府要继承的,部分家境衰颓,难守本分之人,依旧与之相契,常常奉承追随,图蹭些酒馔消遣。

    那日王尚书在朝堂参了柴侯爷,李尚书下朝回到吏部政务堂后,想起昔日居然动过与柴家联姻的心思,若非雅慕清醒刚烈,那几年死活不肯多看姓柴的一眼,忽然抬手猛甩自己一个大耳刮子,被一旁主事看见连忙夺住按下。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雅慕都过得十分自在,父母百依百顺,兄嫂嘘寒问暖,吃穿用度一再给挑好的,做新的,全家上下无不将其捧在手心里。

    相比雅慕的无忧无虑,雅俗就没那么顺心了,罗萧两家为联姻争得明刀真枪,都不肯松口,对浩瀚而言已成两不能得罪之势,太后为了襄王殿下也在蠢蠢欲动,几欲传张夫人进宫商议赐婚,皇后也派人提过一嘴,说明太子尚未选妃。

    皇上被太后皇后一边说了一趟,便与贵妃提及此事,言道在胞弟和儿子中间不好偏向。通常皇上为宗室成员直接指婚,一般是作为对功臣的赏赐(锦上添花),少数出于巩固稳定的需要(文成公主入藏),正常皇室联姻还是“议”和“选”,即便是皇上也只管自家家务,也不能强嫁强娶,但是得到皇上的支持,成功概率定然大些。

    贵妃闻言笑道:“皇上都这么说,臣妾的弟弟更没希望了,成国公的女儿曾在臣妾娘家闺学待过,与臣妾大伯家的天懿还见过,连大伯娘都动了心思呢!”

    皇上失笑道:“内弟也有此心,朕更不好偏向!”

    贵妃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嘛,既然那女孩如此得人喜爱,想必父母正操着大心,皇上何必把成国公的家事拎到自家烦神,由着他们自己儿女自己忙吧!”

    皇上看着爱妃笑意雍容,豁达飞扬,又说了许多好话,最后皇上决定太后、皇后、贵妃三方都不偏,臣子家事更不管。

    十五年的荣华富贵该到回报的时候了,雅俗竟完全不能掌握终身大事,她的人生注定只是一步漂亮的棋,处在棋手博弈当中所走的关键一步。

    张夫人作为过来人,太清楚爱与不爱的区别,人生漫长,若没有足够的真心与热爱,多少人一辈子都是虚度,所以以女儿尚未及笄为由,暂时压下不提。

    此事虽然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对外却风平浪静,知情者寥寥无几。

    齐夫人解禁后,一直在关心罗府动态,自然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得知这两家许久没争出结果,以为天赐良机,就想让身怀龙种的大女儿趁机求皇上赐婚,把飞飞指给罗世子,李丫头让给萧家,这样四家都好。

    淑妃一向受贵妃压制,早就深刻认识到培养家族后续人才的重要性,但是滕府没有儿子,只能依靠女儿,虽然求皇上插手赐婚颇有难度,但如果妹妹能顺利嫁给罗国公之子,她便多了一座大靠山。

    淑妃自幼熟读诗词,精琴善舞,自进宫起就深得恩宠,曾被皇上允许行走御书房,侍候笔墨,如果这次将说话技巧设计完善,少说有五成把握。

    不过她终究高估了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帝王之爱本就虚无缥缈,况君臣大于夫妻,上次出言干涉朝政,已令皇上不快,这次所提之事,就算皇上有意促成,也难说服嘉泽和罗国公,人家已经相中了李姑娘,虽然皇上当场没表现出来,只吩咐安心养胎,但此后一连数月都未再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