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没有姓名的女人 » Chapter 21

Chapter 21

    当人生进入某个时段,死亡便接踵而至,她是36岁。

    她告诉母亲自己正赶回去见妺喜,很可能没时间回家,母亲担心她的学业,劝她回来也帮不上忙,不如等以后放假了再去。她意识到如果父亲还在,一定会阻止她翘课回去,哪怕遇到假期也不行,往返机票将近一万,性价比太低。

    她关掉手机,喝着在候机厅便利店买的白兰地,等待睡意袭来。

    <>

    15个小时之后,她走进地铁站,妺喜大概一直在忙,还没回复她。

    她直接赶到妺喜家,房内一片漆黑,鞋柜空了一半,她打算留下等妺喜,刚走进客厅被吓了一跳,沙发上蜷缩了一团灰色物体,她壮着胆子掀开毛毯,还好是妺喜。她在小说里看到,有人不舍得爱人离去,就把尸体抱回家守着直到变成干尸。

    “你还好么?”她摩挲着妺喜的头发,问了句废话。

    妺喜点头,看上去已经好久没阂眼,疲惫和脱水让她整个人都萎缩了一圈。

    “想不想吃点什么?”她又问了个多余的问题。

    妺喜摇头,把头埋在两腿之间。

    “你爸走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妺喜问。

    她认真想了想,“刚开始不相信,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外人看上去都比我难过,尤其是家里那些亲戚,一个个哭的声嘶力竭,我当时甚至来不及悲伤,只觉得自己是真的不孝,还没有人性。”

    “是么?”妺喜抬头,眼睛里逐渐恢复人的神态。

    “我想要大哭,却使不上劲儿,就有一种被什么人的捂住嘴的感觉,看着别人长着大嘴哭喊,觉得很解气,但我自己做不到,我的眼泪只会小声的流。”她逐渐恢复记忆。

    “直到看爸的棺材推进焚化间,只能有一个人跟着,我就跟进去了,他们打开棺材让我最后看一眼。他的皮肤像蜡,闭着眼睛,一点都不像睡着的样子,死了就是死了,我能感觉到他已经走远了,只剩下空壳。我摸了一下他的额头,像在摸一个陌生人,我是到那时候才理解我爸去世这个信息,就跪在地上哭啊、喊啊,还不停地磕头,血都印在火葬场的水泥地上了,像个神经病一样。现在想想,我都不敢相信那是我发出的声音,也许有那么一瞬间我也跟着我爸一起走了,撒泼的那个是壳。”她回过头对妺喜微笑,“可你知道么?我留意那些长着大嘴哭的亲戚,他们只是表情丰富,脸上一滴泪都没有。”

    妺喜像是睡着了,“你会有......解脱的感觉么?松懈下来。”妺喜小心选择合适的单词。

    “后来会,偶尔会。”她昨天还这么想了,听说亲友离世后,人们的内心会只剩下对方的好,而她却全都记得,好的坏的都记得。

    <>

    <>

    葬礼很隆重,同事就四五百号人.大家分批次进礼堂、拜礼、给慰问金、拍着妺喜的肩膀说“节哀顺便”。妺喜保持着教科书一般葬礼家属的神态,温婉哀切。她背着装礼金的袋子,期间离开好几次,把塞满的钱倒进车后备箱。

    结束后司机送她们回家,她们坐在客厅地板上聊天,喝着威士忌兑苏打水。

    “好想再多待几天。”她说。

    “没事的,接下来我还有好多事要处理,要把我妈的股份卖掉,还有这个房子,”妺喜吐了个烟圈,环顾客厅。

    “我跟老白离婚了,小小白归他,别的他什么都不要。”

    “你要不要出去走走,散散心。”

    “跟你去英国?”

    “也可以。”

    “还是算了,想去的地方我都去过了。真奇怪,以前每去一个地方,都觉得很喜欢,都觉得以后还要再去。现在好了,有钱、有时间,却哪也不想去了。你敢相信么,我现在特别想上班,特别想早起、工作、按时吃午饭,下班回家洗澡、看电视、睡觉。我现在就想那样。可我还得继续请假,请事假,因为请丧假公司会要你出具死亡证明,我不想给那帮傻逼看我妈的死亡证明,你们妈才死了。”

    她第一次听到妺喜说脏话,她只当妺喜太累了,人困顿又悲伤时,多少会有点不正常。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么?”她问。

    “你能帮我继承一大笔遗产么?”妺喜笑着说。

    妺喜继续问她的理财状况,她坦白自己根本没有注册基金账户,太麻烦了,而且她也没什么闲钱可以用。

    “趁你有个私人理财顾问还不赶紧用,这都是给你自己攒嫁妆。”妺喜拿起她的手机自行操作,时不时用她的脸验证。

    “你以后有钱了就往账户里转,我每天帮你操盘。”妺喜又恢复平时的模样,她最佩服妺喜这一点,在任何压力下都能如此理智。

    <>

    第二天她载妺喜去了好几个地方。等待的时间读完了《一个叫维欧的男人打算去死》,比想象中的有趣。

    “你明天什么时候走?”回家的路上妺喜问她。

    “明天上午先回家看一下我妈,下午的飞机回去。”

    “哦,这样啊。”妺喜低头扣手指。

    “想干嘛?我可以改签。”

    “我在想,你想不想跟我一起爬云憩山。”

    “可以啊,什么时候?”

    “今晚去的话,明天凌晨可以看日出。”

    <>

    她们赶回家收拾行李,两个小时后抵达山脚下的客栈。一切准备妥当后才8点。

    “先睡一会儿吧,11点出发。”她躺在妺喜身边,知道妺喜肯定也睡不着。

    她们一路上没怎么说话,登山的人很多,到后来几乎排着队向前走。大家都不闲聊,山间只有人的喘息声。

    越往上气温越低,她们在登山小屋租了军大衣,不少人在小屋席地而眠,妺喜一路上都面无表情,既不说累,也没有即将登顶的欣慰。

    她们继续往最高峰走,途径一个巨石形成的天然洞穴,妺喜拉住她,示意让后面的人先过。人们在峰顶支起帐篷,占据好位置等日出,她们等了十几分钟,直到洞口只剩下她们两个。妺喜从背包里掏出一瓶白葡萄酒,捡起石头在地上挖坑,她帮着一起挖,妺喜把那瓶酒埋进去,捡了块石头在洞口的岩壁上划记号。

    “这样就好了,等以后你谈恋爱了,有喜欢的人了,这就是我送你们的一周年礼物。”妺喜喘着气说。

    “你觉得我还会谈恋爱么?”她问。

    “一定会的。”

    “那你呢?”

    “我不会。”妺喜结束对话。

    她最开始对酒一窍不通,妺喜点什么她喝什么。妺喜时不时也会给她普及品酒知识:先观察颜色,再闻气味——“像这样先摇晃杯子,让芳香散出来,你闻的时候鼻子可以塞进杯子里,对,使劲的吸一下,然后是尝——尝酒的酸、甜、酒精度、单宁、酒体还有香味——总而言之酒的品质取决于他是否平衡”......她犹记得妺喜讲这些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她们4点到达顶峰,观测点已经站了很多人,她巡视一周,找到视野最开阔的地。观测台是个略微突出的自然石台,虽说设有及腰的铁栏杆,站过去还是觉得害怕。跟其它旅游景点一样,这里的铁栅栏上也挂了无数个锁,不出意外的话,山间大概还能捡到无数个钥匙。

    周围泛出淡蓝色,天的尽头出现一抹金黄。她忙掏出手机,手机竟在这个时候关机了。

    “大概是冻得,”妺喜在她耳边说,“没关系,我们用眼睛欣赏就好。”

    她把没用的苹果手机塞回口袋,瞪大眼睛。那个每天都按时出现的红色圆球,以她从未见过的优雅姿态缓缓飘起。人群在惊叹,“breathtaking”,她脑子里出现这个词。

    “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妺喜突然问。

    “完美。”

    “是么?”妺喜笑了下,看上去很悲伤。

    “你觉得我呢?”她问道。

    “是我最喜欢的人,知道我最喜欢你什么吗?”

    她摇头。

    “懂事,总有耐心听人把话说完,不打断也不评价,甚至不反驳,哪怕别人说你没主见。你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别人,这点很难得,这个世界已经没人在乎其它人了,所以我希望你以后能遇到愿意花时间了解你的人。”她看着妺喜此刻带着神性的侧脸,发觉自己可能会失去这唯一的朋友。

    <>

    她们坐索道下山,如果再年轻十几岁,也许会选择从山的另一边走下去。

    她们在山脚餐厅吃了早午餐,食物难吃到令人怀疑老板是反社会人格。妺喜陪她到火车站,直接跟进候车大厅,没人质疑这个一脸贵气的女人是否买票,大家只会想她应该去贵宾休息区。

    妺喜拉着她的手陪她等车,她累的不想说话。她还有很多事想问妺喜,什么时候离婚的?不再争取一下小小白了么?接下来打算做什么?还有,白鹿怎么没有回来?

    <>

    回到家,母亲起色好了很多,甚至比她离开时年轻了些。母亲说自己每天画画养花,不上班后人都变得豁达了,以前总觉得工作很重要,人际关系很重要,现在发现也没什么重要的,她早该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早点开始自己的“微田园”生活。母亲给每一株花起了名字,她夸赞母亲的画,耐心听母亲讲这几个月发生的事,就像母亲小时候对待她那样。

    她趁母亲看电视的空档补觉,醒来发现家里坐了一堆亲戚。母亲最近跟网上的视频学习做菜,有时候做多了一个人吃不下,就会叫大家过来,人多热闹。

    大姨家的小孙子刚升3年纪,嫂子正遭遇补课危机,天天陪他写作业写到9点,嫂子抱怨好多作业都布置的莫名其妙,也不知道是折磨孩子还是折磨家长,她问大哥为什么不辅导,大哥说自己不会。

    小姨家的大孙子小升初考的很好,都是姨姨姨夫的功劳,母亲在餐桌上不停的夸赞小姨,小姨乐的红光满面,感叹终于有人明白了她的苦。“你嫂子天天就知道忙她的工作,也不管孩子,她就想着做事业女性,都不知道没有家庭哪来的事业。现在年轻人啊怎么都是这种甩手掌柜,只管生不管养。”

    她说二哥也没管,小姨立马变身成斗鸡,“你哥不管有我们帮他管,你嫂子有什么?一个女人天天不着家像什么样子!”她没再接话。小姨继续说小孙女古筝考了6级,“别看小时候是个疯丫头,学了古筝坐姿也好了,还越来越白了,是张开了,有个姑娘就是好,越来越好看,不像小子,小时候好看长大就长咧吧了,你爸就一直想要个男孩。”小姨突然停下。

    “那你呢?”她问母亲,他们整个家族都觉得男孩贵重,即使没有大笔财富要继承。

    “我都行,”母亲说,“我觉得女孩儿挺好的,妈妈的小棉袄。”母亲确实老了,跟父亲在一起那么严酷的女人,现在竟柔弱得让人怜惜。

    “我毕业了马上回来。”她说。

    “嗯,也该考虑终身大事了。”大姨说。

    “我现在不挺好的么。”

    “总不能一直就你自己吧,得有个孩子,不然你妈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你不顾你自己也得顾你妈吧。”小姨说。

    “我不喜欢小孩子。”

    “嘘,在外面别说这种话,人家听了会觉得你不善良。”母亲说,她从难得的母女情深中醒来,画画养花敌不过环境,一切又回到从前。

    她赶在尚残存一丝温情时上床。早上5点便被母亲叫醒,“快点起床,都快6点了,别误了飞机。”

    “妈我飞机是中午11点的。”昨天登山带来的肌肉酸痛让加深了困倦。

    “那还有路上的时间呢。”

    “从家开车去机场最多1小时。”

    “那还堵车呢。”

    “我坐地铁。”

    “你还得起来收拾行李呢。”

    “我没行李,就一件衣服一包洗漱用品,5分钟就够了。”

    “你说话的功夫都起来,赶紧吧。”母亲哐当一声关上门,她完全清醒了。

    “你跟韩非还有联系么?”母亲思忖许久终于忍不住问。

    “没有。”

    “两个人吵架很正常,韩非那孩子挺好的。”

    “我们分手了,妈,他现在有女朋友。”她冷冷的说。

    “早知道要个孩子也好啊。”

    “我跟韩非?”她惊讶的看着母亲。

    “不是,”母亲多了些不快,“你跟殷丞,有孩子也不至于离婚了。”

    “有孩子也会离婚的,而且我很庆幸没有孩子!妈。”

    “我就说说话你急什么,你这么大声干什么,怎么跟你妈说话呢,还研究生,学校就这么教人的?”母亲越说越急促,“我还不都是为了你着想,你这么大年纪了,人家韩非那么好,当然会想要跟年轻女孩好了,你再耽搁下去更没人找你了,你难不成一辈子,就你一个人啊?你难道真跟人家一样,当丁克啊。”母亲气喘吁吁的说。

    “我确实不想要孩子。”

    “那你才是书都白读了!”母亲把化妆包扔到床上,走出卧室,留她一人怔怔的看着床上的瓶瓶罐罐。万一有了孩子,跟我一样没出息呢?她暗自想。

    她们沉默的吃饭,沉默的收拾碗筷,时间过得极慢,她迫切期待去机场买杯咖啡,在候机厅睡上一会儿。母亲送她到门口,眼神里有不舍,“回去吧。”她说完转身离开。

    <>

    鱼和猫买了冷冻树莓和便宜的起泡酒庆祝她回归,狭小的公寓更拥挤了。

    “知道你不能吃芒果,我们刚蹲在门口吃完了,袋子也扔在楼下了,我还用你的漱口水,你闻。”鱼张大嘴凑上来。

    这次回来,她连时差都不用调。

    她在最后一刻给自己选上初级葡萄酒品鉴课。教授说这门课和别的课的氛围不一样,“你会看到同学下课,withsinginganddancing。”

    她品酒课考了97%。

    “恭喜你,你十分有天赋,希望在下学期的中级课继续看到你。”教授在邮件里说。上次拿第一次还是初中,她喜不自禁,立刻分享给猫和鱼,被称赞的感觉实在太美妙。

    再过两周就是readingweek,几乎没人会在那期间读书,鱼跟室友去华沙看演唱会,阿左回国吃中餐,猫不出意料的宅家打游戏,她打算去巴黎。妺喜提出要帮她定酒店,妺喜跟老白蜜月就在巴黎,住在香榭丽舍大街上,老白大多数时间都在酒店开电话会议,妺喜赌气给自己买了3个香奈儿包和一双伊夫圣罗兰皮靴,还请自己在米其林3星饭店吃了7道式晚餐。

    “我那时候才理解外国人吃饭为什么必须喝酒,那些菜,不喝酒根本咽不下去。”妺喜在电话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