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奋斗者:侯沧海商路笔记(全集) » 第54章 求婚

第54章 求婚

    传单效果是突出的,当天晚餐时间,来到一食堂的学生至少减少了一半,收入锐减。

    侯沧海和熊小梅最初还认为是换了厨师后导致口味变化,随即觉得不对,厨师是新来的,如果其菜品不行,第一天不应该出现学生锐减的情况。而且,凭着侯沧海和熊小梅两人的经验,新厨师李前宏有过做大食堂经验,大锅菜水准犹在郭加林之上。

    直到姜小军拿了一张传单回来,侯沧海和熊小梅才找到了学生锐减真正原因。

    熊小梅咬牙道:“他们太过份了,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多给五千块钱。”

    侯沧海皱着眉毛道:“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传单数量应该不少,起到了极坏效果。我们马上检查厨房和票据,后勤处肯定会来查。明天张三娃来了以后,我们不要他供货,但是以前的货款不要扣。”

    熊小梅道:“凭什么不扣,张三娃肯定送了很多劣质肉。”

    侯沧海耐心地道:“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三娃以前做了手脚,要扣只能扣这一次的钱。如今已经传出一食堂用了孬肉。张三娃是供货商,跟着闹事,更会传得沸沸扬扬。”

    餐饮是特殊行业,特别是在这种封闭环境内,只要流传出去一食堂用了孬肉,生意肯定立刻大受影响。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消除影响。如何消除影响,是一件大难事。

    熊小梅知道问题严重性,同意侯沧海意见,立刻安排检查厨房。

    晚上八点,周永利出现在餐厅里。

    见面之后,周永利责问道:“郭加林是你表弟,你怎么能把他开了。下午表妹打电话给我,哭了半天。”

    侯沧海将那张传单递给母亲,讲了事情大体经过,道:“其他事情都好说,我都能忍让,但是敢在猪肉上动手脚,性质十分恶劣,我无法容忍。”

    周永利诧异地道:“郭加林怎么会这样?!他小时候经常到我们家里来,那时候长得很瘦弱,胆子也小,你带着他到俱乐部滑冰,他都不敢下场。被你推下场后,他还吓得当场哭起来。现在怎么能变成这样,勾结外人来欺骗表哥。而且,制作这样恶劣的传单。”

    侯沧海道:“人心会变,我们那时是病急乱投病。”

    周永利沉默了一会,道:“以前你外公心脏不好,是冠心病。有一个偏方是皂角树的刺熬药,据说有特效。表妹满山去找皂角树的刺,给外公送了一大包。表妹的手脚全部都被刺划伤了,血肉模糊的。当时我看到表妹的手,觉得欠了她很大一个人情。这一次是我们主动叫郭加林从广东回来,帮你解了急。你现在把郭加林解雇,我真不知道如何与表妹一家人相处。几十年的情谊就要被这件小事破坏。建议友谊需要时间,破坏友谊就需要一件事情。妈讲这么多,就是希望你以后多注意一点。”

    “以后做生意,我绝对不会用亲戚,用起来麻烦死人。当前我们还有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如何消除传单的影响。”

    “影响大吗?”

    “很大,今天晚上人流量减半。”

    一边是表妹,一边是儿子,周永利只能一声叹息,带着满腹心事回厂。

    传单影响很快就出现了,第二天早餐,人流量减少一半。

    上午,金正堂带着人来到了一食堂,现场检查了食堂存货,还核查了所有票据。郭加林主要是在鸡鸭和猪肉上弄手脚,米、面、油等大宗物质主要掌握在熊小梅手里。

    经过昨天处理后,此时自然不会存在问题,后勤处判定是谣言。

    金正堂问:“你知道是谁发这些传单。”

    熊小梅按照侯沧海的布置,生气地道:“谁知道啊。如果知道,我要拿刀砍他。”

    “你换了厨师,郭师傅不在了?”金正堂是老江湖,已经通过换厨师这事猜到了事情真相。

    熊小梅道:“郭加林家里有急事,和杜玉荣一起离开了。”

    金正堂冷笑几声,道:“你这是乱说,我早就知道郭师傅和你们关系不和。一食堂硬是风水不好,每个老板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们自己闹吧,二食堂和三食堂等着看你们笑话,捡你们的便宜。”

    熊小梅没有再否认,惊讶地道:“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金正堂道:“每个老板都出现过。一食堂规模最大,流水最多,我估计你们赚钱惹得厨师眼红了。二食堂和三食堂规模小得多,从来没有闹过事,这几年都风平浪静。我对你们夫妻寄予厚望,接下来不要再犯错误了。”

    金正堂叮嘱一番就离开了。

    晚餐结束后,侯沧海将侯金玉、李前宏和小林叫到一起商量中餐,商量应付有可能来到的职能部门更严苟的检查。

    “这是一次变坏事为好事的机会,以前整个伙食团都是凭经验运作,以后我们要按照规则运行……当前有两件事情要做好,一是抓好菜品,通过味道让同学们回来;二是如果真有相关部门来检查,可以将检查结果公布出来,并且及明宣布出去,这就是变坏事为好……”

    由于及明处置了郭加林,侯沧海在厨房里获得了威信。大家群策群力,积极讲主意,想办法,气氛变得非常融洽。最初侯沧海担心李前宏到来会让侯金玉不快,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侯金玉和李前宏虽然不认识,但是有许多共同朋友,两人都向对方释放善意。

    随着郭加林离开,餐厅分工随之进行了调整:李前宏负责后厨的大灶工作,小林负责小炒,侯金玉则要负责采购和小厅,这是厨房三驾马车格局;白案则交由王驼背负责,杜高武听众王驼背安排;以前的服务人员姜小军变成墩子;服务员胡一红取代了杜玉荣,成为服务员中领头人。

    新班子与旧班子相比,减少了三人,这三人有皆是厨房里的高工资。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够维持到与以前基本的营业额,侯沧海和熊小梅能每月凭空多得近万元工资。

    减少成本,增加收入,这是大家都知道经营之道。道理归道理,能但是没有经过实践时,够进入眼里,却很难进入心里,更别说转化为自觉行为。

    传单出现两三天以后,一食堂的人流量逐步开始回流,一个星期后,人流量稳定下来,比起没有传单时仍然少了至少四分之一。这个四人之一非常准确地反映在营业额上,熊小梅每天数钱后,总会愁眉苦脸。

    食品卫生监督局也派人到一食堂进行检查,原因很简单,他们收到了检举信,检举信就是那一张传单。

    食卫局第一次来检查食堂检查之时,侯沧海和熊小梅由于没有经验,完全没有任何准备。这一次他们作好了充分准备,食卫局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食卫局离开不久,市政府按照原定计划对学校食堂例行检查开始。一食堂由于准备充人,在这次大检查中获得了表扬,还上了文件。侯沧海找到了表扬一食堂的文件,复印了多份,张贴在一食堂几处大门。

    在接近放假的时候,一食堂的人流量重新回来了。

    2002年1月18日,电科院放假已经有了五天,大部分学生离校。侯沧海和熊小梅经过商量,决定在寒假期间不留厨师,全部放假。尽管会有少量学生会留校,但是为了这少量学生将厨师留下来,利润还抵不上工资,完全没有必要。

    在年终发放工资时,侯沧海和熊小梅采取工资条加上信封的形式,也就是工资条要签字,是工资,信封是春节期间额外的奖金。至于每个信封奖金多少,则根据员工贡献来决定。这种发放奖金的方式是参照了外企做法,让员工们得到有效激励。

    拿到工资和奖金的员工们离开了,离开前互相道了新年好。

    学生走了,服务员走了,厨师走了,耳根清静了。

    这一学期,侯沧海和熊小梅这两个菜鸟经受住了考验,将一食堂运作得还算成功。

    电科院一食堂在众人怀疑眼光中磕磕碰碰地走了过来。支付了工资和所欠货款,盘点之后,尚余下9.5万多块钱。

    9.5万块钱,这是侯沧海和熊小梅出生到现在拥有的最大一笔财富。

    坐上出租车,熊小梅对出租车司机道:“走江南新城,看楼盘。”

    江州有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城区,在大江的南面,俗称江南新城。江南新城有大大小小十来个楼盘,其广告占领了江州老城区所有繁华地段。侯沧海和熊小梅没有急着去江南新城,先来到江州人民广场,在这个老商圈拿到了八个房地产商广告。

    侯沧海将广告上所有楼盘标出来的价格进行了平均,算出来一个平均价:2002年1月,广告上标注平均价格为套内面积每平米1400元。

    熊小梅道:“一百平米就要十四万,这还没有算装修,如果算上装修,有二十万左右。”

    侯沧海还以为熊小梅赚太贵,道:“价格最低的楼盘是每平米1100元,如果我们买70平米,也就七万多块钱。我们的钱够买。”

    熊小梅道:“一食堂能源源不断创造财富,为什么要买价格最低的楼盘。下学期我们伙食团多想点新菜品,吸引更多学生,目标是一学期赚钱十五万。所以,我们算是有钱人了,就要买最贵楼盘。”

    来到江南新城,两人直奔第一大楼盘江南水岸。这个名字取得很形象,一听就知道大体方位——江州南岸的楼盘。来到楼盘,一个穿着职业套裙的年轻漂亮的售房小妹迎上来,手里还有一个托盘,上面两杯清茶。

    熊小梅长期混迹于伙食团,天天和饥饿学生打交道。饥饿学生不讲究补议,在窗口说话直来直去,“老板,打一份炒肉,多舀点。老板,手不要抖嘛”、“我排在前面,你硬是没有看到吗?”、“快点、快点,饿昏了。”这些语言天天充斥在耳边,让其忘记了什么是温文尔雅。

    “先生想看什么户型,有没有意向性选择?”售房小妹或许才从学校毕业,此时被要求文质彬彬,用起了礼貌用语。

    熊小梅道:“我们是第一次来,没有意向性选择,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站在楼盘模型前,漂亮可人的售房小妹开始介绍房子的好处,从位置、质量到周边商业环境、学校、医院,选择了最有利的信息传达出来,而将劣势尽量忽略了。

    宣传品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江南水岸位于江州南岸的中心位置,坐享南城中心16万方滨江国际城,700亩内湖、10万方购物中心。项目自身配套齐全,自成一体,旨在打造城市精英聚首的居住区。江州南水岸背靠巴山,毗邻长江,坐拥2公里延线的江景观。依山傍水,藏风聚气,悠然享受城中腹地。

    宣传品吹得天花乱坠,让两个刚刚有点钱的年轻人砰然心动。

    售房小妹带着两人去看样板房。在走到看房通道时,售房小妹还特意让两人戴上了安全帽。戴上安全帽表面是为了这全,实质是一种看房仪式,没有戴帽子时就是普通看客,戴上安全帽似乎就成为了半个客户。侯沧海牵着熊小梅,挺胸抬头,自信满满地通过看房通道,走进样板房。

    售房小妹判断两个年轻人应该不属于大户型购买者,带着两人先看套内60平米的样板房。60平米住房售价在一千五百元一个平米,如果是一次性购买就可以打折,加上赠送的其他眼花缭乱的打折项目,实际总价约在八万。

    售房小妹为了拉生意,竭力推销道:“这套房子真的很划算,户型不大不小,首付不到三万,可以个人住房货款,也可以搞住房公积金贷款。”

    熊小梅微微抬起头,道:“再比较几套再说,这套小了点。”

    接连又看了两个户型,熊小梅都不太满意,第四个户型是一百二十平米的户型,赠送一个入户花园,大阳台足有十来平米,只算一半面积。站在阳台上,沿江景色尽收眼底。江风吹来,空气中带着清新的江水味道。

    这套房子价格中等,一千四百八十万,打完各种折后,共需十六万元。

    房子确实是好房子,只是价格确实贵,不仅将要用完这学期的劳动成果,连下学期的劳动成果也要透支。熊小梅慢慢冷静下来,将十六万换算成一份份炒菜,便觉得一口气花这么多钱是罪恶。

    离开江南水岸,售房小妹充满热情地要了两人的电话号码。虽然这一次没有做成生意,但是有了联系方式,就可以继续不断推销。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售房小妹暗自握紧了拳头,道:“当好销售,磨练意志,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成功一定属于我蓝小蒙。”

    侯沧海和熊小梅接连看了三个楼盘,到中午二点钟才到白公馆吃饭。熊小梅以前也到白公馆吃过饭,以前去吃饭时纯粹是享受美食,如今吃饭时则是以行内人角度看待白公馆的菜品和管理行为。

    熊小梅评价道:“这份烧白和一食堂的烧白差不多,这里七块钱,一食堂只要四块。白公馆烧白上色不错,味道其实一般。”

    侯沧海道:“一食堂只交管理费用,没有其他税费,肯定要便宜。”

    熊小梅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承包费这么高,完全抵得过外面的税费,平均算下来,外面的税费有可能还要低一些。春节期间,我们给金正堂拜个年,争取将费用降下来。后勤方面就是金处长说了算,分管副院长基本不管伙食团的事情。”

    吃着肥而不腻的烧白,侯沧海提出一个久在心头的尖锐问题:“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两人都没有餐饮行业的从业经验,没有任何人脉,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将伙食团开起来,第一学期就赚了不少钱,为什么以前那些人会亏损?”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熊小梅也曾经多次想过。她开玩笑道:“金处长说过,我们素质高,经营能力强。”

    侯沧海摇头道:“肯定不是这个原因。经营伙食团的能力与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从成本控制来说,我们不如二食堂和三食堂;从味道来说,大家都差不多;从勤劳来说,每个老板都是从早到晚守在食堂,大家差不多;我实在想不能为什么我们能够赚钱?上次金正堂说是内哄,内哄确实有一些影响,但是不足以让几个老板都亏损。”

    熊小梅道:“想不通就不想,下学期我们管理还要跟上。哼,杜玉荣凭什么就不参加早餐?她拿着大堂经理工资,压根没有做大堂经理的事情,养的是闲人、懒人,我以前只认为国有企业才养闲人和懒人,没有料到我们这种伙食团也被迫养个杜玉荣。”

    侯沧海劝解道:“人都走了,你也不要耿耿于怀。现在我们聊聊楼盘,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熊小梅道:“第一个楼盘最好,特别是一百平米的房子,有入户花园,还有大阳台,我真的很喜欢。但是让我们全用现金,我真的舍不得。那个售房小妹说得对,为什么不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付点首付,再贷点公积金,就可以拿下一套好房子。黑河房子太旧了,距离城区又远,我们迟早要买房子,迟买不如早买。买一般的还不如一次到位买最好的。”

    侯沧海同意了办理公积金的意见,道:“用公积金贷款是好主意。明年开学,这是我办的第一件事情。”

    从白公馆出来以后,心情舒畅的夫妻俩人去看了一场电影,电影院播放的是黑客帝国的第二部《重装上阵》,画面很炫,就是情节不好理解。熊小梅看得哈欠连天,侯沧海则看得津津有味,直呼过瘾。

    看完电影,侯沧海和熊小梅来到服装城,为父母买新衣服。从大门走进不久就见到熊小梅曾经花费无数心血的小梅服装店,如今“小梅服装店”的牌子换成了“韩流来袭·贵宾店”的牌子,对面的牌子变成了“韩流来袭·时尚店”。两个店都是精装修,灯光明亮,韩国歌曲直朝外面扑来,散发着胜利者的气息。

    熊小梅不愿意在这个店门前久留,急匆匆地走过,没有正眼瞧店面。侯沧海知道小梅服装店失败是女友心中的痛点,安慰道:“以后我们发财了,重新开一家服装专卖店,专门卖商档货。”

    熊小梅握紧拳头,道:“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以后我一定会重新进入服装行业,打败韩流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