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问天下 » 第十二章 三司十侯

第十二章 三司十侯

    大周王朝,以皇帝陛下为至尊,其下,文武分治!

    诸如当朝三公、六部,无疑都是大周王朝中的权势人物,但真正权势滔天,还是另外十三个人。

    那十三个人,各自代表着一股强盛之极的势力,名为三司十侯。

    三司,多余去过的天水司,以及神都司和监天司。

    天水司主牢狱,但凡被关押进去之人,就没有活着离开的先例,天水司也主审问,不管有多坚韧心性者,进了天水司被审问,任何秘密都无法藏的住。

    神都司,主杀伐!

    或朝堂,或民间,或北方三国,又或是东、南俩处的蛮夷,触犯王朝律法者,不服王朝统治者,兴风作浪者,都由神都司出手。

    神都司出手,少有失败的先例,令天下闻风丧胆。

    监天司,最为神秘,它监察天下,无论是三公、六部,还是十侯,抑或者另外俩司,都在监天司的监察之下。

    任何的一举一动,只要上了监天司案桌,引起了监天司的关注,都会被查个一清二楚,无有例外!

    十侯,大周王朝的十大武侯,个个军功卓著,不但自身实力强悍,都为当世六境强者,麾下更有千军万马。

    对外,十大武侯征伐四方,对内,镇压一切反叛。

    英武侯!

    多余缓缓推开窗户,看到了长街上,两对战甲衣鲜亮的骑兵奔驰而来,他们后面,是一几排长长的仪仗队,六匹凶性十足的黑色烈马,拉扯着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的驰来。

    不愧为武侯之一,这六匹黑色烈马,显然不是凡物,它们当中的其一,都是有着堪比三境强者的猛兽,六匹烈马合在一处,那即便是面对五境强者,它们都敢冲锋。

    而那一辆华丽的马车,更不是俗物!

    多余的刀很快,但他很清楚,绝无可能,斩开这辆马车。

    这是一件,品质极其不俗的法器!

    以法器为车,以猛兽为骑,足以证明着武侯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英武侯自身的强大。

    视线落在马车上,隐约可见,马车之中,端坐着一道魁梧身影。

    在那一刹,多余脑海嗡嗡的响着,如遭雷击,他看到的,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代天神来巡视人间的神明,一股无边的威严,充斥在天地中,令人无法去直视。

    “这就是武侯的实力吗?”

    多余心中,如有火焰在燃烧,无边的威严,如同山岳般落在自己的肩膀上,感觉到一阵阵的刺痛,在这样的压力下,人仿佛,即刻会被碾压成齑粉。

    十大武侯,皆为六境强者,这英武侯,精气浓郁,如骄阳烈火,显然,踏进了六境中品,放眼整个天下,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孙婆婆不知何时,来到了多余身边,瞧了眼英武侯坐驾,随即淡然道:“不到一个月,便是剿灭了南方蛮夷的叛乱,今天凯旋归来,倒是神气的很。”

    天下太平,然则这太平,也只是体现在表面上。

    大周立国前后三十余年,替代了大商,成为天下的正统,终究时间还是太短,并未让天下归心,故而,依旧还有诸多的部落、土著,对大周的统治进行的反抗。

    马车、一应仪仗远去,多余恢复了平静,憨笑道:“蛮夷不服教化,兴风作浪,我大周武侯兴兵所至,蛮夷闻风而逃,武侯大人劳苦功高了。”

    孙婆婆笑了笑,看向多余时,锐利的双眼,似乎要将对方给看透。

    多余问道:“婆婆,您怎么了?”

    “希望有那么一天,你这小家伙,能在老身面前多说一些实话,少一些顾左右而言它。”

    最后一字传开时,孙婆婆已经在楼梯口,随后一步,消失在了那里。

    多余默默的看着,心中轻喃:“我也想与您说实话,可是,该如何说起?”

    实话,代表着心诚意诚,京都上下,太多太多的人,多余看不穿他人的心,和谁说实话?

    这么多年过去,沧海桑田,亦也物是人非,多余纵然不愿意怀疑,却也不得不小心为上,事关重大,他不能走错半步。

    三公主府,书房中,三公主问道:“婆婆,少年如何?”

    孙婆婆回想着与多余见面的场景,不久后,缓缓开口:“看不出深浅!”

    向来智珠在握,天崩不惊的三公主,也有所动容:“连您,也看不透那个少年?”

    孙婆婆应道:“从表面来看,无疑,他只是一个,从深山村子中刚走出的少年,还有着少年人的憨厚、朴实,以及小小的怕生。”

    “然而,又有一分难得的谨慎…”

    三公主道:“只身出门在外,谨慎一些,理是应当。”

    孙婆婆道:“在于他的谨慎,三分天真、三分保留、三分随意,剩余那一分,便是让人琢磨不透。”

    三公主沉吟片刻,道:“你们之间,说了些什么?”

    孙婆婆如数到来,如若多余在,就会赫然发现,他们俩人间的对话,由孙婆婆转述,竟是一字不差,并且还将多余当时的神色等等,完全复制了过来,这份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未免显得有些恐怖了。

    三公主用了更长的时间来沉默,许久后,其平静的美眸中,淡淡的精芒闪烁。

    “他看似天真,实则所说之话,真假相间,如此,便让人难以去分辨真伪,而所说的话,因为随意,有些话听来不错,有些话,便可让人忽略掉。”

    “此子心机很不错,既让人怀疑了,又让人无法找到破绽。”

    对于三公主的推断,孙婆婆从不会怀疑,这世间中,没有人,能比三公主的眼光更好,只可惜,曾经因为兄友弟恭,竟忽略了狼子野心的存在。

    孙婆婆同时也很好奇:“少年他,为何要让人对他有所怀疑?聪明的人,不应该是见他之后,就不会有任何怀疑的吗?”

    三公主道:“这正是少年的心机所在,他知人心,更知人性,简单点来讲,婆婆,您第一次见他,明明我们本就对他有怀疑,可是,见到他之后,却觉得不需要怀疑他,这正常吗?”

    孙婆婆细想片刻,恍然而悟:“此子竟有如此心机,小小年纪,实在难得。”

    三公主道:“任何的难得,都少不了天赋,比如盛家凤凰,而任何的难得,也少不了家庭的因素,比如南麟剑子。”

    孙婆婆为之动容,在多余身上,竟提到那俩位绝代后辈,尽管这并非是相提并论,此话若传出,天下必然众生震惊。

    “依本宫看,此子有大故事,他的背后,必然有一位隐世高人在教导。”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许多指点,没有人可以做到,从无到有,凭空有一身本事。

    盛家凤凰做不到,天下人,更加做不到。

    孙婆婆立即说道:“要不要,让监天司的人,好好查一下?”

    三公主道:“查不到的。”

    孙婆婆再惊:“连监天司,都查不到?”

    三公主道:“人力终有尽时,这么多年来,我们想查的事情,又何尝全都查到了?”

    “少年只身入京都,不管他来意是什么,他来了,若有本事,自会引起多方关注,他若有大故事,又岂会让其他人查到?”

    “本宫可以肯定,即便仔细去查,查到的,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来历,浪费我们的时间,得不偿失。”

    孙婆婆问道:“那就对他,放任不管吗?”

    三公主笑问:“您见过他了,觉得,他对东阳,是刻意为之的好,还是真有一份善意?”

    孙婆婆想了想,说道:“说实话,老身看不出来。”

    三公主道:“其实也不重要,如若是刻意,他以后自会越做越多,做的多了,就别想瞒过本宫的双眼,迟早会让他现形。”

    “英武侯回来了,去安排一下,别让他太好过。”

    孙婆婆迟疑着,过了许些时候,忍不住说道:“公主,老身见少年的时候,竟也有与殿下一样的感觉…”

    三公主闻言,美眸变化不休。

    东阳说,见到少年时,会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亲切之感,想要与之亲近,东阳年少,或许可以理解,孙婆婆一百多年人生,心早就麻木了,怎也会有同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