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森工子弟的火红年代 » 第三百七十六章 陈峰回来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陈峰回来了

    对方听见盛希平的动静,朝这边看过来,果然是陈瑞卿和陈峰父子“盛叔叔。”陈峰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他回过神之后,就朝着盛希平扑了过“你怎么在这儿,我们正要坐车去前川林场呢。陈峰抱着盛希平的了盛希平抬手,摸了摸陈峰的头顶。

    呦,半年没见,长个儿了。你们怎么来了,咋提前也不写封信来啊?早知道你们来,我提前来接。”

    自打陈峰跟父母走了之后,倒是一直没断了跟盛家的联系,隔一段时间,就往这边写信。

    尤其是跟盛希泰,俩人书信往来最多所以,盛希平才说,怎么不提前写信知会一声儿。

    “小峰放暑假了,在家哭着喊着的要来,我正好来这边县城办点儿事,就顺路送他来。

    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你们了,这是干啥去了?”陈瑞卿笑着走过来,跟盛希平解释了句。

    “哦,那个林场拆楞,有点儿楞底子能当柴火。

    我丈人不是住在松江河么?淘登柴火不方便,我就给划拉了不少楞底子送来今天正好要坐车回林场,没想到这么巧,在这儿遇见你们了。

    盛希平搂着陈峰,朝陈瑞卿笑了笑。

    “大哥家里怎么样?嫂子和小月儿还好吧?”

    “嗯,都挺好的,小月儿原本也想跟着来,她妈妈怕我一个人领俩孩子照顾不过再者月儿从小就没离开过她妈妈,也怕她过来住不下,到时候哭着闹着要回去让你们跟着心烦。”

    陈瑞卿走到近前,跟盛希平握了握手,笑道。

    这时候,盛希安、盛希康也都过来,跟陈瑞卿打招呼。

    陈峰又跑过去,抱了抱二叔和三叔。半年不见,并没有影响彼此的感情,陈峰对盛家人,依旧是很亲近的模样,众人在站台上唠了会儿,那边小火车加好煤和水,进站了。

    车门敞开,众人赶紧上车,陈家父子拎了不少东西,大包小裹的拿着挺费事盛希平一看,赶紧帮着拎了俩。“陈峰你都带了啥?这么老多?”上车后,盛希平忍不住问道。

    “有我给大家买的东西,还有我的换洗衣服我打算在家里住到开学,叔,你不会不收留我吧?”陈峰嬉皮笑脸的看着盛希平,问道。

    “这话让你说的,你回来住,我们巴不得呢,还收留?咋地,你是小猫小狗啊?

    盛希平一听就笑了,这孩子,越来越像上辈子了,跟他赖皮赖脸没大没小的。

    小火车一路朝着前川林场行驶,车上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挺热闹,没感觉出怎么样呢,就到地方了。

    一行人下了车,盛希平哥几个帮忙拎着东西,跟陈瑞卿父子一起下了车,五人朝着盛家走。

    陈峰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盛家人,于是扔下盛希平和陈瑞卿他们,撒腿就往前跑“奶,小叔,新华,我回来了。“刚走到盛家大门口呢,陈峰就扯着嗓子开喊。

    盛家的狗听见陈峰的动静,没有汪汪叫唤,而是哽唧着摇尾巴狗子们还记得陈峰,这是向陈峰示好呢。

    天气热,窗户都敞开的,张淑珍和周青岚俩人正做小被。

    周青岚怀孕这都七个多月了,离着生没多远,趁着暑假有时间,婆媳俩就想着孩子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原本,周青岚说,不用再做小被了,用盛新华之前的那个就行。

    可张淑珍不让,说是盛新华喜欢他那小被,平常还得盖一盖啥的,这要是给老二用了,新华没的用。

    正好盛希乎前几天买回来不少布料,家里还有棉花张淑珍就说,夹被可以不做,棉被必须做一个,不能老二出来,啥都捡哥哥婆媳俩刚把棉花絮完,张淑珍正拿着针线绗被呢,忽然听见外头这一声,张淑珍差点儿被针扎了手。

    小峰?是小峰回来了?”

    这时候,也顾不上缝被了,张淑珍扔下手里的针,扭头往窗外看就见到一个孩子穿着白上衣、蓝裤子,从大门外跑进来,不是陈峰又是谁?

    “哎呀,真是小峰回来了。“张淑珍高兴的赶紧穿鞋下地就往外面走“奶奶。我放暑假了,回来住一阵子。奶奶想我没?我可想奶奶了。”

    陈峰一头扎进张淑珍怀里,抱着张淑珍激动的说道。

    “想,奶奶也可想你了。“张淑珍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红了自家养了那么长时间的孩子,忽然离开了,能不想么?

    每次陈峰写信回来的时候,张淑珍都让盛希泰拿着信,一遍一遍的念“哎呀,你咋回来的?谁送你回来的?”张淑珍往大门口看了看,没见着人,连忙问道。

    “我爸送我来的,他在后面呢,跟我叔一起。”

    陈峰随便往身后一指。“奶,我婶儿呢?小叔在不在家?新华呢?”

    “你婶儿在屋里呢,你小叔一早晨吃完饭就出去玩了,他今年暑假没作业,撒野了。

    新华和你四姑五姑在屋里玩呢,走,咱进屋去,进屋好好说话。”张淑珍领着陈峰往屋里走“婶子,我回来了。婶子想我没?”陈峰进屋后,先跟周青岚打招呼。

    “婶子,你这肚子里是个弟弟吧?什么时候出生啊?”

    陈峰看了一眼周青岚的肚子,很是关切的问道“嗯,应该是九月末出生,我估计那时候你应该回省城了。”周青岚摸摸陈峰的头顶,笑道。

    “唉,真是的,我看不着小弟弟出生了陈峰叹了口气,随即转过身,跟北炕上的盛云芳盛云菲姐妹打招呼。“四姑、五姑,我回来了,你们想我没?”

    一边说,一边就拖鞋爬上炕,凑到盛新华跟前“新华想哥哥没?还认识哥哥么?”

    正坐在炕上玩的盛新华,歪头看了眼陈峰,“哥哥?”小家伙有些疑惑的问道。

    陈峰走的时候,盛新华刚满一岁,这都过去半年了,盛新华才多大啊,哪里还记得陈峰?

    “对啊,我是哥哥,小峰哥哥哦。新华肯定是不记得我了,来,让哥哥抱抱。”

    陈峰可稀罕盛新华了,赶紧将盛新华抱在了怀里,还用力亲了下盛新华的脸蛋盛新华一下子就乐了,回头也在陈峰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哈哈笑起来。

    正好这时候,盛家三兄弟和陈瑞卿一起进了屋。

    小峰放暑假,死活不肯在省城呆,非得说省城没意思,要回林场来他说要在林场过暑假,所以还得来打扰你们一阵子。”

    哎呀,瑞卿,快坐下。”张淑珍满面笑容的招呼陈瑞卿上炕坐“你看你这话说的,那小峰就是我们家的孩子,我们巴不得他回来住呢,咋叫打扰啊?

    别说住一个暑假了,他就是住十个八个暑假,我们也乐意啊。

    张淑珍一边说,一边招呼了盛云芳盛云菲过来,跟陈瑞卿打招呼,然后又打发俩闺女去烧水沏茶。

    陈瑞卿没脱鞋上炕,只坐在了炕沿上,然后朝着北炕喊陈峰“小峰,别光顾着跟弟弟玩,先把你给大家带的礼物拿出来啊。”

    “哦,对,我还带了好多礼物呢。新华,来,跟哥哥一起找礼物。”

    说着,陈峰就把那几个兜子全拎到了北炕上,挨个儿都倒腾出来翻找东西。

    “这些都是我和我妈去逛街买回来的,省城就是这点好,卖东西的地方多,好东西也多。”

    陈峰一边扒拉东西,一边念叨着,然后,从那些兜子里头,翻找出他给盛家每个人都准备的礼物有给盛新华买的铁皮玩具,发条青蛙、敞篷小跑车,给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买的碎花裙子给盛希安、盛希康买的笔记本,给盛希泰买的钢笔,给张淑珍、周青岚买的布料,给盛连成、盛希平买的腰带。

    反正家里所有人都想着了,每个人都有礼物陈峰挨样儿的把礼物分给每个人,“奶奶,这是你和爷爷的我也不会选,都是我妈帮着选的,说是这布料好,奶奶找人裁件衣裳,等着我二叔结婚娶媳妇的时候穿。”

    陈峰把一块深枣红色薄呢子布料,放在了张淑珍手果,还故意开玩笑说道“哎呀,你这孩子,咋这么见外呢,回家来还买啥东西啊?

    你还小,也不挣钱,你爸妈挣钱不容易,哪好这么花钱?”

    张淑珍拿起布料一看,就知道这是好东西,当地的商店可见不着再看看那头一堆又是玩具又是衣服的,加一起怕是得一两百块钱了,当即说道“孩子,你的心意奶领了,这回的东西呢,奶也收下。

    往后可不兴这样了啊,你要是再这么胡乱花钱,奶以后不让你来了。

    陈家人的心意,张淑珍都懂,可是这么花钱哪里行啊?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的。

    “瑞卿,你也听见了啊?下回小峰来,你可不兴让他再买东西小峰来咱家,啥都不用带,这是咱自己家孩子,可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礼数张淑珍扭头,正色对陈瑞卿说道。

    “你们两口子的心思我都明白,咱两家真没必要这样。小峰一年一年大了,你们花钱的地方在后头呢,可不能手这么敞。”

    陈瑞卿闻言笑笑,“好,都听婶子的,往后肯定不这样了。”

    “希平,你陪着瑞卿唠会儿,我去看看厨房还有啥,中午做几个好菜,你们几个陪瑞卿喝点儿。

    张淑珍往墙上看了眼,快十点了,这会儿也顾不上绗被,干脆把絮好的被卷一下,针线等东西都收起来。

    然后穿鞋下地,去厨房预备吃的“哎呀,婶子,你可别张罗太多啊,简简单单家常饭就行,”

    陈瑞卿怕张淑珍弄一大桌子菜,赶紧嘱咐了句行,放心吧。”张淑珍应了声儿,就去忙活了周青岚这时候也穿鞋下了地,帮着张淑珍一起烧火做饭“妈,中午咱弄点儿啥啊?这两天正好赶巧了,希平往我家送柴火,他也没上山打猎啊,家里没肉了。

    周青岚瞅着厨房柜子,一脸的为难。

    “没事儿,中午随便做点儿吃的就行,下午把咱家那只大公鸡杀了,炖上一锅。”

    张淑珍摆摆手,从兜里掏出钱来,招呼了盛云芳,让她去林场商店看一下,有肉就买肉,没有肉就买罐头。

    今天小火车上来,保不齐商店能有好东西。

    感云芳接过钱溜烟跑去买东西了这头张淑珍和周青岚去菜园子里转了一圈,琢磨着中午弄点儿啥吃七月十来号,菜园子里的黄瓜正好刚结第一若,巴掌长嫩绿的小黄瓜,顶花带刺儿格外稀罕人,摘下来几个拌木耳挺好。

    自家种的半架豆角,也结了些,除去留种的之外,划拉划拉能摘一小筐,正好家里有之前腌的咸肉,炖个豆角。

    筒蒿还剩一垄,正好拔半截儿,摘了用炒一盘芹菜刚长了一搾来高,有点儿密,间一下苗,切点儿土豆片炒一盘儿。

    家里还有鸡蛋,再加上罐头啥的,对付着也能凑六个菜了。

    婆媳俩刚把菜摘下来,准备回去收拾,正好这时候盛云芳拽着盛希泰从外头回来了。

    “妈,你快管管老六吧,他跟一群孩子在大河里嘚瑟呢。”

    盛云芳一手拎着东西,一手扯着盛希泰,进门就告状“妈,我没胡作,我去抓蝲蛄了,还有鱼呢。你看,今天这鱼多好啊,柳根子都挺大的。”

    盛希泰用力甩开他姐,献宝一样拎着小水桶,还有两大串柳根子鱼,来到张淑珍面前。

    张淑珍一看,盛希泰用两根柳毛子穿了好些柳根子鱼,小水桶里头黑乎乎的都是蝲蛄,有大有小。

    “你啊,一天天就作吧,总往那大河跑啥?当心给你冲跑了。”

    “妈,我都多大了?你还是为我是小孩呢,就咱林场这条河,还能把我冲泡了?”

    盛希泰撇嘴,这河套他从小玩到大,哪里有石头哪里有暗流,他比谁都清楚,怕啥?

    “对,你就嘴犟,哪天真有点儿啥事,后悔都来不及。“张淑珍瞪了儿子两眼。

    “小峰和他爸来了,在屋里呢,去找小峰玩吧,这些给我,正好收拾收拾,中午给你们做吃的,”

    刚才盛云芳光训弟弟去了,忘记跟他说陈峰来的事。

    此时盛希泰一听陈峰回来了,高兴的啥都不顾了,拔腿就往屋里跑小院子里,张淑珍领着儿媳和闺女摘菜,挤鱼肚子,揭蝲蛄盖。

    盛云芳今天去的巧,林场商店刚从松江河运过来一些猪肉,盛云芳挺能耐的,愣生生挤进去,买了二斤多肉回来另外,还买了两个午餐肉罐头,一个红烧肉罐头,顺手,又从豆腐坊买了块儿大豆腐回来。

    这就看出来,女孩子和男孩的区别了这要是打发盛希安盛希康他们去买东西,张淑珍说买啥,他们肯定就买啥,多一样儿都不带往回买的。

    但是女孩子就不一样,她心里会琢磨,家里有啥菜,能掂对几个,还需要再买点儿啥。

    “那就这样,红烧肉炖个豆腐,炖豆角、炒蒿、芹菜土豆片、木耳拌黄瓜、炒鸡蛋,再来个酱焖柳根子,午餐肉切了也算一个。”

    张淑珍一边干活,一边盘算着中午做几个菜“这就是八个了,再添个蛄豆腐汤怎么样?”

    八菜一汤,这年月来说就是相当高规格了,家里来贵客才做这些菜呢“那些肉留着,晚上咱包饺子吃吧,正好地里还有些小白菜,也该薅了。”

    原本说是炖鸡,既然买回来肉了,就让那公鸡再多活几天。

    “行,一切都听妈安排,你说弄啥,我们干活。”

    周青岚几个点点头,手上也没停,该干啥干啥。

    这些菜果头,就数着蝴蛄豆腐最费事一般都是选稍微小一些的蝲蛄,揭掉蝲蛄盖,把蝲蛄黄单独放一边儿,然后蝲蛄尾巴横着掰一下,抽出虾线来再把蝲蛄用石臼子捣碎,或者菜刀剁碎,要是家里有石磨,用石磨推出来也行盛家没有石磨,但是有石臼子,于是张淑珍把盛希安和盛希康喊出来,让他俩于力气活。

    这边,张淑珍领着闺女、儿媳妇,该焖饭的焖饭,该炖菜的炖菜。

    正好院子里那口大锅还没拆掉,就用外面的锅焖饭,西屋锅炖豆角,东屋锅炒其他的菜。

    等外头大锅焖好米饭后,连锅巴一起盛出来端屋里,刷干净锅之后添水烧开那边蝲蛄已经都捣碎成泥浆状,舀出来搁双层纱布过滤出褐色的汁水。

    张淑珍让闺女去割一绺韭菜,洗干净了切碎备用。

    这边锅里水开,将褐色汁水倒进去,用铲子贴着锅底一点点搅动,就见到大朵大朵粉红色的豆腐脑状物漂浮起来。

    接着,再把蝲蛄黄,以及搅碎的鸡蛋液打到锅里,最后加点盐,撒上韭菜末,这道东北名菜蝲蛄豆腐汤就做好了。

    “回来的正好,赶紧去洗手,换件衣裳。瑞卿和小峰来了,中午你们爷几个陪着瑞卿喝两口。

    最后一道汤做好,正巧盛连成也下了班从小修厂回来。

    张淑珍赶紧嘱咐盛连成一声,然后就让孩子们放桌子准备吃饭今天家里人多,干脆摆两桌,南炕留给盛连成爷几个,陪着陈瑞卿父子北炕由张淑珍领着闺女,儿媳妇,孙子,小儿子该怎么吃就怎么吃,这样省得太挤。

    结果陈峰不乐意在南炕,非得跑北炕来凑热闹,张淑珍一看就笑了,让出来个地方,叫陈峰坐下。

    反正菜都是一样的,哪儿都能吃。

    盛连成见看陈瑞卿父子,也是格外高兴,从柜子里翻出来两瓶好酒,非得要给瑞卿倒上不可。

    陈瑞卿哪能让长辈给他倒酒啊,连忙就要去拿酒瓶子,最后还是盛希平抢过来酒瓶子,给他们都倒上了酒“来来,瑞卿,咱爷几个喝一口哎呀,真没寻思你们爷俩能来,我这一看啊,陈峰又长高了,那孩子越来越出息,好啊。

    盛连成端着酒杯,非得要跟陈瑞卿碰一个。

    陈瑞卿赶紧双手端起来酒杯,“大叔,还得谢谢你们啊。

    你们把小峰当亲生的疼,让他吃饱穿暖,还供他念书我弟妹老厉害了,小峰在这儿学的东西多,回省城了都没落下,这回考试,小峰班级第一呢。”

    陈瑞卿是发自内心的感谢盛家人,没有盛希平带走陈峰,那孩子就耽误了原本,两口子把陈峰接到省城,想让他留级一年,免得跟不上省里教学进度可没想到,去学校老师给出了卷子一做,陈峰都会。

    就这样,陈峰没留级,直接跟着上二年级,这次期末,双百,班级第一学校老师都说,这孩子底子扎实,学识面儿又广,是个念书的好材料“哎?希平,弟妹现在还是代课老师么?转正了没有啊?

    要不然,我回去给你打听打听,给弟妹要一个师大的进修名额吧?

    陈瑞卿忽然想起这事儿来,连忙问盛希平如今没有高考,只有工农兵大学生,需要各个单位推荐陈瑞卿在省城还是有些能量的,给周青岚要个师大进修名额,应该不算太难。

    “哦,对,青岚现在还是代课老师呢。“盛希乎闻言点点头周青岚当知青的时间短,不够招工条件,所以今年开春那一批没轮到她至于说这师大进修的名额,盛希平稍微有那么点儿犹豫。

    倒不是说盛希平心眼儿小,担心媳妇有能耐就跑了啥的,主要问题是,今年冬天就要恢复高考了。

    以周青岚的能力,考个师范类的大学应该没问题,这师大的进修名额虽然好,可毕竟不是正经考上的大学,含金量没那么高啊“陈哥,进修的事一会儿再说,吃完饭我问问青岚的意思你也看见了,她现在怀着孩子呢,就算有这个名额,也得她生完了孩子出了月子才行。

    那今年秋天咋地也是赶不上趟儿了,要是陈哥真有办法,就明年开春呗到时候孩子也大一些了,青岚就算去念书,也不要紧。”盛希平琢磨了一下,这么跟陈瑞卿说的。

    周青岚应该是九月末生孩子,正好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大概也就快出月子了。

    趁着休产假的工夫,就让周青岚好好在家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要是周青岚真的能考上,那就啥都不用,直接去读大学。

    要是周青岚没考上,到时候再找陈瑞卿帮忙,弄个师大的函授或者夜校进修班啥的,都行。

    不管怎么说,有文凭就比没文凭强,对将来周青岚转正,都有好处陈瑞卿一听点点头,“嗯,也是,弟妹现在这样,肯定没法去念书,那就等孩子生出来再说吧,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哥俩端起酒杯碰了下,相视一笑,啥话都不用说,喝就完了,自家菜园里新摘的黄瓜清脆爽口,酱焖柳根子肉质鲜嫩味美。

    尤其是那蝲蛄豆腐汤,当地一道名菜,极品河鲜,里头几乎不用放什么调料,蛄的鲜美加上韭菜的点缀,喝一口鲜掉眉毛那种感觉。

    这些菜,城里可不一定有,陈瑞卿吃的可高兴了,一边喝那汤,一边赞叹张淑珍的手艺好。

    “哎呀,难怪我们家陈峰非得回来住啊,这林场实在是太好了,吃啥都这么新鲜,真像样儿。

    “那就留下来,多住些日子吧,改天让希平去抓两条细鳞回鱼更好吃。

    咱这山里别的不敢说,山珍野味儿啥的不缺里有一种鸟叫飞龙,那玩意儿烛汤,更好喝你要是多住些时候,让希平上山打两只尝尝就知道了。“盛连成笑呵呵的劝陈瑞卿留下多住些时候叔,我跟你说啊,我是真想留下来多住几天,可是不行啊,我那头工作挺忙的这回要不是出差,顺路过来,我是真没时间送陈峰。

    陈瑞卿摇头苦笑,他何尝不想留下来多住些日子,跟盛希平上山打个猎啥的好好放松一下?

    可他耽误了这些年,如今好不容易恢复工作了,那不得抓紧时间么?

    后头那么些年轻人跟着屁股撵,他不努力点儿,还能有出头的日子么?

    盛连成点点头,“也是,端人碗受人管,吃公家饭就得给公家办事儿。

    得,叔也不强求,你啥时候有空了,就领着媳妇孩子过来玩几天,等以后有空了,我们说不定也去省城玩玩。”

    盛连成说着,跟陈瑞卿碰了下杯子,俩人都抿了口酒。

    陈瑞卿这边跟盛家父子喝的挺高兴,北炕那头,陈峰更是吃的欢。

    陈峰回到盛家一点儿也不装假,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正好他坐在盛新华和盛希泰中间,三个干饭人凑到一起,那就看吧,吃啥都香“奶,蝲蛄豆腐汤再来一碗,太好喝了。

    真的,我回去之后,可惦记咱家了,就馋我奶做的饭省城不行,那些菜啊啥的都是城外农户送进来的,不新鲜,再说也没有咱家这花样儿多。

    我还是喜欢在林场,能吃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候做梦,我都能梦见跟小叔我俩啃大骨头呢,”陈峰一边吃,一边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