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唐朝好媳妇 » 第五百零三节 游洞庭

第五百零三节 游洞庭

    楼观巴陵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此时尚没有岳阳城,岳阳楼在三国时期被称为‘阅军楼’,而现在则被称为‘巴陵城楼’,等到了开元之后,李白在此赋诗后,才改称‘岳阳楼’。不过,此时巴陵城楼已经颇具规模,登此楼,观览八百里洞庭胜景,风月无边,文人墨客常集于此。

    题诗亭旁,众多前来巴陵城楼观景的文人墨客都很在这前驻足观看。

    “这首诗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这样的诗句,宛若仙人所留!”

    一位清貌清癯的中年文士捻须慨叹……这也是个有本事、有文采的,这首诗的原创者号称‘谪仙人’,可不正是仙人所留嘛?

    再看这首诗所的字句形体,非楷非篆,不同于以往的作弄一类书法,虽然许多文人都很奇怪,但并不影响他们对这种书法的好奇,有不少人就站在那里凭空里临摹,脸上露出一付神往之色。

    这时,一对主仆挤进人群之中,主人面如冠玉,大约三十余岁,神色一派雍容,显然是出身富贵之家,而后面跟着的小僮年轻不过十一、二岁,但眉清目秀,神色间十分机伶。

    “瘐金体!”

    书僮看清题诗亭上的那最新一首诗的时候,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

    文士微微一笑,问道:“还看出了些什么?”

    书僮一愣,眼睛又向那诗上瞟了一眼,忽然笑道:“我知道了,这首诗就是夏大家亲自题写的!”

    “眼力有长进啊!”

    文士先是一愣,但旋即又失笑——原来在诗的后面还有一行小字……山阳夏小婉,贞观五年五月四日于巴陵城楼偶得。

    “没想到夏大家竟然来到这里,大……老爷,听说这位夏大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让须眉,您见过她吗?真的是这样吗?”小书书僮问道。

    文士笑道:“有没有五车、八斗我不知道,但夏大家这个人我是知道的。”

    “怎么样?她漂亮吗?”书僮问道。

    “你这个小鬼头,想什么呢?”

    文士照着他的脑袋来了一记爆栗笑骂道。

    不过,他又仔细地看了看那上面的题诗,道:“这首诗的墨痕尚未干透,应该是刚题不久,说不定我们还能够看到她呢。”

    “老爷,您等一下。”书僮跑去跟人蹭话,过了一会便兴致勃勃地跑回来道:“老爷,我打听旁边茶楼的伙计,说是题诗的小娘子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去楼上了。”

    “哦,那倒要去看看。”

    文士笑道,带着书僮向巴陵城楼里走去……此时正时游人赏春的好季节,那书僮人虽机灵,年纪毕竟小,也没有打听小婉的衣着,就在他们进入巴陵城楼的时候,小婉等人从旁边射箭是错肩而过。

    她穿着一身胡服,腰悬弯刀,孩子在身后两个护卫怀里抱着,那文士虽然与小婉见过几面,却也不是十分熟稔,竟就此错过。

    小婉更是没有看人的心思,刚才登高远眺洞庭美景,忽然又想起张陵独自一人远在韶州,夫妻二人此时不能同赏,不由心中生出几分悲切,将李白那首《登岳阳楼》的诗改了两个字便写了出来,反正也不是为了谋利,至于别人怎么想又干她什么事?

    “夫人,下一步去什么地方?”紫鹃问道。

    “来巴陵城当然要登巴陵城楼,游洞庭湖和君山,否则岂不是白来了一场?”小婉笑道。

    一行人顺着小径来到湖边码头,只见碧波荡漾之中,数十只小舟随波起伏,湖面不时传吟咏和琴瑟之声,远处君山七十二峰浮于碧水之间,秀丽之极。

    小婉在岸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充做游船的小舟上,操舟者多是女性,有些看上去明显就是母女或者姐妹,倒也颇有意思。

    因为这种游船不大,所以小婉她们租了两条小舟,小婉和紫鹃带着两个孩子做在第一只船上,王参带着两名护卫坐在第二只船上,两只船一前一后向湖中驶去,船儿轻快的向两条鱼儿在水面跳跃,这些船娘操舟的水平确实是高。

    小婉乘坐的这只船是由母女俩操控的,母亲刚刚三十出头,容貌尚可,只是多年水上生活,皮肤有些粗糙、微黑,女孩正是花朵一般的年龄,十三、四岁,年龄本身就是最后的润肤霜,皮肤白皙,容貌娟秀。

    荡舟湖中,四周波光潋滟,点点帆影映衬着七十二只青螺,一幅自然绘就的山水图卷。

    “相传古早时候,洞庭湖居有七十二仙螺少女,她们均已修炼数千年,美貌堪比月宫嫦娥。有一年,八百里洞庭湖洪水泛滥,天灾降临。水涨浪急,冲溃堤垸,淹没房屋,灾民男女老少,流离失所。七十二仙螺少女为救苍生,迅速施法,忍住钻心疼痛,纷纷把螺壳脱下,变成七十二条大船连在一起……”小婉娓娓而谈。

    “后来呢?”宝儿问道,连小妞妞也似懂非懂地听着这故事。

    “后来嘛……仙女们将头发洒在螺壳上,变成了树木良田,这就是现在的七十二峰,这些山峰都是以那些仙女命名的。”小婉笑道……别说宝儿和紫鹃听得入迷,连那对母女船娘也听得呆了,这些典故虽然她们也知道一些,却断然没有小婉说得这般动听。

    “娘,再讲一些故事吧。”宝儿请求道。

    “不用急,这君山上的故事多着呢,我们上岸再说。等一会爬山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够捡到仙女的头发呢。”小婉开始忽悠起儿子来了,看到儿子双眼冒光,她又有些不忍,却又不好立即说破,旁边的紫鹃抿着嘴儿笑,很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客人,你们还要上君山吗?”

    在湖上游玩一圈之后,船娘问道。

    “君山上可有住的地方?”小婉问道。

    “有啊,因为每年都有许多人上山,长生观的香火好得不得了,盖了许多房,交一百文钱便可住一晚。”船娘说道。

    一百文钱一晚?那道士可够黑心的!不过,比起后世的园林景区物价,也还算是手下留情了。

    弃舟登岸,就可以看到远处的茶树……这也算是一处奇地,七十二螺山峰在这面积不大的小岛上,却丝毫不觉得空间狭窄。

    岛上古木参天,怪石林立,最有特色的就是各种竹,罗汉竹,斑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种类烦多,每种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君山最有名的特产便是君山银针,还有一种叫做金龟的小动物……非常可爱。

    两只船她们是包了两天,本来小婉想邀船娘她们也上岸,但她们都是生活在水上惯了的,所以她也不再勉强,一行人沿途观看风景,小婉边走边给他们讲述君山的一些神话故事。

    七十二峰,如果峰峰爬遍,就算是小婉也得累趴下,考虑再三之后,小婉决定攀爬翠螺峰,至于原因……用现在的话说,那是人文景观最为突出的一座山峰,而且君山上香火最盛的长生观就在翠螺峰。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公园管理员,小婉用弯刀削了几根斑竹做成手杖,除妞妞之外人手一根,开始准备登山。

    “宝儿,多喝点儿水。”小婉解下随身携带的水壶递给儿子。

    “嗯。”

    宝儿乖乖的点了点头,接过水壶,喝了两大口之后,又将水壶还给小婉,精神头立即又足了几分。

    “水……喝水……”

    妞妞见哥哥喝水,也着急地伸出一双小手。

    “好,妞妞也来一口!”小婉给女儿喂了一口水,又为她擦去嘴角的水渍,“好咧,咱们开始爬山。”

    小婉收好水壶,一手抱着女儿,一手领着儿子,开始尚着上山的小径向上攀登,偶尔有些文人士子从身旁经过,看上去这里应该是很热闹。

    登山也是有节奏的,小婉一边走一边指导儿子如何呼吸,如何掌握节奏……样样留心皆学问,这是很重要的,否则人就很容易感到劳累。

    爬道半山时候,宝儿忽然指着前面道:“娘,你看,前面那个人衣服帽子好奇怪喔!”

    小婉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前面四、五十米的地方确实有一个人影,只是他穿的怪衣服却是道袍,想必是长生观或其它道观里的道士。

    君山是道家的洞天福地之一,七十二峰都有不少的道观坐落其中,这长生观算是最有名气的一个,所以在路上遇见道人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那个就是道观里的道人,他们穿的衣服和我们的也有区别。”小婉说道。

    “那就是道人吗?娘,那咱们也快些吧,宝儿想看看道人是什么样子的。”宝儿略显兴奋的向小婉说道。

    这也算是一个目标吧,小婉又看向那个道人……她们之间距离约有四、五十米,但要是追过他的话,没有百十米是下不来的,前提是那个道人的速度没有她快。

    第五百零四节

    长生观

    人总是要给自己一个前进的目标才会有动力的,小婉前世上学的时候,就做过类似无聊的事情,将前面的某个人或物作为自己的参照物,然后奋起直追,当成功超越的时候,很有一种功成名就的自豪感,然后再确认下一个目标,只是被超越者从来就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参照物。

    母子二人有了参照物,立即走得快了起来,宝儿也顿时精神起来……走到近前,才发现那个道人并没有移动,他正在与人谈话。

    小婉母子顿时有些无趣起来,参照物不配合,一点儿没有成就感,两个人在越过那道人之后,宝儿偷偷瞄了那道人一眼,又觉得先前古怪无比的道袍此时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两个人的脚步都放慢,后边的紫鹃也抱着妞妞从后面追上来。

    和那道人谈话的是一个年龄不大的书僮,他正是在巴陵城楼题词亭前出现的那个文士的书僮,在寻找小婉不果之后,二人这才想起自己似乎少问了一些东西,故而回头又去找那人询问,在弄清了小婉的穿着打扮之后,小婉已经带人去游湖了……八百里洞庭可不是自家的后院,随便瞄一眼就能够看清的,二人直奔长生观寻找观主下棋,而这个小书僮在观里呆得气闷,便跑出来找相熟的道童说话。

    正在说话间,书僮忽然看看见几个人沿山道上来,走在前面的似乎是一对母子,那女子身穿胡服,腰悬弯刀……等等!

    书僮目光一们,立即想起来了……穿胡服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有很多女子都赶这个时髦,但腰悬弯刀而且刀把刀鞘富丽堂皇的那就不多了,于是他连忙赶上前几步:“前面可是夏大家?”

    纵观整个大唐,姓夏而当得起‘大家’之称的人恐怕就小婉一个,所以小婉一听到后面有人呼唤,便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却是一个书僮打扮的人正犹豫地看着她……貌似不认识啊。

    “是我。你是……哪家的孩子?”小婉确认对方不是自己熟悉的人之后,便随口问道。

    咳嗽!

    小书僮呛了一下,行礼道:“小的长孙义,见过夏大家!”

    “长孙义?你是长孙府的人?”

    小婉打量了他一眼,然后问道:“你是跟什么人来这君山的?”

    “小的是跟我家老爷岳州刺史大人来探望朋友的。”书僮答道。

    这一说小婉就明白了,长孙义所说的岳州刺史就是原李道玄帐下的长孙珏,借着上次远征突厥所立下的大功加上长孙氏的运作,拿下一个小小的刺史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不过同人不同命,同样的刺史,人家在岳州,而张陵在韶州。

    小婉没想过经岳州的时候拜会长孙珏,不过她没有想到竟然会在君山这种地方,她竟然还能够遇到熟人,这也算是他乡遇故交,也是很开心的。

    “小道无花,见过夏大家!”

    那个道人年纪也不大,长孙义不知道在他耳边嘀咕了些什么,小道士挺紧张的……不是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吗?看来道士就是没有和尚空,至少他们头不秃。

    小婉微微点头,忽然想起‘无花’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仔细看了看他,终于确认不星爷身旁那个无花穿越过来的。

    “长孙义,长孙刺史也在长生观?”

    众人继续上路的时候,小婉问道。

    “是,老爷与长生观的青叶观主是方外至交,闲来时常过来喝茶下棋。”长孙义答道。

    这倒是巧了,小婉点点头,随意问一些周围的景观,那个无花道人是这里的地主,对沿途风景掌故倒是颇为熟稔,一路讲来,宝儿听得眉飞色舞,便是小婉也有着耳目一新的感觉……都说庙、观是神棍培养基地,此言果然不差!

    “娘,宝儿累了。”

    宝儿小声嘟囔,拉着小婉的衣角。

    “大人,我来背公子吧。”

    王参见小婉要过来抱宝儿,他连忙上前一步,待小婉准许之后,他将宝儿背在了背上,大步跟了上来。

    长生观位于翠螺峰顶,众人拾阶而上,两旁斑竹笔直,风声飒飒,不时传来流泉淙淙和鸟雀的鸣叫声。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众人终于来到长生观前。观门两旁的千年老松古意盎然,‘长生观’三个红色的大字如同笔走龙蛇一般气势磅礴。

    站在长生观前极目远眺,但见七十二峰逶迤起伏,洞庭风光尽收眼底,回眸鸟瞰,只见峰下开阔处,水田粼粼如镜,竹林掩映中不时有竹楼井然可辨,令人心旷神怡。

    不过,虽然长生观位置绝佳,但这府道观并不是很大,走进大门,里面只有七、八间木结构的房屋,无花和长孙义带着一行直接来到正堂大殿,和孙义告了一声罪,先进去禀报,只留下无花招呼。

    这无花在介绍起山间景致的时候,口若悬河,但要面对面地说话,却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小婉也不愿意屡难他,只是好整以暇的上下打量这座大殿……和其它房屋一样,这座大殿也全是木制结构,而且看上去极为高大。

    在大殿的正首,对着观门之处,有一木雕的神像,身披甲衣,跨骑蛟龙,单手持剑,下颌一部黑髯,面容浩正,眼神锐利,看上去端是威武,神像上方的字写着‘佑圣真君玄天上帝’。

    “这个不就是真武大帝吗?他的道场应该在武当山才对,怎么跑到君山来打秋风了?”小婉注意到这个真武大帝似乎与前世在武当山所见的真武大帝有所不同,而且还找不到那头玄武神龟的塑像。

    “娘,他是谁?”宝儿从王参怀里出溜到地上问道。

    “他就是‘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又被称作真武大帝,他是水神,而且专门斩杀妖魔鬼怪。”小婉解释道。

    “他吃不吃小孩?”宝儿有些怕怕地问。

    “他是神仙,怎么会吃小孩,他是专门杀那些吃小孩的妖怪。”小婉笑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就不后将孩子引上歧途?”从旁边的侧门中走出一名中年文士,小婉转头看去,却正是长孙珏,在他旁边还有一名五十来岁的道士,看着红光满面的……小婉严重怀疑他是否吃肉,按道理讲,只吃白菜帮子的出家人只可能长得水灵,而不会红润的。

    “那你这个信奉儒学的孔孟弟子往观里跑什么,该不会是叛经离道吧?那可就严重了!”小婉不堪示弱的反唇相讥。

    说完,她向那道士行了一礼道:“不知这位道长如何称呼?”

    “贫道青叶真人,乃是长生观的主事,诸位檀越有礼了!”

    青叶真人向着众人稽首一礼,然后看向小婉,含笑问道:“这位女檀越想必就是长孙大人口中所提到的夏大家了吧?早就听说大名,今日有幸一见,还请随贫道一起到侧殿客室一叙。”

    小婉吩咐紫鹃带了两个孩子在外面玩,然后颔首示意:“那就叼扰真人了。”

    “两位请。”

    青叶真人说了一句,率先动身带路,领着小婉和长孙珏进入刚才出来的那个侧门。

    进了侧殿,三个人落座,看到长孙义还在旁边侍候,青叶真人毫不客气地让他去给众人上茶。

    “夏大家,怎么有闲暇游洞庭湖了?”长孙珏问道。

    “这里可没什么‘大家’,只有张夏氏。”小婉端起茶盏,轻轻吹开上面的浮沫喝了一口,顿时觉得清香满颊。

    “好茶!好一个‘金镶玉’,这就是著名的君山银针吧?”小婉欣赏着茶盏里的茶叶,君山银针现在还能喝道,等过了唐朝之后,这种茶成了贡品,再想喝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错,这就是君山银针。这茶叶虽好,却也幸得张夫人传下这炒茶之法。”青叶真人说道……即然小婉不喜欢这个‘夏大家’的称呼,他自然不会再犯这个忌讳。

    其实小婉并不是讨厌‘夏大家’这个称呼,而是她觉得只有像公孙婷那样的纯艺术型的人才配这个称呼,她自己虽然不会妄自菲薄,但所学的东西实在是混乱,不敢真当自己是与公孙婷一样的‘大家’。

    小婉没有回答长孙珏的话,给他碰了一个软钉子,长孙珏倒也不恼,忽然……他脑子一闪,竟然起身向小婉拱手行了一礼。

    小婉不防他会来这么一招,虽然没有手足无措,却也是吃惊不小,连忙侧身避开正面道:“长孙大人,你这是何意?”

    长孙珏正色道:“张夫人敛财之术天下无双,本官此礼,是为了向夫人求术!”

    ???

    小婉的脑门上顿时出现一连串的问号。

    旁边的青叶真人见状,便轻声解释了起来……其实很简单,岳州这个地方并不贫瘠,但天下迭经大乱,虽然这两年恢复了不少的元气,但哪那么容易发展的,而且长孙珏也是需要干出政绩的,只是他也走遍了整个岳州,却没有确认一个基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