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途幽世录 » 第五章 九夷道试

第五章 九夷道试

    “是日,会元历三千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岱城,九夷道试,分三步。”

    中道上,一个年轻道士,身穿双峰聚潭素灰罗衣,头戴星冠,脚踩双脸龙云道鞋,身边童子摆放好一张长桌,桌上三个圆镜,镜前各注水一盆。

    “此乃是九夷宗万道阁的师兄。”罗倾听得父亲和周围人谈说。

    “第一步,测道龄,参与道试者,顺序站在道上,逐一将双手放入镜前水中。”年轻道士说完,站在长桌末尾,童子站在桌前。

    “娃,好生去试,爹爹在这等你。”人群中,父母望着走上长道的娃儿,人生如何在此一举。

    “罗倾,我们走。”孙显踏上长道,双拳紧握。

    “嗯,走。”罗倾深吸一口,站在道上,搓了搓手,手心泛出了手汗。

    麻布白褂少年站在镜前,眼睛一闭,双手浸入水中,两手一颤,面前的镜子,微微发出白光。

    “圆镜生光,道龄合格。“童子报出情况。

    少年站在道士身前,两手颤抖,不知是否受到水的惊吓。

    “圆镜无光,回去吧。“

    来时鲜衣,去时垂首,不时,有人回到两边人群中,传出一阵阵的哭闹和叹气。

    毕景南,秦建真,孟家少年,圆镜生光,毫无疑问的站在道士身边。

    罗倾站在镜前,镜中的自己,眼中如有星光,修道的世界,就在眼前,自己已然抬脚。

    双手按入水中,一阵温暖包裹了双手,微微的酥麻,眼前,白蒙蒙的光照亮了五官。

    “嗯,怎么我的五官在脱落?“罗倾发现,镜中的自己,鼻子,眼睛一个个掉落下来,自己跟前的镜子碎了。

    朝旁边的孙显一看,看到他正一脸迷茫的望着眼前的镜子,跟自己这边一样,镜片碎裂。

    这一切,镜前的童子看在眼中,他急忙问道,“师叔,龄镜碎裂两块,这如何是好。“

    “无妨,龄镜破裂,也非首次。“他深深的看了看罗倾和孙显,又看向之前就通过的少年们。

    “后面的人继续,你们两个,过来我这边站好。“道士示意罗倾他们。

    两人往道士身后一站,原本的少年们不自觉的离了开了点。

    “好兄弟,还以为我们这次完了,这镜子竟然会碎,还好巧不巧被我们碰上。”孙显摸着胸口,脸色有点发白。

    “还好道师见多识广,要不,我们这样的修道俊秀,恐怕就被埋没了。”这接下来一句话,孙显又老样子。

    “这道试不过第一步,就发生道镜破碎这事,往后的几步,难说会有其他意外,我们还是小心点。”罗倾对之后的道试不敢大意,孙显点头,脸绷紧一下随即松垮开来,浑不在意。

    “想不到,这次道试刚开始,就发生这么有趣的事。“毕夏生摸着下巴,眼睛看向道士旁的少年。

    “毕叔,这龄镜破裂,是何缘故。“秦建余请教道。

    “龄镜之所以发光,双手放在盘中,人骨疏密,经脉韧度之活力反馈。我们常人在世不过七十余载,此镜在炼制时,一般最多可受百年反馈。镜面破裂,可能是炼器灵力不精,也可能有人天赋异禀,比如那妖族,天生寿命悠长,他们用龄镜,还不如不用。“毕夏生说完,两眼眯着。

    “炼器灵力,唔,有趣,有趣。“秦建余看向少年们。

    他们身后,人们不自觉地围了近点,听得这番话,今日道试未完已有所获,家族的底蕴,无时无刻不在展现。

    三十分钟后,第一步测道龄结束了。道士身边,站着二十一人,左边三人,穿着黑白素色,罗倾和孙显站在他们旁边,隔开几米,是穿着鲜艳的少年们。

    广场的人群不见减少,外围反而来了更多的人,哄哄的热闹起来,有人搬来长凳,站在上面观看,有挑担的在最外围摆起摊,叫卖白莲水,灵膏团子。

    “第二步,见生机,需过身后平清桥。“

    平清桥不过十来米长,常人二三十步距离,此时看去,桥面铺设青色木板,光滑平整,两个脚板大小,呈方形。

    年轻道士径直走到了桥的另一头,这边,童子让众少年准备,一起过桥。

    这见生机,听名字跟身体有关,罗倾猜测:“孙显,一会让他们先走,我们落后点。”孙显明显也想到这层,示意了解。

    “都过桥吧。”童子宣布了道试第二步的开始。

    站成三方的少年们看向桥面,又看向其他人,脚下未动分毫,大家都对第二步道试很谨慎。

    几个呼吸之后,罗倾旁边的孙显,扶起前衣摆,从人群中走出:“小小道试,不过是成道路上的一个缓坡,待今日,我们就可能彼此天地相隔,以后再见,我已为修,而你为凡。”

    罗倾听得孙显这番言语,低头心道:好小子,自己熬不住想先行,嘴上还要刺激在坐少年。抬起头,正看到孙显偏过头来朝自己挤眼,众人见他如此,不知他性格,以为小看了他们,少年心气之下,大家一齐踏上了平清桥。

    站在原地,看着上桥的人,他们脚步抬起不高便踩下,似乎桥面有股吸力。如此走的两步,人群中有人掉队,负重而行么,罗倾大致心中有数,抬腿踏上了道试第二步。

    罗倾左脚踏上桥面,右脚踏在左脚前方远一点的地方,再抬左脚离开桥面时,一个麻木的感觉从脚底开始,蔓延到到脚踝,再踏下时,这种感觉消失了。难道离开桥面时,身体会失去控制吗,是只有脚底会这样吗,看向前方,有多人停在了桥面上,他们双手拍着小腿和大腿,这感觉会随着走的越远而严重么。再往前看,红衣,黄衣和棕衣的家族子弟,在他们之前,是麻布白褂少年,而孙显,保持在第一,先走几步看看。

    罗倾又踏出两步,感觉蔓延到了小腿,站在原地,麻木又渐渐消失,是跨步时才会出现麻木么,罗倾双脚并立,原地跳起,麻木的感觉蔓延过了小腿,但未到膝盖,落在原地后再次原地跳起,麻木感并未出现,是同一块木板只会出现一次么,不可能,不然这么多人一起走,这个道试岂不是无用了,更大的可能是,一块木板对一个人只起一次作用,而且每次出现麻木感,在身上蔓延的面积更大,有意思,罗倾有个想法,他停止了尝试,向前走去。

    孟嫣感觉对双腿失去了控制,想要跟上前方几人,不可能了,索性先休息下再走,走完即可,靠着扶手,闭眼调整。

    孟嫣睁开眼,前方的几人又离得远了些,自己的双腿恢复了知觉,捋平红褂的褶皱,扶正脑后的发髻,向前一步,木板上,已然有人踩在了上面。

    罗倾的等待,不如说是算计,带来了回报,对方只能踩在这块板上。

    孟嫣看向罗倾,见他脸色差异,月牙眼中没有恶意。

    “这位道友,帮个忙,我们一起抬脚,或许你会有收获,抬脚。“罗倾没给对方思考时间,抬字低沉快速,黑白与淡黄两种颜色的鞋同时离地,同时落地。

    麻木感从脚底到小腿,过膝盖,却没有蔓延到大腿,原来是这样么,一块木板对其上的人的影响是不固定的,人越多,效果越小,而且效果是累积的,这平清桥木板上布的阵法吗。

    罗倾对桥面的情况已大致了解,往后,便是通关这清平桥。他朝旁边帮忙的人点头致谢,见对面额颧相称,细眉淡眸,未细想,接着拔腿向前。

    孟嫣此时也大致知道了对方的想法,这道试第二步,是考他们的身体控制,其他呢,道师是否也有其他的意思,也未可知。对于道试,自己是否需要思考,还是专注于眼前的困难,完成道试,孟嫣看向前方的背影。

    罗倾超过几个少年,他们有人靠着栏杆哭泣,有的倒在桥上。

    麻木感遍布了大腿,左腿在麻木中无法支撑,一个踉跄,身体向前倒去。糟了,罗倾右手扒拉着尝试抓住了桥栏,用力一拉,身体撞在了桥栏上,麻木的腿脚和胸口撞击让他无法继续向前。

    罗倾靠着桥栏,等待麻木感的消失,在他的前方,有四人,包括第一的孙显,他们经过桥面比自己远了好几步,即使扣除自己晚出发和尝试花去的时间,也比自己走的更远,那意味着,在身体方面,自己不如他们四人。道试既然有这题,说明身体方面对往后的修道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是一方面,另外,即使几人身体有相差,但那些少年和前方的孙显他们的相差竟如此之大,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呢。

    继续向前走,现在每步过后,麻木感都在往上移,每一步都更艰难,需要停下休息的时间更长了,罗倾双手紧紧抓着桥栏,现在麻木感已经快蔓延到腰部。

    还有三步距离,前方,四人已站在与清平桥相连的黄色走廊上,孙显朝自己扬扬拳头。

    罗倾往前踏了一步,他紧紧抓住桥栏,背部的麻木让他无法直起腰来,汗水裹着身上的大褂,自己仿佛在逆流的水中,想要再往前,双脚一动不动,却是有力使不出了。

    再休息片刻后,罗倾心有怯意,勉强跨出一步,麻木让罗倾失去了胸口以下的知觉。不能再往前了,他内心知道,最后的一步跨出,意味着死亡,胸口心脏强有力的跳动,会被这麻木冻结。

    在罗倾的前方,只剩最后一步就到彼岸,但是这一步之间,仿佛是一道无底深渊,让他无能为力。到此为止了么,前方的孙显,仍在给自己鼓劲,谁曾想,今早的信心不过是一种无知,修道之路上未知的恐惧,不由得产生了放弃的想法。闭上眼,心里想起父亲的话,道师说我有中上的修道资质,若是道试都过不去,不知父亲,母亲会怎么看我,而自己如何还能面对自己,深呼吸,罗倾用手心摩擦手臂,拼一把。

    罗倾正待跨出未知的一步,黑白鞋的后方,多了一道淡黄,罗倾回首。

    近在咫尺的人淡红长褂包裹,腋下绿色栏杆支撑着,如绿叶芙蓉。

    “生机尚存,未来可见,只剩一步,待道友助。”这话,与罗倾正如烈日甘霖,两人共进,正是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想不到,想不到啊。“先休息片刻,前方几人,可是等急了。”后方的人儿,传来控制不住的喘息声。

    到得此时,竟给罗倾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放开栏杆,罗倾站直了,手脚的力量回来了,全身微微颤抖着。

    片刻之后,“道友久等,我们这就走吧。”身后传来黄莺脆语。

    “好,我们走,抬脚。”两脚同时离开地面,接着同时落地,麻木感如同潮水,漫过腰,漫到了胸口,罗倾胸口强烈起伏,脸色潮红,激动驱散着恐惧,生机尚见,通过了。

    “我叫罗倾。”

    “我叫孟嫣。”

    擦去额头的汗水,靠着走廊栏杆,外面的水面泛着微波,阳光四射,第二步见生机之后,只剩下六个人。

    “这道试看着还未完。”旁边的孙显背靠着栏杆,用下巴指了指前方的年轻道士。他回过头,用异样的眼色打量罗倾:“看不出来啊,你小子啥时候认识的,不声不响。”

    “在桥中时,试了下桥上的木板。”罗倾看孙显不相信,别过脸去。

    “放心,兄弟我早就有别人了。”孙显的回答,就是离谱。这小子又在胡扯了,八年的玩伴,罗倾知道,说他放心的时候,就很有问题。

    “不管如何,今天道试,我们必须一起过,说好了。”孙显对罗倾肯定道。

    “她叫孟嫣,毕景南跟我说的,毕景南是那个穿素黄色的,那个穿棕色的是秦建真,还有那穿麻布白褂的精悍小子叫夏重。”交友这方面,孙显办法很多,这才一会,就认识了毕景南。

    桥对面,道试未通过的少年们回到了父母身边,人们围着他们,周围充满了安慰和疑问,修道者本就是极少数,少年们从小到大未曾经历的恐惧,都使他们快速的忘记失败,人生自会各有精彩。

    “第三步,往道心,需过天心廊。上了天心廊,便入无回路,中途若是谁要退出,在太阳穴涂抹灵膏,万万记住。“年轻道士在眼前的少年们的手指涂上灵膏,接着背过身,在自己太阳穴上涂抹灵膏,走向天心廊,消失不见,接着就出现在一清楼门口。

    罗倾看道士消失又出现,这天心廊像个幻阵,手上的灵膏用来脱离幻阵么。

    身边的孙显,伸手搭着罗倾的肩膀:“在楼里见了。”

    众人踏入天心廊,消失不见。

    接着,众人又一齐出现在一清楼门口。

    罗倾有点莫名,他踏入天心阁,下一瞬就出现在这里了,这一步道试的内容,一点记忆都没,看了看手上的灵膏还在,那么到底在踏入天心廊到出现在这里的这一瞬中发生了什么事。

    孙显脸色发白,他手上的灵膏消失不见了,嘴里喃喃而语:“生为修士,何至于此。“

    旁边的毕景南眼中泛红,秦建真闭着眼微微摇着头,他俩手上的灵膏也消失了。

    孟嫣和夏重一脸平静,跟罗倾一样,手上灵膏尚在,他们或许跟自己一样。

    年轻道士步入大门,少年们没得到指示,只能等在原地,结果怎么样,天知道了。罗倾望向孙显,见他眼神坚定,知道他已经回神过来,如此编号。

    过了约莫十分钟,门内稚嫩童声想起:“道试结束,得徒六人,即时开始插簪礼,持礼人,九夷宗万道阁道师李立。“末尾的音拖得很长。

    李立从门内走出,衣着双峰聚潭白色法衣,衣领上绣着浅蓝色的经书图案,手收在衣袖中。他走到少年们跟前,眼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用之可,不用亦可,修道,修心,执一念,行一事,可为万事。”声调平稳,音传四方。罗心想,这意思就是灵膏的用与不用,看各人选择,只要坚持,都是正确的。

    “好个执一念,行一事,可为万事,只怕你李立说得做不得。“有人自人群中腾空而起,高声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