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途幽世录 » 第二十九章 坊市

第二十九章 坊市

    百仙街,路上残留着白天雨水的湿润,罗倾让过一块倾斜的砖石,夕阳的余晖闪着金黄在身后偏折,身边匆匆经过的老汉,赤裸着上身,挑着担头,他咧着嘴,两只手抓好担头上装满热水的木桶。

    “道师给了我们石章,听孙克的意思,我们以后可能会成为城首。”孙显一脸凝重的说道。

    李道师给了他们石章,让他们成为了除城外侥幸活着的人以外最清楚妖潮真相的人,他们两人修为微末,如果只有用灵石让那些逃难的进了城这一个原因,这选城首也太过简单,可是孙克三十多年没见人进去过。

    “孙显,石章都还给道师了,你还想着呢。”罗倾拍拍孙显的肩膀。

    “你看城外没了这么多人,不到十年,妖潮又要来,城里人好像都已经不关心上午的事情了,但是我们全程都看了,现在我都感觉身后有沙狼在追。”孙显回头看身后,做出被追的样子。

    “你这样子,或许是道师想要的结果,这几天下来,我确实有一种不赶紧修炼,城就要破了的感觉。”

    “而且道师最后一己之力消灭群狼,在筑基面前,妖潮根本不可怕。”罗倾回想刚刚过去的上午,道师让形势逆转。

    “如果,如果我们在八年时间里,能练到筑基。”孙显说着,然后又摇头道。

    “八年筑基,从没有听说过有人能八年筑基的。”孙显又张了张嘴,像是要说什么,却忍住了。

    两人走了几步,孙显突然说道:“我先回去修炼了。”说着,他头也不回地跑起来。

    “等我一起啊,我也回去修炼。”罗倾喊着一起跑起来,不过刚跑了几步,就停下来,岱城有妖潮,其他城呢。

    饭桌上,这是几日来第一次一家人一起吃晚饭。

    “爹,娘,来,吃青鹅腿。”罗倾给父母夹菜。

    “倾儿,你自己吃,这是你最喜欢吃的。”温霞端起碗说道。

    “我是喜欢吃鹅腿,但是我更喜欢你们。”罗倾脱口而出,面前的父母,跟自己一样,想要救更多人。

    见对面父母相视而笑,冲淡了罗倾在城墙上感受的恐惧,暗暗地下决心,要努力修炼。

    “倾儿,一会吃完饭,我带你出去走走。”耳边,父亲说道。

    坊市,是修道者之间交换灵物,功法,消息的地方,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经常透露修道者的特别信息,所以在这里,信任比灵石更重要。而要想进入坊市,往往需要购买访客令,当然如果有熟客带着就能直接进去,熟客与坊市间有足够的信任。

    “孟老,几日不见,精神越发健硕,看起来是有喜事啊。”百仙街东边尽头,罗成林带着罗倾进入一间民居,进门右手边,一个银发老人正在瞌睡。

    “哎呀,罗老板,老头子几夜没睡好了,不过承你吉言。”老头张开眼来,与罗成林找过招呼,便看向后方的罗倾。

    “这可是,你家罗小道人。”老人眯着眼,笑呵呵道。

    小道人的称呼,是对那些刚刚开始修道,还未炼气的学道之人的客气说法,严格来说,未到炼气,无法控制灵气,是不算修道者的。

    老人客气的样子,罗成林有些惊讶,孟老是孟家管事,他原来不姓孟,在孟家式微时也不曾离开,后来孟家老祖看他一辈子忠于孟家,赐他孟姓,名照旧,换作孟连喜。

    这岱城坊市的背后,有孟家的一份,孟连喜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不过识人无数,被派来看坊市大门养老,足可见孟家对他的信任。

    罗成林微微作揖道:“孟老,这是我家小子,罗倾,来,给拜见孟老。”

    “小子罗倾,见过孟老道友。”罗倾弯腰作揖,他不知如何称呼,见他称自己是小道友,便称他作老道友。

    “哈哈,好,小道友风趣,孟老道友送你块访客令,下次带朋友一块来。”孟老从身后抽出一块两指大小的黄木牌子。

    “来,拿好。”木牌塞到罗倾的手里。

    “多谢,孟老。”罗成林在旁又作揖。

    “多谢,孟老道友。”

    罗倾跟在父亲身后,房子里是一条通道,足够马车在里面通行了,路斜斜向下的坡度,这坊市是建在地下。

    “爹,你怎么今天带我来坊市的,是鹅腿的关系吗。”罗倾入了道学之后,父亲只是督促他修炼。

    “你每日在家修道是好,不过出来多看看,增长见识,对你修道也是有益处的。”罗成林慢慢地说道。

    罗倾点头,见识了幻境和妖潮之后,修道对罗倾来说,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通道两人走了有五分钟,终于走到了头,进入一扇褐色的大门。

    “好,五十株回灵草,三十一号获得。”

    “接下来,是两百块完好的沙狼皮毛,这些皮毛已经经过了简单的熏洗,是防风抗旱的好材料,起价五百灵石,每次最低加价十灵石,第三次喊价者得。”平台上,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人喊道。

    房间里只有居中顶上亮着一盏灵灯,发出微微的白光,让来人只能看清脚下。

    罗成林带着罗倾走到一张椅子边,上面放着一张木牌,木牌上不知用什么材料嵌着醒目的深绿色大字,四五,两人坐下,身前坐着的是早来的人,前面就是锦袍中年人站着的高台。

    昏暗的房间里,有人举起牌子,经过三轮叫价,最终三十号五百九十灵石买下了。

    “父亲,今天我们要买什么吗。”罗倾凑到父亲耳边问道,房间里几乎没有人说话。

    罗成林摇摇头,罗倾想了想,好像家里也没那么多灵石来买。

    台上搬上来一颗小树苗,“好,这棵想必大家肯定知道了,青梅树幼树,这幼树来头可不小。”

    锦袍的中年人顿了顿,他往台下看去,见人群渐渐起了兴致,便接着道。

    “九夷宗,唐道尊,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株青梅树,传说是他刚刚筑基时栽种,承载了唐道尊千年来的常胜道心。”

    “而它,是前几年唐道尊试刀斩断的嫩枝长成。”锦袍的中年人指着身边的幼树。

    台下,吸气声响起,罗倾听得迷糊。

    “爹,这树好吗,怎么好像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人族修道者有个说法,筑基栽青梅,果酒颂长生,里面的青梅就是青梅树。”罗成林说道。

    “筑基,青梅树,那筑基为啥要栽青梅树啊,还有果酒颂长生是啥意思。”罗倾听得有筑基两字,这青梅竟跟筑基有关,顿时兴奋又好奇。

    “这青梅树,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必须在灵地中才能成活,而果实,必须两百年以上才会结果,我们人族的筑基期修士,有两百多年寿元,修士能喝到自家酿制的青梅酒,那肯定是族中出了道尊,道尊的寿元听说有几千年,对我们来说,与长生无异。”

    “筑基栽青梅,果酒颂长生。”罗倾手里抓着父亲的衣摆,脑子里回荡着这句话,一时间精神恍恍惚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