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狙皇 » 第54章 命运(五)

第54章 命运(五)

    “恭迎皇帝陛下!”

    “免礼,平身。”赵恒坐在了集英殿的宝座之上,这场无比血腥的政变在一天之内完成,赵恒杀死了赵无极,将徐小雅的尸体好生埋葬,并亲率鹰巢二十余万大军将宋皇城团团围困。

    得知赵无极已死,宋皇城的兵马只抵抗了一天不到的时间,便由许鸿声出面,弃城投降。

    真是巧了,赵恒她也姓赵,虽然现在没人知道这位整日带着面具的阎王爷是什么身份,可又有谁敢质疑呢?

    钟旭云曾经说过,这个世间,没有人值得信任,可他恰恰忘了,自己最应该信任的人,就是自己本身。

    赵恒做到了,鹰巢在她的手上,皇权在她的手上,大宋的一切都在她的手上,而她现在还能够信任的,也只有她自己了。

    “传令下去,发兵天河山,朕,御驾亲征!”

    “是!陛下!”

    “鹰巢何在!?”赵恒走过众臣子的视线,来到殿外,前头鹰巢的兵马早已排好了阵势。

    “总教头!”

    “点全部兵马,随同出征!”

    “是!”

    大宋从来没有如此的强大过,合共百万大军,绝不是初初建国,用尽计谋的大辽所能够战胜的,从天河山战线开始,辽军便节节败退,木塔战死天河山,曲目长歌战死莫归岭....十大将军,凋零殆尽。

    大辽的根基已然被动摇,仗着曾经几座工事完备的古城苦苦死撑,鹰巢,真正将恐怖的一面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承平二年,也就是赵恒登基的第二年,大辽的疆土只剩下了飞鹰城,金帐,及周遭十几郡县,整个北原可以说都在大宋的掌控之下,而且这一次是完全的斩草除根,除了归降的俘虏,无论男女老少统统剿杀,不留活口。

    这是血的教训,即使很残忍,但赵恒不希望重蹈六十四年前大宋建国时的覆辙。

    金沙港......

    “大辽最忠诚的战士们!”伯颜汗站定在甲板上,“你们是大辽最后的希望,从这里,由我带领你们,强渡琉璃台,攻入宋皇城,大宋国都沦陷,即使将北原部众全数剿灭,他们也没资格做这世界的霸主。”

    “耀我大辽!鱼死网破!”

    “耀我大辽!鱼死网破!”

    “愿天狼,庇佑我们。”伯颜汗攥紧了胸前的玉佩,泪水险些就流了下来,他还是装作没事一般转过身,前往了舰长室,“拔锚起航!”

    十艘战舰,载着大辽最后的一万五千余人马,驶入了东海之中,仅仅一刻过后,赵恒就率人赶到了此地,将金沙港完全控制。

    他走进船坞内部,光看那些明显新添的痕迹,以及一艘战舰不存的空荡,便知道刚刚有很多艘战舰从这里紧急出发,用指甲盖都能想到,大辽是要拼命了,他们不会是去逃命的,带了如此多的人马,一定是要强渡琉璃台。

    赵恒将大部队留在了飞鹰城附近,围成了堪称恐怖的包围圈,自己则只带了鹰巢的精锐两千余,火速返回琉璃台,万幸除了战舰,旁边还有很多快艇,大辽根本来不及炸毁。

    琉璃台......

    “大统领!大统领!不好了,琉璃台遇袭!琉璃台遇袭!”

    闻听此言,留在宋皇城的诸多文官大臣全都慌了,唯独许鸿声只是哦了一声,直接下令让这名兵卒退了下去。

    许鸿声入这宫闱三十余载,从青涩到成熟,见证了太多太多的物是人非,此刻他只知道一点,他要带着自己能管和自己不能管的所有力量,保住琉璃台,保住宋皇城,不能让大宋的脸面,丢在他的手里。

    因为他是禁军统领!宋皇城最后一道防线的总指挥。

    ....

    这场战斗,双方都未曾想到会打得如此惨烈,直到最后,许鸿声与伯颜汗最后一次交战,亲率残兵展开肉搏,琉璃台上每一寸土地都染尽了鲜血,一层铺上一层,恐怕很久以后这里都长不出绿色的植物。

    “呸!”伯颜汗吐出一口血沫,盯着钢刀之下已经无所力气的许鸿声,他问道,“值得吗,我记得在资料里头,你许鸿声可不是为了什么事能拼命的人。”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乃...禁军统领......放你们进了宋皇城,那就是.....打了皇帝的脸....更打了我自己...的脸。”许鸿声已经不能说出完整的话,一边说着鲜血就从他的嘴角流出。

    “佩服,安心去死吧。”伯颜汗不可能手下留情,大辽岌岌可危,他这支队伍已是最后的希望。

    “多谢。”许鸿声拉响了压在身下的炸药,伯颜汗大惊,迅速扯下了许鸿声外面破碎的甲胄,惊呼他居然从战斗还没开始就在身上绑满了炸药,现在,为时已晚了。

    “轰!”

    见许鸿声粉身碎骨,剩下的内卫,禁军即使已经被包围在了很小的掩体里头,还是拼了命冲出,朝敌人堆里引爆身上的炸药,一时间琉璃台的上空下起了残肢断臂的腥风血雨。

    ......

    次日,赵恒率鹰巢中人赶到,由于伯颜汗本人及他的亲卫队在琉璃台遭受重创,已不可能破开城防完备的宋皇城,于是打算乘船返回金沙港,可惜与赵恒在海上撞了个正着。

    大辽死战数个时辰,全军覆没。

    得知了战事的始末缘由,赵恒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无论哪一世,他对许鸿声这个人都没什么好感,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整个大宋的颜面。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如果许鸿声只是死守在宋皇城便很有可能被伯颜汗设计,在自己还没赶来之前被敲开宋皇城的大门,而他选择了增援琉璃台,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将战争隔离在了宋皇城之外,保证了皇城的绝对安全。

    “收拾残肢,能拼起来的一定要拼起来,一一清点人数,好生埋葬。”

    “是,总教头!”

    ......

    半个月后,飞鹰城六门同时告破,五十余万军马涌入城中,展开了更为血腥的屠杀,呼延义只带出了几百残兵逃回金帐,随后,金帐也被重重包围,四面楚歌,再无逃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