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们失去的那片海 » 后记1

后记1

    聊聊小说本身吧。

    小说的名字叫做《我们失去的那片海》

    源于17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后摇这种音乐风格。真的是一下子就迷上了。

    也就是那个晚上吧。我第一次听后摇,就第一天,晚上听着听着睡着了。梦到了自己去了一个海岛星球上。我是“教授”,遇见一个年轻女孩安妮妈妈,其实她是梦里的我自己。

    对,没错,安妮妈妈的原型其实是我自己。一般来说,我在梦里都是一男一女两个人格,一般是男性,有时是女性,还有时候是孩子,小动物。安妮妈妈也不是书里这个性格,反而是比较腼腆的一个性格,其实就是我啦。很爱笑,拉着我问这个问那个。而且梦嘛,很混乱。虽然是海岛星球,但我知道,那个是另一个时空的日本。也是2017年吧。但是那个时空好像是抗美援朝中国打输了,战线拉到了朝鲜乃至中国东北和苏联,日本成了弃子没有得到美国的扶持。所以日本很穷。就比中国还穷。然后我去的好像又是东京???总之就安排了一个会说一点蹩脚中文的安妮妈妈来做我的助手。

    哎,反正就是非常混乱,你不能指望梦能符合逻辑。

    在梦里我是教授,但是所有人都はかせ、はかせ的叫,在梦里我没发现什么不对,醒了之后发现,教授和はかせ是两个词。写作所以我写的时候斟酌了下。现实世界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般不可能评上教授,但博士只是个学位倒不那么难。思前想后我还是把教授这个称呼保留了下来。

    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河伯吃童男童女的老套故事。梦里的安妮妈妈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她是我的助手。(其实小说初期我也是想把安妮妈妈写作自己的助手的,可是后来写着写着就忘了。)

    场景也不多,初见的时候。去雨中餐厅一次,乘船去海上考察,安妮妈妈被抓走后我在海边奔跑的一幕,准备去打海神,被安妮问妈妈呢的那一幕。然后乘着小船在海浪上摇摇晃晃,海上乌云密布,盯着狂风暴雨,还有最后死的时候。

    可惜原梦里为数不多的的场景却没被我写进去,雨中餐厅什么的。真的可惜。那个餐厅其实是完完全全在从下往上飘的暴雨海洋里,但是能呼吸。属于电脑特效都做不出来的那种。

    梦里没有大狗、没有念念、没有银这些个角色,只有教授,安妮,安妮妈妈。安妮也只是个四五岁的萝莉。后来醒来时一想,不对劲啊。安妮四五岁,那18岁的安妮妈妈得13、14就生下安妮了啊!这TM犯法呀,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呀!于是我绞尽脑汁,就把整个故事背景改成未来的科幻故事了。就仅仅是为了圆这个年龄差,把故事背景世界观给改了。

    大狗念念也是为了跑龙套,规划时心情好随便加的。写着写着就写成了重要的配角。

    然后梦里其实是有大叔和阿姨这两个角色的。就是收养安妮妈妈的人,我也住在他们家。等于说我们是住在一起。他们在梦里的面容非常清晰,就是我的父母。然后就是,安妮妈妈被抓走后,我为了去救安妮妈妈、要用到生物发电机,然后我就举着个大缸去袭击大叔(我爹)。大叔已经被我灌醉了,我正要砸下去时,被大妈(我妈)发现了,她哭着摇着头劝我不要这么做,我想为什么要为了救自己想救的安妮妈妈还要再牺牲一个无辜的人呢?于是我红着眼睛跑走了。回到仓库把那个黑科技生物能发电机扎进自己的肩膀。

    整理书类,然后4岁萝莉安妮来问我妈妈去哪了。我说:“教授这就去接妈妈回家。”然后安妮点点头。然后我开着船去海上,安妮妈妈其实是被村民抓走直接绑在船上的。而且也是昏迷了的。还有一幕就是船翻了。第三人称视角,海水没过安妮妈妈半身,就和电影里的一样。

    然后其实,海神真的是个大海怪,我根本打不过。梦里是我在风暴角上布好了引力增幅器,然后像艾克那样,一拉罐里的东西就能让时间回溯。黑科技是我从星球上带来的。而且真的也有个老师,在星球另一端告诉我,其实你包里带着的东西可以组装成黑科技。

    啊,我想起来了

    梦的美术风格非常像一部电影《时间机器》

    梦的结局其实非常荒唐。因为海神我根本打不过,一次次都被打死,淹死。在我精疲力尽,没办法回溯时。黑暗的天空中闪出一道光。飞出一个背着剑、全身闪着光的人到我面前。

    他是另一个时空的我,和我也长得一模一样。他对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我说:“呵,这就是你们的神么?”(此处隐喻上帝如来以及不可描述神)然后他拔出巨剑三两下把海神宰了,回头轻蔑地笑着说:“现在,我就是你们的神了。”

    说完,他就钻进时空裂缝跑了。

    我们的神刚上任就没了。

    大概意思是这样,信了千百年的神,说没就没。确实是挺毁世界观的一件事。只要把神宰了,那它向人类构筑的那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它向人允诺的一切谎言,应当也是不复存在的吧?(此处隐喻伊甸园世界观,隐喻凌霄宝殿世界观,隐喻地狱火狱和72颗葡萄干允诺)

    可这种时空裂缝里跳出一个人来把海神砍了。这种剧情根本没法写啊。太无厘头了。

    所以我用了比较人性化的手法,让我在前期布局的那些手法上。打败海神。

    说到底,这触及到了我的童年时期的阴影。对孤注一掷的恐惧。

    “孤注一掷”

    这个词说起来又长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暑假里得到了一台FC游戏机,小霸王其乐无穷!的那个。

    我超喜欢游戏机的!玩了各种关卡卡带后,有一天,我得到了一张“记录片”,就是有记录功能的大型卡带,整个卡带就只有一款游戏。

    我拿到的那张卡带是“勇者斗恶龙2”,然后卡带上贴着游戏“goldenaxe”的原画。我后来搜了下是个街机游戏,中文名叫战斧。

    那原画上三个人。一个矮人老头,一个只穿着三点式内衣的女战士。还有一个全身上下什么都没穿,只穿了条三角裤的肌肉男。当时这卡带的原画对我触动很深。

    我当时心里很惊讶:这……这……这什么都没穿,就光着身子,不会被自己的刀划伤吗?后面还有一条巨龙,那条龙的鳞片看起来就很坚硬,爪子一滑就能把光滑的肌肤划破的!他们为什么不穿盔甲?

    然后后来打开游戏后,忘了是哪一作,应该是我记串了。就是FC卡带的游戏开头,像素组成的CG,一个人在火山口上,龙飞过来,喷了个火球。那个勇者跳起来,躲避着火球。

    这个对我简直就是童年阴影。火山口那么大,这个勇者只有一把剑,一块盾牌,而且他只能一直躲避飞龙的攻击,也根本摸不到在天上飞的龙。火山下面全是岩浆。他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战斗???

    胜算简直就是0啊!

    他根本不可能打赢的!摸都摸不到!

    这种战力差距在童年的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相当于一个人拿着一把菜刀冲进枪林弹雨里。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还有一个是,小学时候,常常跑到隔壁哥哥家里看他玩电脑游戏。那时候他在玩一款叫做“梦幻西游”的网络游戏,回合制RPG。战斗时敌我排成两排,一人一刀这样的。当时我也试着玩过一点点,砍大海龟,砍完大海龟,它就会滴溜溜地转着飞到地图外面。

    退场。

    玩到10级就不能再玩了,因为需要钱充点卡了。

    直到后来,我看邻家哥哥玩的时候,看到他在和其他玩家打架。有的玩家被打败了之后倒在地上,有的玩家被打败之后,像野怪一样飞出了战场!

    我当时问他:“对面打的这些人也是真人吗?”

    邻家哥哥回答我说是的,我又问他:“那他们打输了号就没了吗?”

    结果他回答我说:是的。

    我那叫一个震撼啊。练级练到10级就已经不容易了,辛辛苦苦练到几十级的号,这一下就打没了???!!!

    删号了???

    想玩就要重新练起,从1级开始打大海龟。

    小时候的我对游戏没什么概念,是真的相信了。所以乃至后来看冰与火之歌里,就为了庆祝卡丽熙的婚礼,杂鱼们在婚礼上角斗玩出人命这种事对我的震撼是双倍的。辛辛苦苦从小孩长到大人,训练成勇士。就在这种无聊至极的场合,前功尽弃了。父母养育孩子投入的教育全部木大。

    太恐怖了。明白了代价的巨大后,我变得胆小,怕死。对“孤注一掷”打心里恐惧。因为命真的只有一条。稍一失足,就会删号。

    梦里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触动我,最让我有强烈情感想把它表达出来的部分。就是海神出现后,(这里梦里开始响起那首bogatyri)我怕死怕的要命,想回家。可是我回到家之后发现家里空荡荡的。

    安妮妈妈被抓走了。那,这个家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走到海滩上去,慢慢走着,背景音乐里bogatyri也在一直走。我的情绪就跟着音乐,一点点起伏,然后我真的怕的要死。

    那可是神啊。我不是去挑战。完完全全就是去送死!

    可我还是去了。

    这份心不畏死,就是我想表达的全部吧。其实很简单。所以说小说的核心篇章,在我看来毋庸置疑的是第74章。可是我并么有把那章写好,并没有。我对那一章很不满意,却怎么写也写不好。我心里想到的只有无言的动作,和脑海里的蒙太奇画面,还有纯粹的信息。太难了。我写不出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用《海岛星球的安妮妈妈》来暂命名的。后来思考小说名的时候,发现这首歌的名字不是就挺好的吗。WeLostTheSea,然后过了很久以后才发现,这是乐队的名字。这首音乐叫bogatyri!因为我很想当然的以外这串名字一样的是歌手。这段有含义的是音乐名。哈哈。

    然后我在《我们失去的那片海》和《我们失去了那片海》两个里又纠结了很久,问了个懂洋文的朋友。她推荐说用“的”吧。那我就用“的”了。

    写这玩意时最大的灵感来源1是洗澡,2是歌曲。现在我把一部分歌曲收进网抑云了。

    歌单的名字叫“WELOSTTHESEA”,但你直接搜WELOSTTHESEA是搜不到的。想听的话要搜索“我们失去的那片海”,然后点歌单,图标是应该就能找到。2020-02-02创建,2021-04-10开放的歌单。里面的歌我并不是都喜欢,有些甚至没点喜爱和收藏。只是一些是听到这些歌,想到了一些场景。更极端的有一首歌非常非常长,然后我听到了其中的短短一小节,想到了某一个sence。我也把它进去了。

    当然,小说最核心的音乐,自然是那首后摇“Bogatyri”啦。

    中满怀对死亡的畏惧,明明想要逃跑,身体却仍不受控制地踏尸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