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五十九章 李定国授课

第五十九章 李定国授课

    永历十二年的初夏,这个世间最小的御花园,绽放出帝国历史上最炫丽的光辉,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和军事家,漫步其中,谈笑间,拉开了帝国崛起的序幕!

    以上摘自:21世纪《剑桥通史》

    文华殿很近,两人穿过小小的御花园,走了百余步就到门口。

    朱慈煊为李定国打开了房门,请他坐在沫天波的位置上,又为他倒好了茶水,然后转身掩上了房门。

    “老师,今天给学生讲什么兵法?”待再回到李定国身边,朱慈煊便迫不及待询问起授课的内容。

    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在于前世的人际交往经验。

    像李定国这样性格耿直、出身军伍的技术男,骨子里向往的是自然洒脱,有啥说啥,对冠冕堂皇的礼节十有八九厌恶得很。

    自己直接开门见山要学本事兴许更能迎合他的欢心。

    果然,李定国见朱慈煊天真随意样子,也哈哈笑道:

    “殿下这就对了,为师听闻黔国公说,殿下平日里有明君风范,行事不拘泥礼节,如此甚好。殿下平日里与黔国公如何相处,与为师便怎么相处。

    为师可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自己面前还要藏着掖着,让为师去猜你的心思。”

    “学生谨遵老师教诲。”

    朱慈煊应了一声,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老师,今日讲什么兵法?”

    李定国皱了皱眉头,正色道:“兵法之说过于飘渺,殿下要精于兵道,需先了解兵甲器械,练兵之术,然后再慢慢学用兵之道。”

    “学生明白,”朱慈煊诺了一声,笑着又问:

    “学生昔日常听吴太傅讲老师用兵的故事,吴太傅说,老师乃是天降神将,经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把不可一世的建奴八旗大军打得哭爹喊娘。”

    朱慈煊兴致一来,开始给李定国拍马屁。

    不料这次马屁却是拍得不对。

    只见李定国连连摇头,正色道:

    “吴太傅过誉了,为师可没有他说得这般厉害。”

    顿了顿,又道: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虽然听着好听,但却是用兵大忌。”

    李定脸色肃然,凝望着嘴巴成O型的朱慈煊,重重说道:

    “殿下将来是一国之君,需牢牢记住,‘以正取胜,方为王道’。至于奇谋诡计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无奈之举罢了。”

    朱慈煊前世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认为影响战争的胜负是奇谋和勇略,从未听过这番言论,心中一震,忙拿起笔,认真说道:“老师且等会讲,学生要记录下老师的一些话。”

    这是朱慈煊践行一位创业前辈的名言,

    尊重一个人,莫过于认真倾听,然后记录下他说的话。

    果然李定国呆住,先前肃然的神色瞬间不见,然后转过去,竟然用衣袖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朱慈煊不由大为震惊,李定国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

    但李定国真是感动了,

    这种感动比昨日听到朱慈煊的赞美更加浓烈。

    他一生征伐,无论是他的敌人满清朝廷,还是他庇佑的大明皇帝都对他敬重有加,将他奉若神明;

    但这些敬重丝毫不能令他感动,反而令他感到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落入文人口舌,成为第二个曹操,第二个孙可望。

    李定国望着朱慈煊认真写着自己的话,心中忽然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宁静。

    这一刻,仿佛远离了战场的硝烟,远离了朝堂的勾心斗角。

    这一刻,做一个老师吧。

    如果我李定国无法用兵法安邦定国,就让这个孩子替我完成这个理想。

    过了好一会儿,李定国的心神回到了课堂上,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纸,上面写满了文字。

    卷纸上还有墨香,料想时间并不久。

    李定国将卷纸摊开在桌上,指着上面的第一句话,念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接着问道:“殿下可曾听过这句话?”

    这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语,朱慈煊自然听过,当即点了点头。

    李定国笑了笑,问道:“殿下可知,为师为殿下第一次授课,偏偏选了这句话作为开首?”

    朱慈煊心中大喜,自己装逼的时候又到了。

    朗声道:

    “学生听闻,孙子兵法是军神孙武呈送给吴王的礼物,而老师适才说的这句话正是孙子兵法的开篇之语。

    学生认为,孙子兵法虽然是兵家第一奇书,但这句话并非说给领兵打仗的将军所听,而是说给君王听的。

    老师开首便将这句说说给学生听,是希望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好的君王。”

    他担心李定国怀疑,不敢把说得太满太好,所以言语给人的感觉似懂非懂,却又直逼要义。

    “殿下说得虽然不甚明白,但已经大体说出了为师心中的念想,殿下年年轻轻有这般见识,已属不易。”

    李定国言辞不似黔国公那般婉约,直言不讳的道出了朱慈煊言语的不足,却也肯定了‘他抓住了言语的要害’。

    “都是吴太傅和黔国公教导有方,”朱慈煊很知趣的将功劳给了两位老师。

    李定国满意的点了点头,续道:

    “殿下对于兵者已经有了了解,接下来为师给殿下讲讲《武经》里面的兵甲知识….”

    朱慈煊知道,兵甲知识属于硬货,来不得半点虚假,于是认真倾听起来。

    李定国不愧是兵法大家,先讲了兵甲的分类,然后讲了兵甲的历史,侃侃而谈,很快就过了一个时辰。

    待到申时结束,李定国停了下来,布置了课后作业,竟然和沫天波一样,还是抄录经文。

    抄录《武经总要》第一卷!

    看来,自古以来老师教书的方法都差不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