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六十三章 引导MBA案例教学

第六十三章 引导MBA案例教学

    沐府东侧,先前是沐家最为隐秘之地,如今却成了大明太子的临时行宫,即使是沐家之人也不能擅自闯入。

    此时,在太子临时行宫,郁郁葱葱的古木下,

    一个光头少年正与一位一袭长衫、头戴方巾的儒生喝着茶水。

    光头少年正是大明太子朱慈煊,而儒生却是太子的兵法老师,大明晋王李定国。

    “本来为师想着这本《武经》得讲两个月,却没想到殿下聪慧勤奋,不过二十日便讲完了。待为师好好想想,接下来该讲什么。”

    朱慈煊自开始听李定国的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规规矩矩,不问《武经》之外内容,此时见有机可乘,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忙道:

    “老师常说,用兵之道,贵在实战,否则学得再好也是纸上谈兵,成了第二个赵括罢了。”

    “殿下所言在理,”

    李定国点了点头,皱了皱眉头,为难道:“可殿下乃是万金之躯,这征战沙场的事情还是交给将士们就行了。”

    “学生想请老师讲解亲身经历的战争,然后将武经中的兵法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兵书上讲的道理。”朱慈煊见李定国并不排斥,忙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这种战争实战讲解,就像管理学里面的MBA案列解读,是前世军事教学最核心的教程之一,也是前世军事战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最能提升指挥官水平的环节之一。

    李定国所处的时代,除了戚继光、俞大猷极少数人外,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将精力集中在科举上,很少有人专注于军事理论的研究,每个将军的用兵技巧更多依靠的是个人的天赋和战争经验。

    朱慈煊除了想提升自己的实战水平,更多的是想通过李定国参与的战争进入李定国的内心世界,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

    这对于即将参与历史大洪流的自己来说,太重要了。

    李定国虽然善于用兵,但军事教学水平并非其所长,听了朱慈煊的建议,凝神想了一会儿,大笑道:

    “殿下的这想法好,待为师好好想想该讲什么大仗?”

    他的脸色红润起来,似乎回忆起了昔日激动人心的时刻,

    过了好一会儿,才悠悠道:“为师这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数不胜数,但能够给殿下讲的也不过是三场而已。”

    “老师口中所说的想来就是击杀孔有德的桂林之战;击杀多尼亲王的衡阳之战,还有兵败广州的新会之战。这最后一场战役终究是败仗,暂且不提,还是先听老师的光辉战例吧。”

    朱慈煊稍一思索,便拍手笑道:“老师二撅名王,桂州之战逼得孔有德那汉奸自杀,真是大快人心,老师就先给学生讲讲桂林之战吧。”

    在朱慈煊心中,孔有德对于汉人的危害超过吴三桂。

    当时孔有德带着万人投降满清,给满清带去了满清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以至于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满清立国后,孔有德受封恭顺王,并且作为汉官代表劝进。以后满清对明战争中,孔有德也大多参与其中,当是恶贯满盈。

    “好,”李定国大笑了几声,道:“殿下且等等,让为师想想该怎么讲才好,否则殿下听起来可能不甚明白。”

    朱慈煊想起前世的MBA案例教学都是采取小组讨论模式,建议道:“学生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殿下有什么好主意,快快讲来听听,”

    李定国正愁没有好的教学方法,他与朱慈煊接触已经有些时日,见他常有奇思妙想,不禁求教起来。

    “学生也没什么好的法子,“

    朱慈煊摇了摇头,笑道:“但黔国公见多识广,兴许有好的想法,不妨让学生请黔国公老师过来问问。”

    他想拉黔国公过来一起讨论,顺便补充信息,但不能直接提出来,便找了个借口。

    李定国自然不会想到这些,想都没想,便应道:“好,那就请殿下去请黔国公吧。”

    朱慈煊接了命令,出门直接找到沐天波,道明了缘由,并希望他留下来参与桂林之战的讨论。

    沐天波虽然不甚明白朱慈煊的原因,但他跟朱慈煊的感情跟父子一般,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

    两人一到太子学堂,

    沐天波便厚着脸皮向李定国提了要求,

    “晋王,沫某有个不情之请。”

    李定国很是奇怪。

    沐天波道:“适才听殿下讲,晋王要讲桂林之战?”

    李定国点了点头。

    沐天波言辞恳切道:“沫某听闻,此战之后,清廷对晋王之师视为猛虎,即使是三大藩王也是闻风而逃。

    沐某心中对此战心仪已久,可惜一直是道听途说,未能一窥全貌,今日听到晋王要亲自讲解。

    沐某也就只能拉下这张老脸,想沾点自己学生的光,留下来一起听听,也好了却一件心事。”

    “哪里,哪里,”

    李定国听得心花怒放,谦虚了两句,问道:“定国口才拙劣,这战场上的事情讲起来只怕苦闷得很,殿下未必喜欢,不知黔国公有什么好的法子?”

    沐天波早已经听了朱慈煊的建议,笑道:

    “沐某有个法子,晋王一边讲解,每讲解到关键之时,便向殿下提问,若是殿下为统帅,该当如何?

    待殿下回答之后,晋王再悉心指导,如此殿下便能参与其中,渐渐能领悟晋王的用兵之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