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八十二章 呐喊吧,兄弟(上)

第八十二章 呐喊吧,兄弟(上)

    大明万里河山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便是晋王和蜀王两位老师一同在山顶上高声呐喊。

    摘自《明光武帝语录》

    第二日是刘文秀的水军课程,地点在昆明城郊区的江边。

    当朱慈煊和沫显亮抵达之时,发现除了蜀王刘文秀外,还并肩站着一人,定睛一看,赫然是晋王李定国。

    这时,刘文秀正在看着书信,李定国却是望着江水,背对着朱慈煊,没有出声。

    朱慈煊心中一凛,忙领着沫显亮上前叩拜道:“学生拜见两位老师。”

    待见他们两人转过身来神色欣喜,登时松了一口气,笑着问道:“两位老师难得聚在一起,想来定有开心事情与学生说。”

    李定国罢了罢手,笑道:“殿下来了,四弟,将祁三升将军的书信给殿下看看,也让他高兴高兴。”

    刘文秀道了声好,将手中书信递给朱慈煊。

    朱慈煊见信纸上字迹血迹斑斑,竟然是一封血书,不由大惊,又看书信上字迹歪歪斜斜,显然并非读书人所书,更觉诧异。

    再看书信上内容,很是简略:

    西府:

    国主、西府,旧主义均。今西府尊永历为明主,名正言顺,我等亦有所依,当遵西府之调为正。诸将皆从,今日起从川蜀入滇。

    龙骧营总兵祁三升拜上。

    朱慈煊看了心道:“祁三升作这决定风险可不小,从川蜀入滇需经过孙可望地盘,倘若孙可望从中阻拦,那可艰难得很。”

    历史中孙可望获悉后大怒,派兵追击,祁三升且战且走,辎重丢失殆尽,终于到达昆明。永历帝深表嘉许,封为咸宁伯。

    于是大赞道:“祁三升将军真乃义士。”

    原来,自李定国将永历皇帝和朱慈煊从安龙救出,在昆明安营扎寨,孙可望和李定国便都在各自争取自己的部将,以作集结兵力的部署。

    祁三升是李定国旧属龙骧营总兵祁三升驻扎在四川,孙可望为了抓到这支军队,令三升率部赴贵州遵义镇守。李定国也下令调三升赴滇。祁三升绝接受孙可望使者传达的命令,率部向云南进发。

    “是呀,祁三升将军的确令为师佩服的很,不过这也得力于陛下的恩德和晋王的声望,”刘文秀夸了当今皇帝和李定国,转而担忧道:“只怕秦王不同意,会派兵追击。晋王需尽快派部将接应才是。”

    “四弟放心,哥哥我已经派了靳统武与李嗣兴前往接应,”李定国微微颔首,又叹息道:“此乃人心所向,希望秦王也能早日明白。”

    “老师不用担忧祁三升将军,昨日仙人托梦学生,说祁三升将军很快就会平安抵达昆明。”朱慈煊见李定国神色转忧,便借着前世历史知识安慰起来。

    李定国欣慰笑了笑,转向江面,又深深谈了口气。

    刘文秀低声道:“看来晋王还是担忧秦王一直执迷不悟。”

    “是呀,”李定国苦笑道:“虽然陛下已经对晋王作了百般退让,但秦王却仿佛置若罔闻,而且还变本加厉了。”

    刘文秀也深深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李定国忽然笑道:“四弟,听说仙人托殿下教了你一招解除平日烦闷之法,今日哥哥我也气愤得很,不如也来学学。”

    刘文秀一怔。

    “好呀,”朱慈煊却拍手大笑,拉住李定国手朝刘文秀大笑道:“老师,今日也不练游泳了,两位老师就带着学生登山好了。”

    刘文秀呆了一会儿,大笑道:“好。”

    于是朱慈煊带着沫显亮随着李定国、刘文秀前往三尖山。

    同前日不同的是,众人一到山脚,李定国便大笑道:“四弟,我们来比比脚力如何?”

    不待刘文秀答应,便一人遥遥领先,带着几个护卫跑了上去,很快不见踪影。

    刘文秀并未追上去,还是同前日一般,走在朱慈煊、沫显亮的后面。

    待到了前日的小山顶,李定国朝刘文秀道:

    “还是四弟考虑周到,哥哥我一时兴起,却是忘了殿下和显亮侄儿的周全。”

    刘文秀笑道:“晋王艺高胆大,总能一马当先,抢先为陛下和殿下扫清前面的风雨之阻,文秀没有这本事,只能守候在殿下左右,如何能与晋王相比?”

    “蜀王在晋王面前可真是谦逊呀,”朱慈煊听了暗暗吃惊,心道:“他如此谦虚,不知道一直如此,还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当即拉住刘文秀手,踏步上前,又拉住李定国手,笑道:“两位老师,你们两兄弟上次一起登山是什么时候?”

    刘文秀脸色一呆,又笑了笑,显然回忆起了昔日年少的时光。

    李定国却是感叹道:“若非殿下提醒,为师都不敢相信。为师与四弟上次一起登山已经是二十三年前的事情了。”

    “是呀,想不到晋王还记得,”刘文秀感叹了一句,与李定国对视一笑。

    朱慈煊见好就收,打断了他们的思绪,大叫道:“两位老师,我们开始喊了。”

    说着,自己抢先‘啊,啊,啊’喊了起来。

    李定国哈哈大笑,也跟着喊了起来,最后喊的才是刘文秀。

    他们两人开始只是‘啊,啊,啊’的喊着。

    突然,李定国摇头道:“这样喊的可不过瘾,”

    于是改口用陕西方言大骂道:“孙可望,你这个二球货!孙可望,你就是个二球!”

    ….

    李定国一连骂了孙可望十多次‘二球’,哈哈大笑道:“殿下,你这法子果然痛快得很。”

    又朝刘文秀道:“四弟,你别光顾着啊了,你想骂谁便直接骂出来就是,这一直憋在肚子里,万一憋出个病来,那可不划算。”

    “好,”刘文秀脸色激动,也跟着李定国骂了孙可望起来。

    他的中气本来不如李定国充沛,但骂孙可望起来,声音却是大了不少。

    朱慈煊嘀咕道:“老师不是说要拉拢孙可望吗?你们如此破口大骂,传到孙可望耳中,岂不是跟孙可望撕破了脸?”

    “他奶奶的,”李定国又骂了一句,苦笑道:“那孙可望都已经为我跟四弟量身打造了刑具,我跟四弟不过骂他几句二球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