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八十九章 左右为难

第八十九章 左右为难

    第二日,朱慈煊顾不得叫上沐忠显相陪,便拉着沐忠亮和杨娥来到这家奇怪的店铺。

    那女主人见到朱慈煊很是开心,笑着问道:“小兄弟,你那礼物送出去了?”

    朱慈煊道:”送出去了。”说完抓了抓自己后脑勺。

    女主人笑道:“怎得不带那女孩来?”

    朱慈煊脸色一红,不敢说出真相,笑着问道:“请问姐姐,这玻璃水晶剑还有吗?”

    女主人笑道:“倒是还有一把。”

    说着从里屋又取了一把出来,和昨日赠给自己的一模一样。

    朱慈煊笑道:“这两把剑怎得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那是自然,”女主人笑道:“这玻璃宝剑一共只有两把,是我爹爹专门托人为我打造的。”

    朱慈煊惊道:“如此珍贵之物,姐姐怎得送给小弟?”

    女主人苦笑几声,瞧了正在看经文的书生一眼,道:”算了,这两把剑,留着也没什么用?”

    说完将玻璃宝剑放到朱慈煊手中。

    朱慈煊收下了宝剑连连道谢。

    那女主人送了宝剑,又叮嘱他要带那女孩来见她,便回了里屋。

    朱慈煊稍稍停留片刻,不见女主人出来,便自行离去。

    这日一回到宫中,王皇后的贴身宫女阿雪便请他过去。

    朱慈煊见阿雪神色奇怪,询问究竟。

    阿雪却是笑而不语。

    他心中奇怪,来到王皇后居住的乾清宫,还未进去,便听到里面一阵欢声笑语。

    朱慈煊进了屋,见王皇后旁边坐着一位年龄相若的妇人,正一脸慈爱得望着自己。

    “儿臣拜见母后。”朱慈煊上前给王皇后行礼。

    “煊儿,快来拜见晋王夫人,”王皇后朝朱慈煊招了招手。

    ”师娘他们已经到了,何时到的,怎得自己没有接到?“

    朱慈煊暗暗纳闷,忙朝李定国夫人叩拜下去,磕了三个响头,以叩拜师娘的礼节行了跪拜礼。

    李定国夫人脸上喜悦不已,连忙站起来扶住朱慈煊。

    朱慈煊起身问道:“怎么不见小师妹?她也来了吗?”

    王皇后嗔怒道:“晋王千金乃是大家闺秀,哪会跟你一般到处乱跑?跟个野猴子一般。”

    “哪里,哪里,”李定国夫人笑了笑,对朱慈煊赞道:“王爷每次提起殿下,都是赞许得很。只是女孩子家正在家里学习女红,不愿意出来。”

    王皇后笑道:“姐姐真是教导有方,改日妹妹我亲自上门拜访,到时候再见见晋王千金。”

    朱慈煊却是皱起了眉头,心道:

    “难道李嗣兴多年没有回家,他的妹妹早已经被调教成了温良的淑女?

    对呀,古代女子,喜欢舞蹈弄枪的很少,李定国虽然是军戎出身,却也是算是大家,加上平日里都是他夫人在家管教,养出的女儿多半也是古代娇滴滴的淑女。

    不管如何,既然来了,总要巴结巴结才行。”

    于是恭恭敬敬道:”师妹来了,学生这做师兄的自然要尽地主之谊,明日学生便亲自拜访小师妹,请他到昆明城游玩。”

    李定国夫人见朱慈煊彬彬有礼,脸上更显喜爱,却不知为何拒绝了朱慈煊的一番好意,笑道:“王爷家教甚严,如今小女年龄也大了,便不允许女孩子家私下见客。”

    “阿啊,自己怎的忘了,古代女子,未成年之前,称为待字闺中,可不许随便出门,”

    他心中暗暗悲叹,“想不到晋王的女儿也是如此,这便是世俗的力量,由不得自己。”

    王皇后脸上笑容更胜,笑道:“姐姐,那便等晋王回来,然后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若是他们投缘,妹妹倒是有个想法。”

    定国夫人脸上笑得更加灿烂,道:“皇后娘娘请讲。”

    王皇后笑道:“若是他们两个孩子投缘,便让他们订下婚约如何?”

    定国夫人脸色大喜道:“一切听皇后娘娘的吩咐。”

    朱慈煊脑子猛地一片空白,心中顿时难受得很。

    他本来对这段姻缘也没觉什么,毕竟帝皇的婚姻自古以来便是与爱情不相关;可是今日白天见了那个小女孩,便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自己无论如何应该娶那位女孩才对。

    正想着,

    王皇后打断了他的思绪,笑道:“煊儿,母后可听说你这几日都在忙着准备送一份特别的礼物给你的小师妹呢?如今礼物可准备了好了?”

    朱慈煊心道:“这玻璃宝剑本来是给舞蹈弄枪之人的,她如今学了女红,自然不会喜欢,”

    但转念又想:“不喜欢也好,兴许她瞧我不顺眼,便不同意这门婚约了。我朱慈煊堂堂穿越之人,凭着本事化解李定国和刘文秀的矛盾,难道还要依托妇人之手?”

    于是回到自己居所,取了玻璃宝剑呈给了李定国夫人。

    李定国夫人见到镶着水晶的玻璃宝剑,脸上神情不定,禁不住连连叹道:“殿下真是有心之人。”

    王皇后却是斥责道:“煊儿,你怎么送宝剑给女孩子家?”

    朱慈煊解释道:“孩儿以为将门虎女,老师乃是一代战神,他的女儿之人也喜爱宝剑之物。”

    “胡闹,真是胡闹,”王皇后起身从定国夫人手中取回宝剑,歉意道:

    “小孩子家光想着讨好晋王这个老师,哪里晓得我们女孩子家的心思,改日妹妹替煊儿准备一份厚礼,还请姐姐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李定国夫人没有阻拦,脸色颇有点尴尬得笑了笑,道:“皇后娘娘说得在理,小女的确不喜欢宝剑之物。”

    朱慈煊上前从母亲手中取回玻璃宝剑,朝李定国夫人道:“师娘,既然小师妹不喜欢宝剑,待学生再为小师妹准备一份其它礼物。”

    李定国夫人笑呵呵得望着朱慈煊,欠身道:“那就有劳太子殿下了。”

    朱慈煊自从见到自己喜欢的小女孩,开始有点恐惧于李定国女儿的见面,连带着也有点恐惧李定国夫人,

    于是找了个借口道:“母后,师娘,孩儿还有老师布置的学业要完成,就不在此叨扰了。”

    王皇后眉头微蹙,正欲出言相劝。

    李定国夫人起身道:“太子殿下学业要紧,待晋王回来,师娘一定带你小师妹来拜见皇后和殿下。”

    朱慈煊又朝李定国夫人行了大礼,这才离开。

    朱慈煊回到自己文华殿,拿出《资治通鉴》抄录起来。

    不料才抄写了几行,脑海里便不停晃动着那个小女孩的身影。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朱慈煊仍然寸笔未动。

    “殿下,”

    朱慈煊忽然听到一阵轻轻的叹息声。声音竟然来自护卫杨娥。

    “杨护卫何故叹息,”朱慈煊虽然与杨娥是主从关系,但在他心里,杨娥是心怀大义的侠女,地位可比他这个太子爷高多了,他从未听到杨娥叹息,因此一听到便立刻收回了心神,问了起来。

    杨娥受宠若惊,呆了一下。

    朱慈煊笑道:“杨娥姐姐,你我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在小弟心里,却是姐姐,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杨娥眼睛一红,道:“那杨娥就想到什么说什么,殿下莫要怪罪。”

    朱慈煊道:“姐姐但说无妨,小弟听着便是。”

    杨娥正色道:

    “杨娥世代习武,不认识什么字,也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但侥幸能常伴国公大人左右,学了一些忠义之道。

    国公大人一心为国,十多年来一直盼望着我大明出一位明主,能带领我们大明的百姓重回中原,可惜始终未能得偿所愿。如今遇到了殿下,国公大人才终于见到了我大明的希望。

    可是现在殿下却因为一个小女孩便失魂落魄,竟然连学业都顾不上了,难道殿下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志向吗?

    杨娥想到,若是国公大人知晓这些,定然失望得很,就忍不住叹息起来。”

    “杨娥姐姐一席话真是当头棒喝,令小弟大感羞愧,”

    朱慈煊虽然心里敬重杨娥,但也只是敬重她的品德,如今听她娓娓道来,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不由对她刮目相看,当期朝她拜了一拜,道:

    “三人行必有吾师,以后还请杨娥姐姐多多提醒,免得小弟误入歧途。”

    “殿下这是要折煞卑职吗,”杨娥连忙扶起朱慈煊,神情有些惊慌失措,请求道:“这姐姐两字,杨娥实在愧不敢当,还请殿下收回。”

    朱慈煊知道古代尊卑之分很严,自己这般礼待她兴许会害了她,于是道:“好,慈煊遵命便是。”

    杨娥又笑了笑,问道:“殿下很想见那位小女孩吗?”

    朱慈煊点了点头,又遗憾道:“可惜不知道她名字,否则倒是可以让老师帮忙找一下。”

    杨娥笑了笑,道:“殿下若是真想见,不如明日再去碰碰运气,兴许还能遇见。”

    又叹气道:“若是遇不到,那便是天意如此,殿下也不必纠结与此了。”

    朱慈煊大喜道:”那好呀,明日请姐姐陪我。“

    他心里有了寄托,便开始静下心来继续抄录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