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18章 游说大将吴三省(上)

第118章 游说大将吴三省(上)

    朱慈煊虽然早已猜到了结果,但心却一直悬浮着,生怕出现什么意外,直到见李定国落锤定音,这才完全安定下来,长长舒了口气。他挽住李定国左臂,走到桌子边,指着已经画好的骷髅头位置——也就是磨盘山伏击战的入口,认真问道:“老师可曾想好了第一伏击位置的主将人选?”

    “第一伏击位置的成败关系到整场战役的胜负,担任之人需性格稳重、坚毅、足智多谋而且不畏生死,为师手下虽然勇将不少,但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定国神色凝重,摇了摇头,忽地朝朱慈煊笑道:“听闻殿下平日里与军中诸将多有来往,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老师见笑了,“朱慈煊不由倒退了数步,忙迭挥手推辞道:“学生久居深宫,甚少有机会结交军中诸将,如今勉强算来,也就认识马宝将军和吴三省两位将军,如何敢来向老师推荐人选?”

    李定国呵呵笑了几声,没有回话,又垂头细细思考起来。

    朱慈煊等了一会儿,见李定国仍然沉默不语,便笑道:

    “马宝将军勇敢威猛,善于攻伐;吴三省将军沉稳老成,善于防御,学生斗胆推荐他们两人参与此次伏击之战。”

    “三省跟随为师征战多年,自然是合适的人选,”李定国提到吴三省,脸上的神色轻松自信,但转而又道:

    “说来惭愧,虽然为师对马宝将军的大名久有耳闻,却从未有机会一同征战,不过他既然能得到殿下的赏识,想必定然有非凡之处,为师准许就是。”

    “多谢老师恩准,”朱慈煊本来担心马宝是孙可望的旧部,被李定国猜忌不用,此刻见李定国已然同意,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道谢。

    “殿下无须客气,”李定国摆了摆手笑了笑,又提醒道:

    “不过马宝将军乃是陛下的护卫统领,若是参与此次伏击战,还需得到陛下恩准才行,否则为师可是万万不敢应承的。”

    “多谢老师,此事就包在学生身上好了,”朱慈煊拍了拍自己胸脯,将这游说自己老子永历皇帝的事情担当下来。

    说完,朱慈煊从怀中取出三个锦囊,交到李定国手中,笑道:

    “这是太祖老人家托梦给学生赠送的锦囊,说若是老师中途有疑惑之处,可以在第一日打开第一个锦囊,第二日打开第二个锦囊,大胜之后打开第三个锦囊。”

    李定国将三个锦囊紧紧握在手中,肃容道:

    “定国定不负太祖老人家所托!”

    朱慈煊见李定国如此严肃,打趣道:“不过兵无常势,兴许老师用不上也有可能。”

    “不对,不对,”李定国却没有笑,而是认真说道:”无论如何,这第三个锦囊是一定要打开的。”

    朱慈煊不禁拍手大笑起来,他见游说李定国已经成功,便起身行礼告辞:“老师,学生要去游说吴三省和马宝将军,先行告辞。”

    李定国哈哈笑了数声,挽着他手将他送了出门。

    朱慈煊辞别李定国,便匆匆忙忙得拜见了他的另外一枚重要棋子吴三省将军。

    吴三省原来是李定国账下的总兵,以忠厚善守流传于世。昔日孙可望叛乱,吴三省随同靳统武负责守护昆明。孙可望手下大将朱胜、马宝率万一万精锐偷袭昆明,准备与昆明城中的守将王尚礼里应外合,一举抓获永历皇帝朱由榔。

    当日昆明城中守军不过数千,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大军正在数百里外与孙可望主力交战,远水难救近火,一时之间朝廷山下乱作一团,人心惶惶。

    朱慈煊借助历史知识知道马宝与手下将士均有归降之心,便在一番口若悬河之下,单刀赴会,前往游说马宝。吴三省被朱慈煊感动,担任了自己的护卫统领。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法不谈的朋友。朱慈煊见吴三省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研究阵法,于是便寻了个缘由,将戚继光的鸳鸯阵法、三才阵法等传了给他。

    虽然戚继光的兵法已经成书,但其中的鸳鸯阵法对于大规模战场厮杀并不适用,因此吴三省只是听说,并不懂得其中缘由。他天性喜欢防御类阵法,对冷兵器时代防守之王的鸳鸯阵法自然喜欢得很,很快便掌握阵法的精要之处。

    朱慈煊传授吴三省阵法,除了惜才爱才之心,还有自己的私心,想待击退进犯云贵的满清主力后,便留吴三省担任自己的亲兵护卫队长,而鸳鸯阵法在冷兵器时代在防御方面堪称巅峰。

    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慈煊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失败,知晓云贵很快沦陷的朱慈煊不得不将求生的希望寄托在磨盘山伏击战上。

    伤心之余,却是提醒了朱慈煊,让他意识到兴许自己能借助鸳鸯阵法在磨盘山伏击战中发挥奇效。

    于是,他第一时间将这想法与自己的心腹老师沐天波进行了沟通分享,沐天波也是懂兵法之人,登时拍手叫好。

    得到了黔国公沐天波的支持,师生二人便以组建太子亲卫队的名义,以三寸不烂舌头说服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和晋王李定国,从军中征集了五百名士兵开始训练,又让吴三省担任训练的统领。

    这鸳鸯阵法对士兵的要求颇高,需要高度讲究纪律和极强的忍耐力,经过多次淘汰,如今留下的只有一百五十名。

    朱慈煊还没有见到吴三省,就远远听到营帐外的操练之声和呐喊之声。

    “这吴三省,今日又找了哪个将军的手下来试炼阵法了?”朱慈煊好奇心大起,加快了脚步。

    待他进了吴三省的驻地,见操练场上多了一两排大石头,在大石头的里侧,有两队士兵正在对阵厮杀。

    只是攻守比例却很是悬殊。攻击端的士兵长长的一排,足足有数百多人,而防守端的士兵只有十二人。但偏偏这一百多人奈何这十来人不得,而且队伍松动,竟然有了落败迹象。

    鸳鸯阵法在狭窄地形,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阵法,怪不得昔日能令倭寇威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