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32章 吴三桂的野望(四)

第132章 吴三桂的野望(四)

    吴三桂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心中暗暗诧异: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在这偏僻之地回忆少年之事,难道我吴三桂真得老了么?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知天命?”

    他心中陡然一寒,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侧身望了望夏国相,沉声道:

    “国相,这队伍怎得这么慢?“

    夏国相心中一凛,低声道:“适才国相见父帅陷入了沉思,又见军中将士士气低沉,因此号令三军放慢脚步,还请父帅责罚。“

    “罢了,这怪不得你,就地歇息半个时辰,然后加速行军,”吴三桂对夏国相很是宠爱,点了点头。

    “夏国相领命!”

    “王爷有令,全军就地歇息….”

    “对呀,我是王爷,大清的平西王,“吴三桂心中莫名苦笑数声,翻身下马,他望着巍峨的高山,轻轻叹息道:“人生如梦,想不到一幻三十年了。”

    他的记忆之窗仿佛受到了一股不可控制的力打开,再也关闭不上,又回到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三十而立的他,成了人臣巅峰的平西王爷,不过不是大明的王爷,而是大清朝的王爷!

    。。。。。

    自大明太祖皇帝振臂高呼,以雷霆之势扫清宇内,一举夺回离开汉人怀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山海关通过京城的样子便从未改变过。

    十五年前,京师告急,辽东的督师大人两日两夜急行军救援京师,苦战数日,终于解了京城围困之难。

    此时,京师二度告急,也有一只队伍前往救援京师的路上。

    不同的是,这只队伍却是走走停停,从接到京师的急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日,行程还不到一半。

    一样的路程,一样矫健无敌的辽东铁骑;唯一不同的便是队伍的主帅已经变了!那个忠心耿耿的大明督师已经不在,那个梦幻成为救世英雄的追风少年也已经不在,如今这只辽东铁骑的统帅已经是年少成名、站在权力巅峰、心中只有权力和欲望的大明平西伯吴三桂。

    随着,祖大寿和洪承畴的投降,三十而立的吴三桂成了辽东第一将军,前几日他突然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受封平西伯----那是圣人王阳明平了江南大乱才有的封赏,即使是大明战神戚少保都没有过的待遇。

    吴三桂心中却没有了丝毫的喜悦和感恩,因为他明白,论忠贞和能力,自己远不如督师大人,即使是投降的舅舅祖大寿、战死的卢东升也稍逊不少;皇帝陛下对他的封赏,不过是因为他手中有兵,手中一直掌控着一只五万精锐的铁血之师。

    救驾之功,自然不能错过,但十五年前那一幕他不会忘记,他的督师也是救北京城,结果被冤杀了。

    想到这,他的心中抖了一抖,心中莫名的恐惧。

    “大帅,如今距离京城两日行程,如果急行军,明日便可到了。”身边的谋士刘玄初轻轻提醒。

    吴三桂轻轻嗯了一声,望着遥望无际的苍穹,心中激动万分。

    皇帝陛下自然是要救的,但必须要恰到好处;太早,皇帝和北京城的百姓觉得我勤王乃是理所应当之事,不仅不会对我感恩戴德,反倒会生出许多莫名怨言。嘿嘿,若非昔日督师大人不急行军,等到北京城破未破那一刻,只怕北京城的百姓不仅不会如此恨他,反而会将他供作活菩萨。

    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我吴三桂应该趁此捞取一飞登天的大好机会,即使是封侯拜相也未尝不能。

    他侧过头望着自己的谋士刘玄初道:“先生,你与京城来的使者交往颇多,你觉得这北京城可以守多久?”

    刘玄初是江南人士,跟吴三桂算是半个亲戚,他科举失利后便投奔了吴三桂,成了吴三桂的中军文书,由于屡屡定计破敌,颇得吴三桂的信赖。

    “启禀大帅,京城的使者说,李贼的兵多势众,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已经危在旦夕,若是按照日子算,只怕守不住几日了。”

    “先生未免太书生意气了,京城里出来的人说话哪能信?”吴三桂神色变了变,冷冷哼了一声道:“北京城,那可是成祖皇帝费了百万人力所建,凭那群贼军,就一个月,他们能攻下,真是笑话。本帅听先生说过,昔日仁宗皇帝以万人面对百万大军都守城数月…”

    “大帅,今时不同往日,”刘玄初神色焦虑,催促道:“昔日仁宗皇帝虽然兵少将寡,但全城上下齐心协力,自然可以抵御百万大军;但是如今北京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官员将士都有通敌卖国之心,玄初只怕有人抵御不住李贼的诱惑,大开城门,投降了李贼。”

    “哈哈,先生说笑了,大明的官员再不济也不会那么不长眼睛,投降那不成器的反贼,”吴三桂挥了挥手,朝着旁边亲卫,带着不容置疑口吻喊道:

    “传令下去,全军原地歇息。”

    “大帅且慢,”刘玄初着急得汗如雨下,阻止道:“北京城如今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再等了。”

    吴三桂摸了摸自己带着伤疤的鼻子,坚决地摇了摇头道:“先生多虑了,老父亲一家还在京城,三桂比先生还要心急,只是这世道,为将者,需得小心翼翼才行。”

    “大帅,你,你会后悔的,”刘玄初长长叹了口气,跳下了马,远离了吴三桂左右。

    “这个刘玄初,真是不识好歹,”旁边的亲卫不失时机骂了一句。

    “不得对先生无礼,”吴三桂恨恨瞪了亲卫一眼,挥手道:“待打完仗,你自己到军中领十板。”

    “是,大帅,”亲卫恭恭敬敬得领了罚,又问:“大帅,这次大军需歇息多久?”

    吴三桂瞧了瞧在半山腰上的落日,笑道:“天色已经深了,听说李贼狡猾如狐,喜欢用伏兵,今晚就在此地安营扎寨,明日再出发。”

    “大帅深谋远虑,小的佩服,”亲兵传令前,又躬身拍了吴三桂一个大马屁。吴三桂很是受用,登时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