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170章 围魏救赵,多尼撤军(下)

第170章 围魏救赵,多尼撤军(下)

    多尼被阿福的一席话说得心动不已,深吸了口气,假意怒斥道:“你这奴才,真是一派胡言,不是还有平西王吗?“

    阿福谄媚道:“平西王虽然功大,但说到底都是我大清朝的奴才,如何能和自己主子相比?”

    多尼听得心花怒放,登时命令阿福道:“你小子平日里傻傻的,适才说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你这就去通知杜兰,命令他撤军。”

    阿福听了一怔,旁边的阿来上前提醒道:

    “主子,奴才听说这些当兵的信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万一多兰贝勒寻理由抗命拖延,只怕又会费不少功夫。若是期间贼兵和刺客大举进攻,奴才担心主子的危险。”

    阿福瞧了阿来一眼,连连附和道:“奴才也是这般认为。”

    多尼心中也有此担心,被人提出来,心里舒服了许多,问道:“那你们觉得如何?”

    阿福抢先应道:

    “奴才觉得,主子乃是三军统帅,就算多兰贝勒和吴三桂那厮心中有不服的念头,但三军将士们还是信服主子的。主子只需以军号命令三军撤退,谅多兰贝勒和吴三桂有别的想法,也不敢违逆三军的意志,不得不从。”

    多尼哈哈大笑,拍掌道:“小王正有此想法,阿福,赶紧传令下去,号令三军撤退。”

    ….

    同一时刻,同一片山下;平西王吴三桂和他的心腹夏国相也在讨论着磨盘山中路的战况。

    他为了避嫌,并没有在战场上直接关注杜兰与明军的交战,而是呆在营帐之中,等待着

    夏国相将交战情况汇报给他。

    “启禀父帅,绿营军伤亡两千人,八旗军也有一千伤亡,明军的伤亡估计无法推测,但应该也有数百人。“

    夏国相先汇报了交战双方的伤亡,接着补充道:”我军伤亡虽然很大,但八旗军士气高涨,”

    他说到这里,指着地图位置宽阔地带,轻声道:“如今杜兰贝勒已经推进到二十丈处。照此速度,一个时辰后,杜兰就能攻入这个宽阔地带。”

    吴三桂低声道:“这个杜兰不简单。”

    “父帅说的是,“夏国相补充道:“八旗军伤亡这么大,还能保持如此士气,杜兰在八旗军中的威望比儿臣想象的要高。“

    吴三桂嗯了一声,打断夏国相的话,问道:“这杜兰如何推进到十五丈的,国相你详细说来听听。“

    夏国相细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杜兰贝勒前排以盾牌掩护,徐徐推进,后方是弓箭兵做辅佐进攻。“

    吴三桂轻轻嗯了一声,赞道:“八旗善射,即使在这山林中,也能发挥不少威力。“

    转而又道:”但明军居高临下,天威营也是百战之师,如何会后退的?”

    “父帅应该知晓,在八旗军发动进攻后,我军已经帮助他们消磨明军的不少锐气,“

    夏国相神色变得肃然起来,悠悠道:“待轮到八旗军发动攻势,明军借助地利,长枪齐出,攻破第一排八旗军的盾牌,但八旗军却不后退,第二排很快跟上,攻势威猛,步伐整齐,很快也能重创明军的长枪兵。“

    吴三桂并没有为手下阵亡的绿营兵叹息,反而为八旗军扼腕道:“真是可惜,这些八旗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若是活着回去,每个人都是百什之长。”

    夏国相压低声音,冷冷道:“孩儿却是觉得八旗精锐死得越多越好,最好全部死光。“

    吴三桂扬眉怒斥道:“胡言乱语,“

    夏国相继续低声道:“清人厚待王爷,不过是王爷有利用价值;如果这天下只有王爷的兵能帮助他们打仗,那裂土封王,不过是信手沾来。”

    吴三桂没有应声,却是问道:”若是换作国相你,这仗能打赢吗?“

    夏国相沉思了一会儿,接话道:“赢是自然能赢的,但时间只怕会久一些。“

    吴三桂笑着点点头道:“能赢就好。“

    夏国相惋惜道:“可惜却是让杜兰得了这天大的功勋。“

    吴三桂阴恻笑道:“国相,你可记住了,战场之上,不到最后一刻,谁胜谁负只有天知晓。“

    夏国相躬身道:“多谢父帅指点,儿臣一定铭记在心。“

    吴三桂笑了笑,拉住夏国相道:“走,陪父帅出去瞧瞧我们杜兰贝勒的威风。“

    他大步踏出营帐,找到一个高处,远眺望去,见杜兰正在数百米外,威风凛凛得调兵遣将;在他的号令下,八旗军虽有战亡,但士气高涨,有条不紊得逼着明军步步后退,不由叹气道:“这个杜兰颇有昔日多铎的遗风,倒是比多尼更像是他儿子。“

    说到这里,猛地打了个哆嗦,眼神闪烁不停,脸色阴晴不定。

    夏国相瞧得害怕,不敢再旁发问。

    忽地,营帐外远远传来呜呜呜的声音,竟然是满清号令三军撤退的军令!

    吴三桂难以置信望向夏国相,问道:“三军撤军的军号?”

    夏国相细听了一下,重重点了点头。

    吴三桂脸色一沉,转身回了营帐,才踏进去,就低声骂道:“这多尼脑子抽风了?这时候撤兵,岂不是前功尽弃?”

    夏国相低声道:“这军号来自磨盘山口,难道信郡王那边有危险?”

    吴三桂摇头道:“不会,多尼胆小如鼠,不敢乱动,他的营帐位置是卓布泰为他布置的,安全得很。”

    夏国相嘴角一动,笑道:“就怕信郡王胆小自己吓自己。”

    “这倒是有可能,”吴三桂点了点头,朝夏国相道:“国相,你怎么看?要让我们兄弟先撤下吗?”

    “那是自然,”夏国相脱口而出。

    吴三桂默然不语。

    夏国相续道:“这个杜兰颇有名将之风,若是这次让他领军突破李定国的中军,一举扭转乾坤,只怕日后前程无量,取代多尼也大有可能。”

    吴三桂嘿嘿了几声,道:“那对于我大清,倒是一件好事。”

    夏国相低声道:“对于大清是好事情,但对于大帅来说,满清的统帅是多尼才是好事情,像杜兰贝勒这样的地位低贱的贝勒,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