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211章 余波1,罗可铎的决择

第211章 余波1,罗可铎的决择

    “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在你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您认为哪场战争对大明帝国最为重要?”

    “磨盘山。”

    “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如果往前追溯到整个大明历史呢?”

    “磨盘山。”

    “皇帝陛下,如果往前追溯……”

    “哪怕是整个东西方历史,还是磨盘山。”

    摘自大明光武大帝与西方首席传记作家的谈话。

    ……

    满清中军大帐内,八旗都统莽古图面色严肃,上前一步,朝罗可铎拱手道:“莽古图身为都统,未能救出信郡王,实在罪不容诛,莽古图愿意领罪,请王爷上奏陛下,革去莽古图都统职位,按照大清律令处罚!”

    都统傅喀等将领也上前一步,与莽古图并肩而立,慷慨陈词,表述了同样想法。

    “众位将军心意,小王心领了,”

    罗克铎脸色动容,挥了挥手,沉声道:“大军遭遇惨败,终须有人承担罪责,如今信郡王和卓布泰将军已经殉国,小王身为三军统帅,自然是责无旁贷。”

    莽古图朝罗克铎叩拜道:“若没有王爷,今日我等数万八旗兄弟将再难有机会活着回来,王爷乃是我八旗子弟的大恩人呀。莽古图恳请王爷让我等为你赎罪!”

    罗克铎走到莽古图面前,扶着他肩膀,平声平气道:“诸位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已经尽心尽职,这战败之罪,乃是主帅职责,与你们何干?”

    说着神色严厉起来,冷然道:

    “再说,你莽古图哪有资格领这大罪,若是纠缠下去,不过多添加几个无谓的脑瓜而已。”

    都统傅喀要上前辩解,罗克铎挥手止住道:

    “诸位将军不必再劝,小王心意已决,准备上奏陛下,恳请承担所有过失。这外面的囚车,便是小王为自己准备的。”

    “王爷!“傅喀等人均是脸色大变,嘶声大喊起来。

    罗克铎昂然道;“我罗克铎是太祖的子孙,身上留着爱新觉罗的血脉。众位八旗勇士不畏生死为我爱新觉罗一脉血战疆场,难道我罗克铎连承担过失的勇气都没有吗?”

    莽古图等人听了血脉喷张,齐声下拜道:“王爷!”

    罗克铎微微合上双眼,示意莽古图等人先行退下。待他们离开,营帐里只留下谋士伍次友和罗克铎两人。

    直到这时候,罗克铎的神色才流露出一丝害怕和恐惧,深深得吸了口气,朝伍次友问道:“先生,小王适才表现如何?”

    伍次友抱拳道:“恭喜王爷,用不了多久,王爷的威望便可以与先祖并肩了。

    罗克铎摇头道:“先生谬赞,学生何德何能敢与先祖比肩,若是能不让先祖蒙羞便是老天庇佑了。”

    “王爷不必谦逊,这一个月来,王爷真是越发稳重了,”伍次友笑了笑,自信满满道:

    “虽然大清八旗明面上的精兵有三十万,但真正善战的八旗精锐所剩不足十万。西南之败,若非王爷你当机立断留下这二万精锐,五万八旗精锐将尽毁,这是陛下和朝廷都无法承受的溃败。

    陛下乃是贤明的君王,他心里感激你还来不及,哪会舍得以军法处置你?“

    罗克铎摇头道:“先生是汉人,不知晓我大清的军法。我年幼之时听曾祖父说,我大清之所以能得天下,三分靠先祖的勇猛善断,三分靠天赐良机,另外三分便是靠了这律法威严。陛下就算心里感激我,只怕还是会降下大罪。”

    伍次友却道:“陛下聪明得很,他才不会主动将罪于你,他定会主动替你承担罪过。”

    罗克铎奇怪道:“陛下为何会这么做?陛下的性子柔弱,可不敢违背祖宗家法。”

    “谁说陛下性子柔弱了?“

    伍次友眼神一亮,神情充满敬意,朝东北方向抱拳道:“陛下敢冒着你们八旗之大不韪,坚持‘满汉一家’,怎么会是柔顺的性子?”

    罗克铎咦了一声,瞧了伍次友一眼。

    伍次友没有理会他,续道:

    “这时候若是朝中有人想置王爷于死地,陛下反而可以尽力保你,如此方显得对你鸿恩浩荡,让王爷一辈子记住陛下的恩德。”

    罗克铎摇头不解,却先问道:“谁会这么恨我?”

    “鳌拜。”

    罗克铎惊道:“是鳌拜鳌少保。”

    鳌拜虽然并非爱新觉罗一脉,但他地位超然,远在诸亲王之上。他的事迹,对于罗克铎而言,如雷贯耳。

    首先鳌拜军功赫赫,他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四川,击杀张献忠,立下赫赫战功,是皇太极和顺治皇帝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其次,鳌拜有拥戴顺治帝位之功。皇太极病逝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强烈支持,顺治皇帝才能继位称帝,但鳌拜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多尔衮摄政后,疯狂打压鳌拜,将鳌拜贬至庶民。

    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后,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上至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下至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助会审案狱,教武进士骑射等等。

    最要紧的是,在磨盘山上战死的卓布泰将军正是鳌拜最看重的亲弟弟。

    罗克铎抓住伍次友双臂,惊道:“先生,倘若鳌少保要杀学生,那陛下定然不会阻拦。”

    伍次友笑道:“陛下虽然信赖鳌少保,却不会纵容他。再说,宫里还有皇太后看着,王爷只管放一百个心。”

    罗克铎神色依然带着惶恐,对伍次友的话半信半疑。

    伍次友笑了笑,又叮嘱道:“王爷只需记住,在给陛下的奏折中道明以下四处:

    在入磨盘山之前,王爷出言惹得信郡王、平西王大怒,被安置在了后军;

    大军中了伏击,王爷你统兵不利,大军溃败;但王爷想着信郡王的安危,亲自领军向前,这才稳住了大军。

    王爷领着大军昼夜不停攻击明军,当得知信郡王和卓布泰将军殉国,本想一死殉国,但不忍心八旗健儿陨落异乡,这才苟且偷生。如今心愿已了,但求一死,希望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