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30章 柳如是劝朱慈煊反清复明(上)

第330章 柳如是劝朱慈煊反清复明(上)

    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江南的海风尤甚。一阵阵海风呼啸而过,刮在行人脸上仿佛针刺一般,令人疼痛难当、望而却步。千里江南海岸,行人难觅,飞禽走兽也不见踪影,海天之间宛若万物寂灭。

    但在通往江南镇海码头的路上,却有一队人马迎风而行。这队人马约莫五十来人,走在最前面的居然是四个僧人。为首一位僧人只有十二三岁,他头上带着僧帽,身上披着厚厚的袈裟,顶着咧咧寒风,步履坚定得走向前方。

    少年左侧的僧人大约四十余岁,头上没有戴僧帽,面色慈祥却带着无穷威严,眉宇之间偶而散发出金刚之怒。他身上背着一个半人高的巨大包袱,脚步却是轻快自如,还不时伸手扶住少年。

    少年右侧的僧人年龄略大,一身轻装,但脚步却沉重许多。他脸色虽然平静,嘴巴却动不动嘀咕几句,似乎在咒骂着这鬼天气!

    这个多嘴僧人旁边的同伴瞧着年少许多,他干巴巴的脸上带着欣喜,目光望着远方,仿佛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宝藏在等着自己。

    四个僧人的旁边紧跟着二十来个身穿劲服的汉子,俱是步伐矫健,神情毅然,丝毫不惧凛冽的寒风。他们不停左顾右盼,但每隔一会儿,都会将目光凝聚在少年僧人身上。

    在他们的后面十步之外,一辆马车缓缓行驶。马车后面,有十几个壮汉推着十几辆木车,步步跟随。

    这支队伍自然就是朱慈煊带领的,前往舟山岛屿劝降张煌言的队伍!

    朱慈煊和他的三个弟子走在前面,被赵延臣所派的二十个护卫紧紧护着,而在他们的后面,是吕留良和他的随从携带的军粮物资。

    令朱慈煊好奇的是,马车的车夫竟然是此次运送物资的主事人吕留良,那这马车上坐着的究竟是谁?竟然让一代名儒吕留良做他的车夫?

    他本来以为车上坐着的是黄宗羲,想去打个招呼,不料却被吕留良婉言拒绝,声称车上的朋友身体不适,需要休息。那自然不是黄宗羲了!

    朱慈煊见吕留良面色沉重,也没有继续纠缠,便继续赶路。

    由于反清复明的义士在沿海一带活动频频,清军在每一条通往码头的大路上设下重重关卡。若是往日,这条通往镇海码头的路上定是百步一查岗,每隔一里就有清兵驻扎。但今日路上,清兵却是少了许多。即使偶尔有清兵来查,立刻便有总督府的护卫头目走上前去,取出总督府的令牌将他们打发。

    他们打发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总督大人高堂病重,大人孝顺,特意备了重礼,请高僧前往普陀山做法事。

    这些清兵皆为绿营官兵,大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哪里敢得罪总督大人,自然纷纷让行。

    众人一路通畅来到镇海码头,早有大船在码头等候。

    “大师,海边风大,请大师先行上船。”护卫头领命令护卫排在两侧,请朱慈煊登船。

    “不急,等等马上的秀才先。”朱慈煊朝吕留良喊道:“吕施主,请上船吧。”

    “谢谢大师,”吕留良跳下马车,低声道:“夫人,到码头了。”

    海风很大,朱慈煊听得很认真。

    夫人?

    竟然是个女的?

    这个年代,有哪个女子能够让吕留良卑躬屈膝?

    对了,难道是钱益谦的夫人柳如是不成?

    朱慈煊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电视剧《柳如是》中柳如是的模样,一个风华绝代、傲骨凌霜的秀丽佳人。

    柳如是虽出身歌妓,只是钱益谦的妻妾;但她文采为当时名士所赞,被许多文人墨客誉为秦淮八艳之首;尤其是钱益谦归降满清后,她凭着自己的胆略和志向改变着钱益谦,让他相助张名振、张煌言的反清活动,一步步挽回钱益谦声名狼藉的名声,更令许多名士倾慕。

    以她的身份,吕留良屈尊为她驾车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重要的是,柳如是一直极力推动钱益谦资助张煌言的反清之举;这一次的军粮物资多半也是出自她手!

    朱慈煊脑海中的每个细胞都飞快转动着,对这位传奇女子的好奇心瞬间充斥整个身体,情不自禁朝马车方向望去?

    虽然柳如是已经年过四十,但这种风华绝代的美女就算到了四十岁,应该也有别样的风采!

    只见马车上的布帘卷开,一位头带黑色帷帽,身穿圆领长袍、脚穿弓鞋的女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她虽然身穿男装,但走了两步,便散发出女子才有的风姿。

    朱慈煊瞧不清她的脸庞,但她举止的优雅美丽,在呼呼寒风中宛如盛开的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令人流连忘返。

    幸好他前世也见过不少美女,很快收回了心,神色奇怪得瞧了顾炎武一眼。

    顾炎武摇了摇头,低声道:“老师,风太大了,我们上船吧。”

    “是呀,自己可是高高在上的圣僧呀,岂能因为一名女子而失态?更何况,自己也找不到名头跟她说话。”

    朱慈煊于是点了点头,在护卫的搀扶下,跳上了船。船上海风更大,朱慈煊冻得哆嗦了几下。胡一清见了,忙将他护送入船舱。

    这大船是赵延臣安排,里面房间不少;朱慈煊身份最为尊贵,自然享受最高待遇,同顾炎武、胡一清和姚启圣被安排在最豪华的船长居间。

    船长居间里面装饰豪华,地面上铺着来自西亚的毛毯,桌子上摆放着来自西土的玻璃杯具,房间的一侧有个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朱慈煊瞧得直摇头,朝护卫头领赵三道:“小僧清苦惯了,这间房子还是让给那位夫人吧。”

    “圣僧,这是总督大人为你安排的。”赵三是赵延臣的老乡,也是辽东人士,是个心思缜密、身材高大的汉子。

    “总督大人好意,小僧心领了,”朱慈煊神色庄重,合十道:“小僧此去见苍水先生,是为求取‘生死之道’,这些华丽之物反倒会坏了小僧的修行。”

    “就是就是,”顾炎武呵呵笑道:“我们师徒三人一路云游,平日里都是住在破旧的寺庙里,早已经习惯了清苦的生活。”

    姚启圣忙附和道:“就该如此,我们一群大老爷们岂能跟一个女子抢房间?”

    “净武说得有理,”朱慈煊见师徒四人意见一致,便朝胡一清道:“净恩,你去找一间偏僻小间,供我师徒四人落脚即可。”

    “是,师尊。”胡一清躬身合十,转身往门外走去。

    “净恩大师稍等,”护卫头领喊住胡一清,无奈笑道:“既然圣僧不肯住这间,那末将便另选一间。”说完便命令护卫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