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68章 目标安南(本卷终)

第368章 目标安南(本卷终)

    “慈煊此次返回西南,不劳延平王护送,还请延平王镇守东南!”

    朱慈煊起身朝郑成功作了一揖,言辞凿凿道:

    “如今台湾初定,满清在福建布下重兵,虎视眈眈,不可小视;荷兰东印度公司虽然表面示好,但豺狼之心不死,仍有与满清联手可能,不得不防;延平王乃是东南定海神针,有延平王在,东南便稳如泰山。”

    郑成功忙起身回礼,躬身道:“殿下长算远略,微臣奉命便是。”说完走到朱慈煊面前,笑道:“微臣本想借护送之名拜会殿下,如今已经幸得真容,已经无憾。”

    朱慈煊心中盘算着,此次一别,便与郑成功天各一方,即使书信联系也难以周详,不如趁这机会与他定下自己未来数年的大战略,以安其心。

    于是郑重说道:“延平王,晋王老师临别之时曾有嘱托,希望借慈煊之手与延平王谋划未来数年的大明复兴大计。”

    江南听闻脸色一变,欠身道:“此乃军国大事,微臣暂且告退。”

    朱慈煊点了点头,待江南离开,朝郑成功道:“请借延平王大明地图一用。”

    “殿下,请随我来,”郑成功微微颔首,领着朱慈煊来到旁边的军略厅,只见墙面上挂着一副长达三丈宽达一丈有余的地图,地图上各处要隘一目了然,尤其是东南沿海要地更是清晰可见。

    朱慈煊走到地图旁,深吸了口气,脑海中过了一遍自己设想好的大明复兴战略,以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口吻说了出来。

    他伸手指着西南之地,沉声道:“晋王与蜀王两位老师均以为,我大明复兴需分为三步。第一步,用三年的时间稳固西南。”

    郑成功吃惊问道:“西南有晋王、蜀王镇守,早已经固若金汤;纵使满清洪承畴几十万大军陈兵湘鄂,亦不敢有半寸之功,西南岂会不稳?”

    朱慈煊惭愧道:“实不相瞒,两位老师担心,一旦晋王仙去,慈煊无法驾驭大西军众将;因此往后三载,两位老师将着重栽培慈煊掌兵之力,以便应对未来的不测变数。”

    郑成功已经从朱慈煊口中知晓李定国只有三年寿命,此时听了他的解释,顿时明白了李定国的良苦用心,不禁拱手朝西边方向大声赞叹:“晋王忠义,真乃举世无双,微臣万万不及。”

    “延平王为大明镇守东南国门,其忠心与晋王无异,”朱慈煊不假思索肯定了郑成功的忠义之心,拱手请求道:“所以两位老师的意思,这三年里,还需请延平王按兵不动继续镇守东南。”

    “请殿下和晋王放心,微臣定当不辱使命,”郑成功拱手还礼,言辞信誓旦旦。

    他先前一人独自在厦门苦苦支撑,本对自己孤身复兴大明也渐渐灰心;如今见到大明有明主降世,只觉得信心满满,没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他的。

    “殿下回到西南,准备如何掌军?”郑成功稍息片刻,便问起了这个颇为敏感问题。

    朱慈煊不以为然笑了笑,耸了耸肩道:“晋王老师的意思,想让慈煊先出兵安南,熟悉熟悉军队调度,顺便积累军功,以免亲政之后对军略一无所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坏了收复中原的大计。”

    “安南边陲小国,又有内乱,倒是殿下练兵的好地方,”郑成功虽然远在东南,但对于周边国家的局势也是了如指掌:

    “殿下可曾想好了如何对安南用兵?”

    朱慈煊笑道:“这,慈煊还没有想好,待回到西南再从长计议为好。”

    “兵者,国之大事,殿下身怀谨慎之心,实乃社稷之福,”

    郑成功搓了搓自己颚下胡须,眼睛微微眯起,盯着地图上的广西区域;过了好一会儿,眉头一扬,指着地图的安南岘港位置,又指了指广西北海港口,拍手道:

    “殿下,微臣斗胆建议。请晋王重修广西北海港口,然后派水师奇袭岘港!”

    好你个郑成功,不愧是海上第一霸主,这眼光毒辣的;丝毫不输给自己这个重生之人。

    朱慈煊本来对陆地出兵安南心存忌惮,毕竟安南这个鬼地方在后世可是折了超级大美帝国的存在!

    但海路就不同了,倘若现在安南的郑家和阮家真得如那位张道士所说在内战,那么争夺的焦点必定在安南河内平原;而远在岘港的阮家后方将空虚得就像一层保鲜膜,一撞即破。

    当然,这个方案的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

    这在西南是万万不可能的,唯有东南的郑氏才拥有这股力量。

    既然郑成功提了出来,那么自己就可以冠冕堂皇得向他借兵了。

    “延平王此计真乃万全之策!”朱慈煊眼睛发出一道光芒,紧紧握住郑成功手臂,哈哈笑道:“从北海港口出兵,直取安南岘港,不过三日航程;只要我军控制了海上航线,军粮兵马调度皆可自由。只是西南没有水师,还请延平王务必出兵相助!”

    “为殿下开疆辟土,微臣义不容辞!”郑成功拱手而拜。

    “那就有劳延平王了,”朱慈煊心中大喜,随即开始说自己的第二步战略。

    “待慈煊稳固西南,接下来就是与延平王联手夺取广东,将西南与东南连成一片。”

    郑成功大笑道:“广东拿下,我大明不仅得了一块真正的肥沃之地,而且还彻底控制了与西洋人的联系窗口,殿下的联合贸易公司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延平王说得没错,”朱慈煊满怀希望道:“只要我军夺了广东,不仅与满清有了一争中原的资本;更在大洋海域,有了与西班牙的东印度公司甚至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了一争海上霸权的能力。”

    郑成功哈哈大笑,抚掌道:“殿下今日这聊聊几句话,可谓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延平王客气,这都是两位老师功劳,”朱慈煊夸完了李定国和刘文秀,接着又夸郑成功:

    “两位老师一直担忧慈煊出征安南不利,如今有延平王相助,此次定能收复安南!”

    “殿下想彻底收复安南?还是只为练兵之地?”郑成功关切问道。

    “此事,慈煊尚未定夺,”朱慈煊心中更倾向于练兵,若真想收复安南,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潭;他可不想自己被困在安南!

    朱慈煊用手顶了顶鼻梁,拱手道:“延平王经略海外多年,见多识广,慈煊想听听延平王的高见!”

    郑成功沉思了一会儿,郑重其事道:“微臣以为,殿下应该彻底收复安南,将其作为殿下的基业之地。”

    朱慈煊心中大惊,没想到郑成功居然会提出这个建议。

    他之前听了张姓道人的提议,也曾动过这个念想,毕竟安南的红河流域可是一块开发成熟的大粮仓,一旦据为已有,足以供应几十万大军粮草所需;只是想到其中重重困难,便不寒而栗,不得不抛之脑后。

    难道郑成功能破解自己面临的困境?

    思绪至此,朱慈煊立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延平王之策,慈煊心中也曾有过;但安南民风彪悍,对我大明军队视若草寇;百年前我大明国力鼎盛尚且不能收服,更何况是现在?”

    “殿下所虑虽在情理之中,微臣却以为不妥,”郑成功低声应道。

    郑成功出身海商,战略思维已经领先同时代人百年,真可能有收复之法!

    朱慈煊激动起来,拱手拜道:“延平王请教我收服之法!”

    “殿下太谦逊了,微臣不过一点浅末之见,未必可行,请殿下莫要见笑。”郑成功拱手回礼,理了理思绪,开始了自己攻略安南的陈述。

    “启禀殿下,微臣以为,昔日我大明国力强盛,之所以选择撤兵安南,非不能守而是不愿守,实因守之弊大于利。

    安南之利,在于胜产粮草,但安南远离中枢,路途遥远,不仅无法补给中原,甚至还需中原反补;兼之天下升平,粮草充盈,是以朝中大臣认为守安南,弊大于利。”

    郑成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开始望向朱慈煊,等待他的反应。

    朱慈煊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颔首道:“延平王之言,慈煊深以为然。昔日大明舍弃安南,倒也无可厚非,只是可惜了英国公的百战之功。”

    顿了顿,忽地眼睛一亮,拍手道:

    “延平王,如今我大明水师控制了安南海域,便能以海路运粮,如此一来,安南的粮草便可以反补中原了。”

    “殿下聪慧,一点即通,”郑成功眉眼带笑,拍手大赞,续道:

    “今时不同往日,我大明中枢位在西南,与安南近在咫尺;调兵遣将,如臂使指,挥之即到!要控制安南并非难事。”

    朱慈煊沉思道:“要攻下安南并不难,但要守住,非得迁徙数十万汉民不可!”

    “殿下一语中的,微臣钦佩不已。这迁徙汉民乃是控制安南的症结所在。”

    郑成功望着朱慈煊,神色激动道:“若是以往,要迁徙数十万汉民远离故土,非天下一统大盛世不可。然天赐良机,满清暴政,实施了禁海令,沿海数千万百姓流离失所,生不如死。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只要能脱离满清的魔掌,无论迁徙何处,定当趋之如骛!”

    朱慈煊一下子明白过来,惊道:“延平王,你想将沿海一带的百姓迁往安南?”

    “微臣正有此意,”郑成功目光中带着希翼,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得要做这件事情。

    朱慈煊心中却是一片骇然,这个郑成功的脑洞真是可以,简直比自己这个穿越之人还厉害!

    问题是,迁徙这么大的百姓,如何躲过满清的追杀,又如何安置他们?这可是一件浩大无比的工程。

    “延平王,”朱慈煊拱手请教:“恕慈煊冒昧,将这些百姓从沿海迁往安南,王爷可想好了如何安置?”

    “殿下放心,”郑成功挥了挥手,轻描淡写道:“微臣了解沿海百姓,让他们迁往内陆五十里,不允许他们下海,就等于杀了他们!他们但凡有一点生机,一定愿意跟着本王走;只要上了本王的船,本王就能将他们迁到安南。”

    朱慈煊点了点头,细想一下,正想询问安置细节,百姓途中的粮食补给等,却听到郑成功喃喃自语道:“沿海百姓有千万之多,只需迁徙成功一成,便足以帮助殿下彻底平定安南!”

    啊,朱慈煊一下子明白了。

    郑成功根本没想将所有迁徙的百姓安然送达安南,他只管达成百万汉民迁至安南的目的!

    想到迁徙途中可能有几百万人死去,他不自禁的颤抖了数下。

    但自己却无法辩驳,也没有资格辩驳,因为自己没有更好的法子好选。

    除非自己有足够多的钱和足够多的粮食!

    朱慈煊深吸了口气,缓缓道:“延平王此计甚妙,若真能迁徙百万汉民入安南,则安南之地将永不叛汉!”

    接下来,朱慈煊又询问郑成功许多海上航行和战斗的知识,郑成功见当今太子殿下如此好学,自然不会藏私,纷纷倾囊相授。

    待朱慈煊结束了与郑成功的面谈,这才邀请江南到城堡小住。

    江南进了城堡如梦如幻,又将朱慈煊大大吹捧了一番。

    朱慈煊询问江南几位故人的近况,江南告诉他,马宝和吴三省训练军队有成;沐大公子和木家家主与西南的众土司结拜了兄弟,从土司中征集了不少支持殿下的军队;他们如今正听了郡主的吩咐,正修复什么合浦北海港口….

    真是知音呀!

    想到许久未见的李海岳,不由会心一笑,整个人甜甜的。他想起来了,自己曾与沐忠亮和李海岳提过海洋战略,提过昔日汉朝丝绸之路的起点北海港口。

    看来晋王老师已经接受了张老道的提议,下定决心要收复安南了!

    呵呵,西南有天下最强的陆军,海上有郑成功最强的海军,还是偷袭,如果这都搞不定安南,那自己这个穿越之人真该买块豆腐撞死了!

    安南,请接受来自大明的征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