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86章 最缺不是钱,而是粮食

第386章 最缺不是钱,而是粮食

    “如此一来,既可以解决了联合贸易公司的资金不足,又可以解决他日当权者挪用资金的隐患。”

    朱慈煊伸手顶了顶鼻梁,得意一笑,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将士们拥有的股权只有受益权,没有决策权;联合贸易公司的权力还是集中在联合贸易公司的董事会。”

    又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理念,张煌言一脸茫然,似懂非懂,叹道:“殿下所说似乎是欧罗巴洲的东西,微臣一下子不能明白。”

    “没事,以先生之才,慢慢自然会明白,”

    朱慈煊有点郁闷,连张煌言都理解不了,那些将士只怕也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兴许自己应该改善改善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更加通俗易懂。

    张煌言见朱慈煊神情有点失望,笑道:

    “启禀殿下,虽然微臣不能全部理解殿下所说的,但微臣能感受到,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法子。一旦大明振兴如昔,殿下的联合贸易公司将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白银,如果能源源不断分到其中的红利,那简直是传说中能下金蛋的鸡呀。”

    “对,能下金蛋的鸡,”朱慈煊听了神情大震,拍手道:“慈煊先前的说法太枯燥乏味,只怕将士们也听不懂;如果换成先生的说法,他们便能听懂了。”

    “多谢殿下赏识,”张煌言笑了笑,拱手道。“微臣有个提议,请殿下一定慎重考虑。”

    “先生请讲。”朱慈煊认真听着。

    张煌言深思道:“待大军攻破顺化府和岘港,奖励三军,殿下请让将士们自行选择;他们可以选择现银,也可以选择殿下所说的股份。”

    “先生担心有将士心生怨恨,认为小王吝啬巧取豪夺?”朱慈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毕竟股权激励这玩意在前世都会受到许多短视员工的排斥,何况是古代社会。

    “正是,”张煌言微微颔首道:“殿下莫怪他们,这乃是人之常情。”

    “先生考虑的周详,慈煊深以为然。”朱慈煊点头同意。

    “殿下久居深宫,能知会人间冷暖,真是不易,微臣先替将士们多谢殿下体谅,”张煌言深深行了一礼,旋儿神色认真,反问道:

    “殿下的打算,是想将这战利所得全部投入联合贸易公司吗?”

    “先生以为有何不妥?”朱慈煊见他态度严肃,虚心请教起来。

    “微臣自得知殿下要出兵安南,日夜思虑,总算有些心得,殿下可想听听?”张煌言问道。

    “先生心得,慈煊心向往之。”朱慈煊满脸迫切样子。

    张煌言忧心道:“微臣细想多日,即使殿下击败阮氏和郑氏,若想彻底收复安南,至少需十五万以上大军。这意味着,纵使不考虑将士折损,殿下还需增兵十万以上,光军饷一项,就需要纹银百万以上。若是殿下将银两全部投入联合贸易公司,那又如何增兵?又如何能彻底收复安南?”

    “先生思虑得对,慈煊也曾为此烦恼,”

    朱慈煊连连点头,叹气道:“两年前,张真人想游说慈煊出兵安南,正因为此,慈煊不敢出兵。若是需要驻扎十五万大军才能彻底平复安南,绝非久远之计。”

    张煌言神色欣喜道:“原来殿下早有妙法。”

    “法子倒有一个,未必是妙法,”朱慈煊笑了笑道:

    “今满清暴政,实行迁海策,沿海千万百姓苦不堪言,延平郡王将行天道,助这些百姓迁移到安南。

    小王取得安南升龙沃土后,将把良田分开这些百姓所有,奉行‘所有大明百姓全民皆兵,又全兵皆民’之国策;如此,百姓既能解决粮草补给的困境,又能提升御敌于外的能力。”

    张煌言拍了拍手,笑道:“殿下想采纳三国曹孟德的屯田制?”

    “有点类似,但也不尽然;”

    朱慈煊摇了摇头,朗声道:“曹孟德的屯田制虽好,但视百姓如草芥,对他们剥削至深;而小王要推行的,是让百姓们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土地!”

    朱慈煊对这项制度颇为期待,言辞也是豪气万丈。

    “哦,微臣先前冒失了,”张煌言想了想,轻声道:“听殿下所言,更贴切一点,应该是北魏的府兵制。”

    说到这里,激动道:“昔日北魏推行府兵制,给权贵士族土地;而今天殿下给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土地,让他们一跃而为士族,真乃圣人所为。”

    朱慈煊点点头,其实他心里真正想的是类似西方殖民地美洲的模式;掠夺,占有,全民皆兵,再掠夺,占有的殖民模式。

    大明做起来比英国人方便许多,因为大明人多,而且纪律性更强。

    “如此说来,其实当前我们缺的不是银子,而是粮食才对。”张煌言捻了捻胡须,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

    “正是,”朱慈煊拍手呼应,询问道:“所以先生除了做一份钱粮的收支预算,还要做一份粮草的收支预算。”

    “粮草预算,微臣倒是做了一份,请殿下过目。”张煌言从怀里取出一卷纸张,呈到朱慈煊手边。

    “先生真乃吾之萧何也。”朱慈煊大喜,大赞一声,伸手接过张煌言起草的粮草预算表,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表上明细分为十二个月,其中二月初粮草六万石,三月、四月、五月没有粮草收入,从五月开始每月粮草收入二万石。

    朱慈煊瞧了瞧批注,这些粮食来自晋王和蜀王的拨付。

    明朝一石大约一百五十斤,每月二万石就是三百万斤;将士日消耗粮食两斤,一个月就是六十斤,如果不考虑运输折损,差不多够五万军队供给。

    每月供给二万石大米,看似不大,但如果考虑从云贵川多地运输到广西合浦的折损,这对于晋王和蜀王来说,可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呀!

    朱慈煊深吸了口气,默默道:“要赢下这场战争,关键还是要尽快夺取红河平原,以战养战才行;否则即使攻破安南,光粮草也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