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92章 安抚南方,铁血北方

第392章 安抚南方,铁血北方

    “阮氏若非小人,如何能窃国而居?”

    张志远呵呵笑了笑,望着朱慈煊沉声道:

    “是故贫道以为,殿下此次出兵安南,若想后面一帆风顺,需在两个月内打一场大胜仗,最好一仗就把阮氏的魂打掉,让他们再也生不出半点骄纵之心。”

    “多谢真人指点,慈煊与兵部尚书张大人也有此想法,故才定下速破安南的策略,”张志远的论调与朱慈煊心中所想基本一致,这令他信心倍增,继续请教:

    “真人说了首先,自然还有其次,慈煊洗耳恭听。”

    “第二步,殿下需借用莫氏,令阮氏除了归降殿下,别无其它选择。”

    张志远对于朱慈煊的虚心有礼很是受用,又喝了一口茶,捻须续道:

    “纵使殿下以神威大败阮氏,令阮氏生不出取胜之心,但阮氏依旧可能选择不归顺大明;

    殿下应该知晓,安南南方多为山区,若是阮氏领兵躲进山区或者往往南部发展,待殿下重兵不在,他们就会趁机骚扰顺化府和岘港等重地;殿下若调兵返回,他们又缩回去。

    如此反复,殿下就不得不在南方要地部下重兵,这定非殿下所想吧。”

    朱慈煊深深叹了口气道:“这正是慈煊最担忧的,安南叛军若尾大不掉,必将后患无穷。”

    “殿下可以借助莫氏,逼得阮氏不得不抢先归顺大明。”张志远语气重重说道。

    “何须借助这么麻烦?”陈家明朝张志远作揖笑道:“张真人,这次殿下出兵安南,本就打着相助莫氏的口号,何不直接让莫氏取代阮氏?”

    “换作莫氏,还不如大明直接管辖得好!”

    张志远站起身,朝陈家明摆手道:“阮氏在南方经略一甲子有余,深得民心;若是换作莫氏,必会民怨沸腾,不得人心;即使不用阮氏挑拨,南方的百姓就会举兵造反,那才遗祸无穷!”

    “请问张真人,如果莫氏无法取而代之,那如何依仗莫氏逼得阮氏无从选择,不得不归顺大明?”

    提出疑问的是一直不语的沫忠显。

    “世子有所不知,”张志远一副得意洋洋样子,摸着白须,笑道:

    “无论是阮氏、郑氏还是莫氏以及所有安南的士人,他们脑子里都有一个死板的想法。汉人久居九州富饶之地,绝对不会长居安南;殿下即使攻下顺化府,用不了几年,一样会回到九州;等殿下大军撤走,整个南方还是阮氏的。

    但若是殿下扶植莫氏,那莫氏可不会离开,他会一直留在安南;如此一来,很有可能,南方就不再是阮氏的天下,而是莫氏的天下。”

    “张真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呀,忠显明白了,多谢真人指教。”

    沐忠显击掌大笑,帮着朱慈煊问道:“请问如何借助莫氏逼阮氏就范?真人可有什么好法子?”

    “世子太瞧得起老道了,”张志远摇了摇头,眼神指了指朱慈煊,笑道:“这种借力打力之事,殿下最是擅长,老道可不会。”

    “真人客气了,”朱慈煊细思一番,自己脑海中已经有了对策,继续笑问:

    “张真人,阮氏的兵力有多少?”

    “二十万,”张志远垂首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其中精兵五万,由阮氏太子统领,他们统一配备西洋火器,战斗力虽无法与晋王的精锐相提并论,但也勉强可谓精锐之师。”

    “依照真人先前提供的情报,如今阮氏太子正领兵与郑氏作战?”朱慈煊再次确认了这道重要信息。

    张志远拱手朗声道:“老道确信无疑,阮氏太子在两个月前从顺化府出兵,如今已经在升龙府三百里外的要塞安水驻防。”

    “是谁先主动出击的?”朱慈煊继续发问。

    “启禀殿下,据可靠消息,此次之争,应该是阮氏太子先挑起的。”

    朱慈煊以手指着地图上的升龙府一带,顺手画了个圈,推测道:

    “这么说来,阮氏和郑氏的战场就在这一块?”

    “殿下说得没错,”张志远笑着附和道:“其实不止这一次,前面四次战争,交战的地点都在升龙府三百里外的安水和关山。”

    朱慈煊点了点头,以手量了量从安水府到顺化府的距离,请教张志远:

    “张真人,安水府到顺化府相距差多远?”

    “约莫一千五百里,沿途有不少山路,”张志远回答了朱慈煊的问题,又解释道:“若是阮氏太子获悉顺化府被攻消息,撤兵增援,路上至少需要十五天行程。”

    “十五天时间,那可好得很。”

    朱慈煊估摸了一下,带领几万大军赶路,一天百里也不算慢了;如果加上报信的时间,阮氏太子与郑氏停战的时间;前后加起来差不多要二十多天,这么长时间足够自己做足文章了。

    “倘若阮氏归顺大明,可否也让郑氏归顺?”朱慈煊笑呵呵问道。

    “自然不可,”张志远狠狠道:“安南北方百姓受黎氏毒害蛊惑已深,他们是不会归顺的。殿下若想得到北方,万万不可有慈悲心肠,非用霹雳手段不可。”

    “小王明白,请张真人放心,”

    朱慈煊心中腹诽,不就是自己做了几年和尚,怎得都当心自己受了佛门的毒害,变成一个是非不分的唐僧,他的眼睛冷漠如霜,从张明远双眸中划过,冷冷道:

    “小王最是公平,昔日安南后后黎氏怂恿百姓屠戮汉民,那自然不能便宜他们?否则小王住着,整日里都有冤魂来哭诉,半夜也睡不安稳。”

    他心中已经有了方案,就是向伟大的美利坚先贤们学习,采取一边移民,一边战争的方式,直到将安南北方完全汉化。

    当然,作为圣人后裔,自己的手段会比美利坚的缔造者们温柔许多,绝不会赶尽杀绝;毕竟,自己还是要脸的文明人。

    张志远倒吸了一口气,拱手道:“殿下杀伐果断,有太祖、成祖之风,倒是老道多虑了。”

    “真人过奖,”朱慈煊定下了最终的战略:“听张真人一席高论,慈煊受益匪浅,心中已经有了平定安南的总体战略。归纳起来八个字,安抚南方,铁血北方。”

    “殿下八个字,一针见血,远比老道所想的高屋建瓴,”张明远虽然修道多年,但拍起马匹也是一阵一阵的,令朱慈煊颇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