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雁啼秋 » 第十七章:尾声+后记

第十七章:尾声+后记

    很久之前就听长辈们说,南方的秋天和春天是分辨不出来的,在南方,有两个花季。澄玖沐浴在秋日的月光下,略带些凉意的风拂过脸颊。忽然她察觉到,这一缕清风里夹带着几丝熟悉的芬芳,让她不由自主地循着风来的方向飞去、寻去——是桂花!

    北方早已凋谢的桂花,不想在南方仍开得正盛。陶醉在阵阵甜香里,让她不由得想起自己上一次伫立在桂花树下的场景,和身旁的他。那时的她是垂着头的,那时的她是不自信的,那时的她一度以为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那时的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何方;如今的她是昂着头的,如今的她是充满活力的,如今的她终于证明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如今的她看到了夜空里闪烁的星光!

    她又一次坐在了凤飞老师的课堂里,依然听得如此投入、认真。

    飞行课的课时比以前少了,但澄玖依旧勤加练习。课上,馨德和承义兄弟依然是哗众取宠的明星,但就连他们,也不敢再对澄玖有所微词。

    冬天不长,也不冷;没有霜与雪,只有淡雅的腊梅香。春天染绿了柳,染红了桃花,点亮了澄玖的心——亲眼见证春天的来到本是难以企及的奢愿,如今,终是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

    大家都不知道她是否又回到了荧清的身畔,只知道她和母亲再也没有回去见过父亲,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而那秋雁的哀啼,也终究成为了不再重现的过往,成为了记忆里的一阵涟漪。

    不知道读这部小说的读者,是否读过本人的前作《雁难飞》。同样是两万字的容量,同样是雁的故事,在我的设计中,这两部小说应当是作为姊妹篇出现的。

    二〇二一年三月至四月,为供稿班刊的“小说连载”板块,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通过手写的方式完成了前五章;临近交稿,又在手机上码完了第六章。毫不讳言,当时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呼吁读者关注抑郁症,理解抑郁症患者的苦衷;但时隔半年,十月提笔从第七章往下写的我,心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也经历了太多不可言说的大起大落。作为当事人的我,曾像小说中的荧清那样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付出自己细水长流的“帮助”和“陪伴”,可却惨然发现,那些帮助到最后都成效甚微。有人说,这些帮助只是为了不让情况变得更糟,如果失去了这些帮助,情况是会恶化的。我不知该怎么回答。

    我们说,每一件事的发生,每一段心理活动的形成,都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产生的。在一段帮助关系之中,施助人的帮助是外因,而受助人心里接受帮助的意愿可以说是内因。哲学上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假如一个人不愿意接受帮助并利用帮助的话,他的困难又能获得什么改观呢?且看乌江边的项羽,战败至此,周围人劝他回去重整旧山河,船夫也提前等候他、载他过江,可他呢?一句“天欲亡我,我何渡为”,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断送了改写历史的最后机会。可怜啊!可悲啊!

    唉!为什么抑郁症的病人往往是“不自助”的人呢?甚至有人问,抑郁症既然有药物治疗,为什么偏偏治不好呢?实际上,抑郁症是由心理症状引发的生理症状,而药物治疗这些生理症状就如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又何曾触及到最根本的心结呢?每个人的心都为自己所有,他人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的心意;要解开心结,当事人自己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他们所缺的恰恰不是来自外界的帮助,而是自己做出改变、克服困难的决心!而作为局外人的大多数,也应该清楚地明白,我们有能力把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抑郁症患者,反之却不然,就好像鸟儿折了翼便不能再飞,而人装上翅膀却无法像鸟儿那样翱翔。可叹啊!

    最后,我以荧清的名义,感谢“澄玖”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感谢“凤飞老师”对我和每一位同学视若己出的辛勤栽培,也感谢那从未存在的姐姐“丰沂”在我人生低谷中给予我的陪伴与善待。楼台亭宇愿读到这里的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爱整个世界,亦被整个世界所爱。

    写于二〇二二年五月十日的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