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8回到童年 » 第十二章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第十二章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晃眼间,宁远看到这个女人留着和柳老师一样的长发,

    脸却未施粉黛,是清水出芙蓉的美。

    这个女人的气质,也远不像柳老师那么有攻击性。宁远能感觉到,她看自己的目光饱含温柔,

    像春风吹着一朵蒲公英、却没有把它吹散的那种温柔。

    妈妈!

    宁远一下子就认出了母亲年轻时候的脸。

    这个女人好像发现了宁远也在看着她,瞬间就转身,消失在了窗户外面。

    眼花了吗?

    母亲明明是草灯村中学的老师,怎么会跑到小学来?

    中学离小学,可是有十几里的路呢。

    “来,我们给宁远同学鼓个掌好不好!”

    柳老师的声音把宁远从沉思中拉了出来。明显,柳老师对宁远的表演相当满意。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鼓掌声。

    “柳老师,我们也想学吉他!”

    “柳老师,也教我们一些大人唱的歌吧,我们要学宁汤圆唱的那首歌!”

    宁远:“……”

    完了,是不是要穿帮了,

    如果这首他们从没听过的《NewBoy》,在半年后才被告知发行的话……

    “你们可不要想和宁远比呀”,

    柳老师一脸微笑。不生气的她,又找回了音乐老师特有的温文尔雅:

    “宁远的妈妈秦老师,可是整个草灯村最厉害的音乐老师!秦老师现在在初中部任教。宁远同学有先天优势,他的音乐细胞可比在座的各位都多呢!”

    草灯村最厉害的音乐老师?

    宁远观察到,柳老师在说到宁远的妈妈时,眼睛都是放光的:

    那是一种很崇拜的眼神。

    用现在的话来讲,称柳老师为宁远母亲的“小迷妹”也不为过。

    只见柳老师指着讲台上的那台风琴,

    “你们看啊,我每次上课给你们弹的这个,声音嗡嗡的,其实是风琴。而秦老师,从小就开始弹真正的钢琴了!还拿过许多大奖呢!”

    ……

    的确呢,记忆里宁远的妈妈在早年的时候,也算是草灯村的红人。

    她身材高挑,肤白貌美,出生良好,又弹了一手好钢琴,曾获得别称:

    草灯村林徽因。

    因此可想而知,这么一个白天鹅似的人儿。嫁给一个铁路工,在乡里乡亲间是有多大的轰动了。

    唉……

    想到原生家庭的重重,宁远不由地叹气。

    目前母亲不归家已是常态。

    在宁远的记忆里,五岁之后,经常一个月才能见母亲一次。最长的时候,宁远有小半年都没见到她。

    妈妈怎么会在乎宁远呢?所以刚刚窗边的那个女人……

    一定是宁远看花眼了!

    柳老师回到讲台,继续弹起了那台风琴。

    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首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老童谣了。

    而每当听到这首歌,宁远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炊烟袅绕的山景图,

    有田野,有村庄,有耕牛,

    还有一个落寞惆怅的自己。

    ——————————

    农村的小学就是好,下午只用上三节课就可以放学了。

    大概是考虑到孩子们要回家帮助大人干活,比如喂鸡,做饭,割猪草,

    学校规定五点就放学。

    在放学的路上,孩子们玩耍时的各种骚操作,尽收眼底:

    有用细线栓住蜻蜓的尾巴的,有用火去烧蚂蟥的,有用绳子将捡来的易拉罐串成一条龙的,

    还有用木棍去戳癞蛤蟆、看它飚出汁液的……

    不同于往日和大壮的惺惺相惜,今天和宁远一起回家的小伙伴,总共可以凑齐葫芦兄弟了。

    宁远也没有闲着,他在路边扯下一把狗尾巴草,

    编了一个草环,戴在了张佳宜的头上。

    “靠,宁汤圆你干嘛啦!”

    张佳宜的语气,实在让人分辨不出是生气,还是娇嗔。

    “没有花,用尾巴草做个草环送给你,也可以吧!”

    张佳宜:“……”

    “宁汤圆,你的吉他怎么弹得这么好呀!”

    显然,冬瓜因为今天的音乐课,对宁远刮目相看了。

    “这个嘛,就,嗯……”,宁远在想着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哎呀,住我旁边的王爷爷,是弹棉花的。他弹棉花的时候我经常去玩那个弓,慢慢的就会弹一些简单的音乐出来。”

    小伙伴们:“……宁汤圆,你骗小孩的吧。”

    这个拙劣的谎言,真是连小孩都不信。

    不过,宁远总不可能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他的吉他是大学的时候才学的吧。

    “你们有没有看过一个抗日电影,叫《巧奔妙逃》,里面的老头就是用棉花弓弹了一首曲子,糊弄鬼子的。”

    看见小伙伴们逐渐有了相信宁远的迹象,宁远继续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音乐嘛,都是触类旁通的。总共就七个音,会了一种乐器,只要你有悟性,自然就会其他的乐器了。”

    “什么叫触类旁通,什么叫悟性?”

    一旁听得入迷的大壮问道宁远,

    “触类旁通,就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你知道吧?悟性,这个东西,其实是一种……仙气。”

    宁远一口气回答完了大壮的问题。

    小伙伴们面面相觑,

    “哈哈哈哈,仙气。宁汤圆说自己是神仙喽!”

    宁远:“信不信由你们。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废话,重生者……难道还不厉害吗?

    宁远抬头望着天空。

    果然,那时候的天多蓝啊。

    那时候,水也是清的,菊花也只是用来泡茶的。

    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时候,回家的大路还没有铺柏油,只有一条黄泥机耕道,周围是齐整的农田和屋舍。

    微风拂来,蝉鸣阵阵。

    空气中弥漫着稻田的清香。偶尔,有劳作归来的农人,挑着水,或赶着牛羊,

    嘴里还哼着家乡的小调。

    这样的宁静,宁远已有多时没能体会到了。

    如果没有原生家庭的那些困扰,这段时光,可以真的说是无忧无虑的享受。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

    父亲有精神疾病,又酗酒成性。母亲对这个家也是半抛弃状态了;

    爷爷重病,几个姑姑舅舅轮流照顾着,已经有一肚子怨气。奶奶可估计也巴不得爷爷早点去吧……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儿童还不懂人性。

    等等,奶奶?

    宁远这才想起,中午奶奶告诉宁远,晚上直接去她家吃饭。

    奶奶的家在……

    “大壮,冬瓜,佳宜,泽明,小雪,阿旺。你们先走!”

    “怎么了?”

    小伙伴们齐刷刷地望着宁远。

    “我才想起来我今晚要去我奶家,方向走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