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衍赋 » 第十一章 诡秘谪仙谷 小儿压秤杆

第十一章 诡秘谪仙谷 小儿压秤杆

    外界正当午后日光最强之际,此间却是幽暗如夜,寒风习习,甚至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十分吊诡。

    除了昼夜之差,带给秦衍、岑七、宁白萍三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此间的灵气十分充裕,至少是外部的三倍之多。

    呼吸时,只感觉沁人心脾,灵气直逼气海。

    “谪仙谷!”

    看着这座石制的山门,粗大的矩形立柱气势磅礴,上有龙纹云饰仙鹤浮雕,山门顶端由黄金琉璃铺就,熠熠生辉。

    而谪仙谷三个字就镶嵌在一块黝黑的巨大牌匾之上。

    在山门前,栽着两根五丈高的圆形石柱,上面各栓着一根腰粗的玄铁锁链,但都已断开。

    秦衍料想,方才遇见的两头獓狠原本就是栓在这两根铁链之上的,只是不知何种原因,被两头异兽给挣脱开了,才跑到了外面。

    秦衍环顾四周,虽乌漆嘛黑,但仍旧依稀可见看见远处的景物,此地名唤谪仙谷,固然前方就是一个山谷,过了山门百步之外,便出现一道狭长的山谷。

    望不到头的山谷幽静得有些过于异常,黑夜中,秦衍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在那黑暗的深处,到底有些什么。

    “秦兄早就知道有这里有两头凶兽吧。”岑七看着眼前巨大的铁锁链,问到。

    秦衍点点头。

    岑七皱眉,脸色极为难看:“那你为何还让我下到坑里!”

    秦衍继续向前走去,笑道:“你没给我告诉你的机会啊。”

    岑七拉长了脸,满是不悦:“我差点丢了命。”

    秦衍努嘴点头,走到了山门那一头:“你不下到坑里,能把那獓狠诱出来?”

    刚一走到山门这头,秦衍面色顿变。

    就在自己走过山门的一瞬间,他感觉到一种比山门外部还要精纯的灵气直往自己鼻孔中钻。

    正常的灵气,需修行者自行采补,依靠呼吸循循善诱,从而泽润气海,但这股气却自行冲进人的气海,完全不受控制。

    秦衍感到自己的气海似乎有所感应,疯狂搅动,以一种贪婪之势疯狂地吸收着来自外界的灵气,而自己的龙曜常在两个密藏也开始极速旋转,有了一种膨胀的势头。

    渐渐的,自己的气海仿佛就要涌出化境,侵入身体的五脏六腑,而本应给自己补充真气的龙曜常在两个密藏,也在疯狂吸收着这一股灵气,并且两个密藏越来越膨胀……

    “这股灵气虽好,却异常霸道,非凡人所能消受。”

    秦衍感觉自己若是呆得久了,龙曜常在两个密藏难免会承受不住爆裂开来,而两个密藏对应的胆和脾,也会随着密藏的崩塌爆裂而彻底失去机能,人也会跟着暴毙而亡……

    秦衍不敢多待一刻,赶忙往山门外走,同时也把想要走进山门的岑七和宁白萍挡了回去。

    岑七和宁白萍对于秦衍严肃的表情十分不解,二人发现秦衍双脸红胀,呼吸急促,而且浑身的衣物湿透了。

    岑七察觉不对:“你这是怎么了?”

    一出山门,秦衍便觉得如释重负,但那种膨胀感依旧存在,他推测,山门里面,才算是真正的另一方世界。

    山门外的灵气充裕程度完全不可以和里面相提并论。

    秦衍望着山门门楣上的谪仙谷三个字,暗道,难不成这里面真的会有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

    秦衍端坐下来,告诉岑七:“我方才穿过山门,感受到里面灵气十分霸道,若非我及时走出来,恐怕就要被灵气给撑爆,这里面的灵气并非我们所能承受。”

    岑七瞬间点醒:“莫非里面真是仙境?”

    秦衍摇摇头:“谪仙谷,谪仙谷,怎能和仙境相提并论?”

    岑七迟疑片刻,看向秦衍:“我们都找到这里了,就这门眼睁睁看着机缘,却不进去?”

    秦衍无奈的摇摇头,突然想到什么,便拿出了岑七给自己的《太初炼塔经》,翻找到记载着导气功法的那一篇,按照指引,尝试起导气功法。

    这功法说来也很简单,就是要调动气海,让自己的气海足够活跃,而后用三长两短的呼吸法,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即为用外界之气滋养体内之气,但关键一点是必须在呼吸导引灵气时,心中要默念太初清心诀。

    解心释神,虚怀若谷。

    飞花落叶,大道天成……

    秦衍按照所记载步骤,尝试着先将自己两个密藏中的灵气往体外导,随着导气功法的运行,秦衍感觉自己似乎和体内所有的气,包括自己的真气,外来的灵气,都融为了一体,并且能够控制所有气体。

    秦衍念着太初清心诀,恍然彻悟,这清心诀目的倒不是清心,而是因为念动此咒诀,便可以使自己的心脉搏动和化境之中的气都处在一个速率上运行。

    而那乐天老祖将此咒命名为清心诀,想必是要弟子们在念咒之际专注神魂,清净心智,方便达到气与肉身的同振。

    导气本就逆势而为,这就需要逆转整个化境中的气海,也需要让自己的五脏六腑和体内的血液倒行逆施,整个过程痛苦至极。

    秦衍在此过程中也只能要紧牙,扭曲着脸,硬扛下去。

    而且太初导气功法的初衷就是吸收外界之气,以及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体内之气,将气运行到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将气往身外导出。

    秦衍如此做法,堪称是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导致自己筋脉拧乱。

    等秦衍将这股霸道的灵气导出时,随之排出的还有秦衍体内的一切污秽脏物。

    待到秦衍收起导引功,嘴中也吐出一口黑到发紫的脏血。

    在秦衍导气之际,岑七看见秦衍面目痛苦的表情,以为是秦衍被天雷劈过的内伤还未痊愈,吓得赶忙又掏出了一个玉瓶。

    不用说也知道,那玉瓶里装的是至好的灵丹妙药,至于说来源,就是从太初山上“拿”下来的。

    见秦衍硬抗过来,岑七赶忙收起了自己的宝贝玉瓶。

    “你这是怎了?”

    秦衍缓缓站起身,调理好呼吸,痛苦痉挛的面部这才舒展开来。

    “这股灵气太顶人了,胀得慌受不住,就给它导了出来。”

    岑七满脸震惊:“这吸进去的气还能给导出来?”

    秦衍把手中的《太初炼塔经》丢给了岑七。

    “用的就是里面的太初导气功。”

    岑七慌忙翻开手中的书,反复看了几遍道:“这太初导气功不是这么用的啊,导气功这不写着么,说用于疏通气脉,滋养气海,运气至周身各处,或是用于导引天地之灵气。”

    “没说能把气给导出来啊。”

    秦衍叹气道:“或许是书上没写全!”

    岑七抖着手里的书,道:“这可是乐天圣人亲笔所书!”

    秦衍像看怪物一样看向岑七:“你手里这是原版的太初炼塔经?”

    岑七点点头:“那你以为呢?这上面每一颗字,都是乐天圣人亲笔书写,再者,我岑七何时用过假货!”

    秦衍彻底服了岑七的胆量。

    “你连原版的太初炼塔经都敢偷?”

    岑七一脸严肃的看着秦衍:“读书人的事情,能算偷吗?”

    秦衍哑口无言:“难道太初山的人就没有发现?”

    岑七一脸得意,嘴角都快挑到天上去了。

    “我仿照字迹,原模原样的抄录了一本,又给纸张做旧,掉个包罢了。”

    秦衍觉得岑七的思想绝对飘在九天之上:“你完全可以把抄录本带下山。”

    岑七一脸不屑:“有原本我干嘛拿抄录本?这原本能让我更接近老祖。”

    秦衍彻底无话可说。

    秦衍看着远处黝黑的谪仙谷,还是不甘心就此离去。

    于是秦衍便盘腿静坐起来,一旁的岑七则是拉着宁白萍炫耀自己的手里的太初炼塔经。

    宁白萍在得知岑七手中的就是乐天老祖亲笔所书的原卷时,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岑七,之前那个叫唐翰采的老道说得没错,岑七的胆子,天下第一。

    就是不知道那唐翰采知道岑七把圣人的原卷偷下山来,会是什么表情。

    秦衍想要一个办法,能够稀释过于浓郁霸道的灵气,或者直接过滤掉此方世界中的灵气。

    秦衍想半天没有结果,只能又跟岑七要来那本太初炼塔经。

    而当岑七翻过好几篇无关的书页后,突然发现一行醒目的字。

    “太初屏气功篇”

    太初屏气功篇,屏气则凝神,摒绝外来一切邪念杂气,只留一缕正气在气海,在结出顶上三花之时,可用此篇功法,放空气海,正气淬体,滋养三花,洗伐肉体,增进修为。

    运行此功法时,修炼者可不呼吸吐纳,单以一缕正气养身。

    秦衍看到这里已经两眼放光,使用此法,岂不是不用呼吸,便可走入谪仙谷。

    只是这门功法必须待到六神塔的六层全部打开,再在塔顶结出金丹,即为六个密藏全部打开,而且还要等待金丹稳固,结出顶上三花。

    秦衍继续看下去,这套功法要做的,就是要将气海排空,这和秦衍用导引功将体内灵气排出不同。

    乐天老祖的方法是,用符咒将体内六神塔封死,杜绝六神密藏的真气流入气海,而后便用导气功将气海之气聚于掌心,一掌轰出,将气海之气排出……

    封塔符就画在书页下方,而导引气海之气,出掌时,还要念口诀,以防止气海之气崩于掌心,伤及自己。

    而后就是请正气,此正气则是来源于先天灵光。

    书上注解:借走一缕先天光,种在气海养道身,金光本是正念生,七分金光七分正,剩下三分是邪念。

    简而言之,就是拿一缕先天灵光,而后种在气海当中,让其化作一缕正气,而一个人先天灵光有几分金光,那正气中的正念便有几分。

    而乐天圣人之所以规定,此法在结出顶上三花后方可深究练习,大概原因就是怕六神密藏还未打开的弟子,无法将先天灵光借到气海。

    秦衍倒无所谓,山就在远处,站在远处提前看,还是走到近处详细看,看到的山景和气象虽大不相同,但归根结底,看到的都是那座山。

    而今此法放在眼前,岂有等到六密都打开,结出顶上三花再练的道理?

    秦衍沉住心神,按照书中步骤,先用封塔符,将自己已打开的两个密藏封住,而后用导气功法将气海之气全部凝结在掌心之中,配合口诀,一掌轰出,将气海之气全部排出。

    这一瞬间,秦衍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掌中蕴含万千气象,这种感受是从为过的。

    而当这汇聚一整个气海之气的手掌挥出,那气势和威力直叫人惊叹。

    巨大的轰响声贯彻整各谪仙谷,这一掌的声音传到山谷当中便又荡漾着传来回声。

    这一掌之威力,直接让整个谪仙谷地动山摇起来,就连面前巨大的山门也开始摇摇欲坠,但幸好这饱经风霜的山门足够结实。

    秦衍这才想起书中的正告,排出气海之气时,要选择在一处空旷无人之地进行……

    而一旁的岑七和宁白萍则是被秦衍这突如其来的一掌给惊得不轻。

    “他这是怎么了?”宁白萍看着秦衍全神贯注,诡诞不经的样子,不免问到。

    岑七惊叹的情绪很快平复,皱眉道:“估计又是从那本书里领悟到了什么高明的功法。”

    宁白萍看着秦衍:“他很聪明。”

    岑七斜眼瞪着宁白萍:“很聪明?他比我都聪明,你可知道他修炼多久了?”

    宁白萍伸出三根手指,一脸疑惑的看向岑七。

    岑七摇摇头:“他是从昨天才开始修炼的!昨天到现在,连十二个时辰都没过,他就已经打开了两个密藏。”

    宁白萍直接笑了:“不可能,乐天圣人也没这么快。”

    岑七长叹一声,而后压低嗓门,笑看着宁白萍,说道:“我也觉得不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不然,他一个庄主,又怎配与我称兄?”

    宁白萍听到这,整个人瞬间呆住,似乎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瞳孔之中满眼震惊。

    是的,要不是秦衍有异于常人只能,他怕是和岑七说上话都难。

    宁白萍直勾勾的看着秦衍,道:“难怪他会看到昨夜有紫光坠地,而我们却没有看到。”

    岑七也眼巴巴的看着秦衍,那眼神,就像是在欣赏一件绝美的瓷器:“谁说不是呢?有这等秘境从太虚坠至凡间,那些老家伙们能不来?连那些老家伙都没看见,却被他看见了。”

    岑七一脸满足:“这兄弟,交得真值,就是心疼我那两瓶天愈液。”

    宁白萍低声道:“方才在路上,我用我狐族秘术看了他的因果,却什么也看不到,要是正常人,我连他的前世都能看到。”

    岑七瞬间来了兴致:“你牯牛降狐族还有这等秘术,想必你也看过我吧?”

    宁白萍点点头。

    “我上辈子是什么人?”

    宁白萍摇摇头:“不能说,会被雷劈。”

    岑七赶紧从自己那个宝贝戒指里掏出来十根金条子,丢给了宁白萍:“你牯牛降狐族没落,正是缺钱的时候,我拿金条跟你换你那秘术,如何?”

    宁白萍笑着接过秦衍手中的金条,说道:“传你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把你眼珠子扣下来,换上一双狐狸的眼珠。”

    岑七打了一个哆嗦:“我堂堂正正的人,换狐狸的眼珠子?还是算了。”

    秦衍那边,在排气海之中所有的真气之后,秦衍催动意识,从万丈金光的先天灵光处采到一缕光,往气海运,但失败了,后又尝试多次,秦衍明白只有在自己足够定力的时候才能成功。

    而太初屏气功的难点正在此处,未修出元神的人,是很难有这种定力和能力将心头的一缕先天灵光送到气海的。

    秦衍之所以能成功,还得归功于长年累月的定心挥剑,将一柄剑,一个同样的招式挥舞多年,多大的耐力和心力都能练出来。

    反复多次,秦衍才成功将这一缕光送进去。

    片刻后,光化作一股正气,秦衍只感觉这股气要比满满一气海的真气还要充实,这股正气还能将自己的气海逐渐拓大。

    并且秦衍发现自己有了这一股正气,身体变得十分轻快,眼睛能看到更远的东西,耳朵能听到更细的声音。

    秦衍定住口鼻,不再呼吸吐纳外部之气,发现自己完全靠气海这一股正气,就可以替代呼吸之用。

    成功后,秦衍又赶忙指导岑七宁白萍二人也修炼这太初屏气功。

    岑七宁白萍按着秦衍的指导运气,等到二人将气海之气排出时,整个谪仙谷再一次地动山摇起来。

    就在二人排出气海之气时,秦衍心底对岑七和宁白萍也大概有了数。

    岑七已打开两个秘境,气海之气却比自己雄浑两倍,岑七有可能在自己面前藏拙了。

    而宁白萍不修习太初正法,体内自然也就没有六神塔,但化境中的心头的先天灵光和气海都是有的,她的气海之气,比岑七还要多。

    秦衍推测,太初正法和民间各族类或家族门派的功法不同,或许主要体现在更高阶段的修炼上。

    入门时,诸如打开先天灵光,运用气海大致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太初山要灌顶,就是其他修炼者给初学者额头注入一道气,而且太初正法要求将化境中的六神山炼化成一座六神塔……

    待到两人要采先天灵光时,秦衍就将自己的正气,分别灌输一缕进两二人体内,引导二人将一缕先天灵光送入气海。

    有秦衍的帮助,二人运行太初屏气功进行的很快。

    运功成功后,三人便都不需要呼吸外部之气,仅靠体内一缕正气便可够用,而且要比平时的呼吸要神清气爽许多。

    之后三人便毫无顾忌的穿过气派的山门,走进那幽暗的谪仙谷。

    初进山谷,秦衍便感觉阴森刺骨,秦衍心想,谪仙之地,必然是有正气存在,可这谪仙谷为何如此阴冷,倒像是阴间之地。

    而且山谷两边的山川光秃秃一片,不见任何草木,就连三人脚下,也只有碎石……

    秦衍等人走到深处,便看见几棵枯树,许多树上都倒吊着几只白色的鸟,这种鸟头顶乌黑肉冠,鸟喙像金子一样亮,细长的鸟喙看着很有攻击力。

    而这鸟眼角的一片羽毛,形状大体跟祥云一般,贴在眼角下边,在黑夜中见到这种鸟,三人觉得只带给人一种恐怖。

    而就当三人走近时,枯树上所有的倒悬的白鸟一齐睁开了眼睛,诡异的绿色瞳孔直勾勾的盯着秦衍三人看。

    三人走到哪里,那几百双诡异的眼睛便看到哪里,只是那几只鸟一直吊在树上,一动不动。

    秦衍三人不敢久留,连话都不敢说,赶紧朝前走,走了好一会又起了雾,等走出迷雾时,三人便看见一个古朴的存在出现在眼前。

    而在村口,还有一个小孩,手里正拿着一把剑,剑上正串着方才枯树上的那种白鸟,带着毛,在一堆火上烤。

    那小孩一边烤,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唱着诡异的童谣。

    天下到底有多重,挂在秤上看一看,

    拿来神仙当秤砣,称出天下才二两,

    一两只算庶民命,鬼妖尚且当一半,

    秤砣难压秤杆时,天下大乱重来过,

    天命就在冥冥中,小儿烤鸟把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