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05】五胡十六国

【005】五胡十六国

    【汉】佚名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北魏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八月,魏天子拓跋弘不念情于世务,常有出世之心,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

    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拓跋弘亲自处理朝政,并为退位的拓跋弘上尊号太上皇帝。

    国家大事都告知太上皇帝。

    北魏皇兴六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76年7月20日),文献皇帝崩。和其父文成皇帝仿佛,太上皇帝拓跋弘突然病逝,时年二十三岁。

    魏天子拓跋宏五岁继位,十岁亲政。天子年幼,嫡祖母冯太后再次临朝,上尊号太皇太后,大赦天下。

    这一年,又被称为北魏承明元年(公元476年)。

    次年春正月初一,改年号太和,即为太和元年(公元477年)。

    北魏太和六年(公元482年),魏天子拓跋宏也有了皇长子,太皇太后冯氏决定亲自抚养皇长孙。

    归政十六岁的魏天子在即。

    与此同时,顾命大臣们也开始讨论魏天子拓跋宏皇后的人选。

    有资格的人家,纷纷送女儿的画像进宫。

    太师冯熙,曾在文献皇帝时期教导过魏天子,颇得魏天子信重,并有两个适龄女儿的画像呈到御前。

    “天子恩典,太师府幸得以送两位小姐进宫。”回京都的路上,如夫人柳氏和二小姐冯妤提了提。

    “这是出了皇后娘娘的人家,才有的殊荣,魏宫就我们辽西冯氏一家,名正言顺。家里也一早定了你和你三妹。”

    冯妤,记得自己似懂非懂地点头。来的时候,却不是这么说的。

    那时,是只能送一女进宫吧。可巧在那之前,太师府长女已经定了亲。

    原是续弦。倒像是太师府上赶着嫁女,虽是王妃,京都城里的流言未歇,南平王府就正经遣了媒人上门催嫁。

    三催四请。大有天家冠冕的堂皇之风。

    大姐的亲事,到底是不改了。冯妤至今还记得府里众人看她的眼神。

    送进魏宫的人,就成了她。可巧宫里贵为太皇太后的姑母,遣了宦官来说。

    原是说的太师府的少爷们。等到她父亲冯熙自请离京,前往洛州任刺史。

    宫里的魏天子加恩,太师府的小姐也可以进宫一人,和魏天子跟前的太师府的少爷一样,充做公主伴读。

    原本都说是她的。

    年方七岁的冯妤,也不像现在,沉得住气。

    好端端的,太师府芙蓉花园里来了场比试。平白的,就不是她了,他们鼓噪着。

    “输了,妙莲的箭脱靶了。哎哟喂。”

    “输了,怎么办?”

    “输了,跟大姐一样,寻门亲事嫁了呗。”时年,他们年纪都不大,说了也只是好玩而已。又不比南地门阀士族家讲究。

    北地的贵族人家并无男女大防。大概是太师府长女亲事一波三折的,官媒前倨后恭,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是起哄。

    “妙莲输了。”

    “输了,哭鼻子。”

    “进宫,魏天子去上林苑也不会要她的。这箭都脱了靶,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举着箭靶的小太监都吓跑了。”

    就是这么,换成了她三妹冯媛。宫里贵为太皇太后的姑母赐下一字,燕,只说是名正言顺。

    倒更像是她自找的。

    她只是不服,凭什么,临行前家庙祭祖。

    祖宗跟前,也是要说的。

    这一刻的冯妤也略微出了神,然后,才听得他们的声音。

    “这里可是太师府上,这两位还都是你妹妹。”魏天子笑了笑,阻了冯思政过谦,语气温和一如闲叙家常,“也都是画中人。”

    说着,魏天子便从身边宦官手里接过玉佩,放到了她的手中。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还没等冯妤反应过来,魏天子已经松了手,和她大哥等一干随驾的人走远了。

    风中依稀传来她大哥的笑语。

    “我倒是想说她们是来给陛下请安的,瞧着像是南人宫廷里的打扮。正想说刘宋的朝廷派了使者,也没听说和亲的公主,仔细一看又有佛图的带当风。”

    是真的高兴。

    而豆蔻年华的冯妤也不知道,这一块龙纹玉佩,魏天子原是要递到他中意的皇后手中的。

    总在魏天子跟前行走的太师府嫡长子冯思政,许是想到了。

    这是个好兆头。

    他的喜悦,从声音里透出来,遮掩都遮掩不住。

    算了,索性懒得遮掩了。他接着说,“文成皇帝的佛像已经落成,拜佛如同礼皇帝。接下来,还要……”

    冯妤低头看着手心里金镶玉的错金龙纹羊脂美玉,金龙盘玉佩而踞,须爪凛然。

    似欲要破白玉玉璧而出,活了过来。

    细致的雕工,五爪金龙,口衔爪勾,缠着她的一绺发,坚决不肯松口。

    而这一刻的冯妤也不知道,这一面,这一眼,竟是如这块龙纹玉佩般青丝缠绕。

    情牵一生。

    “二姐。”等来客都走远了,太师府四小姐冯娇收回视线,抱着燕子风筝走了过来,“哪一只,是你的。”

    “线都断了。”冯妤示意大丫鬟丹蔻都接了,拿去续线,“在洛阳春日里,总是要放飞几个风筝的,还是你拿剪子剪断的。也不见这么舍不得。”

    洛阳,是洛州的治所,冯太师任职的洛州官署便在洛阳城里。

    太师府冯妤冯娇二姐妹跟随父亲冯太师去了任上,在洛阳城中的院子里,如夫人柳氏将她们姐妹的住处也安排到了一起。

    而离京前,冯妤在太师府的院子也跟大姐三妹挨着,也总在一起射箭钓鱼,诗酒相酬。

    “是二哥哥替我画的呢。”冯娇只是笑。

    模样娇憨。太师府上皆知,大少爷冯思政和二少爷冯宝业(冯修,字宝业)是博陵长公主所出。

    在魏天子跟前,便也不同。然后,走在九曲回廊上的冯妤,便听得四妹冯娇问了一句,“二姐,刚刚那人是魏天子?”

    面如美玉,目似朗星。水阁外她也偷偷看了,和府上的大哥哥比起来,也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个天子的模样吧。

    “是吧。”冯妤也是第一次见,阔别太师府六七年,比不得去了魏宫皇家书院的她大哥二哥三哥四弟和三妹。

    皇家书院,顾名思义是给魏宫皇子公主读书写字的院落。因为历代魏天子都爱骑马射箭,他的儿女们便也都爱骑马射箭,故而离上林苑不远。

    冯妤随手将龙纹玉佩收进腰间垂下的香囊里,负手看着秋池边的柳树,问她四妹一句。

    “要不,我们来比射箭吧。”

    太师府四小姐冯娇“啊”了一声,四下里看看,魏天子刚刚走了。二姐这趟回来,也是要进宫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