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09】行行重行行

【009】行行重行行

    【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父族的姑,母族的舅与姨,走动也多,是现在平城人家结亲考虑得多的。

    她还是头一次遇见这种外甥上母舅家提亲,迷了路的。于是,她忍不住问他:“你的父亲呢?”

    这种情况,他父亲也要陪着他吧。最好,还有他的母亲。

    “生病了。”他说。

    说着,伸手拍了拍白色从马马背上的搭连,“提亲的聘礼,我都带着呢。”

    “那你的母亲呢?”冯清又问。

    “在家照顾父亲。”他说得理所当然,“和我祖母一起。我父亲病了。”

    冯清点了点头。也就是说,眼前的男孩子虽然年纪不算大,却已经是一家之主了。

    可以独自上他母舅家提亲。

    冯清与他隔水看着,看着,还是没有率先说话。

    在她的身前,白色的羊簇簇,低头饮水。

    “你的父母家人呢?”

    “在那一边。”冯清在马驹上,居高临下的,回身顺手指了指。

    那一方有白色毡包,远远望去,也像了草原上的白色云朵。

    一水之隔的他,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冯清出了一会儿神,想起了她二哥冯思政。

    是不是,也要是这样,去母舅家提亲。来之前,她可听说了,这一趟其实是要替她二哥冯思政找下聘的从马。

    太上皇有好几个公主女儿,还有打算再嫁的公主姊妹乃至公主姑母们,若是被其他的驸马爷比下去了,可就不好看了。

    公主和老丈人太上皇脸上就不好看了。还要封将军,赐予爵位了。

    冯清知道,她父亲冯太师当年却是找的文成皇帝。

    有随她母亲博陵公主出来的魏宫旧人,提到冯太师当年第一次陛见,坦诚自己是北燕昌黎天王正派嫡孙。

    兼祧而已。

    似乎在家族继承里,北魏皇后冯氏的亲哥哥,也比不得北燕太子冯翼之子。

    实情如此,北魏也是如此。但一本正经的,坦率的,让文成皇帝可能想跟他开个玩笑。

    北魏和平四年(公元464年),封冯熙为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

    肥如,地名。肥如侯国,公元前200~前156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个异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镇一带,后被汉朝廷废除。

    肥者,丰腴也。北魏和平三年(公元463年)年底,主导昙曜五窟石窟造像的冯熙回京复命,文成皇帝多有赏赐。

    故而,国舅冯熙一下就“肥如”了。说是腰缠万贯似的,实则封地,肥如县郡。

    肥如县郡名声不显,既非要地,又无人烟,还比不上博陵公主京城城外这片草地的收入了。

    肥如侯,一开始名不副实。冯熙谢恩,却说:“承天子贵言。臣,必努力加餐饭,不负天恩浩荡。”

    北魏公主里,博陵公主一开始并不起眼,得配的便是如意郎君。

    二嫁,一开始也并不被人看好。汉臣冯熙,于京都平城名不见经传,又是靠的皇后冯氏的裙带关系,入选北魏驸马行列。

    也是肥如侯冯熙迎娶博陵公主,形同入赘公主府。

    当然,现在说起来,更像是玩笑话。太师府之前,还有座御赐的郡王府了,放眼京都城里,也就汉臣冯太师了。

    也是因为她二哥冯思政又要尚公主了么。冯清瞅着一水之隔的他,出了神。

    他们担心他被比下去了,不得岳父太上皇欢心,又担心他自诩才高,受不得公主媳妇儿的委屈。

    她三哥冯宝业,便是如此叫魏宫轻看了去。

    这次也跟了过来。冯太师只说是,叫他出来走走,都成了跟她大哥冯始兴一样的书呆子了。

    偏他书也读不好。冯太师小书房里教子,“文不成,武不就的。阖府就你四岁启蒙,这一笔字,都要叫你四妹比下去了。”

    太师府四小姐冯清低头,充耳不闻,继续练字。

    “只他二哥,愚顽就怕读书。”她母亲博陵公主递了碗莲子粥给冯太师,接话道,“骑射,宝业实是不差的,才多大呢。还有始兴,便都出去走走吧。一家人都去走走。”

    又命人去请佛堂里的姚氏魏母,还有如夫人常氏。

    这下,四小姐冯清也看了出来,她父亲冯太师就是口不对心么。

    明明有什么好事情,好吃的,好玩的,都惦记着她三哥冯宝业那一份的。偏偏就不肯口气和缓地说一句好话,给他听。

    还有她大哥冯始兴。

    更兼,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她父亲冯太师是京都平城出了名的孝子。

    祖母姚氏魏母偏心眼儿,偏袒得明晃晃的。

    太师府一众孙儿孙女里,就心疼她大哥冯始兴,三哥冯宝业,然后,才是她,太师府四小姐冯清。

    当然,如果是单论太师府里的孙女,那么,冯清肯定是拿头一份的。

    然后,就是家庙里她二姐。老夫人也惦记着。

    总说她年纪轻轻的,就穿得素净。她说,“搁长安那里,得是未亡人了。”

    未亡人,死了丈夫的人。在佛堂菩萨跟前,老夫人叹息着,“京师这地儿就是不一样啊。”

    佛堂里的姚氏魏母打发人去请如夫人常氏,顺路回博陵公主的信儿。

    说是,不只是如夫人跟她要去逛,她佛堂里的乳母丫鬟也都去。

    博陵公主得了准信儿,和冯太师说,“老夫人还是这么高兴。”

    冯太师也是一笑,“慈母多败儿”,摇头叹息。撂下她三哥和她,去了外面的大书房。

    博陵公主索性吩咐下去。

    “阖府里,想跟着老夫人去逛的,只管去。”

    不同于府上的主子们,阖府的乳母丫鬟却是难得出一趟大门。闻言岂有不想去的道理。

    纵使哪位小姐少爷懒怠,不想去,也要劝说走这一遭的。冯清听人回她母亲博陵公主,阖府竟似无人不想去的,也都谢公主。

    又回道,“一早吩咐人去打扫安置。往年也是如此,只是这一趟,人多了些,也提早了些。”

    是啊。冯清想了起来,往年里五六月份也是要去跑马的,猎些野兔山猫儿回来,只等她父亲冯太师朝中得闲暇工夫。

    冯清只是打量着他,一水之隔,和他的马。毛色乌亮。

    与雪白的从马,皆是膘肥体壮,四肢修长矫健。

    据说北地最好的良驹,能够日行千里,马踏飞燕。想到这里,冯清也有几分好奇。

    有人在汉室陵墓见到过这样的石头雕像。那马,马身肥硕,四蹄矫健,夸张是夸张了些,却是产自“肥如”的好马。

    肥如县郡,以良驹“肥如马”出名。就是这么努力加餐饭的肥硕马身,纤细且短的马腿儿。

    肥马轻裘。

    骑膘肥体壮的骏马,穿轻薄保暖的皮衣,在这片草原上,可视作出手阔绰的人。

    也是这时节上门提亲的一身标准行头么。冯清看他,水面清澈见底,倒影也是波光粼粼。身前黑马白马,是挺耐看的。

    她看他们替她二哥冯思政拾掇着,便是这么说的。

    “老丈人和小媳妇儿第一眼,眼缘儿要好。”

    然后,就听得他接着说,“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那一方。”冯清伸手指着远处白色的毡包,告诉他,“那里是我的家人,你沿着这水走到那里,可以再去问一下。”

    他“啊”了一声,点点头:“好的。”

    他过来,也是马要饮水。道了谢,他又骑上马,走了。

    是去的她说的方向。冯清放下心来,然后,看向丫鬟彩云,“我的羊?”

    顿了顿,又说,“有多少呢。”

    丫鬟彩云回过神来,糟了,她看来人看得入了神。

    很有些二少爷思政的神气,眼瞳梭黑且明亮,夺人魂魄似的神采飞扬。说话又有三少爷的涵养。

    哪里还记得数羊。而羊群已经饮了水,散开来吃草了。

    三五成群。

    “数不过来了,上次是三百六十八。”丫鬟彩云有些沮丧,“肯定远远超过了。”

    原本有些遗憾的冯清,闻言却又高兴起来,“说的是。反正这片草地的羊是我的,都是我的。”

    天边的彩霞,低低地压了下来。太阳要下山了。

    “改天再数数看吧。”冯清重新骑上马背,一挥手中细细的赶羊鞭子,跟丫鬟彩云说,“我们回去吧。”

    丫鬟彩云应了一声,驱赶着头羊,跟在冯清的桃花马马驹身后。

    而羊群跟着头羊,也跟了过来,就像簇拥在她身后的云朵。

    下山的太阳,也为草原上如云朵的羊群,镶上了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