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魏宫莲 » 【018】北魏南侵

【018】北魏南侵

    太师冯熙也不知道,他几个妻舅回去怎么添油加醋,说得他长安的岳母耿耿。到了这时候,还是常氏心口上的一根刺。

    “他母舅家,没得女儿给他。给,我也不要了。”常氏固执异常,“我就要京城里的,守寡的公主,死了大官丈夫回娘家的,最不济,西域商队里每年都有守寡的。我都不挑。以后让我兴儿出府,我也能跟老夫人一样享几天儿孙福,死也瞑目。”

    原也是能尚主的。想到这里,纵是太师冯熙历经三朝,也算见惯了风浪。

    眼见着魏宫选驸马,长子却被人一杆子撸到底,撵了出来,内心深处也有一丝隐痛不甘。

    太师冯熙长子冯始兴进宫最早,又一直待在御前。

    侍奉过两代天子。

    太子中庶子。做过魏宫驸马爷的冯熙知道,长子冯始兴年纪轻轻得了官,去了魏天子跟前又是钦命。原是有资格的。

    连带他姑母皇太后冯氏也一并没脸。回府一年,谴魏宫内臣来府,都不曾额外问过他一句。

    就像是被遗忘。太师冯熙也刻意不去想,一想,难免就要对上刘昶这老匹夫的粗俗嘴脸。

    天性褊躁,喜怒不恒,每至威忿,楚朴特苦,引待南士,礼多不足。与北魏朝堂文臣儒将典范,礼贤下士的冯太师,实在不是一路人。

    史书记载,刘昶好犬马,爱武事。入国历纪,犹布衣皂冠,同凶素之服。然呵詈童仆,音杂夷夏。

    与文臣儒将的太师冯熙,多循周礼,不分士庶,偏好佛事,想来是说不到一起去的。

    回头,冯太师还得谢魏天子。

    上书谢罪。

    太师冯熙前往洛阳履职之后,太师府四小姐冯清也正式进魏宫,履职才人,陪伴魏天子六妹彭城公主进学。

    六公主已经晋封彭城公主,也就是说她,嫁人在即。而封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区),地处南朝,和辽西冯家便扯不上关系。

    她嫁的只可能是曾经镇守彭城的丹阳王刘昶的世子刘承绪。彭城公主已经知道。

    陪读的冯才人也知道了,绝口不提。她大哥冯始兴又回了魏天子跟前行走。

    文气儒雅的,被派去养马,御马。

    马,对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来说有着巨大的政治军事意义,早在周朝就有专门的御马之人。

    “太仆”二字最早出现于《周礼·夏官·太仆》,是最早的为皇帝御马的专门官员。

    相关资料中,记载“周官有太仆下大夫,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如今太仆之职。”

    也就是说,周代太仆在王的左右为王驾车。

    可见太仆是被王所信任,他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秦朝时设立三公九卿,太仆为九卿之一专门管理养马事务,这是国家首次提出由专人管理全国养马事务。

    到了汉朝,在养马制度方面基本上延续秦朝的方式。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上写道太仆与秦官掌管车马,下设两丞掌管地方车马。

    三国时期,曹魏承袭汉制。

    晋给予太仆青绶。

    南朝时期几乎不设立此官职。但北朝几乎就是秦汉时期的王城疆域,中原大地,骑兵突显。

    沿用秦汉旧制,很有可能。

    这里,参看隋唐。

    隋朝统一,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九卿失去了实质的权利,但隋专设立太仆寺以管理车马畜牧之政。

    其所属官职有卿、少卿、博士等一百二十人,所辖机构中有令、丞、牧监。

    从唐朝起,太仆寺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养马机构。

    太仆寺、驾部、尚乘局都是唐代重要的马政机构。太仆寺的主要职能有:

    全国马匹的饲养和繁殖;负责全国车辆马匹及其相关的制造;为皇帝出行驭马驾车;每年对马的祖先进行祭祀;整理相关账目便于以后的官员查验;时而会被皇帝派遣出使其他国家等。

    太仆寺下属的各牧监是唐朝最重要的养马场所。

    其生产的马匹主要是负责军队中的供应、邮政的传递、皇室的御马、官员车马的供应和皇室的祭祀、宴会享乐以及少数民族的互市贸易之用。

    政府还鼓励地方养马,给与养马人一定奖励和保护的政策。

    《新唐书》中记载到“王侯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道,百倍于县官”,由此可见唐代官私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故而推断,北魏时太师冯熙的长子冯始兴,实是得到了一个御马“肥差”。

    头一份差事,也是实差,说是“小肥如侯”。

    只是不上台面。

    还被同僚起哄,要请吃“羊酒”。太师府四小姐冯清休沐回家,撞个正着。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太师府里烤全羊。

    说是养马么,御马。

    其实都知道,草场里肯定还会养着牛羊的。而这时候,京城审美流行肥马,天子御马,马身肥硕。

    都说是好马。

    以此参照,草场里养出来的,必然也是肥牛肥羊。

    圆滚滚的,惹人爱。名副其实的“肥差”。

    一看到她,她院子里的丫鬟石榴就乐开了花:“小姐,大少爷命人送了羊腿来,刚刚厨娘还在问了。”

    停了一停,又说,“我们也烤着来吃吧。”

    得了准信儿,守着四小姐院子的丫鬟石榴自吩咐人去了小厨房,且不提,又仔细说与自家小姐知道。

    “大少爷院子里,来了好些人了。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丫鬟石榴说,也不是送来了羊酒,而是大少爷前些日子都呆在家庙里。

    回了府里,也跟没有回来似的。瞧不见他的人。

    她细细说与自家小姐知道,“……所以,院子里一热闹起来,阖府就都知道。大少爷得了‘肥差’,都在说了。”

    何况,有院子的少爷小姐那里,大少爷都送去了羊酒。

    虽然,现在都知道了。

    她大哥冯始兴得了差事,又要说亲了,说的就是他长安舅姥爷家的表妹。

    亲事不得而知。但他长安的母舅和舅妈过来了,也就是乐陵郡君常氏的哥哥嫂子,就住在太师府角门那一方临街的巷子里。

    那里原是住着太师冯熙的远亲。和其父辽西郡王冯朗在长安开府仿佛。

    上门攀附,认亲连宗的冯氏族人。同谱。

    自然,也不乏上门打秋风的。

    从来,热闹得很。现在,都知道了吧。

    虽然,丹阳王刘昶有刘宋的皇室血统,又是员武将,但他的儿子刘承绪却是一个形象气质身体都不佳的男人。《魏书·刘昶传》载:刘承绪“少而尫疾”。

    而古人解释尫疾,是脊骨弯曲。不良于行。虽然平阳公主总说是坠马所致,并非天生的。

    但冯清从母亲博陵公主那里知道,魏宫是不知道的,至少赐婚的时候并不知道。现在,明摆着就是政治联姻了。

    彭城公主固然不愿意,但已成定局。

    “母亲是魏宫公主,骗的又是魏宫公主。”冯清身边的丫鬟彩云出了魏宫,回了家,一时多嘴。

    见自家小姐看了过来,才恍然醒悟,嘻嘻一笑。

    转而同她开玩笑道,“小姐,替魏天子养马名声不显,却是羊酒不断。听说,还唤大少爷‘小肥如侯’了。若是将天子年长的儿女都养在跟前呢。”

    这是天子正妻的事情,有时,也可能是天子嫡母,乃至嫡祖母。故而,彩云话音一落,冯清也微微晃了神。

    太皇太后冯氏一直居东宫的中宫,在太上皇殡天后,便也没有了迁宫的消息。只是,虽然东宫娘娘冯氏,也就是她三姐病死,陪葬太上皇金陵。

    太皇太后冯氏仍然是被唤作西宫娘娘。魏宫似乎正在等待着天子正妻而来的东宫娘娘,正位东宫的中宫。

    还有,魏天子的子嗣。

    “以后,交给你来管?”冯清顺口回了她一句,“实差,也是肥差了。”

    却不想,丫鬟彩云连连点头:“好啊好啊。”

    停了一停,又画蛇添足地补充一句,“送来中宫的皇子公主都满了两三岁,手臂跟莲藕似的,丰腴得让人想咬上一口。可不就是肥差么。越肥越好了……”

    时年,京师平城已经是以肥为美了。肥马,肥羊,胖娃娃,四小姐冯清想到了,却也想不到这将是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审美观念。

    丰满,端庄而雍容,就像石窟庙宇里的石刻泥塑的佛像。

    态度、言语温和柔顺,而有起伏的底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