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六章 就单枪匹马 凭新学新识

第六章 就单枪匹马 凭新学新识

    嫂子帮我分析了,说想要做XJ市场,得过语言关,还有外贸,语言就成了我认为必须要突破的两大点。学维吾尔语和俄语,就成了两个具体化的梦想。

    学维吾尔语的途径很多:区台市台的维语节目,还有广播电台,听着听着,居然很快被催眠了,除了反复听到的MEN是“我”以外,啥也没听懂,只是调子到位了,听得顺耳。

    而俄语,不专门买书买碟,估计是无法自学成才的。

    正准备进入学习状态呢,报着学维吾尔语的目标看电视节目,结果,被阿不杜拉唱的优美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给吸引得全套魂魄全给摄去了。到最后“WIWIWIHI!”一场群体停舞集体亮相,才算把我的神喝了回过来。

    这个“HI”停的同时,我心爱的本本W5绝版,也应声被我不由自主随音乐一起挥动的手给打掉了下去。

    华硕的本本来了一次跳水,从半米多高的桌面上直接摔了下去,直掉在了硬梆梆的瓷砖上了。那一声里,我感到了啥叫“心痛”。

    7800大元呢!

    还好,急着打开笔记本电脑,验证了一下,啥事没有!万幸,万幸啊!

    电话响起,刚才我向几个最亲爱的同学的节日问候完成以后,好半天没有电话响了,还以为今天的节日叙旧完成了呢。

    是代理商打来的,金总请我吃过两次很隆重的边疆海鲜大餐了,他的电话,感受到的是善意的、合作的意愿,毕竟他扎根七年了,我拿不下的电信推荐的事,他说了,肯定没问题。这让我感觉到一丝欣慰,也感觉到一点点的依赖感。因为,回到XJ,可能这家伙就是我目前能出业绩的第一桶重要的金了。

    当然,对于他提出的要求,我必须想办从总部要到,并且比他期望的还要快的要来。

    给领导一打去电话,节日的问候也问了,也顺便汇报了工作,一举几得呢!领导一一定认为我还在努力工作,就算是节日当中,也处于工作状态。

    其实,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早已没有什么其他的状态了,生活、工作早已“和谐”了。

    打完上传下达的电话,一分钟前还在工作状态,这一分钟又进入了生活状态。切换得比眨眼还快。

    接着看XJ歌舞,以学习维吾尔语的名义。

    还吃着葡萄,老妈以一元一公斤的价格买回来的,并且奇甜无比。再加上电视上的节目,歌手小妹正在抒情唱着《天池》,突然发现,歌词中的“西天王母娘娘”,所贪恋XJ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这美味的葡萄,还有云里的天池吧!

    还惊讶地发现,现在写词的人,比以前有文化多了,很少那大白话了,感觉中文都过了级别了的,写的歌词,都有周杰伦歌曲方文山的感觉了;而少数民族歌手那么现代的化妆,也让我几乎认不出来她们是少数民族演员了。

    不过,一些上了点儿年纪的资深美女歌手,一定很讨厌高清电视。因为,厚厚妆下面的那些排好队、划好线的抬头纹,把铺得不够厚,或者铺得太厚的“粉表”给顶破了,实在是太投入了,那些到位的表情,暴露了她的青春已经“象小鸟一样不回来”。

    玩归玩,认真的学习还是正式开始了。

    买了一本很正规的学习语言的书。本以为,用英语的国际音标的底子,应该能一一对应地把维吾尔语学会,可是真的仔细看过,英文不过才26个字母,而维吾尔语有32个,并且有很多独特的语法,相当复杂,比起英文的那些时态来说,一点儿也不简单。

    编写这本书的人,肯定不是汉族人,我确定。只进行了几行字母,我就开始“一个头,两个大”了。

    仔细一看作者,果然,只有两个汉族人,写书组的其他成员全是维吾尔族的兄弟姐妹们。根本没有从学习语言,一个纯汉语基础和英语基础的人,看到这样的书,也着实感觉到无从下手。我有些灰心了。就想,反正我又不会参加维吾尔语的托福考试,目的只是会说,会听,能交流,当然能看会写就更好了,如果只是这样的目的话,是不是可以把前面的那些实在看不懂的语法忽略不计呢?

    我相信,连真正的普通维吾尔族人,也未必知道自己的语言里会有这么多的“格”在里面。简单一个名词,居然有六个格:主格、属格、从格、宾格、向格、位格。

    记得初中时我们可爱的英语老师为了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英语会有MYBOOK,HERBOOK,而不是IBOOK,SHEBOOK的区别时,就说:“外国人比较自私,任何东西吧,都要有个归属,你的就是YOURS,我的就是MINE,等等。”当时我就在底下嘀咕开了:“就是,我们中国人多好,社会主义,东西都是大家的,哪用分你的还是我的啊。外国人真麻烦!”

    现在我看了维吾尔语里的一个名词有六个格时,才明白了,原来还有更厉害的,分得真清楚啊!反正书上是说清了,我却理解不了。唉,真的是老了吗?

    为了理清思路,再去跑一会儿神,跳去看电视。

    红山影视台正在放《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刘长春在海轮上用他的实力证明给无数外国人看,他不是东亚病夫,并且使所有去旧金山的旅客决定都从洛杉矶下船,距离开幕式只有40分钟了,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跑。遇到塞车,刘长春跳下车子,扔掉外衣,正充满激情地,向运动场跑去,等待着中国人进场时,进广告了,而亲爱的老妈则准点地把台换到了她的CCTV8,新加坡人在等着她呢!刚刚被激起的爱国激情还在翻涌,虽然心底里非常非常想翻回来,接着看中国人如何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可是老妈似乎全部心思都在新加坡人身上,她们陪她好多个夜晚了,我耐心地等了几分钟,发现老妈一点儿也没有换台回去的意思,就在心底里把那股升腾起来的爱国热情压了又压,决定回到自个儿的电脑跟前,书本跟前,重新完成我的重大计划:学习维吾尔语。

    比起《雾锁南洋》时代的新加坡人的普通话进步太多了。离着那么远,华语还都被这样流传着,也都是中国人的力量嘛,也不错!老妈,用她的方式爱国着。我只是一时激情,好在会调节情绪多了,虽然有一点儿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