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十二章 陌拜兼会友 迷途在故城

第十二章 陌拜兼会友 迷途在故城

    “好吃懒做”了一个月,没见得身体更好,反而更糟了似的。

    爬了几层楼梯,居然都把我的咳嗽又给引出来了,痰一涌上来,搞到呼吸困难了,还没到六楼,就无法克制地一通猛咳,找一个垃圾桶先解决掉这突然来的麻烦。大厅空旷,把我的咳嗽声放大着,带着回音,真不好意思极了!幸亏没什么人被我吵出来。

    调整好了呼吸,终于到了石垒的办公室门口,才探进去半个头,伸手准备敲门示意,就发现了一桌人围坐在门口的条桌上,显然是在会议当中,虽然没见过石垒,坐高最长的那位戴着眼镜,使劲冲我笑的,我想一定就是他了。

    他示意:“开会,等会儿!”和我那歉意地手势,撤身退下,几乎是同时完成的。那叫一个默契啊!那一秒的时间里,我打量了那桌人,发现了领头的是个女的。难道采购部的主任是巾帼女帅?看来有意思了。

    退哪等呢?当然是我那唯一熟悉的移动建设部的小冯哥身边啊!

    小冯他们几个正在忙着打各个设计院的电话,显然,他们和设计院又一起分配到了各地州,要具体开始工作了。小冯对我是一半的热情,客气的让我先坐着看看报,顺便等石垒。另一半他还要忙着找设计院的电话呢。

    看来他和我犯了一样的错误,也在不正确的时间里到处找人。

    “唉,我咋蒙头了洒,这个点儿,他们都在吃饭呢!”

    他们马上要下各地州开始行动了。分到的设计院,也似乎全是外地的,郑州的一家,西安的一家,他们没有很准确的联系人,居然要用打“118114”的办法查。

    对于西安,我是很熟的,尤其是西安的代理商,和西安电信的关系,更是让我觉得,责无旁贷地想帮他忙找号码。而小冯客气地拒绝了,说已经找到了。

    屋里一共坐了5个人,有2个算是都见过的了。其他都不熟。不过,他们也一边忙着分地方,一边说笑着,并不象广州的运营商,坐得那么挤,那么气氛紧张。

    “给传输局打电话,和田让买买提一起去!”

    我想,那个买买提,应该是我去年和金总一起去见过的。

    “高原,你去博乐!小冯,你也去和田吧!”

    和各个设计院一起到各地州的这次出差,看来是年底前的最大行动了,幸亏我今天来了,晚了,还谁都见不着了呢!

    坐在门边最里桌的“高原”走过来了,问小冯:“咱们明年订啥杂志啊?现在有一些名单过来,我们能不能选啊?我想订《女兵》,或者《象棋》,不知道给不给订。”

    这个话题,显然把屋里的五个男人的情绪全给调起来了,“当然要订《女兵》了,要是不订,这生活还有啥意思?”

    我和他们不熟,刚想推荐我们的专业刊物《移动通信论文月刊》呢,被他们的这些和通讯离了十万八千里的主意给逗乐了。

    “说了,订就要订对工作有帮助的!”小冯身后的大哥假装正色教育道。

    高原接话说:“对啊,订《女兵》和《象棋》对我们的工作,最有帮助了,是吧!”

    小伙子们一片调侃声中,手机上的时间显示,还有10分钟,他们就要下班了。盼望中的对门会议应该结束了吧!果然,听到一堆嘈杂的声音——散会的动静。

    小冯提醒我:“散会了!”

    我当然知道,立即出发,房子太大,走出去,也是需要点儿姿势的,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步速,好显得沉着从容地走出去。

    这下,终于会议桌空了,我把包里藏着的家当,全部掏出来,然后一样一样的正准备摆,石垒说:“你把资料留下吧,我回头好好看看,答复你。”

    然后,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提袋整出来,给他扎扎实实地装了全套七大本,还非常慷慨地把我自费买的文件袋,装着他说还没收到的文件通知,一起交给他。我报了我们的代理商的名字,他要求,写在上面。看得出来,代理商,在XJ电信人的眼中,地位是多么的重要。我就把金总的公司名,还有姓名手机全留在了我的名片后面,这样,厂家与代理商的完美合作,就在电信形成合力了。

    当然,在金总看来,我完全是多此一举,因为他说放心,肯定有我们的名字。我当然相信,他毕竟在这行里辛苦耕耘了七年啊,功夫不是盖的。现在,对他,我还是学习、佩服的阶段。当然,照同事的话,台,最终是要拆的,毕竟自己是准备长期发展的,这种关系,不可能一直这样被他控制着。做为厂家,领导也会对我存在的意义要打一个大问号的。于公于私,我都是只能向前的了。

    嫂子说的,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曼玉”持怜惜态度,卓兄弟却一直看好我的回疆发展。

    我知道金总在有意躲着我,可我还是事一完,就给他电话,汇报着我的工作成果,一方面表功啊,另一方面,也在间接告诉他,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正在努力工作当中了,他得小心了。

    和运营商代理商的关系,就是这样,处起来十分微妙。

    和同学,就大不一样了。事毕,挑了一个最近的同学章雯,约好了一起吃午饭。

    她是我中专时期玩的最好的四个女生中的一个,是我们四个中,年龄最大、事业、家庭也最顺利的一个。找她聊一下,可以找到斗志和动力。她永远活的那么有计划。

    乌市这十年的发展,把我原来脑海里的地图完全给颠覆了。蛮以为很容易的,很聪明地坐上了一辆写着到“小西沟”的车,却在没有任何标志的“铁路局”就下了,我以为到了。可是,车内没有路线图和站名,车下也没有,我估计着就给下了,怕错过了站。

    对这点,我非常不满啊!车内找不到站名,也没有人报站,显得全是本地人似的。我这个成为了“外地人”的“本地人”,着实给蒙了一把,只好付出体力了,走!硬是又走了两站路,才找到了小西沟站,还有新开的“家乐福”,还有以前没见过的高架立交桥。在向着立交桥前进的路上,路过了XJ科学院,还有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可是我的老客户啊!熟!),……还有一路的汽车类商店,看到“天山租赁行”,打头的四驱越野车让我有上去一试身手上天山的冲动!……再向前,看到了九中,中学生们顶着姚明似的个头下课了。……路上的饭店各式各样,每一个都很有特色,诱惑极了,有一家很有爱国情怀,门上左边写“我爱XJ”,右边就写“我爱抓饭”。……快到桥下时,看到桥上的“加快”两个字。亲爱的雯的电话打来了,我说我在“加快”呢,就到了。

    在美好的阳光下,我惊喜地发现了,原来桥下,还有一座很大的移动公司的大楼,应该是市公司吧,我的客户,又被发现了。

    在判断同学的身形时,先是看到了个打扮很土的,身材有点儿像,可是发型,她不可能是这样的。就换角度找,果然,一个烫着大卷儿的美女在十米开外,向我飞眼了。我立即捕捉到了这熟悉的笑眼,并抱以同样热情的笑靥。拥抱,对于我们来说,一点儿也不生分。我们在街头深情拥了一下,才手挽手,决定着吃饭的地方。

    “你丢不丢人啊,在自己出生的地方,还给迷路了,你看看,这是苏州路,变化多大啊!”

    我必须承认,对于离开十年的家,我彻底是迷糊了。

    原来,雯早已改行在汽车销售公司里做了。她在保险公司里曾经的车险业务,在这里也得到了有益的延展。03年的脱产本科学习,又使她的英文水平,到了足以接待奥迪老总,那个德国佬来XJ旅游的全陪程度。实在是佩服得不行!

    还有她上四年级的儿子,老公也不错。自己的时间,除了工作、家庭之外,还坚持健身和美容,果然是把自己经营得完美的典范。

    我清楚,她最希望我说说见到她的感觉,我没有夸张地把所有的赞美都送给她了。事实上也是那样。

    对于我终于决定回XJ发展的决定,她觉得很正确,说我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全能的了。

    我不得不再三更正误解,其实,以前的那个翻译公司,纯粹是出于爱情,出于对“最亮的星星”的爱,才做的。这是因为感情,不是为了显摆自个儿有多少能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