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二十八章 唯心情畅舒 方挥笔绘美

第二十八章 唯心情畅舒 方挥笔绘美

    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很有上下班的规律感。

    今天是周六,同样起床很晚,却没有负罪感。

    昨晚看电视节目中讲“新东方”的俞敏洪也是这样,虽然有实力过那种住大别墅的生活,却不想那样做。那种浮着的生活,过着哪怕就一两天,都会有很深的负罪感。而现在身不由已的生活,每年要把业绩增长20%,所承受的压力,这种充满压力的生活,也绝不是他创业之初所设想的。

    这么一比,绝不是说我有什么野心,要去做那样成功的人。只是,对于大自然的共同向往,对于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纵马狂奔的痛快劲儿,却是相同的。

    醒来之前,正在一个情节很复杂的梦里,似乎和里面的人斗智斗勇的,我好象把一个什么人给逼进房子里了,正打算骗出来呢,老妈叫着让我去开门。这才不得不从沉沉的梦里拔出来,开完门,再躲回被窝,完了,回不去了,这后半截,就不是“做”梦了,而成了“想”梦、“编”梦了。

    没法子,打断了。回忆了一下:“昨天一晚上在车市里逛呢,我正在挑车。有一款象《机器人总动员》里的WALL-E那样的全自动遥控机器人车,有一个女的,正在里面拿着个遥控器开呢,她开得很溜。我也很想试。不知道销售员小姐看我打扮,象不象是有实力买车的。这里面,可都是好车啊!还有奥迪,黑亮亮的……试车完了,那个女的走了,我就琢磨吧,现在该我试开了。正想去呢,人家说,下班关门了!气得我啊,口水直咽。……”

    从美梦没有“成真”中正正式式地起来,琢磨着今天要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

    画画!

    这个对我来说,很有“天赋”的技能,总能在周末的时候,带给我无限乐趣。今天的目标,是把丽江的美景画出来。丽江的夜景,尤其美不胜收。我用手机记录了一些场景,一直琢磨着,等有心情、有时间的时候,好好地画出来。

    今天,就是这样的日子。

    起来,先洗净了所有的衣物,再把丽江买的那套民族风麻布的大裙裤套上,把桌子拉开了,老妈出去打牌了,老爸看了几集《闯关东II》,喝了半杯小酒就去呼呼了。最好的时机到了,我拉开架势,把黑色的卡纸取了4张,还有丙烯颜料,各种材质的笔,再用装月饼的塑料小盒子盛水,润了笔,倒放的月饼盒盖上的白色部分正好被我用来调色。

    阳光转西了,整间客厅洒满阳光,我要的所有条件都有了。现在就把笔记本端来,打开那几张照片,然后就正式开画了。

    我选了三张丽江的夜景,第一张是那个叫“男人桥”,也叫“麻布桥”的石桥下,桥下打的射灯,正好把暗绿清澈的河水映得透亮,显出了里面游走的鱼儿和石头。而桥洞内的石壁则白得把曲线给整美了,没有灯照的石桥壁侧上,则是隐映着酒吧一条街的红色灯光照出来的纷呈暗红色的古砖。白天里绿的不行,扭着腰的苇草、柳树此时却都褪去了绿色,尽个儿地都用黑色的剪影手法,在黑夜、绿水、白桥洞和红桥砖之间剪了碎发留海似的任意挥动着女性般特有的“柔美身姿”。

    记住了这几处颜色,用黑色的纸表现这情景,简直太容易不过了。

    当我能调出那真实的颜色时,那种成就感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是恨自己总爱画蛇添足,当最具神韵的那一笔早已完成之后,总是心有不甘地再加一点儿,再加一点儿,结果,味儿就不对了。

    一边画,一边记起这个桥的白天,有两对人马面对面坐在桥墩上,然后一边儿的在弹唱纯原创的吉它歌曲;另一边儿的,则凝神倾听。他们应该都互相不认识,却因为这种“乐缘”,而冒着小雨,就那么对坐着,让音乐与流水共同飘过,青春慵懒的一个下午。

    我很想也象他们那样坐着,全神倾听,却没敢。白天没敢,感觉自个儿不是这种人,不好意思;晚上来了,却只剩下流水的声音,还有顺水飘下来的一整条灯红酒绿、人人欢娱、乐不思蜀的酒吧里的各种人声乐声混杂在一起的声音了,不如下午那个纯纯的吉它声、小男生的歌声,还有流水声配在一起的,那么和谐、动听、纯洁、难忘。

    晚上来这里,是为了等一个旅行团的小妹,广东清远的,她很想来玩,可是年老的家人们不允许她来,又不放心,于是要我带她出来玩。这里是我们约了见面的地点。传说中,这里是历史以来交易麻布的地方,也是什么“男人桥”,导游哄着女性游客们都在桥栏上坐一下,到底有什么道理,我是没有听清,但也听话地坐了一小会儿,总不是坏事吧,我想。

    一边回忆,一边完成了这副画,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一样,不需要任何打草稿的动作,似乎每一笔,都知道它该在哪里出现。

    完成,放在一边,意犹未尽,开始第二幅。

    这个就更简单了:一个客栈的一角,屋檐下,只挂了一盏方柱型的纸皮灯,照亮了很小的一片白墙,还有屋檐的那几根椽子,还有檐角,灯下的树影,还有对面的暗墙的亚光反光,只有那么几点,却意境全到了。

    一个夜归人,一个寻家的人,对于挂着这样一盏灯的房子,在纯黑的夜里,那就是全部的希望,和爱。对于归家的渴望,那灯,不仅是明亮的一个灯,它给夜里看到它的人带来的是温暖、平安、亲情、安详、希望,我是被那灯给感动了的,这才一直渴望能画下来。

    也许这些年,XJ,XJ的这个家,就是我在长久飘泊的岁月里,点亮我一切希望和安定底线的这种灯吧!

    这幅画,只求意境,不在笔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

    我想,在外很多年的人,都应该看得懂这个画的意思。

    一样,摆在第一张的“桥”旁边,满足感来了。

    还有第三幅:古城夜景。

    这是被我做了屏保的一张,过了夜十点,古城的人们,是绝不会为了挣多几个钱,而加班到更晚的。所有的档,都关门了。用最传统的木板,一块一块拼起来的那种,在这里生活,图得就是一个轻闲,谁会为了钱而加班呢?

    所以,关了档,下着雨,打着夜景灯的古城的斜巷飞槲,用一种美不胜收的透视角度,把透亮着褐红色纳西人家特色的古城建筑,似扇骨般,参差长短散开在你眼前,如果闭起一只眼看的话,“消灭”掉立体的感觉,整个就象是古代妇女头上纷插的发饰一般,散布的那叫一个美,插得似乱非乱,没有章法,却美得要命。

    只用一两种颜色:白色和砖红,将笔头蹭着干干的,用油画笔画出素描的风格来,将这些色彩一笔笔肯定地勾勒在纸上,那叫一个一气呵成,爽气得不行!

    谁能想到,这些建筑,当时全是在碎雨里淋着呢?

    三幅丽江的采风,算是全部完成了。摆成一排,嘿,你别说,还真有些系列的感觉,很有点儿“专业”的意思了。大姐家刚在装修新房呢,要是她喜欢,送她挂客厅里,绝对不丢份!不过,在她弄走之前,我先整在自个儿家的墙上,展览给自己看一下。

    折腾了三张画,很投入,很有感情,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笔记本电脑也休眠了两次,被我一再唤醒。这一次一看,还差35分钟了,我还有一张卡纸呢,再画一张,再收工。可画什么好呢?

    开始翻电脑里的资料,找灵感。

    西安,终于在西安,参观兵马俑时拍过的一张唐代的壁画把我吸引住了。那张唐代皇太子们正在骑马进行马球比赛的场面,太有感觉了,马都胖胖的,真是咱唐朝的该有的样儿!

    于是,挑中了一个骑马的官人的样子,就他了,这次不用任何多余的颜色,纯白就够了,那线条,绝对是壁画里的风格,一笔是一笔,圆滑飘逸,绝无多余。

    同样,没有任何腹稿,我的笔,就象是古人拿着它一样,完全没有任何颤抖和犹豫,顺顺当当地,就一笔一笔地按着唐朝工匠的手法,浑然天成了。这是画得最快,最没有丝毫遗憾的一张,简直就是那原作的人附体了一般,不是他技巧成熟,就是我们跨了千年的师徒缘份,这张壁画,简直绝了!

    最后,全画完了,我的本本也没电了。

    全部贴好,太阳也快下山了。老妈回来了,老爸也起床去公园值班了,他们看到了我的作品,又是那么“幸福”的笑了。老妈还做了好吃的犒赏我,说:“咱们家,出了个画家!以后你每个星期天都画!”

    “哈哈!这个你们从小就知道,我就这行!不用学,天生的!”

    牛不是吹的,是画的。从广州回来前,我说过,有心情了画个画,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当个艺术家。

    赏着自个儿的画,美滋滋的一天画了圆满的句号,入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