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八十五章 复又搬转钱 洪宾共餐散

第八十五章 复又搬转钱 洪宾共餐散

    冷的天,坐在新装修好的招商银行米白色的座垫上,真替他们的下一次装修担心:这颜色,在XJ,冬天,能撑多久啊!到时坐得人多了,难看了,再怎么擦,白色的面子,也不会好看到哪儿去,又有新装修的机会了。

    很奇怪,现在去银行办业务的人,怎么会这么少,只有瘳瘳几个,难道,大家都没钱可存了?或者,根本不需要来银行柜台了?

    服务人员多于客户的好处就是,作为客户的我,可以美不滋儿地玩着手机,把不厚不薄的一叠人民币,从广发行透出来,搬进招行,等回到家,再通过网银,搬回广发行,完成了这个“信用”建立的过程。这个词,老祖宗老早就给造好了:“拆东墙,补西墙”。

    从04年创业,有负债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哪一张钞票,真正属于自己,都是借银行的。债多不压身,数量大了,就用起来不心疼不头痛了。说实话,银行肯不停放贷款给我,那还真的是看得起我啊!并且,额度相当可观,三张信用卡,可以月出7万呢!入呢?呵呵,不知道是按百分比说好,还是按千分比说好了。

    就算人很少,接柜的小姐也很慢,只有三个号,我都排了近20分钟。于是,拿过一本杂志,看起来。有种久违的感觉!那本杂志,是同广深动车组上的读物几乎一样的版式,也做着深圳楼盘的广告,还有数页的奢侈品,闪耀在眼前,那个已被我抛远了的华南,真的和现在太不一样了。

    一边看杂志,一边捏着现金袋,时不时瞥一眼号,省得被跳过去了。

    同事美女宋安的电话突然打来了,原来她此时正坐在中山的移动大厅里,那个我们一起度过中午,看日偏食的地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儿,她正在琢磨她的3G手机新功能,也希望我这儿能一样实现。可事实是,没法和她一样的用,现在。

    终于轮到我的号了,一边接着和她聊,一边向窗口递上我的现金袋,就这么很不专心地办着业务,倒是很快完成了。

    踱出大厅,面对冷空气的招呼,显然还没太准备好。抓手机的手,没戴手套,很快被冻成鸡爪状,有些不太听使唤了,于是,哼哼哈哈地先把宋安的话讲完,挂了。

    每月还债的事,做完了,现在该去和洪斌吃午饭了。

    在人民电影院的门口,显然进去等人是明智的,哪暖和,咱去哪!

    在约好的时间左右的“右”了5分钟的时候,见到了洪宾,今天戴了一顶歌手刀郎的招牌帽子,明显剃光了头发的胖胖头皮暴了一小部分连着脖的部分,整个脸,胖得有些离谱———真难想象,这会是那个当年让我因为得不到爱而要生要死,一气远走他乡十年之久的男人吗?

    呵呵,从转门的玻璃上看到自己的脸,就乐了。

    也别笑话别人,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胖了,整个城市的人,都很胖!天冷了,活动少了,娱乐也少,辛苦也少,自然个个都吃到很胖,不管心宽,还是心堵,吃东西,都是这个冬天最有价值的事情。

    文艺路的入口处,有一家据称是“全疆最好吃的羊肉馄饨汤”店,果然不错!一进门,小小的店面,10来个座位,座无虚席,正门对门口是四个绝无书法可言的“诚信为本”,所有的食客都象品尝人间美味珍羞那样的低头细品。我和洪宾进去,先叫了一大一小,再伺机寻找有谁快吃完了,好腾出座位来。

    终于,顶替了两个刚走的食客,我们的的馄饨也到位了,果然是,那哪叫馄饨啊,分明是胖个儿的圆鼓鼓的饺子!飘在羊肉清汤里,翠绿的葱花段儿,在上面点缀着,使整碗汤鲜活起来了,捉住一只胖馄饨,轻咬开,里面的纯羊肉拌洋葱的馅儿,咸淡味儿配得正好,只要一开吃,那手里的勺子就停不下来了,一个接一个捉住、吞下,直到全部干净为止。

    以吃为主,我们都顾不上多聊,怕热乎乎的好饭,被说话的功夫给耽搁了。

    饭毕,很满意地打着嗝儿,回着味儿,走在街上,冷的空气,也被这发自内部的热量给驱远了,觉得,完全不像之前那么冷了。

    闲扯的时间,变得很轻松了。短暂地把工作上的不顺放在一边一会儿。

    “昨晚的酒劲儿散了没有?今天还晚上打不打骚扰电话了?”

    “呵呵,过了过了,不打了。”

    “你女儿上哪家幼儿园?”

    “建工,我丈母娘,每天送,现在我是‘单身’。”

    已婚男人,独住一会儿,高兴得打着“伪单身”的幌子,想唬谁啊!还想我是十年前那个傻女孩子呢?面对他的这番表白,我只笑不应。

    “早上扫雪,干得累吗?”

    “扫了一大片,出了一身汗。现在好象有些感冒似的。”

    “那下午你就回家睡觉去吧,不要上班了,好好休息。”这句关心是真的。

    正聊得很家长里短,金总的电话来了:“黄琳,我那个AP的价格,你问得咋样了?能不能做啊?另外,我这里授权也到期了,帮我再搞一份授权过来吧。”

    “好的,我马上再帮你问一次,反正上次领导说批的9折,已是最高限了,我去争取,但不保证一定行。”

    “谢谢你啦!”

    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再一次显现了,这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需要难受的地方了。因为,我并不只甘于只做一个“传声筒”,如果在这件事上,我一点作用也不起的话,那公司是根本没必要让一个“传声筒”存在的,而代理商也对这个无用的厂家代表失去信任,更是心怀抵触,在我还没有把局面有本事自个儿全揽下的前提下,扶持原有的代理商,不仅是保证我在这里存在的一个必要保障以外,更是扩大公司产品占有率的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