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二百二十章 最美烤鸡蛋 下山终得息

第二百二十章 最美烤鸡蛋 下山终得息

    借去“访问参观”那间写着“男、女”的蓝色油漆铁皮房子的机会,暂时远离了酒气冲天的蒙古包,虽然还是细雨,那清新的空气却甜得沁人心脾。

    当然,铁皮房子里的如厕体会,由于太过原生态,没有美感可言,这却是最自然的方式。和那轮个不停的酒桌相比,我宁可在这里再多“原生态新陈代谢”一会儿。

    回去的路,迟迟不肯快走,我贪婪地按着数码相机的快门,不停地向远处吃草的“美羊羊”,“肥羊羊”,“懒羊羊”们打着招呼。而它们中的两个特别肥硕的,吊着很丰满的**的姐妹美羊羊,齐刷刷地停止了吃草,好奇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姐俩似乎同时商量出一个结果,就一起调头向其他山头走开了。

    “同性相斥”嘛!她们不喜欢我,有道理。

    然后,我就开始盯着驴拍了,那黑家伙,根本不看我一眼。我就再去盯着小花看,它们那么娇嫩,可爱,黄色和紫色,在绿得发油的草垫映衬下,分外娇羞。

    正当我拼命加深呼吸,和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交换酒精度的时候,山伯哥哥从蒙古包里钻出来了,远远地向我招手,招呼我进去,接着上席。

    看来,躲不是办法啦!只好硬着头皮,再钻进去。

    看起来,他们已转了好几圈了,程院长装着自己突然胆结石发作的样子,给大家添了不少笑场,刚才还穿短袖挥来动去的,小酒杯一转到跟前,立即假作俯身滚动状,可那“立方体”的身型,硬是俯下身来,还是一座山。

    “你就装吧!”

    随着烤鸡蛋越来越少,席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好,酒精显然给了大家别种的温暖:各个都精神起来了,不再缩作一团。

    终于,在我的提议下,大家出来抓紧时间拍些照片和录像。凭着手中的佳能和SONY,总算是成功脱离了酒场的无限可能。

    留下了所有的干部继续他们的工作,我们这商会一行,和三个司机在与大家一起合影后,握手言欢,道别了。

    下山的速度显然要快了许多,雨也停了,刚才考验车技的地方,也显得不再那么凶险。小液晶的数值也从3000多,一点点儿跟着落了下来。

    喝多了酒们的,都抓紧时间昏睡,而我,则一直保持着兴奋度,准备着随时捕捉,路边可能被忽略的风景。

    车到了努尔乡,维吾尔族司机小伙儿停在了一个庭院前。

    对了,值得夸耀的是,这里几乎所有的庭院前,都有小河流过,木板搭成的小桥,多少有几分浪漫的味道。用红柳枝做成的栅栏,美感毕现。大门似乎是统一做的,气派的钢花门,很有民族风味。

    钢花门里走出来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小伙子出去,先右手在胸前一按,行了一个礼,再和大叔握手,大叔也同样回礼,然后交给了他一样东西,寒喧了两句,就上来接着开车了。

    时值礼拜五,正好是赶巴扎的时候,乡里的集市全都是赶来的羊。那些羊的神情是如此的安闲,吃着车上的草料,和在山顶上吃草没什么两样,它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最后的晚餐了。

    车很快驶回到了那条平直沙漠是唯一风景的公路,走到一个丁字路口,向左:和田;向右:策勒。两车并行,两个司机用维语商量了半天,最后还是向左了。我们将直接被送回到HT市,不再赶回策勒了。

    赶回和田的时间,正好是晚餐了,而准备迎接我们的,是和田县的一桌。

    两位领导很有特色:高白瘦且戴眼镜的,是书生式年轻县长;略矮黑壮的,是武夫风格的招商领导。而助兴的是一个长着酒糟鼻的甘肃籍兄弟,来到酒场,带着自己亲自酿造的纯葡萄蒸馏酒过来了,大桶五公斤装。

    来来往往,似乎听起来没有什么新意了,除了这甘肃兄弟的不停自虐。由于大家这几天全都在酒场里浸泡着,当晚火力都哑了,只剩下山伯哥哥不好意思完全拒绝,直到被甘肃兄弟同灌下去了五大杯之后,才大叫不再喝了。

    “酒壮英雄胆”,甘肃兄弟喝大了,酒糟鼻更红更亮了,他已把持不住自己,开始用手去抓现场所有的肉菜,再一块一块硬放在每个人的碟子里,不顾大家那嫌弃的眼神。

    “书生”县长和“武夫”招商领导先以公务为由撤退了;剩下的,早已受不住这两天的连续作战,纷纷找理由,很快达成一致,撤!

    “酒糟鼻”已成最后一个趴在桌上无法正常离席的人。无关者,都一一走得很快,好心的山伯哥哥只好拖着他,虽然不知这家伙怎么冒出来的,可还是应该让他安全回家。毕竟,喝了人家好几杯纯酒啊!

    护佑着“酒糟鼻”,在夜色中的和田大街上,溜了半天,他根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还拼命拉着山伯哥哥,说再去唱歌和洗脚。我和信佛的付总,走走停停地配合着他们俩,多少结个队,在夜的和田里行走,听说安全一点儿。

    终于,送我们回到酒店,本想给“酒糟鼻”开间房解决了今晚,可是他硬是冲下楼梯,还害山伯哥哥一起摔了一大跤,付出了点儿血的代价,才算是送走了这位“自虐狂”。

    终于可以正常地睡一晚了!

    次日的行程:参观和田县的开发区,还有千里葡萄长廊奇观;还有新址规划。

    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规划。

    当我们在烈日下,穿越了真正的千里奇观,到达了一片沙漠,正宗的沙漠边缘的时候,领导指着那一边沙漠说:“这里,就是我们新县城的选址。”

    捧着一把流沙,我们都在心里打着大问号:沙漠变县城?能吗?

    “你们知道吗?这里有最好的光热资源,两边都是绿洲,这里的沙层只有一米厚,下面全都是水,完全可以改造。我们新的县城就准备在这里建设。你们谁先过来了,可以享受政府的收费权利,前期的投资,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回报。”

    在烈日下,“武夫”领导拿着一份彩色的规划图,带着这一行:江苏,AH,河南还有山东商会的考察团成员,时而指着远处的沙丘,时而指着脚下的黄沙,诉说着这个规划的可行性。美好的县城远景,就这样呈现在了各位的想象力里。

    我拍下了照片,希望未来可以作一个对比: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其实这也是和田县的无奈:HT市占了最多的地盘,而和MY县相连的和田县分散着,根本没有集中的县城地址,使之看起来,象一个有模有样的县。

    在经过“千里葡萄长廊”的时候,那份美景,安闲,的确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感觉。

    只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的维吾尔人,没有更多的建汉人别墅之类的奢侈想法。宽大的庭院,整齐划一胳膊粗的小白杨做的葡萄架,是政府的统一作为,驱车在长廊里前进,象进了一座果的迷宫,纯美的意境,有些不真实。

    “要是有机会,我是真想来这里盖个别墅养老啊!”

    程院长一路发着感慨,羡慕着这里拿不走也享不了的好。

    当完成这番看上去很有想象力的考察之后,午餐在一个高大的维吾尔式餐厅里进行。长条桌一字排开在中央,我们在另一头,发现了今天的主角:这个乡的副书记,一个汉族退伍军人。

    小份儿的拌面,香脆的新出炉的馕,烤肉,还有酸奶,抓饭,鲜杏,可以说,今天的午饭,是这些天真正纯粹吃的最美味,最扎实的午饭了。

    副书记终于一长溜桌子地转到了我们这边来,打着招呼,特别感兴趣的是他脸上那明显的一道疤痕,加上肌肉感很强的面部轮廓,黑油发亮的肤色,几种元素配在一起,都写着一个很明显的词:“剽悍”。

    这是一个有着明显“匪气”的人。

    可是,他曾是我们羡慕的“兵哥哥”。

    照他说他当兵的年代,正好是我们的高中时代,我们清楚地记得,高一军训的那会儿,有一个二班的女生就和他们的小班长好上了,然后就一起“私奔”了,兵,不当了,学,不上了。

    “这种事儿,太多了。”

    当我把这个案例当成“经典”间接表达着对他的敬意时,他的反应却很淡,好象,这种小事,无足挂齿。

    接下来的晚餐,送别部分当晚直接返乌市的成员,就有了这位老兵哥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