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二百八十五章 记自不量力 转单周山山

第二百八十五章 记自不量力 转单周山山

    “让你做一份方案和报价就这么难吗?”

    东爱的紧催,让我感觉到真正力不从心,好象从哈密带回来的挫折感还一直在,好象得放自己一个月大假,啥也不干,啥也不想才有可能缓过来似的。

    但东爱一片好心,我还是做吧。

    找谁好呢?小苏民虽然能做,可是这小子的最大问题在于:只会实操,不会电脑上的全部操作;还得另找一个能做报价的。

    对了,找周山山吧!宏景通讯的老大是他的同班同学,当然,他和他比起来,混得真不咋的,但这就是在KS吧,机会没有WLMQ好?也许这就是段子里说的:“在XZ,你再怎么努力,也烧不开一壶水。”

    周山山和龚玉红龚姐是关系相当好的,都在KS多年,一个做通信弱电计算机系统集成,一个做干果和旅馆业。

    不过,非常不习惯和周山山的每一次交谈,他总会以挑逗的口气一通腻说,就恨不得一开始就能把你给搂怀里,一口吞下似的。

    而且在他身上,总有一种“妖里妖气”的邪性时隐时现,总感觉像个瘦瘦的娘们儿;但又是正宗的男人,该做起事来的时候,还是“一是一、二是二”,一点儿也不含糊。

    但要说只是嘴上乱讲,行动上没有过份也就行了,但还是每每想到这人就不舒服,对他说话时故意身体也一个劲儿地往近里凑的毛病,甚为厌烦和防范。

    “小黄琳妹妹!咋想起我来了?一起去喝酒吧?”

    “喝酒哪天都行,今天晚上麻烦你帮我加个班吧,做一份报价,我把图纸发给你,是数码相机拍的,电子档的要明天才能给到我,这个你先做,明天早上12点以前要,可以吗?三座楼,部队的,十万左右的活,你接吗?”

    “好吧,那你发过来,我试试吧!”

    安心地把A接下来,扔给B,这是我非常习惯的一种操作模式,而和所有的A、B们好好吹水聊天的结果,就是他们都无比信任我,这便是我最大的能力。

    正因为我经营得最好的,是人脉,而非事件本身,所以在广州时代,我曾经是大家眼中最无私的义务猎头,专门替同事搭配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且帮助他们向新东家引荐,全程服务,甚至包干帮忙写中、英文的简历,因此也攒下了不少坊间的名声。

    我是觉得这样很轻松啊,两边都好,而自己又不从中谋利,是典型的“助人为乐”。

    而做这种报价,对我来说,以前都是直接扔给公司里的技术部门,或者是专门负责给产品计算价格的领导洪广功,或者是惠钧他们去做,那种认真、准确、充满着技术含量,而又没有一点乐趣的冷冰冰的表格、数字和指标,是为我所陌生而抗拒的。

    还是在赛吉的日子舒服啊!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有一大群人去专门负责:象研发部就好几个办公室、技术部又几间、采购部一大间、工程部更是一堆小伙子,而我们的商务部、市场部、业务部,更是一群人,就连综合部,都有六七个人的配置,我们只要做好属于自己本份职务范围内的那一个点就可以了,只不过,这个点的业务量,比较大。

    几年工作下来,其实我们只是习惯去向各个部门沟通、借力,而对于如今这种所有的业务,从开始谈项目,到执行,到售后,全程彻彻底底就你一个人必须全部正确完成的时候,才认识到,从前那种繁盛条件下里的幸福工作环境,当时并没有珍惜,而是和同办公室的宋安等,瞅着机会就抱怨公司对我们如何如何不公、不好之类的。

    现在好,谁也没得抱怨了,只能抱怨自己。

    “如果你黄琳说的都是假话,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什么真话了。”

    这是周山山对我的评价。

    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从不骗人,因为为圆一个谎需要再去撒另外100个谎才能圆上,太累,不划算。

    这是华硕时代的华南老大俞徒歌给我们每晚开晚会,“洗脑”地最爱举得例子。

    俞总的名言警句特别多,有一种曾仕强劝人平心静气的功效,也从不发脾气。对于他的儒雅劲来说,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就象是一群野孩子,总会想方设法地找出老俞的笑点来,私下里乐得个仰合不止。

    比如他老人家还爱说:“生命是会自己寻找出路的。”

    现在想起来,这个观点,其实就是老庄的“无为而治”。事实上也是,在他当我们的华硕电脑华南区总经理期间,并没有多少强硬得不得了的管理措施,而是象一个谦谦学者,每一天在办公室里,隔着透明的玻璃,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一屋子BLOG格档工作间的小年轻们,据老雷说,当时他就很看好我,觉得我未来不可限量,还说他的眼光很准咧!

    的确,能接受他老人家的思想,并迅速执行到位,付诸实施,也是我当年做得最为得意的地方,也做到了他老人家的助理,可以称得上,做为一个“文员”性质的助理,碰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了。

    老俞对于我们在品德上的修养,花费心力颇多,每个晚上晚餐后的例行会议,都有一种,听曾仕强讲人生的感觉,虽然当时不太明白,还觉得这老大总是云山雾罩、不着边际的浪费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对我们后来的职场心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比如“正直”、比如“不虚伪”、比如“合作”、比如“公关危机”、比如“职场交替”的处理。

    作为他的粉丝和拥趸,我们接受了他的这些理念,直到总部派来了一个新的年轻人,叫POB,我们给这个后来的年轻人起了个外号,叫“泡面”,这个年轻人一来就充满着杀气,并且毫不掩饰,他就是要来“干掉”老俞的,而我们当然不愿意,毕竟老俞人这么好,有知识有文化,并且对我们仁义有加的,而这个年轻的“泡面”来的时候,虽然满脸偶然能装出一丝假笑,更多的时候,是充满着狠劲和斗争的样子,交接期里,他和老俞还每天面对面坐一起吃饭,那种要杀人还装孙子的样子,让我们都看不下去。

    更何况,他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履历,只是台北电脑城里某个摊位上卖光盘的,不知如何的机缘巧合,被高层看中了,并且指派他到华南来,替代掉老俞。

    当然,高层也是有相应的人事变动,才会有此行动。

    “一朝君子一朝臣”的故事,再一次上演了。

    我出于对老俞的忠诚,则成了“泡面”眼中的最恨,虽然他就坐在我左边,但是我作为早期的元老,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对于这个新来的,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懂,甚至连英文都没有学好的土味儿出身,身上还有些小日本武士道气息的意向新老大,相当不满意,上班之前,或者他希望我给他提供一个什么资料之类的,我呢,先悠悠儿地把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好好修剪,再仔细贴到我的案前BLOG隔板上,一边整,一边可以看到他的鼻子气哼哼地都要喷出火来了。

    但没办法,他刚来,公司的一切,还是我操练得比他熟。

    而且做为无为而至的老俞,早已把公司是实上的“治”全部放权交给我来做了。做为“太监组”———其实是助理组的老大,台企的管理是这样的模式:通过一堆助理,来实现对各个分区域的管控。我把我们这一堆在公司里坐办公室,天天盯报表,打电话,做方案的人群,起了一个“太监组”的代号。

    “泡面”和我在静静地具体执行当中数次暗斗角力。

    对于我所报的案子,他一定不批;对于我主持的公司晚会,不管主持得有多么好,大家多么欢迎,他一定不高兴;眼看着他有权力批字了,可以给我穿小鞋———是为了逼老俞走的机会,他一定狠狠下手,绝不放过。

    对于这种“狼子野心”埋满了刀片的“泡面”的进攻,以儒治军的老俞,除了头发更白了一些,皱纹更深了一些,似乎无能为力,快任由他宰割的样子了。

    为了替老俞报仇,也替众开疆拓土的兄弟姐妹们鸣不平,我也找机会出出他的洋相,明知他英文不好,就特意给他写一个封全英文的邮件,以显示:“你连我说的是啥都看不懂,凭什么来当我们的老大”这样的一个目的。

    邮件抄送给了业务部全体,老俞也看到了,他欣慰地笑了,感觉这批战将没有白培养,虽然好多语法错误,但毕竟也在替他出气。

    面对“泡面”越来越变成“钢丝球”,他倒是忍住了我们的这些小伎俩,对于自己必须拿下总经理这一职务的行动,一点也不怠慢。

    眼看着他的行为越来越过分,我们这堆手下,分成了三类:一类如我,义愤填膺,一定要与老俞同一立场,和“钢丝球”一决高下的;一类如非洲妹、漂亮的80后新进小妹李美已经开始看清形势,倒向“钢丝球”,从“钢丝球”那眉眼的角度就知道,倒向他这一方的,有谁,李美那么会来事,又用她漂亮可爱的眼波一再在“钢丝球”前荡漾,她虽然只是中专技工的学历,还是被破格从生产线提拔到“太监组”来,被分配到我这里,所谓“拜师学艺”,其实上让我和她进行了工作交接,对于新人,我一向是宽容认真的,从不会和上层的人事斗争想到一起去;还有一类,就是再把自己隐藏得更深一点,最好谁也不要发现他们,等这上导的人事风波过去了,再把头从沙里里拔出来,只要不在这次风暴里,把自己也给顺便砍杀了去就好。

    老俞明里是不动,可私下里,也没少行动。甚至,他给自己安排的对策,更加动静大,他要带走一批人去上海,和著名的国产家电公司转型电脑行业,成立洋尔电脑事业部,他再次去开疆拓土,远离“钢丝球”这类小人的咄咄逼人和杀气日现。

    作为他的最忠实支持者,当然老俞也是和我谈了,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去上海;但是,那时的我,已经开始琢磨着自己的桃花林,婚姻大事,如果再从头开始,我苦心经营的可爱小窝,还有那一群玩儿的正不错的朋友们,还真心割舍不下。所以,最后还是拒绝了同行,只是祝福包括仲玉在内的几个广东籍同事,有他们一起去开拓,老俞那积攒下来的人品,还是可以重新崛起的。

    至于我,其实如果用一个“忍”字诀,凭我这么久工作所达到的职场高度,谁也在工作上找不到干掉我的理由,除了激怒我自己。

    所以,最终是我自己决定离开,那不值得我低头服侍的“钢丝球”。

    当棠下帮的老五同学水远强一听说我做得不开心,立即给我推荐了他的工作,当时他正要跳槽,而他的岗位工资,是我目前工资的一倍。

    经过他的推荐,对方也是台企,INTEL总代,他的台湾老板刘务臣一听说我可以自带客户群,还有华硕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履历,立即郑重地约谈,并且在我还没有考虑清楚的前提下,直接告诉我说:“你查一下,你这半个月的工资到账了。”

    好吧,这是两种力量:一边在嫌弃,一边在诱惑,中间的我在生气。

    于是,人生重大的决策,就是象这样,踩个西瓜皮,一出溜就滑出去了。而我走的,还那么骄傲,是我主动“炒掉”的华硕!

    当最大最硬的一根刺从“钢丝球”眼前被拔走了,他的喜悦无法掩饰,除了快快签字同意以外,他最关心的是李美是不是已经从我那里学到了全套。

    还好,我可是不吝啬的,对于李美那真诚的恭维,一切能教的,都教完了。

    可以睡到自然醒吗?

    不,是睡到东爱美女给我打最早的一个电话。

    当妈就是不容易,她比我可起得早多了,通常8点半,于我在KS,都是最后一个梦的时间,可是两岁孩子的妈,东爱美女老总的电话已经打过来了。

    “今天早上10点要再去工地看一下现场,你马上约上你的工程师吧!”

    “好吧!那我准时过去。”

    真难为已经习惯晚起的我呀,赶紧给周山山打电话,这个21岁儿子的爹一定也是早起的主。

    他接是接了:“我来考驾照来了!”

    “你说啥呢?是不是开着车去考驾照的?”

    “是啊,你咋知道?”

    “晕死,你都开车这么多年了,是不是给吊销了呀!”

    “没关系,我儿子去,你在你住的地方等着,他会打你电话的,我安排好了。”

    不行,我得双保险,再把实操能手小苏民也叫上吧,一起去,万一他儿子不到,耽误了时间,可不好。

    “黄董,我到楼下了。”

    小苏民准时骑着“电驴”出现了,还没来得及把眼角的眼屎擦干净,一看也是一个常睡懒觉的主儿。

    “那你把‘电驴’停到大院里吧,周总的儿子开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