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四百壹拾五章 畅想未来课 整理心情机

第四百壹拾五章 畅想未来课 整理心情机

    不光是补身,我也在补智当中。

    培训课上的各种老师,也都是业届的精英和领袖。

    关于“双创”,讲师讲得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弥补就业的意义,更是拉动经济的一种新动力:传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都走到了乏力的窘境,产能过剩的投资,教育、社保、住房的消费都到了一定程度;“三来一补、一带一路”的外贸也都是消化的办法。

    “在座的各们,你们所进行的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是伟大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是国家战略,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是一种生存常态,是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所以你们应该感到自己的价值。”

    老师们抚慰着来听课的各位曾抱着混顿抓饭之心的小微企业学员。

    “赚钱就是公益,就是稳定,如果你们都赚钱了,就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社会就稳定了。”

    讲师这句嘴子,我们也很受用。

    “但实际情况是,小微企业,全国范围内,有一个严酷的统计数字,只有5%可以活过三到五年,创业从动机来讲,有“发展型创业”,也有“生存型创业”。前者是所谓有事业心的人,想自己成就一番大业的;后者则是不得不,给自己找一个吃饭的办法而矣。”

    “对于让在校生的孩子们去创业,是一种不负责的号召,是让他们当‘炮灰’,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前途,还有他们的家庭,也因创业而返贫,这是一种很严肃的问题,希望大家能看清这一点,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这位BJ来的讲师,显然是有个性的,说了一点自己不同的见解。

    “可能成功的创业,大多数是来自大企业派生出的二次创业公司,而纯粹的草根创业,一无资源,二无人脉,不客气地讲,死路一条。”

    听着听着,心里寒起来了:“这不是在说我嘛!”

    “现在大家不知道的是全新的创新模式,就去看一下‘海尔HOPE开放创新平台’吧!在这种创新型的新型公司下,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创业团队的一员,随机因项目而组建成一个小组,按项目开工资,因项目完成而解散,员工早已不受时间、地域而限制了,这才是未来的就业方向,那到一天,我们目前所用的‘公司’运营这种模式,也将被世界淘汰。”

    讲师一讲完,我立即开展百度,果然找出了这个早已不是冰箱的海尔,是变得焕然一新了。

    轮到讲“万物互联”的讲课了,老师来了一串有意思的排比句:

    “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过时的企业;没有过时的企业,只有过时的企业家;没有过时的企业家,只有过时的企业家理念。”

    好吧,用数学做一个公式排大小:“理念>人>企业>行业”。

    说来说去,还是“道”大于一切嘛!

    关于什么是“人才”的定义,老师说,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由于受其所受的教育所限和技能的过时,不能算是“人才”,只能算是“人手”了;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算是吧,但又大多数不选择在小微企业就业。这就是小微企业的困境之一。

    老师所说的这几种人,我都碰到过了:农民工的小苏民、陶茜洁、下岗工人的大姐、刚毕业的李智芝。大家都象浮云般飘过,剩下了全能选手,我自个儿。

    “此言不虚。”

    政府还有一个“XJ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是一个集聚了众多中小微企业,在上面进行信息发布交流的地方。

    我可真不知道呢!得去查查。

    “未来的劳动力,由于AI人工智能的介入,所有低端的都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了,人类就做用大脑进行创新,以及少量必须用人工的服务业。”

    如果真是这个走向,我相当满意,因为似乎体能上,我根本不占任何优势。

    对于AI,智能,我开始对老师讲的“数字孪生”感兴趣了。

    “人生可以模拟吗?”如果对于人的一生,在他成长的前期,所有数据信息都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一个同步“数字孪生”的虚拟空间的另一个“他”,再参考他的性格等决定性因素制定算法,未来就可以预算得出来,然后,……是不是抢了“算卦天师”的工作呢?

    在老师推崇的两本书《失控》、《清教徒的礼物》中,可以找到所有现代最先进科技的理论设想被奉为科技界《圣经》的书以及体现工匠精神的,值得有空一看,前者已经看完了,找找后一本。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倒溯的分析,所有业态中,唯有工业,是绝对能赚钱的。所以,大家都还是实业兴邦吧!

    而日本的经济形态,在早被房产泡沫挤破后转型的新成就,生物、化学、物理的基础自然科学领域里,都有获诺奖的成绩,并且在“人工智能”上,也是全球储备基础最好的国家之一。

    讲师还是那个讲师,BJ太极的,去年的他和今年的他,有了很大的不同,老师成熟了,不再为一个核桃夹枣创新半天了。

    可以静下来,听听这些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