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聪聪赶场忙 三代初长成

第五百一十二章 聪聪赶场忙 三代初长成

    “小姑,看看爷爷咋了?”

    虽然是隔着门,正在和大姐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准备饭菜,还是听到了侄子的呼唤声,赶紧推门到客厅一看:老爸脖子梗直,整个上身成一条直线,直直地靠在轮椅靠背上,就象那天二姐给他刮胡子时差不多的状况:不过,他也保持着清醒,没有口吐和昏迷,我赶紧上前,老妈慌乱得不行,就赶紧拖拽轮椅,我上前把他的左脚往轮椅脚踏上放,发现他的腿弯还是很软,不紧张,这就行了,不象那天全身僵直。

    “没事,赶紧回床上去,这里太冷了。你这儿又‘迷走神反射’了。”

    扶回到床边,他还可以自己准确地用右手扶准位置,“摔”在准确的地方,老妈撤开轮椅,我把他双腿搬上床去,把整个身体转正,躺好了,盖好被子,看到他神色还正常,这才放下心来,赶紧又把空调打开。

    “现在又不冷。”老妈还是不愿意开,怕浪费电,我和老大齐声劝:“不行,他冷得很,他和我们的感受度不一样。”

    我还是坚持把空调打开,调到“暖气27度”,太过智能的遥控器总让人找不到调“热风”的地方,老妈因为看不懂,总是一再乱按变成“冷气”,我只好再一次次更正到“热风”模式。

    就象“赶场”一样,聪宝贝只回来一天,就要应付两边不停的美食“轰炸”:烤包子、抓饭、拌面、大盘鸡,而明天早上就要飞回BJ。这次考研过了线,回去下个月参加复试,估计这孩子的研究生之路也能顺利开启。

    而老爸昨天终于收到了政府发来的本年度革命伤残军人抚恤金两万一千六百元,能在他孙子回来之前领到,实在是太及时了,二老决定给孙子发一笔“奖学金”,鼓励他在后面的研究生入学后,好好加油,继续深造。只要能学得进去,努力学,能走多远,走多远。

    哥放下了他儿子好好陪爷爷奶奶聊聊天,就赶紧回到自己的公司,去处理公司的事务,再赶回来,接着带儿子去享受一天的家庭晚餐:嫂子正在自己家忙活,还安排了要带侄子去理个新的发型。

    “我妈说在这多做一件,过去了就少做一件。”聪的头发其实并不算长,挺精神的小寸头还没长长,但爱美的嫂子要给他一个更时尚的造型:就象给他的全套衣服一样,也都充满着时尚元素,黑白的搭配,却处处露着细致的严谨范儿,打理出了一个有衣品的理工男的样子。

    所有当妈的都是这样,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铺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老爸看到孙子了,今天特别精神,也一直睁开眼睛,幸福地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刚才想出来坐坐,也其实就是想向孙子表明自己还挺好的,可是他的身体确实不够好,这此天也太冷了,客厅没有空调,仅靠现在的暖气,根本不能让老爸久坐,所以才发生了刚开始的一幕。

    侄子、老妈,现在全部的“主心骨”其实就在我这个“小姑”身上,所以我必须全权负责好这一切。最近我的大衣口袋里,装着全部身家和证件,随时准备着应付着任何万一。

    这几天在爸妈家的夜里陪睡,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就是给他们一个精神支柱,一份保险,觉得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在这里:随时我会处理一切危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这个属相为“牛”,应该是最大身躯块头的,其实是本代人中身型最小的一个,却真的成为了这个家的“主心骨”和“栋梁”之材。

    再一次处理完了可能的危机,也弄好了午餐,大姐炒了老妈最爱吃的爆炒羊肚,还有韭菜炒鸡蛋,卤牛肉我也切好摆盘,大姐配了调料汁浇在了上面,米饭刚刚好,我们三个人午餐就开始了。

    为了表达老妈的爱心,特意把肉丸子和牛排给聪聪带回去吃,就这样,老妈提前两天做的红烧肉都没有来得及让孙子吃上。

    走之前,孙孙分别把床上的爷爷和相对变得矮小了的奶奶象一个大熊一样挨个深情地抱了抱,就告辞再一次出发了。

    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暂,甚至谁都没来得及去拍一张合影什么的,都只顾着足时聊天了。

    为了把这几天低落中的二老的情绪提起来,我又跑去工行给他们把这个月的工资提出来,可是老爸还是以前的工资卡,可以提,工资涨了200元;而老妈的工资卡,这个月就和那个刚开通的社保卡“二合一”了,我第一趟跑,没有带,所以就只取了老爸的带回来;下午,在侄子也匆匆“赶完场”去下一场之后,我就决定再去跑一趟,再把老妈的取回来。

    数钱,可以让二老的精神从目前的这种各种担忧的情绪中拔出来一点儿。

    路上湿湿的,这场雪显然没有太有力;只是象征性地打湿完路面,就收工了的那种,很是敷衍。

    时间还早,反正有老大守着,我先暂时回小窝接着完成我的“七个一”之二:完成一更。

    顺便在微信上给二姐讲了今天老爸今天又出了一次状况,还有见到侄子的感觉:

    “我:

    今天聪聪过来了一上午,然后明天飞回BJ去,他说象在赶场子。

    我:

    早上爸为了显示自己有精神,偏要出来坐一会儿,外面太冷,他又一次发生了类似那天的样子,脖子又整个梗直,但没有吐沫昏迷,腿也不硬,还算妥妥地送回到床上去。就是外屋太冷了,他受不了。

    我:

    午饭时,妈和王莉的交谈都是不看好老爸能再活多一年,我没吭声,心想,这两个人可都太理性了,但老大这句说得对:我们尽全力,活多久是多久,不留遗憾就行。

    我:

    我当然希望父母长命百岁,但总觉得应该有向上的能量,才能帮助实现。希望这两个天蝎座的人能正能量一点。

    我:

    老妈是觉得,再有这样的一年,她快要受不了了的样子。虽然理解她,但这怎么说呢,唉……反正我是希望大家都振作起来,面对这一切。

    我:

    今天我去取爸妈的工资,路过丁字路口BRT下面,浩翔前面的那个警务站,发现贴通知说此站停用了,看起来,今年这个丁字路真要打通了。

    二姐:

    保持他的温度吧,我们大家都尽力,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尽什么力看天命吧

    我:

    是的,我觉得就是温度要给够,耐心要给够,爱心要给够。

    二姐:

    打通最好,绕的太麻烦了

    我:

    想想当年他为我们的付出,他值得这样的晚年。

    二姐:

    是,在我的记忆中他给我们爱是满满的,至少是我

    我:

    我也是,可以忘掉所有的坏。还是好的多!

    二姐:

    只记住别人的好,忽略不好,自己也会很快乐的

    二姐:

    简单才是真

    我:

    我给两个小屁屁消息,让他们给聪聪去电话聊聊

    我:

    他们都答应了。

    我:

    未来是他们的,看这批孩子会如何了

    二姐:

    但愿将来他们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像我们这样

    我:

    希望吧,至少这个世上,有这么几个至今,永远不会因为他们好或坏,而过近过远,有亲人的感觉。

    我:

    我给大姐说,等天热点了,早上约她一起去儿童公园晨走一圈去,希望能让她好起来。

    二姐:

    是的,又一个老人

    我:

    我应该是护理老人的专家了

    我:

    聪宝宝还是白白胖胖,相当可爱,也聊得挺多的,没有光玩手机,不生分。

    二姐:

    这是进步”

    不过,给外甥和外甥女讲了让他们第三代都互相联系一下,能感受到他们真的是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主见,我给他们鼓励之余,还是和二姐一样,希望能让他们也象我们这一代人一样,一辈子相亲相助。

    尤其是外甥,对于建议他向他哥哥学习的建议,他说要按自己的节奏来,这点我很高兴,因为这证明他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这总比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一点想法的迷糊虫要好啊!比起我们的当年,他们比我们要聪明得多,有主见有想法得多,挺好的。

    “我:

    聪聪今天过来爷爷家就两三小时,明天又回BJ了,你要是有时间,给他去个电话,聊聊!

    胖胖:

    好

    我:

    反正你愿意的话,去你舅妈家看他一趟也行,如果你想。

    胖胖:

    应该去不了,早上去练车下午回单位,

    我:

    你自己决定,反正多见见,应该有好处,毕竟以后是你们的时代。

    胖胖:

    嗯

    我:

    聪聪应该能考上研究生,过线了,你多向你哥学习。

    胖胖:

    不要…

    我:

    想你去感受正能量,提升自己的未来,不是想去内地嘛!

    胖胖:

    干嘛学他

    胖胖:

    有需要会去找他的呀

    我:

    学习精神啊!要自律,上进,多好的事儿

    我:

    考研,你不是将来不可能试一趟的,我看好你的未来,后劲有!

    胖胖:

    我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来

    我:

    好,有自己的主见就最好。

    胖胖:

    嗯”

    外甥女答应在微信上和她哥聊聊,但是自己要值班,是走不开的。

    老妈开心地指着手机上的她哥的寿宴视频,希望自己的孙子也能感受到那份欢乐,认识里面的他的亲人们,可是毕竟离太远了,我们没空去认这些完全陌生的“亲人”,只是抓紧时间海聊,把那仅有的两个多小时用干净。

    “白做红烧肉了,都没吃上。”老妈还是很遗憾,失落得不行,要给哥补打电话。

    回过电话来,哥笑了,说嫂子也做了,没事儿,留我们自己慢慢吃。

    充满爱心的制作,没有被有机会享受,是有些遗憾,但这也没有办法,这不是一个缺少吃的年代,孙子那温柔地满满一怀的拥抱,已经让她温暖不已了。

    “等你写论文的时候,需要一些来自海外的好的参考资料,我有同学在国外,到时或者可以帮到你,反正到时你问我就行。”想到论文的事,我还是能帮上一点忙的,临走时,在聪聪向我道别后,补充了一句。

    “就是,写论文你小姑还是强的,到时让你姑帮你整整,你就可以多点时间玩游戏啦!”哥的安排,够有意思的,还是对儿子满满的疼爱。

    面对未来,我们这一代的殷切期望,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听得进去,这批即将成为社会下一批“栋梁”的孩子们,就要“批处理”地正式走上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