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叔叔从苏来 为迎缩喀程

第五百二十二章 叔叔从苏来 为迎缩喀程

    就在我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要摆脱掉一切“放不下”,赶紧去KS出差一趟,开启今年度KS分公司新的工作大幕时,微信上接到了来自江苏堂弟顺子的消息,说他爸爸———我的叔叔(与我爸是同母异父的关系)和姑爹下周六就要来WLMQ看我爸妈了。

    这个可好,刚刚准备拨开一切,向KS冲去的计划,又一次被迫改变了期限:本想把屋子留给要过来的两位老人家,然后我去KS出差期间,大姐负责接待,就把这事放在我们二代微信群“我们4个”里,告知了大家这件事:结果老大担心得一夜睡不好觉,因为怕接待不好;二姐先是惊讶地说:“还真的来了!”也许是年节间的问候视频通话里套话说太多了,没当真,可这次倒是真正来了!很多内地的亲戚们,都热烈地照例表达过想要来XJ看一下我爸妈的意思,我们也都是当作一个“客套”话,听听哈哈着说“欢迎欢迎”就过了。二姐接着说自己可以晚上请他们吃饭,白天上班实在是腾不出时间来;哥太忙,都没顾得上进群看消息;再加上爸妈的强烈要求,好吧,这接待任务,也就只能是我来负责了。所以就只给了自己4天的时间,就算是飞,加上来回的路程,其实,也就预了去KS,在两天内要完成谈判重启大屏等一堆事,不得已,再减少成一件事:就是去谈判。在XJ的春天里,这个月,才是真正属于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能腾出时间来专门陪玩儿的人,真的不多。

    在我新的计划里,先去KS突访一番,然后再在叔叔和姑父的飞机到达WLMQ机场之前,赶回家里,再和顺子在WLMQ的一个好朋友,他开车一起去接机。

    好久没买过机票去KS了,这次为了赶时间,花了点本钱。

    “老爸,你看,周六我就带你弟回来好不好?”

    转移了老爸盯着我要离去的重点,终于成功地让“希望”点燃了老爸安静地等我出差后回来的耐心。

    就在我要准备好出差的行李的时候,老妈又间歇性地提出了几次不同的要求:再给老爸打一罐浓一点的干果粥,能吃上三顿的那种;想吃馍馍了;还有面条……就在我已经同时提前多拎了几天的菜回家的时候,老妈的新主意不停闪现,一个接一个电话打来,距离下午飞机起飞前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事实上,我还没有来得及收拾行李。终于大姐看不下去了,给老妈说:“让她走吧,这个我可以去买。时间都不够了。”

    大姐就象当年她在一家幼儿园里处理小朋友一样,把炒凉皮炒好分成两份,我和老妈一人一碗,然后她在一边站着,看着我们吃,自己也不吃,就等我们吃完了,说:“你啥也不用管了,饭我来洗,你赶紧去准备准备出发吧!”

    放下脏碗的时候,心里是那么窃喜和感恩,赶紧向老爸说完“希望”的话,赶紧“消失”。

    只有四天时间,最晚周五我要回来,二、三、四、五,其实只有“三、四”两天是真实可以全天工作的;剩下两天,都在行程里,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都需要几乎一天的时间不能好好用来工作。

    最难控制的就是“衣服”,到底带几件,要见谁,这就象是“装备”一样,得配得恰到好处,能以最少的数量配出最多场合的用途,这是门学问,可是我时间有限,只能抽样拿几件,再狠心一件一件塞回去,做减法,真难!更何况,是限时的。

    至于笔记本电脑,再超轻薄,也是一大块铁,还是挺重的,仔细想想我背还是不背的理由:如果要做合同,可以用对方的电脑,或者去网吧;如果是想趁这个旅程中的时间,完成给豆夫做微信公众号的漫画的话,最主要的工具是一个电脑画图板,而我还没有操作得太熟练,毕竟手眼分离着绘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的,其实这些动漫形象,我只需要手绘出来,再扫进电脑里,后期描黑加粗,应该也是一种办法,这样就可以不带铁,而带几张白纸和画笔搞定,这样会比较方便些了。还有送客户的礼品茶具,要提这个,就必须把一切行李都压缩到一个背包里,这样才可以腾出拎礼品包的手来。

    结实的旅行双肩背包自身的重量都相当不轻了,尽管我已经尽大量地压缩了行李的品类和数量,还是把整个包给撑得鼓鼓的了。

    在预计还有两个小时起飞的时间里,我终于按计划时间点出发了。

    这次,我将第一次体会WLMQ地铁一号线直达T2机场航站楼的快感。

    当我顶着太阳,穿着与KS色相同的土黄色棉质中长外套,一步步走到BJ路上的绿道的时候,才深刻认识到:仅800米左右的街区之隔,这脚感的幸福度简直是一天一地。

    里面一件白T恤,下装是没有任何口袋的极简牛仔裤,只在裤管处有两截小拉链;白色的最简设计松紧口中腰平底鞋,就这样的极简洁装扮,正式出征了!

    地铁一号铁目前只开通了从“八楼”到“国际机场”的一半路程,这一次,总算有了去体验它的理由。

    不过,进到门里,六个工作人员,在安检门前各自就位,认真地为我,这个时间点里,站里唯一的“乘客”进行着一丝不苟的安检工作:“你的杯子里有水吗?”

    “没有。这个是新买的茶杯,包装都没有打开,里面没有水。”

    “那你打开一下。”

    就是害怕这敞着口的手提袋在后面即将要面临的一系列累次安检中,形成一堆零件滚成一片的样子,专门在纸袋口加订了四个订书针,用来挡一下;这下可好,他们一定要我打开这个预设,全部拆出来看。于是,果然如我想象的那样,成了一片“狼藉”,只好再经过他们打开确定无误之后,再装进去,而此时,只好担着这份随时会有散架之险的心,揪揪着继续前行。

    和外面相比,地铁里温度很低,所以进门处的六位工作人员,都穿着棉大衣。

    因为在广州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要和地铁相伴,当终于可以乘坐上位于XJWLMQ的地铁时,熟悉的硬件设施,不熟悉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独享着这样的环境———在XJ,这种独享的机会特别多:比如说当年去KS的卡湖玩的时候,那条高标准的一级公路,全线就我们一部车;去图木舒克出差,从格达良到三岔口那么长的一段,只有我一辆车在享受那高等级公路———广州那人山人海挤地铁的场面,在这里没有。

    要不是满脑子都是准备出差后的未尽事宜,我可能会仔细听听地铁里的广播到底是汉维双语的,还是汉维英三语的;到站时的灯箱广告,没有招商出去,我偶然瞥见的几幅全部都是公益广告,那著名的“12”词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座位是蓝黄相间的配色,很象是XJ的风物特质:蓝的天山,黄的沙漠戈壁;整列车厢也没几个人,唯一无聊却尽责地走来走去的黑色制服“安全员”在车厢里来回巡视着,对面的车载屏幕正在播放着WLMQ地铁公司的形象宣传片,不可思议地是用了白底黑色的人影,侧颜分数并不算太高的那种制服工作人员做了几个特写;最重要的发现是:视力下降了,居然看不太清楚这屏幕上的内容了;而屁股却不时能感觉到一阵阵说不清楚是不是热风的气流涌上来,向对面空座椅下方一看:原来座位下面有一排换气装置,我说不清楚这能不能叫“暖气”。

    一边匆匆忙忙地“抽样”体会着WLMQ地铁的“第一次”;一边还要不停地给KS即将要见的客户发着预约见面的时间点的信息,同时拍了一些地铁内的空旷实况发给大姐让她给爸妈看,也顺便发给了广州的水哥,他一向比较害怕来XJ,我把这里的实际情况发给他看,希望能打消他的顾虑,并且这个与内地同步化前进着的城市,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落后。

    刚刚一路紧赶慢赶的步行走热了的身体和头脑,终于在地铁里,慢慢冷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