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宁静享早餐 无拦爽街景

第五百二十七章 宁静享早餐 无拦爽街景

    两年前,我和大冬瓜起个大早,就为了能享受其尼瓦克丰盛的早餐;而豆角只顾着要睡好,只吃到了一个我们偷偷带出的煮鸡蛋。

    这个动力,每次到其尼瓦克都在。

    上了一个7点起床的闹钟,7点半就揣着一个手包,仅装着手机和房卡,就去认真吃早餐了。本来还以来为餐厅还在贵宾楼的一楼,没想到走到头,居然冷冷清清地关着门。问了一个服务生,才知道,原来改到二楼了。

    又顺着那条汉白玉质地似的大理石楼梯步上,看到了楼梯口的桌子后面坐着两个同样因为上早班而不太清醒状的服务员,报上了房号,登记了一下,就进去了。

    是熟悉的感觉,但比起两年前,似乎场面缩水了不少,食品没有之前的品种丰富,不过,还算过得去。

    熟练地把手包夹在腋下,给自己选择了一碗小米南瓜粥,托盘里又各种搭配:美味的熏肉、青绿的西芹炒肉、蒸红薯、抓饭、炒馕、煮鸡蛋、萝卜干、小饼干、几片苹果……不知不觉,堆了几乎满满一盘,找了窗边的一个无人座的圆桌,选了一个位置坐下,开始幸福地享用早餐。

    用餐之前,还是“先拍为敬”,拍一张照片,从微信上发给大冬瓜,熟悉的造型,让她也共享此时,这家伙一定已经起来了,她从不睡懒觉。

    然后,一边刷刷手机上的“朋友圈”、“头条”,一边尽兴享受着没人笑话我贪心的一大盘早餐:就象是要一顾把一天的量全吃下来的样子。

    因为来得比较早,早起的人们,大都有些精神不振,脸稍浮肿,发型略乱,但这也毫不影响大家用餐的积极性。这批来得早的,都是“纯吃团”,几乎没有人说话,于是餐厅里的气氛就显得格外安闲、宁静。

    就是这种只有偶然杯碟相碰的声音之下,突然有一种时空交错重返的错觉:同样是在其尼瓦克,9年前,第一次入住“友谊楼”,也就是现在的金字招牌“中巴友谊楼”的二楼,也是和现在一样,静静的,大家都安静地取食着自己的那份,都不说话。

    如果说有区别,就是那次来用餐的外宾,要比现在多;而今天这餐厅里,没看到几个老外。可能季节不对吧,这个时间,是KS的春季沙尘季,来旅游的外宾不多。

    吃着吃着,那群同机过来,在机场安检处要喝完所有自带饮料,操着熟悉的广东话的旅游团大妈们就上场了,她们可是爱边说话边吃饭的,从她们进到餐厅,就打破了这里的安宁气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消灭掉了全部的所取,还意犹未尽地再去加了一次粥,再拿了几块小饼干和一根香蕉,决定把晚饭的量也全吃掉,发现实在是“实力不允许”再添加了,这才攥着那根香蕉,抽了张纸巾擦擦,心满意足地走出去。

    脚步没有那来的时候那么快了,实在是吃得有点撑。几乎没有早餐一次性吃过这么多的,这胃还没搞明白情况。

    回到宾馆收拾好一切,才9点,距离KS人民的正式上班时间10点还有一个小时。考虑到我还要退房,再步行走到大本营放下东西,然后约见新的意向合作人,这些时间,用一个小时,差不多刚刚够。

    为了能让退房的速度更快一点,我就事先把房间很专业地整理了一番才去到前台办理结算手续,让他们几乎不用再做什么多余的对照,就能发现:这间房间几乎算做完了。顺便,我还记得开张发票,好证明:差旅费——“住宿费”真实发生了。

    因为吃得撑,这包背起来,似乎比昨天来的时候要轻松了许多。

    一出门,右手边的那所曾经被细密包起来的幼儿园的门口,突然又变成了和当年一样清清爽爽、无遮无拦了,真让人有些意外。

    分开行人和电动车道的那道矮矮的栏杆也不见了,再也不用跨来跨去的了。

    金色的栏杆在马路中间,我还以为穿过护栏的那个行人过道还在,等走到近前,才发现,封住了,只好顺着路中间的这溜栏杆,一直在车流中走到前面不远处的红绿灯前人行道再穿过另一半。

    没有栏杆的感觉真好,又回到了曾经的清爽、美丽的街景。那家乐器店外的花砖还是铺得花样繁复,绿植呵护着二楼土台上的金门,砖雕的外墙,一切都美好、祥和着。

    一边走,一边给新来的意向合作人丁帆去电话。要不是之前接到了景闲物业李君美女介绍之下,说四楼新招商来的这家教育机构“时习里”想要用我们的大屏,给他们做广告,说想参考之前与二、三楼“青苹果”常总一样的方式合作:他们出电费打他们的广告之外,我跑我的广告,让大屏再运行起来,我还真说不好啥时候会再来KS“重启”大屏。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传说中的“接盘侠”,不管怎样,我还是过来看看KS的发展火候到了没,毕竟一扔几年,也不是人人拖得起的。

    生意人,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不是生意人,我得承认。

    这么“被动”才过来一次,是因为这些年创业以来,我发现了一个“真理”:但凡我一动,这钱就“花花”得流个不停,还未必有回报;而我一旦啥也不折腾,不闹了,僵到那儿,欠的外账,反而还就能渐渐还掉一些了。我得服气这个生活教给我的道理。

    这个叫丁帆的小伙子,从电话里看,是BJ的号码,估计也和我一样,是一个“北飘”过回到XJ发展,却舍不得原来的号码的吧!并且,他还挺会说话,一口一个“姐”的,计划好了怎么多“占”姐的便宜。

    生意是生意,可不是一个“姐”字就能抵掉多少银两的,更何况如今的我,也早有了“姐”的成熟谨慎心态,很冷静地观察着这些嘴上叫得特别甜得家伙的嘴里,到底包着什么样的“坑”,想让我跳。

    “姐,我马上开车过来,您要是先到了,等我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