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览别千年 买馕产业园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览别千年 买馕产业园

    “这个结婚的是啥族?”对于能凑近别人家的窗户,看到正在洞房共烛夜,新郎正掀起新娘子的红盖头来这样的私人场面,可以从窗户上全看到,这种仿真设计,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结果就在这个场景前,二老笑个不停,就给他俩顺便合个影,站在人家结婚的新房窗户外的白墙边的那种,还一边一个,特别有意思。

    “可能是回族吧,但也说不定是东乡族。这里没标记,可能正在建新馆,旧馆的维护工作就没有做好吧!”

    猜来猜去,二老最能说准的,就是“维吾尔、回、满、俄罗斯”,我给他们再确定了一下正在跳“鹰舞”的“塔吉克族”。

    一楼全部转完,临出门前,对于正对门那个正在撅着屁股给一对正在羊肉摊上的男女主人公拍照的“摄影师”多留意了一眼:“咋还没拍完了?我们都转一圈出来了。”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个也是一个蜡像假人,穿着全套真人服装,实在是太像了,根本没意识到。这个“摄影师”把我们仨逗得乐了半天。

    “二楼都是服装展和干尸展,你们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带你们上去再晃一圈,这边有电梯!”

    “反正都来了,不看可惜。上吧!”

    稍加撺掇,他俩就听建议,乘电梯上到了二楼。

    “这边是XJ特有的干尸,里面的那个大将军,是目前留得有名有姓的一个著名的;和南方相比,这里的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使这边的干尸,不象内地的那些要费很多事,这里根本不用做任何特殊处理,你看这里都能看到原来所穿的皮靴,工艺和现在相差无几吧!”

    本来想让他们看看曾经放在这里的一个还原的“楼兰美女”的展品,这次却没有了,可能也暂时先收藏起来,等以后新馆修好了,再拿出来吧!

    “从这些干尸的骨骼看,他们的人种是欧洲人种多些。”

    一圈出来,他们并没有多逗留,或者我没有意识到,对于七、八十岁的人再去看“干尸”展和我们看的感受是大有不同的吧!

    “世上千年也就是这么回事,看看这些,了悟人生啊!”为了让二老不要多想,我就给他把思绪宕开去。

    服装展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博物馆之行就此圆满收官了。

    可是二老还有两愿没有达成呢:一是地铁,二是买馕。

    对于叔叔来说,最好的招待就是拉面,所以二姐也赶回来,特意再为他们做了今天的午餐,花式拌面。吃得二老很是满足。我还特地把老爸珍藏了很久的一瓶精美包装的“双沟酒”拿出来,让二老来一杯。叔叔是个贪酒的家伙,并不谦让,一边喝,一边和妈聊着上午去博物馆我带他们看的事情:“小琳啥都知道,人家都把她当成专门的导游了。不过,我说实话,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我文化有限,也只能这样了。”

    “等饭后,休息一会儿,我带你们去买馕。”

    其实,去之前,我也是心里没数的,只是从手机新闻上,看到说WLMQ新开了一个“馕文化产业园”,集旅游观光、生产加工为一体,把全疆最全的馕制作工艺都集中在了一起,决定带他们去体会一下。

    因为时间有限,探索的事,就不能再乘公交车了,直接打的。

    这次搭的出租车,是一个回族小伙子,一路上,一直在用微信语音和另一个司机,用标准的“回回话”探讨着谁的女朋友更漂亮、谁更象女汉子之类的话;这种浓浓的方言,对于当年曾在阜康生活过的叔叔来说,相当耳熟,而对于姑父来说,就象是“听天书”。

    车走的河滩公路,一路上扫过了一树树的花,从没想到现在的WLMQ河滩边种了这么多桃树,整个车流扫过,全是一阵花瓣雨,美得不象话。

    出了河滩之后,拐到红光山片区,会展新区的开阔和现代化,象是进到了另一个新城一样;再接着往下,又拐进了一片低矮的平房、低层私家楼房层叠乱堆的片区,再接下来,很荒凉的一片地,出现了类似原野、很标准的郊区,远处升起的山梁……传说中的“馕产业园”怎么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万一没有呢?带二老坐了近30分钟的时间,才算是拐到了“八道湾”路。手机高德地图上标注着的“九道湾”“馕文化产业园”马上就要到了。

    “你把我们带到啥地方来了?这也太远了吧!”叔叔总是沉不住气,开始发问,其实他是看到出租车的价格表已经跳到了“36元”,心里在发怵。

    “行了,到了!”

    还好,等车一上坡,一大片厂房的出现,我知道,目的地到了,还不算失望。

    下了车,二老还是先站在坡上,就着凉风,先点上一只烟,过过瘾才行。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只要醒着的每一时刻,嘴里都必须叼着根烟才能正常生活似的。

    没想到,因为中午的酒,叔叔红通通的脸,被门口过安检的小妹给挡住了不让进,她还用对讲机给领导说:“刘队刘队,现在有个客人喝酒了,他们坚持要进去,请示一下怎么办?”

    “不让进!”

    听到对讲机那头硬气的“斩钉截铁的指令”,我可有点急了,但也顾不了这么多,我得亲自参与谈判:

    “来小妹,我来和你们刘队说。”

    不由分说,我把小妹的对讲机拿过来,然后尽量用最温柔甜美的声音说:“刘队刘队!您好!我是咱们WLMQ人,我带着两位扬州远道来的客人,专程来看这个馕产业园,就是因为我的大力推荐,才不远千里地过来了,而且他们为了来这儿,还把机票都退了,改签,就是为了能赶上来这里带一些礼物回去内地给亲戚朋友,你看,我们不能让内地人看不起我们吧,中午是我请他们喝了一点伊力特,并不多,就250毫升的那种,但现在早过了,我叔叔只是酒上脸,退得慢,但人神智精神真的没有问题,我也全程陪同,确保没事,有啥问题,我来负责,好吗?你也不想我们XJ人,丢这个脸吧!请您同意让我带他们进去,谢谢刘队了!”

    标准的播音腔,我完全相信自己的这一番话足以软化任何一个电话那头的陌生人,果然,这就算过关了,那个不曾谋面的“刘队”对他的手下,阻挡我们进入的小妹说:“让他们进去吧,有人陪着呢,没事!”

    “谢谢啊!太感谢了!”

    总算一番谈判,真真假假地达到了进入的目的,这才算是让这种“波折”变得成了一个小插曲。

    但是叔叔似乎还对他的打火机又一次被“保管”了很不满意,脸红红地随我们进了园区,还心心念念地:“一会儿我要来要回我的打火机。”

    一排楼梯,拾阶而下,工业园名不虚传,巨大的停车场左边有一个巨大的仿真巨馕的雕塑,有二层楼高,我赶紧给二老在巨大的馕前来一张有意思的合影。

    进到里面,入口处完全按照“博物馆”的标准打造,比起前几天在“大巴扎”看到的还要更加细腻,尤其是一处仿KS的“生土城堡”的民间小屋的外墙,做得很逼真,这让我又想起上午在博物馆里,也有一片巨大规模的民居雕塑展,那是一个集中了汉式雕梁画栋与南疆KS生土“古城”的民族大融合的古城仿生展,我还给叔叔讲了那个曾经的有着平平的二楼天台的“生土质地古城”民居的厕所就在楼顶上,空气一晒,尿就干了;风一吹,屎就飞了,他都不敢相信———不过,今天的KS古城已经改造好了,装了现代的上下水系统,那只能是一个留在记忆中的过往了。

    馕文化产业园里的文化展区,打造得和博物馆如出一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当不错,很有文化气息,几乎只要移步,处处是景,就象是亲身到了南疆民居里一样。抓紧机会,再给二老多留几张照片。

    走过了这一串“文化”味浓的展区,远远的看到两大棵“胡杨树”,正中间是大的LED屏上,国旗飘飘的图像一直在播放。这就进到了现代的展台,中间一大片横向区域,是中间有销售岛屿式的现场售卖区,各种新鲜出炉的不同品牌、样式的馕铺满了桌面,大大的二维码标志在中间,等着人们方便扫付;而纵向过道,则是各个被落地玻璃窗隔开的生产区,有各种生产线、穿着白色食品工装的工人们正在进行着传统工艺的馕的全系列生产。

    这种看着做,再买来马上吃的感觉,的确不错。而且卫生绝对过关,这叫内地人,看得十分新鲜。

    还有几个人进来看,他们似乎也被我的解说给吸引了。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区,还是一个产业扶贫区,解决了南疆好多贫困地区的人口就业问题,来到这里,不仅生产,还是一种对文化的展示。”其实我段也是我提前做了一点功课,从网上看到的,就直接说给二老听了,可是也把后面跟着的几个制式夹克的人给吸引着跟着听了一段。

    走到头,再向左拐,是一片小吃售卖区,有现成的桌椅台面,各种小吃、XJ特产柜台,虽然是摆满了,但游客并不太多,可能是我们来的这个时间点并不对吧!

    再拐过去,那一顺的馕主题铜人雕塑群,还是挺有特色的,充满着“阿凡提大叔”的幽默,象夸张的拉面动作、可爱的小毛驴儿等等;

    卖“卡瓦斯”和“伊犁奶茶”的店主特别热情,总让我们试喝,可是二老态度坚决:就只是来买馕,其他不看。

    最后,我们再回到那最初看到的“胡杨树”下的销售岛,大大小小、各种样式买了两大袋,算是今天的“馕产业园”一游顺利结束了。

    “我要去要回我的打火机!”

    出来后,叔叔还是不管不顾地先冲进去要回他的打火机,跑得腿脚那么快,也根本不象是一个走了好半天的老汉了。

    几乎是所有的插曲,他们都要让手上的烟烧一阵子,才可以进行下一段似的———说实话,我真怕,这种对烟的痴迷,和当年的老爸,又有何两样呢?如今老爸成这样了,他们还不吸取教训,唉!怎么劝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