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五百六十章 见海涛光喜 游喀什古城

第五百六十章 见海涛光喜 游喀什古城

    就是外表如此狼狈但自己却心满意足的造型,为了在回去的路上不让路遇的熟人发现,还特地提前买了一顶KS特有的供骑电动车的爱美女士穿戴的全围式防晒大檐帽,前面带护面,后面带护脖的扇巾———我实在不想说这个造型就象日本兵的帽子后面那一块布的样子。

    果然,如预料中的情景一样,赵远方也正顺着楼梯走上来,而我将自己的脸已经包得严严实实,新买的这款几乎全封闭式的防晒帽子,再加上一副墨镜,就成功地让他没有认出是我,躲开了。

    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人,总在最关键的点出现:上次过来,就在我和“时习里”的丁帆刚刚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后,被赵远方的一个来电,善意提醒中断;而这次,他自己又跑来这里,不是为了广告竞争,又可能是哪样?

    算了,同行不就是这样嘛!

    正寻思着,要不要给大屏外面,也好好地来一个喷水清洗,幸亏老天开眼,接连几天,每晚一场暴雨,雷鸣电闪的架势,替我把大屏外面给清洗完了。感谢老天,怜惜我这些天的辛苦,替我干了一半的活儿。

    说实话,自从回到XJ,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闪电了,趁雷鸣电闪的夜,还特地站在窗边,仔细地盯着天上的乌云,希望能猜得出下一道闪电即将出现的位置。

    往下一看,突然发现,对面“地税局”楼顶的巨字已经被拆除了,那个楼顶可是我在KS建得最美的美化天线,也是最后一个站点,和这里的缘份实在是太深了,也就在这个楼顶上,朱长青体会了他人生第一次“农民工”的扭铁丝经历,还有吴恒莉也爬上来,面对着我们发飚的情景……世事多变,一切故事,都如这难测的天象一般,谁也不知道它何时会响,何时会休。

    从最初海涛引荐了吴恒莉与我相识,到现在,她已高升到无可再升,却也无法登顶的位置了;我们成了陌路。

    而海涛也又一次回到了KS,他们还会有工作上的联系,对于我来说,却只剩下同学这一丝关系了。

    即使只有这一条,也值得一见,毕竟一起经历过了好几年。

    我已尽了所有的能力,还请到了龚师傅帮忙测配电柜的所有电路,在地下室操作间恢复了所有的供电后,大屏亮是亮了,也没有轰隆隆吓人的巨响噪音了,可是大屏从外面看上去,只是一片大红,还有上半截根本是黑的,不亮。这些我能做的,都做完之后,我知道该回去了。必须请专业的人士来处理了。

    回去之前,就约了海涛和连光喜一起吃饭。

    海涛远在莎车,不过,还是高兴地次日返回KS,主请了我们。

    这次他又把我当成第一次来KS旅游的客人了,因为吴恒莉刚刚请客户在这个新开的美食城广场,也叫了他去,感觉不错,于是就又一次光顾,招呼我。

    打的过去时,发现KS的出租车从起步的5元升成8元了;而KS老城的广场上,可以见到很多身着汉服的漂亮小姐姐。

    早从微信上看到过这个美食广场的建设过程,直到亲自来了,才体会到它的体量之大。

    自助餐,免费歌舞循环表演,79元一位任吃。

    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就进去吧!海涛不让我们抢,自个儿率先刷了微信,并把门票我给我说:“给你留个纪念!”

    从一进去,就是鼓舞喧天,声音很大,根本没办法说话。

    只好尽情开吃开喝。

    说是尽情,当面对无数美食的时候,反而有了“选择综合症”,不知拿什么好。

    “肉,肉,还是肉”。

    看到我端回的盘子里,装满了各式的肉,海涛快笑坏了:“你俩多吃!我胃有问题,不能多吃,我去拿点鱼和素菜。”

    等都拿好,光喜拿来的夺命大乌苏罐装啤酒,每人扔了两瓶,但我还是更喜欢先把酸奶享受完,再轮到它。

    没法说话,就干脆以动作表示,仨老友又一起举罐相碰,开始了今晚的盛宴。

    中心舞台上的十二木卡姆的演出相当精彩,色彩缤纷,服饰华美的演员们有唱有跳,气氛欢乐得不得了;后面还有民俗结婚的舞台剧;现代通俗街舞的融入,年轻人用韩风的服饰和舞蹈,重新诠释着与现代接轨的新KS;最后全体演员下场与观众同乐的“麦西莱甫”,让欢乐达到高潮,大巴载来的游客团换了一批又一批,节目就这样循环往复地重演了一遍又一遍,海涛都记住了,抽空给我们说:“看,又从头开始了。”

    后来舞蹈之后,搭起了一根钢丝,著名的阿迪力高空王子的弟子们,开始给大家表演惊险的高中走钢丝的“达瓦孜”: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十来岁的小女孩仅手持一根横杆就在离地面2米多的高空中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做高难动作,着实吓人;而最有喜感的是,在另一边,一个可能只有5、6岁的年纪更小的穿着膨膨纱裙的卷发小姑娘也拿了一根短点的横杆,走起了更低的一根钢丝。让人看着捏一把冷汗。

    因为没法完整地说上什么话,我们还是尽快结束了晚宴,决定去对面古城城垛的“酒吧一把街”去逛逛,海涛说这是KS目前最小姿风的一条新建成的休闲吧一条街,很有点丽江古城的味道。

    顺着用文化石铺就的楼梯,循城而上,黑色夜空中,一个无人机正在上空盘旋,四个页轮闪动着黄色的灯光,与纯蓝的夜空相衬,显得非常醒目,再加上它发出的嗡嗡声,也无法让人不注意它的存在。

    上到城头,果然,眼前灯光打造的一条街,各式特色的秀吧、烧烤吧、音乐吧都在以自己最时尚的造型,用别种繁华热情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人;而城垛边下方的一溜铁质桌面、木椅,加上每个桌上摆着的荧光瓶的各种造型夜光瓶,点缀着每一个桌面,或有游客对向而坐,喝着啤酒、饮料,带着烤肉、毛豆、开心果什么小吃,趁着舒爽的晚风,轻言浅笑,无比自在悠闲的样子。

    为了做广告,还有不少定向店招投影在地面上打出圆圆的广告,晃来晃去地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

    最应景的是一位抱着吉它,弹唱着《平凡之路》的维吾尔男歌手,有他守着的夜店,生意一定不会差。他就在门口开唱,水平相当高!

    走到尽头,那个几层的汉式楼阁正在装修,还不能进,只好返还。

    卖工艺品挂毯之类的不够文艺范儿,在这个时点不占优势,早早关了店门。

    返回去,走到“KS古城”的城门口,我们决定就从古城里面走,穿城而过。

    这一次和上次不同,古城夜景都打好了灯光,安全得不得了;上次我带着大冬瓜和豆角只走了十来米就折返了,那时的夜,全都黑黑的;而这次不但都开着门,连那家,拥有一棵巨大3层楼高的无花果巨树的“蓝院子”都还开着门,那个树的感觉就象《阿凡达》里的灵魂树一样,豆角没机会看上,我特别引导海涛和光喜进去看,房主还高兴地开灯,特地迎接我们,只不过,这两位不懂得欣赏,稍作停留就出去了。

    再往前走,很快到了那个曾让我和大冬瓜迷路的路口,这次决定向左转,很快出去,我才发现,原来这里就是当年残联旧址我去投诉过的那条街,市政府办公楼的侧路;只不过,现在办公室已不见了,都为了成就大景区让路了。

    走出路口,就到了人民广场,***雕像的脚下,现在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