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三波 » 第六百零八章 记账三人行 备考导游证

第六百零八章 记账三人行 备考导游证

    学财会出身的人就有这个臭毛病,爱记账:

    为了心里清楚这次到底豆角花费了多少银两在我身上,我还专门把全程的费用在手机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上暗暗记下了全部:

    “1、ALT到布尔津:大巴班车交通费,每人25元;

    2、午餐布尔津烤鱼:210元;20元客运站行李寄存保管费;

    3、布尔津经冲忽尔乡,大巴班车交通费:每人40元;

    4、车坏,换小面包车去禾木交通费:每人40元;

    5、禾木景区套票门票:每人102元;

    6、小木屋客栈:1000元/天”;

    7、禾木去喀纳斯私人越野车交通费:每人150元;

    8、喀纳斯景区门票套票:每人230元;

    9、喀纳斯酒店住宿:2000元/天;

    10、喀纳斯酒店晚餐:150元;

    11、喀纳斯经贾登裕到布尔津小面包车交通费:每人100元;

    12、布尔津到哈巴河大巴班车交通费:每人25元;

    13、哈巴河宾馆双人间住宿费:400元/2天;

    14、哈巴河夜三人吃烤鱼:200元(大冬瓜抢付);

    15、哈巴河午餐拉面馆:100元;

    16、哈巴河桦林公园门票:每人100元;

    17、哈巴河城区往返桦林公园的出租车交通费:30元;

    18、从哈巴河到ALT的客运大巴班车交通费:每人45元;

    19、ALT市的黑蘑菇拌面午餐:每人26元,加2份凉皮:估30元;

    20、豆角点咖啡,三份:估100元;

    21、豆角生日蛋糕:约8寸,估200元(大冬瓜付);

    22、从咖啡厅到机场的出租车交通费:30元;

    23、WLMQ机场地铁回家,市内交通费:4元”

    如此这般,应该是没落下什么,加上自己订的火车硬座去程105元,回程机票411元,全部逄下来,我这边的个人花费,大概就在4158元的水平,相当于豆角又请我大玩了一把———上次是去上海世博会那把———豆角如此厚爱我,我怎么还是战战兢兢的呢?真是的,要不是最近财务状态,大冬瓜给她讲了我的KS投资失败的故事,我真不应该以这样的状态参加这次出行,最起码也应该能有AA,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啊!

    别人也许不这么想,可我自己心底得记得这个情,山高水长,总有一个返还机会的一天吧!

    总号称自己是“自由”的,却是一个“自由”得“一无所有”,还总翻不过身来的样子,难怪我是唯一读文科的、唯一至今不结婚的、唯一自己开公司的女生(在我们宿舍的群里),或者我就是唯一最不“理性”的那个了,向往自由,并在实践中一无返顾着。

    这次旅行,在全宿舍舍友的网上围观中,我们也结束了“直播”,发布了一些有趣的“私照”,只为让大家都有参与感。要不是我们几个偶然这样热闹下,这个群也会象很多同学群一样,变成一片死寂的样子。

    就是因为我在群里发言最多,也给她们一个错觉:认为我是外向的;其实,除了在这个群里,我最放心的人群里各种放肆以外,其他在朋友圈里的发言,我都是相当谨慎、且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的。

    毕竟,你发的时候只有一个简单的初衷,可却能被有心的人,误读解释出你不能理解的样子来,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还是低调,再低调些,比较稳妥。

    说到那个“证明”点什么,关于外语水平,我的确有此心,并有行动了,这次:报考了将于十一月底举行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的考核。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决定趁着双十一,买上四本教材,看看20天的时间里,能不能逼出一个证来。

    网上查到,很多人是买了BJ一家网校的导游证资格考试的课程的,这次,我也下了决心,花一笔学费吧:1080元,加上报考时的费用100,1180,听上去这个“要要发您”的意头也不错,我直接报考了英语类的导游,想测试一下,自己叨念了这么久的英语,到底行不行呢?

    时间很紧了,从买了课程到考试,只有16天的时间,我得把四门课都听完,还要刷题,再把书都看一遍,所有这些,都只能在晚上集中精力进行,因为这次是要在大脑中“刻录”进去内容,而不是听听、翻翻就过的那种,比起30年前的好记忆力,现在这个年龄,很难集中起精神来记忆了,只有等晚上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记得下来。为了能记下来,我必须选择自己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深夜2点以前,都是我的大脑最灵光的时间,什么通道都能打开似的。于是,每晚我都盼着完全属于自己的完整时间的到来,幸亏有大姐的配合,不至于让给父母分配的时间,完全占干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内容都很感兴趣,也大都在初中时代就开始接触过,上知天文、下各地理,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还特别有趣,我是真心很都喜欢这些内容:一共有四门课:《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务》、《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最喜欢看的,是《全国》的部分,而最想打瞌睡的,就是《政策与法律法规》;《地方》让我重新认识了全国的各个省份;《导游业务》明白了很多导游不应该垫钱保平安的道理,还有好多急救常识,可以说整个学下来,是非常有用的:哪怕不去做导游,只是全学一遍,都觉得自己要聪明很多,明白很多,与时代同步很多———自从自己创业以来,似乎很久与世隔绝了,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小圈子里,慢慢地以旁观者的眼神看着那一辆辆闪着红灯屁股的私家车和拥护不堪的上班族们在车门上挂着的样子,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互相笑着追打的年轻小情侣……似乎这一切,都和我在一个空间里,却又完全没有什么关系和共鸣,如果说他们都是正常的话,我几乎就是一个“人肉摄影机”,除了从表象“客观”着记录着我的“主观”视角感觉以外,别无所用。

    “脱离了社会。”

    应该是这种感觉,比较能说清楚我的这种第三者感。

    甚至,我感觉自己冷静到,在感情上都不再容易起波澜,连自己的身体,都很久不太去关注,甚至忘了一些本应该有的功能———都被压抑和遗忘了;早上起来,发腿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一道指甲的划痕,我完全不知道睡梦中,我对自己做了什么。

    这段时间,集中精神的在大脑集密“刻录”下那无数个散乱的知识点的时候,也对网校里的四门课的四个讲师,印象深刻:一个老的,比我大三岁,已经满头白发了,但是由他讲的全国导游知识,特别受用;尤其是讲到“四大菜系”,他能秒转口音,尤其是四川话、山东话,一讲到菜式,我就直流口水,硬是半夜听着课,把人给听饿了,不得不准备一堆玉米棒子的空心筒的那种,一边吃一边听;而另一个我最喜欢听的年轻版《导游业务》的讲师,他激情认真,五官脸形还长得特别像益强,听他讲起故宫的景点,让人觉得视角全新;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很年轻到满脸还长着青春痘的讲师,是一个与大冬瓜同校毕业的邮电类的出身,说起导游来,头头是道,我就纳闷过,怎么大冬瓜这个邮电专业出来的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她去做了保险了,这位是导游!并且讲到一个年份,1985年时,这位老师略显神秘且小得意地问大家:“你们知道这个《导游法》发布的年份怎么记吗?”然后自问自答:“1985,因为在这一年,一个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人,老师我,出生了!”想想就特别乐;最后一位讲《政策法律》的老师表现有时很激动,有时显得很圆滑世故,但他分析的没有错:“记住!凡是标点符号内的,都是重点!有些大政方针性的选择项,一般都不会错,不会,你也记不住,就直接选对就行了!”

    象鲁迅说的名言那样:“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我拼命挤,总算加上熬夜,把所有的预计进程都完成了。为了应对口试面试的着装,我还专门趁双十一,订了一套从东莞来的正装,包知上衣、白衬衣和套裙、西裤。我真是没想到自己这变壮了这么多,订的中号,居然是勉强穿下,还必须保持着良好的挺拔身姿。

    希望能在30号之前,我可以让自己瘦下来,不用再去买一套。

    说起来,工作了25年了,我居然从来没有穿过发的工装,除了在WLMQ中专毕业后求职的第一套不合适的工装和去广州求职的第一套,选错了颜色和款式,被人家以为是领导的西装以外,我还再也没有穿过任何的工装,之后的行业,都对正装没有要求。

    上学时没有校服;工作时没有正装,难怪我性自由如此,简直就是纯粹一世自由的典范了!

    而导游这个工作,看不去不错,一边玩了,还一边把钱赚了,多好的事!我就当对自己的一次检验吧!看看,离开学校后这么多年,还能不能记住东西。

    离正尔八经的考试,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上一次的认真考试还是十多年前的驾照考试,那个只学习了一个周末就去上场的速记,也不是什么问题,一把过;这次,希望还能有“宝刀未老”的奇迹发生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