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见唐朝 » 第二十章 太宗定官品服色,伊吾城主朝唐

第二十章 太宗定官品服色,伊吾城主朝唐

    唐朝建立初期,为了恢复在隋末大乱中开始走向混乱的品服制度,唐高祖李渊命令对服饰制度进行重新调整,在君臣服饰的颜色、材质、配饰等方面都做出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唐以“土德”自居,尚黄色,但是,此时的皇帝和大臣都可以穿紫色和黄色,君臣之间的区别还不是那么明显。

    到了唐太宗时期,朝廷开始认识到,如果不在服装颜色上加以区分,就无法有效彰显贵贱之别,于是对当时官员的常服颜色进行了如下规定: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上青。

    至此,唐代的服色制度大体确定下来,后来即便有调整,也是在“紫”、“绯”、“绿”、“青”这4种颜色基础上做出微调。

    伊吾城主朝唐,归根溯源到东突厥汗国灭亡之时。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部众大批南迁唐境,但仍有不少部众亡奔西域,以大碛为阻,继续同唐朝抗衡,其中主要势力有退守可汗浮图的拓设阿史那社尔、奔伊吾的欲谷设等。他们虽各自为政,互不统摄,却遥相呼应,阻梗碛口,对唐朝西部边防构成威胁。

    对此,唐朝自然不能等闲视之,立即做出了相应对策,指令凉州都督李大亮不惜物力,向这些东突厥余众进行招抚、分化。

    贞观四年秋七月,西突厥种落在伊吾,诏以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于碛口储粮,来者赈给,使者招慰,相望于道。

    但李大亮不愿意执行这一指令,上疏反对,他指出:“河西州、县萧条,突厥微弱以来,始得耕织,今又供亿斯役,民将不堪,不若且罢招慰为便。”

    唐太宗拒绝了这一建议,坚持推行既定方针,其中包含着深思熟虑的宏大战略意图,即重开丝路的利益,高于局部地区的暂时利益。

    果然,至次月,这一政策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八月戊午,突厥欲谷设来降,欲谷设,突利之弟也,颉利败,欲谷设奔高昌,闻突利唐所礼,遂来奔。”

    欲谷设降唐前先奔高昌,而伊吾在高昌东北,欲谷设本突厥北面设,由漠北南奔高昌,必途经伊吾,则其地必一度为其占领无疑。由此判断,唐朝所招抚伊吾“西突厥种落”的对象就是欲谷设。

    欲谷设突厥显爵,有独立统兵之权,并有独立封地,任此爵者皆为王子,地位高于特勤,欲谷设乃颉利可汗长子,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子也。年十一,以智勇称于本蕃,拜为拓设,建牙于碛北,与欲谷设分统铁勒、纥骨、同罗等诸部。

    可见欲谷设与阿史那社尔并为东突厥汗国两大重要王子,必定都在东、西突厥战争有开疆拓土之功,以故在西突厥故境都有自己的封地,其中阿史那社尔的牙庭就在可汗浮图城,以此判断,欲谷设在碛西的根据地就是伊吾。

    与欲谷设的降唐时间相踵接,是岁伊吾城主又举地降唐。

    据此可知,伊吾七城主名石万年,必出身于昭武九姓中的石国粟特人。

    以此判断,欲谷设经伊吾奔高昌,穷蹙归唐,绝非无因,很可能与伊吾七城粟特人为首的暴动有关,此石万年大约就是率先发难,逐欲谷设投奔高昌的粟特首领。

    可见伊吾归唐乃是唐灭东突厥汗国的历史产物。

    其实伊吾归唐实质上是一场以粟特人为主体、反抗东突厥统治的暴动。

    粟特人乃中古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族群。

    原居地本在葱岭西的索格底那亚,即乌浒水(阿姆河)与药杀水(锡尔河)之间肥沃的“河中”地区。

    其具有深目高鼻、多景髯的体质特征,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语言。

    贝利考证出古于阗塞语中的suli即窣利,亦即粟特,并指出其复数形式为意即商人,说明粟特人以善于经商著名,河中诸国因之致富。

    早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汉文载籍称为“昭武九姓”。

    这位伊吾七城主石万年姓石,说明他就是一位原籍石国的粟特人。

    伊州的前身是伊吾七城演变而来,本汉伊吾卢、凉伊吾县、伊吾西凉、隋伊吾郡,唐贞观四年(630)改为西伊州,六年又改名伊州。

    治伊吾辖境相当今新疆哈密市及伊吾、巴里坤二县地,属陇右道。地当中西交通要冲。

    安史乱后为吐蕃占领;大中五年为沙州人张义潮所收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王延德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州将陈氏自称自唐开元以来世守其地。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欲谷设降唐和伊州城主朝唐都是唐朝国力强盛的象征,只有国力强盛才会使周边地区信服,才会安心归顺。

    “陛下,”唐小天面露喜色,“如今欲谷设和伊州城主都先后朝唐,此乃举国之大喜,周边地区信服,唐朝的实力又进一大步。”

    “若朕没有你等爱卿,那么也无法区区几年可以使周边地区信服,我们消灭东突厥,那伊州城主朝唐,”唐太宗拉着唐小天的手道,“功劳当属爱卿的决策,朕庆幸有你,房玄龄杜如晦这等贤臣啊!”

    当夜,唐太宗与唐小天二人又畅谈整夜,这让唐太宗又更加亲信小天,更将他当做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