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我只是个土地公 » 第31章 九九乘法表

第31章 九九乘法表

    午时,田红英小朋友来送饭的时候,齐谐便叮嘱,让她给村里的孩子们下个通知。

    明天要开学了。

    等那一双闪着星星的大眼睛跑出厢房,齐谐这才从食盒里端出田家为他准备的饭食。

    这蒸饼是一如既往的死面馍馍,只是粗劣的大陶碗里,盛着的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啊。

    这特么是鲤鱼汤吧!

    艾玛,这娘俩是想搞死我吗?

    就算是不动用原主的记忆,齐谐也知道鲤鱼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是万万不能吃的。

    国姓鱼啊!

    没人知道也就罢了,可万一要是有人告发了,那自己可不是要……

    齐谐看着那满满一大碗鱼汤,头皮又开始发麻。

    正在齐谐惶惶不安的时候,厢房的门又被打开了。

    齐谐一惊,本能地就想盖住这一大碗作孽的鲤鱼汤。

    来的依旧是小红英。

    齐谐悄悄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很快又沉下脸来,低声问道:“红英,这鱼汤是谁让你娘做的?”

    禁止捕杀国姓鱼这条政令,就算是再混不吝的人也不敢不当做一回事。

    这红英她娘是得了泼天大的胆子,给自己做起了鲤鱼汤?搞不好是村里有什么人指使。

    那样的话问题可就大了。

    “这个……”田红英见齐谐脸色阴沉,怯生生地说道,“这个是孙道长让我娘做的,说是和鲤鱼汤能滋补……滋补……”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齐谐听说是孙思邈的要求,顿时没了脾气。他最怕的便是这娘俩忠奸不分,被人使了阴招还不自知。既然是孙思邈的嘱咐,那自然便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

    至于滋补什么,虽然小女孩想不起来了,但齐谐大致也能猜得到。

    前世倒是听说过,喝鲫鱼汤能帮助下奶,不过这些齐谐也就是随便一听,所谓偏方,认真便是输了。

    鲤鱼汤当然不是滋补那个。孙神医还没不靠谱到那种程度。

    要说滋补的话,想必这鲤鱼汤能滋补元神了。

    “我娘嘱咐我说,先生喝了这个汤,可千万不能出去乱说。”小红英见先生脸色缓和了不少,特意多说了一句。

    原来这小女孩兴冲冲地出去,走到半路回想起那个叮嘱,这才重新折返回来。

    齐谐不由得一阵哑然失笑。

    这娘俩倒是不放心起自己来了。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也不用操心这两个人会一不小心把话说漏了。

    “替我谢谢你娘。”齐谐对田红英说道。

    “嗯!”田红英使劲儿地点点头,那双小短腿捣着地面一溜烟儿地跑出去。

    鲤鱼汤不好喝。

    对于这个时代的饮食,齐谐的心里一直都是抗拒的。

    缺油少盐。

    刨去前世跟着去大酒店蹭饭的经历,就算是齐谐打牙祭才舍得吃的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甚至当做主食的康帅傅方便面,也比这里的饭菜可口了无数倍。

    而且根据齐谐的观察,这年代居然还没发明炒菜技术。

    当然也可能是这个小破村里的人太穷,炒菜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烹饪方式还学不来。

    捏着鼻子把带着土腥味的鲤鱼汤灌下去,齐谐的胃里顿时变得暖洋洋。

    此时要说齐谐最盼望学会的法术是什么?

    那自然是辟谷术!

    之前跟孙思邈抽空闲聊的时候,齐谐也顺带着提过这回事。

    不过孙思邈显然对齐谐的话不太认同。

    话里话外还在告诉齐谐,只有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修仙人,才会修习辟谷术。

    这倒是让齐谐对修仙的多了些颠覆性的认识。

    什么“粮食有五毒,修仙要辟谷”之类的俗语,原来只是因为修仙人没饭吃才编造出来的鬼话啊!

    ……

    其实齐谐能够感觉出来,孙思邈对于齐谐说的那些法术很有些不屑。

    对于他的这种观念,齐谐可是万万不能苟同。

    因为相比较起吃饭,另外几个问题也困扰着齐谐。

    比如刷牙、洗澡、穿衣服……

    作为一名穿越近十年的“老牌”穿越者,齐谐还是最近才开始感觉出时代落后造成的各种不方便。

    接受了最开始没有电脑、手机、电视带来的不适应外,作为“灵体”,他除了感觉无聊也没有别的负面情绪。

    可知道前几天得到一具身体,他终于切身体会到愚昧落后的古代生活是有多么的不方便。

    ……

    今天是土地庙小学,咳咳,私塾开学的日子。

    前后两世,齐谐对当老师这个行业都不算陌生。

    可要真的在这个时代给孩子们上课,却也有个不小的难题。

    最主要的是,他不知道该教什么。

    从原主的记忆中,他能了解到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涉猎过的内容。比如儒家的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等等等等。

    可这里只是个小小的私塾,说白了就是个学前教育。

    村里人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孩子读书能有多出息,更多的只是为了孩子能识数识字而已。

    所以原主教育的内容基本局限在《九九乘法表》和《千字文》上。

    说起来这倒是让齐谐有些惊异。

    比如说这九九乘法表,没想到早在这么多年前就有了。只不过与后世的口诀不同,这时候的顺序是反着的。

    现代的乘法表口诀是“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

    而此时是“九九八十一……”

    所以齐谐在琢磨着,要不要在开学第一天给他的学生们来一个“倒背如流”人前显圣一番。

    想想自己手底下的是一群留着黄鼻涕还时不时舔一下的毛孩子,这种显摆的心思顿时弱了不少。

    至于他以前学过的《三字经》《百家姓》,这个时代大概率是还没有出现的。

    所以,要不要把这两本启蒙神书搞出来?

    齐谐在开学前一天晚上仔细琢磨了一晚上,终于下定决心。

    《百家姓》就算了。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本书一开始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开头的赵字,明显是宋朝。

    这会儿要是真把赵搁在前头,以后少不了要有大麻烦。

    况且后面的“钱”“孙”,据说那些也是有讲究的。单单把“赵”和“李”字换个位置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齐谐懒得研究这个,所以这本书暂时就先封存了。

    不过《三字经》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学期总归是要有些新气象。

    齐谐心下决定,这次就搞这个了。

    至于这本书传出去,有没有什么博学大儒对齐谐惊为天人惊为天人一类的狗血事发生……

    这些基本不在齐谐的考虑范围内。

    他,作为一尊小神,终究还是要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