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我只是个土地公 » 单章

单章

    第一卷的主旨终于出来了。

    请容许作者菌做个重重的深呼吸“呼——哧——”

    这本书,怎么说呢,呃……成绩很差。

    以前虽然也写过一些东西,像这次这么用心的,还真是头一遭。

    可惜扑到这种程度……

    有点小意外。

    对于本书,作者菌准备的周密且草率。

    周密的是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菌把《西游记》前前后后翻读了好多遍,甚至还买了不少隋唐史、大唐西域记一类的书籍,当然关于唐史的网络小说也翻过不少。

    前前后后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

    草率的地方在于,我特么根本就不知道,以单纯《西游》背景作为题材的网络小说、根本就是个坑啊!

    等作者菌签约以后,有一天福至心灵,找了些关于西游题材的小说。

    同期或者往期的都有不少,可真正写出彩且有不错成绩的——寥寥无几。

    《悟空传》《大泼猴》这两本神书,当年更新的时候成绩有多惨淡也是有目共睹的了。

    好在这两本书没有被埋没掉,可别的西游文呢……

    当然写得好的、而且成绩也很不错的还是有几本的。

    只是那些走的基本都是洪荒加封神的路子。

    路相近,道不同啊。

    总体来说,作者菌对这本书也是不太满意的。

    总感觉自己脑中的故事要精彩好多。

    萌新嘛,难免的。

    反正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所以这本书就只能算是练笔用了。

    相信下一本书会好一些吧。

    哈哈。

    写到十万字的时候,作者菌便了解到这世界深深的恶意。

    可作为作者菌的“处女作”,总不能写了个短短的开头便弃之不顾,总不能辛辛苦苦做了近一年的准备便付之东流……

    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匍匐着也要前进。

    这本书的大纲一共分成了四卷。

    第一卷的内容便是玄奘取经前的长安城。

    其实从一开始便有一个悖论。

    《西游记》这本神魔小说,与历史其实是严重不符的。

    作者菌苦思冥想、痛苦挣扎,还是觉得以正统史书中记载的玄奘取经为基础。

    于是这本奇奇怪怪的、历史向的、西游、仙侠文便扭扭捏捏地出现在各位的面前了。

    这也意味着,作者菌在扑街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

    正文写到这里,其实第一卷的内核已经很明朗了。

    目的只有一个,无非是想让大家在看书之余,发散一下思维。

    而作者菌顺便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影响国运的,除了历史书中常见的因素,大教博弈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应该算是新的思路吧(⊙o⊙)…)

    为了说明这个,作者菌不惜把历史上的某个大人物提前了几十年喊出来。

    至于是谁,暂时卖个小关子,很快就出现了。

    哈哈。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大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比之李世民,大了何止千万倍!

    ……

    不提佛、道,就淡淡说汉代的董仲舒,所谓“独尊儒术”的儒术,便是糅杂了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的理论。

    虽然不算是正统的宗教,里面却有不少宗教的味道。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等等等。

    当然这是上古史和中古史。

    近古史也就是从宋代以后,个人感觉宗教对国运的影响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当然主流是不认同这种观念的。

    皇权至上,宗教在咱们这儿的发挥的作用似乎一直都很有限。

    但是不要忘了,宗教最大的影响力不是在庙堂,而是在江湖。

    而江湖之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才是真正的天下。

    虽然第一卷的主旨已经出来,但第一卷的内容还没有结束。

    毕竟取经四人组的老大还没有出场……

    当然,大家不要着急。

    唐三藏还在后台补着妆。

    马上要来的,不是他,而是连续三年的大饥荒……

    历史学家们对于贞观一年到三年的历史一直都是语焉不详。

    偶尔记录的,也是圣君李世民张口咬蝗虫,一边咬还一边说台词。

    台词具体是什么忘了,也懒得再查。

    大意是说“你们吃我百姓的粮食,我就吃你们的血肉”……

    说到这里,作者菌要声明一点:本人对李世民没有半点的偏见。

    从历史方面的角度上说,他还是我最欣赏的君主之一。

    可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人品的鄙夷。

    像吃蝗虫这种低级且无趣、只为在史书上记上一笔的政治作秀,作者菌的感想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

    呕……

    贞观一年到三年,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人会说了,以前或者以后的朝代不也有这样的吗?

    什么易子而食,什么析骸而爨……

    可那是在乱世啊大佬们!

    乱世人命不如狗。

    可在堂堂“贞观之治”(甚至有舔狗历史学家会喊称之为“贞观盛世”。作者菌读书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盛世”),出现如此严重的恶性事件,作为君主的李世民当真就没有一点责任?

    当然,那几年确实是自然灾害不断。

    可这难道就没有一点因素,是因为李世民的得位不正?

    隋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4000多万,等到贞观初年,只剩下大约1000万……

    因为那些年的乱世死人,或者上山做了土匪、做了流民。

    具体在贞观朝的三年里具体饿死的人已经没法考据。

    只说一个细节。

    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远远没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那么风光。

    什么奉旨西天取经,什么御弟哥哥,都是假的。

    实际上,玄奘是“偷渡”的。而偷渡的契机,便是贞观三年,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

    那是在煌煌长安城啊!居然连京城都闹了饥荒,大家试想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当然,作者菌对李世民个人品性鄙夷的地方,还在于,这货简直丧心病狂地篡改历史……

    这个不敢多说,只能讲一点:有一个说法,君王不得修改史书的旧例,便是从“千古一帝”李世民开始打破的。

    最后阐述作者菌的观念:

    唐太宗:好皇帝!

    李二:he,tui!